【我可能錯了】-放下才能走得盡興

更新於 2024/09/1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來自瑞典的前經濟學家-比約恩.林德布勞,在工作最最輝煌的時期深受著來自內心的召喚,那無形的強大力量,讓他當下就折服,而開始了他的17年林僧人生活。而本書旨在以平靜輕鬆的方式講述他附有哲理的人生經歷。

raw-image
在是非對錯的想法之外,有一片原野。我會在那裡和你相遇

我們很常陷入某種頑固的信念,而且總是認為自己是對的。我們一邊提醒自己沒有必要為了某件事如此執著,然後在下一刻想:「我或許不知道這世間的所有事,但此時此刻的這件事,我確實知道,我超有經驗,我.超.懂!」

我們總是希望對於現況能有所掌握,也時常輕易的評斷在我們周遭的人事物。我們認定生活應該要如我們計畫的發展,但事實真的如此嗎?細數一下我的生活,其實,有很多的美好是用我意想不到的方式神展開,也有很多的挫折是我始料未及完全無法理解的。

體認到自己寄宿在短暫的宇宙洪流中,確實一無所知,也是一門智慧,謙虛且雋永的智慧。

raw-image
在你需要知道的時候,就會知道,你需要知道的事情

跟著一起念完這段話,我眉頭一皺,「這句話,有點笨」我是這麼想的,但當我收起自以為是的念頭並全神貫注地回應當下,我的人生竟然可以和這句話產生共鳴。

我相信,宇宙存在著一股我們看不到力量,他推動著每個春夏秋冬白天黑夜,大至自然界的依循準則,小至每個人的心念心跳。我們盡全力的過好每一天的生活,尋找我們存在的意義及信念,然後相信著我們看不到的偉大力量。

我們需要學習信任這個懷胎無限生命的宇宙,這樣的我們,可以更開闊、更快樂。

raw-image
不要相信你的每一個念頭

呼應著書名-我可能錯了,納提科也用他的故事告訴我們:不要相信我們每一個念頭。因為我們是人,總會有各種念頭產生,作者在書中,提到他剛開始做為僧人的冥想心念:

「好喔!一次一個呼吸,現在,我可以放下其它的一切,吸氣,吐氣,吸氣,吐氣。好想知道多久可以開悟?佛陀只用了六年阿,但我猜他的背後肯定累積了好幾是得圓滿善業。我真不知道自己的業力是怎樣的,不過它絕對稱不上圓滿。我不知道我這輩子喝了多少杯啤酒?五千瓶?一萬瓶?如果把裝酒的板條箱一個接著一個往上疊,可以疊多高呢?讓我來瞧瞧...不行!不行!專心,先生....」

我相信,曾經嘗試過冥想的人,對於這種「出心」狀況,應該都能夠感同身受。當我們有意識的專注於心念時,確實可以聽到各式各樣的聲音,有時候像個市場叫賣的大嬸,吵鬧而有生氣,有時候像個3歲小孩,天真又頑固,也有時候不知道哪根筋不對,竟然像鄉土劇的反派,小心眼又狡猾,雖然大多時候,我都期許自己想個睿智的大人,但慣性產生的念頭往往那麼直覺,若我們不疑有他的相信所有的念頭,可以想像人生會多麼的「精采」。

佛教很常提到「空」的概念,對於過去的我來說,這是一個高深莫測的詞,我解讀成要求道,就一定要放下一切的紛紛擾擾成為一個純白的自己,但作者告訴我們,「空」不是真的甚麼都沒有,而是刻意感受每一次的動心起念,理解他們,然後放下。

每一個覺知,每一個理解,每一個放下,累積成一個更能活在當下的自己。


avatar-img
5會員
2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這本是超級熱門書,圖書館預約的排隊人數逾千,輪到我時難免會帶有一點小期待,雖然事前我甚至沒有看過此書的簡介。 翻開書,原來是一個瑞典經濟學家突然決定到泰國當森林僧人的故事。某程度上,這大概算是一本自傳吧。由作者決定當上僧人開始說起,再講述他在當僧人期間的遭遇和心路歷程,當然會有一些對人生的領悟。
Thumbnail
比約恩拋下經濟學家與企業主管的身份,從瑞典遠赴泰國修行,勞動、冥想,學習活在當下,學習坐在妹子面前不偷瞄(困難度⭐️⭐️⭐),十七年來不使用金錢(困難度⭐️⭐️⭐️⭐️),沒有性生活,包含不能自慰 (困難度⭐️⭐️⭐️⭐️⭐️) 然而,專注心靈成長不代表你可以拋棄現實⋯
Thumbnail
我們看到的世界不是它的樣子,世界是我自己的樣子,所以要成為自己在這世界上所想見到的樣子,願我們都能在這蒼芎的宇宙中覺察自己,成為更有智慧的人……
Thumbnail
是瑞典最暢銷的心靈書。26歲的經濟學家比約恩,是人們眼中的人生勝利組,在即將接任跨國企業的財務長之際,毅然決然地順從自己的內心,放下一切,前往泰國當森林僧侶。在世界各地度過17年的僧人生涯,結識許多懷抱人生智慧的前輩們。
Thumbnail
像棒槌一樣敲醒你的腦袋的一本書,適合每個人,推薦! 一本自傳類型的書,由作者在世時的多場演講,整理記錄下來的(本人有在檢視過) 看到寺院修行、僧人等字句,原本還擔心是不是一本宗教性質很重的傳教書,但,完全不是! 僅僅就只是,一場人生經歷,作者年輕早逝,或許有些人認為他命運坎坷,但我想他已經
Thumbnail
今天和大家分享在月初論壇panel環節,我推薦了一本書:『我可能錯了』。 他是瑞典的一名隱居山林的經濟學家所撰寫的,這本書寫的跟投資沒關,跟人生比較有關。書名非常反直覺,但我很喜歡。其中分享了3個觀念: 第一個觀念,任何想法,都有可能是錯的。 我一直覺得人生和投資很像,都是一場修行,尤其投資市
Thumbnail
看完這本書,使我印象最深刻的幾個名詞就是─放下、和平、寬恕以及我可能錯了,我真的希望自己能把「我可能錯了」這句話永遠放在心中,並且同時能理解,我可能錯了並不代表是我真的錯了,而是要承認自己並非無所不知,因為事情的對錯根本不重要...。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他舉了一個例子,當一個在懸崖邊抓住樹幹就要掉下去的旅人,求助於上帝時,上帝給他的解方是:鬆手!而這樣的解方是旅人所不能接受的,因為他相信只要鬆手就必定是死亡,這是千真萬確而不可質疑的。但是,站在上帝的角度來看,旅人需要鬆手才能接受祂的後續安排。例如下方可能是一片柔軟的草皮和鬆軟的土,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 作者比約恩在26歲辭掉高階主管工作,到泰國成為森林僧人,17年後還俗回到瑞典 這本書是作者的人生流水帳,忠實地記錄著生活中的體悟和故事, 作者人生的巨大轉折不會有過多解釋,基本上就是「直覺」,對想要解開人生謎底的讀者,可能感到失落 ,但這本書想說的並不是「找到解答」,而是「放下信念」
Thumbnail
對於台灣的佛教或佛法的印象是這樣的,就是由一些各大山頭的領導人,各自帶領著他們的徒子徒孫一同修行。需要遵守戒律,吃齋念佛,每日有嚴格的作息。而這位從瑞典遠道而來到泰國成為一位僧人的作者,到底在出家的十七年間看到了什麼?又是什麼原因讓他繼續的這樣修行著?這是一開始這本書帶給月光的疑問,而在書中,作者提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這本是超級熱門書,圖書館預約的排隊人數逾千,輪到我時難免會帶有一點小期待,雖然事前我甚至沒有看過此書的簡介。 翻開書,原來是一個瑞典經濟學家突然決定到泰國當森林僧人的故事。某程度上,這大概算是一本自傳吧。由作者決定當上僧人開始說起,再講述他在當僧人期間的遭遇和心路歷程,當然會有一些對人生的領悟。
Thumbnail
比約恩拋下經濟學家與企業主管的身份,從瑞典遠赴泰國修行,勞動、冥想,學習活在當下,學習坐在妹子面前不偷瞄(困難度⭐️⭐️⭐),十七年來不使用金錢(困難度⭐️⭐️⭐️⭐️),沒有性生活,包含不能自慰 (困難度⭐️⭐️⭐️⭐️⭐️) 然而,專注心靈成長不代表你可以拋棄現實⋯
Thumbnail
我們看到的世界不是它的樣子,世界是我自己的樣子,所以要成為自己在這世界上所想見到的樣子,願我們都能在這蒼芎的宇宙中覺察自己,成為更有智慧的人……
Thumbnail
是瑞典最暢銷的心靈書。26歲的經濟學家比約恩,是人們眼中的人生勝利組,在即將接任跨國企業的財務長之際,毅然決然地順從自己的內心,放下一切,前往泰國當森林僧侶。在世界各地度過17年的僧人生涯,結識許多懷抱人生智慧的前輩們。
Thumbnail
像棒槌一樣敲醒你的腦袋的一本書,適合每個人,推薦! 一本自傳類型的書,由作者在世時的多場演講,整理記錄下來的(本人有在檢視過) 看到寺院修行、僧人等字句,原本還擔心是不是一本宗教性質很重的傳教書,但,完全不是! 僅僅就只是,一場人生經歷,作者年輕早逝,或許有些人認為他命運坎坷,但我想他已經
Thumbnail
今天和大家分享在月初論壇panel環節,我推薦了一本書:『我可能錯了』。 他是瑞典的一名隱居山林的經濟學家所撰寫的,這本書寫的跟投資沒關,跟人生比較有關。書名非常反直覺,但我很喜歡。其中分享了3個觀念: 第一個觀念,任何想法,都有可能是錯的。 我一直覺得人生和投資很像,都是一場修行,尤其投資市
Thumbnail
看完這本書,使我印象最深刻的幾個名詞就是─放下、和平、寬恕以及我可能錯了,我真的希望自己能把「我可能錯了」這句話永遠放在心中,並且同時能理解,我可能錯了並不代表是我真的錯了,而是要承認自己並非無所不知,因為事情的對錯根本不重要...。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他舉了一個例子,當一個在懸崖邊抓住樹幹就要掉下去的旅人,求助於上帝時,上帝給他的解方是:鬆手!而這樣的解方是旅人所不能接受的,因為他相信只要鬆手就必定是死亡,這是千真萬確而不可質疑的。但是,站在上帝的角度來看,旅人需要鬆手才能接受祂的後續安排。例如下方可能是一片柔軟的草皮和鬆軟的土,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 作者比約恩在26歲辭掉高階主管工作,到泰國成為森林僧人,17年後還俗回到瑞典 這本書是作者的人生流水帳,忠實地記錄著生活中的體悟和故事, 作者人生的巨大轉折不會有過多解釋,基本上就是「直覺」,對想要解開人生謎底的讀者,可能感到失落 ,但這本書想說的並不是「找到解答」,而是「放下信念」
Thumbnail
對於台灣的佛教或佛法的印象是這樣的,就是由一些各大山頭的領導人,各自帶領著他們的徒子徒孫一同修行。需要遵守戒律,吃齋念佛,每日有嚴格的作息。而這位從瑞典遠道而來到泰國成為一位僧人的作者,到底在出家的十七年間看到了什麼?又是什麼原因讓他繼續的這樣修行著?這是一開始這本書帶給月光的疑問,而在書中,作者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