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念頭是自己決定的!《我可能錯了》金句分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人生好像就是會有某幾個時刻,認為自己一事無成,什麼都不是,連一粒宇宙的塵埃都比不上。 

這種可怕的念頭,會在自己都沒發覺的瞬間偷偷侵蝕心靈。

陷入自怨自艾的迴圈時,常常覺得全世界只剩下自己,被濕噠噠、黏糊糊的泥巴巴著,是雨水沖刷泥土混合著樹葉鋪著的一堆爛泥,甩也甩不開。若是雙手一起使勁地把一隻腳掰開,應該還是做得到,但平時練了二頭肌的雙手,卻在這個重要時刻動也動不了,正確的來說,應該是意志控制了肌肉的施展,關節的彎曲,因為聽到了耳邊傳來的聲音,「千萬不要做任何事喔!只要越動,可是會陷的越深呢。」




以上就是一個我平時被念頭支配的情景

常常有這種詭異的想法盤據在我腦海啊(嘆氣

瑞典經濟學家比約恩的著作。

瑞典經濟學家比約恩的著作。

最近我看了《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比約恩.納提科原本是一位瑞典的經濟學家,在他事業巔峰之際,選擇出家修行,並且跑到泰國的寺廟擔任森林僧人。書籍的背景十分有戲劇性,確實他本人的故事也非常戲劇化啦!但重點不是擺在他的人生跌宕起伏,吸引我的反而是他在修行之中悟出的道理。

整本書像是自傳一樣,隨著時序,我們可以知道比約恩如何從經濟學家成為森林僧人,而在成為森林僧人後,他陸續到了各地進行修行,在修行的過程中,他也曾有著世俗的煩惱,像是食衣住行、人際關係等,還會有莫名無以名狀的悲傷。即便已經成為僧人,但他還是會為了無數的念頭煩惱、無數的日常瑣事情緒起伏。 

我很喜歡比約恩在書中的寫到的幾段話 

我們無法操控腦海中要跳出哪些念頭。我們只能選擇是否要相信它們。
當悲痛、焦慮或孤獨感襲來時,我可以選擇有意識地呼吸,讓注意力停留在自己身體上,而不是立刻相信大腦拋給我的所有念頭。

當比約恩為人際關係困擾時,他說:

我需要有人討厭我,這樣才能認清:總是想討所有人喜歡,是多麼沒意義。

比約恩也告訴大家所有人都具備放下念頭的能力,取決於自己要不要放下或是相信不相信

我們的心理痛苦主要不是由外部事件引起,而是自己內心發生的事引發的──那些一個又一個湧現、我們可以相信或不信的念頭。
達賴喇嘛也推薦。

達賴喇嘛也推薦。

這些話看起來很像心靈雞湯對吧?但我覺得這本書有趣的地方就在他不是一本單純的雞湯書,它是一本從第一人稱視角,用自傳的方式記錄成長改變的過程,而且用詞淺顯易懂,不會像是宗教書籍艱深,也不會像心靈類書籍飄渺,好像跟著比約恩走過他的一生一樣。我很喜歡這種自傳寫法,所以雖然現在才看到一半,我就已經迫不及待推薦給大家了。

這本書我是買電子書,網址在這邊:https://moo.im/a/2fxzBQ

以上的分享,若有幫助到你,請讓我知道,也歡迎交流討論。

也歡迎到我的粉絲專頁按讚,謝謝收看到這裡的你:)

FB:30後的寫作練習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前陣子在Netflix上很紅的韓劇《絕世網紅》,描述一位家道中落的女生,從素人慢慢變成大網紅,是一個鳳凰變麻雀又變鳳凰的故事。
透過準備資料的過程,我發現很多早已內化在腦中的一些技巧與手法,是可以具象的被歸納、統整出來,沒想到結束後也收到蠻好的回饋,所以我決定也把「用寫作建立個人品牌」簡報中的一些我個人累積的心得與觀點,分享給大家。
《七十歲死亡法案,通過》根據這項法案,凡是擁有日本國籍者在七十歲生日後的三十天內都非死不可,唯有皇室成員例外。此外,政府預計安排數種安樂死方式,讓七十歲死亡法的適用對象可從中自由選擇。這項法律理所當然地遭受到世界各國的抨擊。
前陣子看完Netfelix推薦給我的一部韓劇《咖啡之約》,這部在韓國的Kakao TV播出,因為不是什麼大片,所以台灣也沒什麼宣傳。這部劇主要在講一間小咖啡廳裡的老闆、員工以及附近鄰里發生的生活故事。
當初上映的時候一點興趣都沒有,不論是片名還是演員,光看中文片名我以為又是漫威或是DC的英雄片,而我也不是楊紫瓊的粉絲,因為我對武打、功夫也沒什麼興趣,加上上映後看到不少人的評價,很多都是看不懂,儘管也有不少好評,但我仍然覺得與這部片無緣,也覺得自己應該也是看不懂的那一位,所以就這麼過去了。
在台灣,也有一位演員廖曉彤,身爲聾人子女,希望讓聾人能夠享受音樂的美妙,因此創立【聲音藏在-創造聾人音樂友善環境 】,今年更在3月3日世界聽力日當天舉辦【音樂無差別 愛在手掌心】藝術共融公益演唱會。活動邀請芒果醬樂團、饒舌歌手PNC陳老師、演員郭耀仁以及負責手語演出的廖曉彤、疫情指揮中心手譯員蕭匡宇
前陣子在Netflix上很紅的韓劇《絕世網紅》,描述一位家道中落的女生,從素人慢慢變成大網紅,是一個鳳凰變麻雀又變鳳凰的故事。
透過準備資料的過程,我發現很多早已內化在腦中的一些技巧與手法,是可以具象的被歸納、統整出來,沒想到結束後也收到蠻好的回饋,所以我決定也把「用寫作建立個人品牌」簡報中的一些我個人累積的心得與觀點,分享給大家。
《七十歲死亡法案,通過》根據這項法案,凡是擁有日本國籍者在七十歲生日後的三十天內都非死不可,唯有皇室成員例外。此外,政府預計安排數種安樂死方式,讓七十歲死亡法的適用對象可從中自由選擇。這項法律理所當然地遭受到世界各國的抨擊。
前陣子看完Netfelix推薦給我的一部韓劇《咖啡之約》,這部在韓國的Kakao TV播出,因為不是什麼大片,所以台灣也沒什麼宣傳。這部劇主要在講一間小咖啡廳裡的老闆、員工以及附近鄰里發生的生活故事。
當初上映的時候一點興趣都沒有,不論是片名還是演員,光看中文片名我以為又是漫威或是DC的英雄片,而我也不是楊紫瓊的粉絲,因為我對武打、功夫也沒什麼興趣,加上上映後看到不少人的評價,很多都是看不懂,儘管也有不少好評,但我仍然覺得與這部片無緣,也覺得自己應該也是看不懂的那一位,所以就這麼過去了。
在台灣,也有一位演員廖曉彤,身爲聾人子女,希望讓聾人能夠享受音樂的美妙,因此創立【聲音藏在-創造聾人音樂友善環境 】,今年更在3月3日世界聽力日當天舉辦【音樂無差別 愛在手掌心】藝術共融公益演唱會。活動邀請芒果醬樂團、饒舌歌手PNC陳老師、演員郭耀仁以及負責手語演出的廖曉彤、疫情指揮中心手譯員蕭匡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中,作者比約恩.納提科以他的個人體驗,揭示了念頭的脆弱性與生命的可能性,一起來看看我對這本書的書評吧!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這本書主要的內容作者是比約恩•那提科•林德布勞分享他自己從作為經濟學家,擁有好的社經地位卻仍然不快樂,最後突然某一天心中浮現一個「去出家吧」的念頭,因此毅然走進佛教修行之路的故事。
Thumbnail
是瑞典最暢銷的心靈書。26歲的經濟學家比約恩,是人們眼中的人生勝利組,在即將接任跨國企業的財務長之際,毅然決然地順從自己的內心,放下一切,前往泰國當森林僧侶。在世界各地度過17年的僧人生涯,結識許多懷抱人生智慧的前輩們。
Thumbnail
  本書由比約恩的個人經歷出發,完整講述出家十餘年至還俗的親身經歷,從西方國家至泰國成為森林僧人,再於英國、瑞典等國家持續修行,即使擁有如此豐厚的經驗,仍於還俗後經歷了一段憂鬱期,後罹患漸凍症,因而本書由作者好友卡洛琳由比約恩的第一視角代為撰寫,仍完整呈現出比約恩豐富的一生。   
Thumbnail
隱居山林的經濟學家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在26歲事業成就達到頂峰時,發現成功與快樂是兩回事,他的成功沒有帶來相等的心靈富足,因而開始了17年的森林寺院修行,返鄉後的憂鬱巨浪、與漸凍症並肩走向死亡的日子,作者把它記錄下來,集結成《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這本書。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26歲就事業有成的比約恩原是一個經濟學家,即將成為大公司的CFO時,卻選擇出走到泰國森林,開啟17年的修行生活。這本書分享他的僧人生活,以及他對人生的學習、思考和感悟。
Thumbnail
本文介紹瑞典人比恩約的故事,他曾擔任跨國企業的財務長,但在追求快樂的過程中決定出家修行。長達十幾年的修行生活後,回歸社會的他面對憂鬱症和漸凍症的挑戰,並以幽默親切的語調分享他的人生智慧。書中探討了親密關係、自我關愛和人生的不確定性,讓讀者在生活中找到心靈的安頓。此書適合各個人生階段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 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書評,分享閱讀此書帶給我的 5 個實用智慧。本書是瑞典的著名暢銷書,作者比約恩,在 26 歲即將成為跨國大企業最年輕的財務長時,選擇拋下一切到泰國森林展開 17年 的出家生活。《我可能錯了》是他還俗後寫下的作品,也是他帶給世界最後的禮物。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作者比約恩. 納提科的人生經歷,從跨國公司高層到成為森林僧人,再回到現代社會。書中誠實地探討了信念、執著、信任和放下的主題,對於人生的思考和面對死亡的智慧有很多啟發。作者的直率真誠,讓讀者能夠跟他的故事產生共鳴。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26歲就是成功的經濟學家的比約恩,在即將要成為跨國大企業最年輕財務長的時間點,毅然辭職便前往泰國進行修行的故事。這一本並不是強迫讀者需要正面思考的書,卻是是一本幾乎每一頁都會畫重點的書。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中,作者比約恩.納提科以他的個人體驗,揭示了念頭的脆弱性與生命的可能性,一起來看看我對這本書的書評吧!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這本書主要的內容作者是比約恩•那提科•林德布勞分享他自己從作為經濟學家,擁有好的社經地位卻仍然不快樂,最後突然某一天心中浮現一個「去出家吧」的念頭,因此毅然走進佛教修行之路的故事。
Thumbnail
是瑞典最暢銷的心靈書。26歲的經濟學家比約恩,是人們眼中的人生勝利組,在即將接任跨國企業的財務長之際,毅然決然地順從自己的內心,放下一切,前往泰國當森林僧侶。在世界各地度過17年的僧人生涯,結識許多懷抱人生智慧的前輩們。
Thumbnail
  本書由比約恩的個人經歷出發,完整講述出家十餘年至還俗的親身經歷,從西方國家至泰國成為森林僧人,再於英國、瑞典等國家持續修行,即使擁有如此豐厚的經驗,仍於還俗後經歷了一段憂鬱期,後罹患漸凍症,因而本書由作者好友卡洛琳由比約恩的第一視角代為撰寫,仍完整呈現出比約恩豐富的一生。   
Thumbnail
隱居山林的經濟學家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在26歲事業成就達到頂峰時,發現成功與快樂是兩回事,他的成功沒有帶來相等的心靈富足,因而開始了17年的森林寺院修行,返鄉後的憂鬱巨浪、與漸凍症並肩走向死亡的日子,作者把它記錄下來,集結成《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這本書。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26歲就事業有成的比約恩原是一個經濟學家,即將成為大公司的CFO時,卻選擇出走到泰國森林,開啟17年的修行生活。這本書分享他的僧人生活,以及他對人生的學習、思考和感悟。
Thumbnail
本文介紹瑞典人比恩約的故事,他曾擔任跨國企業的財務長,但在追求快樂的過程中決定出家修行。長達十幾年的修行生活後,回歸社會的他面對憂鬱症和漸凍症的挑戰,並以幽默親切的語調分享他的人生智慧。書中探討了親密關係、自我關愛和人生的不確定性,讓讀者在生活中找到心靈的安頓。此書適合各個人生階段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 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書評,分享閱讀此書帶給我的 5 個實用智慧。本書是瑞典的著名暢銷書,作者比約恩,在 26 歲即將成為跨國大企業最年輕的財務長時,選擇拋下一切到泰國森林展開 17年 的出家生活。《我可能錯了》是他還俗後寫下的作品,也是他帶給世界最後的禮物。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作者比約恩. 納提科的人生經歷,從跨國公司高層到成為森林僧人,再回到現代社會。書中誠實地探討了信念、執著、信任和放下的主題,對於人生的思考和面對死亡的智慧有很多啟發。作者的直率真誠,讓讀者能夠跟他的故事產生共鳴。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26歲就是成功的經濟學家的比約恩,在即將要成為跨國大企業最年輕財務長的時間點,毅然辭職便前往泰國進行修行的故事。這一本並不是強迫讀者需要正面思考的書,卻是是一本幾乎每一頁都會畫重點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