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字真經讀經筆記》-23
孔子如何解讀忠,可以從他對管仲的評價理解。
孔子固然力主「事君盡禮」,可無意盡「愚忠」於「君」的主張從來不變。
就私德的角度來看,孔子對管仲頗有訾議,嫌管仲小器。
不是出手不夠大方,而是器量狹小。
管仲從階下囚一躍而為齊國權傾一時的重臣,地位只略輸桓公一籌。齊桓公縱然是一世霸主,見了管仲,畢恭畢敬地喊「仲父」,完全是把管仲當作長輩看待。至於管仲這廂,因為位高權重,年深日久,渾然忘我,視封建禮制如無物,官邸內一切規格全盤比照君王。
在知禮的孔子看來,管仲的僭禮簡直不成體統,除了「小器」之外,還拋出「不知禮」的批評。
可除了私領域,孔子在公領域對管仲卻有截然不同的評價。幾度大力揄揚之後,終於有弟子按捺不住。
先是子路。這位心直口快的魯男子很難得地用委婉的口氣問老師:老師,齊桓公殺了公子糾,隨侍的召忽為此殉主,管仲卻兀自活得好好的……
子路的意思明顯不過:管仲不願為此前服事的公子糾死節,這是不忠哪!
怪的是孔子居然老半天不答腔,子路只好自顧自往下說:「老師,這是不仁吧?」
子路的潛台詞:老師多次讚美管仲的仁德,在我看,管仲明明就是個不忠的人,哪裡配得上仁德?
我們暫且岔開一下。管仲明明是不「忠」,子路說的卻是不「仁」。「仁」與「忠」可以劃上等號嗎?
先說曾子的解釋。「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都是仁學的一個面向。至於《廿字真經》對於儒家眾多德目的概括,「配之儒德,各得其仁。」儒家美德的面向再多,其核心內裡終不離「仁」。換句話說,「仁」是核心,外顯的形式卻是多樣多元,「忠」只是其一。
子路既然挑明了說,孔子不再沈默,堅持管仲為仁人的理由遂娓娓道來。
齊桓公幾次與諸侯和平會盟,訂定了諸多有利民生的條約,檯面上主持的雖是齊桓公,實則是管仲在檯面下使力。我說管仲有仁,這就是他的仁德所在啊!
子路不再吭氣。可不服的弟子所在多有,子路之後換子貢上場。
子貢說的更直白:老師呀,管仲不能算是仁者吧?桓公殺了公子糾,管仲不願殉主也就算了,他還倒向桓公的陣營,輔佐桓公哩!
不死也就算了,還死皮賴臉倒向敵營呢,管仲真是太過分了!老師怎麼就護著他?您平常把仁抬得多高,從來不輕易讚許誰有仁德的,怎麼就死心塌地推崇管仲有仁德呢?
孔子完全理解弟子的疑惑,仍然心平氣和地說: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諸侯,天下為之向慕景從,施政風向隨之丕變,這個貢獻,即使是百年後的今天,仍然嘉惠百姓。除了一般的日用民生,就更高的文化層面看,如果不是管仲尊王攘夷的號召,中土文化難以持續,今天我輩都得改作夷狄一般披髮左衽的打扮了。批評管仲不忠,只是從狹隘的視角看到他辜負了對主子的忠誠,無法從宏觀角度解讀他對廣大生民的貢獻。格局不同,作法自然不同,影響也不同。千萬不要期待他像匹夫匹婦那樣為了小信在山溝裡自殺,人是死了,可怎麼死的卻沒人知道,這樣的犧牲有什麼意義?
臨危一死報君王。頂著殉主的名義死得轟轟烈烈,或許可以贏得忠君的喝采,可孔老夫子對於「忠」的詮釋,恐怕還在更高的層次。
不死於小節可能有虧操守,但如果真能利於生民,「博施濟眾」做得到位,那才是真正的「忠」,也才是真正的「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