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幾篇會跟大家談談最近頗熱門的話題:簡體與繁體。在談繁簡問題時,我們仍會使用到一些基本概念,包括前面介紹過的六書,特別是形聲字和與它有關的省形和省聲問題。另一個比較關鍵的是「異體字」觀念。這次先來說明什麼是異體字、異體字如何形成。
讀音和字義完全相同,只有字形不同的一組字就是異體字。為什麼說是一組字呢?因為讀音和字義完全相同的字,可能仍有好幾種寫法,有些字甚至有十幾二十種寫法,這麼多字形不同的字都稱為同一組異體字。
來舉個例子,一般我們所用的「天」字就有二十七種不同寫法,這麼多不同寫法其實都是寫「天」這個字。當然,我們今天知道「天」字的正確寫法,這叫「正體字」,而「異體字」我們通常會當作錯別字來處理。其實「異體字」和「錯別字」是兩個不同概念。我在附圖中寫了四種「天」字的異體字寫法,一般我們書寫文字都是為了溝通、傳達訊息,而異體字會讓其他人難於辨認,所以經過時間、歷史的洗刷後,最終定出「天」的寫法是正體。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還會遇到不少異體字,例如「群」也可以寫成「羣」,「啓」也可以寫成「啟」。在地名方面,「臺灣」與「台灣」相通,「臺」與「台」是異體字的關係。
異體字的形成源於許多複雜因素,以下只列舉幾種。
第一,從前我們談過隸定、隸變的問題,在小篆或其他古文字轉化成隸書時,有不同的寫法,這些不同的寫法就成為了異體字。這些異體字透過石碑留傳下來,因此歷代的字典中收錄的許多異體字,它們的來源通常是石碑的碑文字形。
第二,古人會避皇帝和祖先的名諱,意思就是避開使用與皇帝、祖先名字的字而改用同義字,例如隋朝皇帝名叫「楊廣」,有一本書叫做《廣雅》,當時書名要改成《博雅》,是借用與「廣」同義的「博」字。但有時真的無法找到同義字,於是就會對字形作增減,例如避康熙帝名字「玄燁」而把「玄」字少寫最後兩筆,或是避孔子名「丘」,而增加「阝」成為「邱」字,作為姓氏專用字,本意是避免用聖人之名作為自己的姓。因避諱而減筆的「玄」字與不減筆的「玄」字就是同一組異體字。而「丘」字和「邱」字在避諱的用途上也是異體字關係。
第三,漢字在很早就出現「俗字」的現象。通常是為了文字的書寫方便,於是為本來的字創造一種簡化的寫法,久而久之,形成「俗字」,例如「體」字俗字寫為「体」,這個字形出現在宋元朝以來的通俗小說中,包括《三國志平話》、《金瓶梅》等,這些俗字相對於正體字而言就是一種異體字了。
大家知道了「異體字」的定義後,下一次我們就要介紹「正體字」的定義和形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