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搜尋與探究,把身處的負面世界,演算成正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LINE的聊天頁面最上方,不時會輪播一些資訊,像是你可能會喜歡的貼圖、廣告,還有和主流媒體合作刊登的新聞。

新聞往往是一行聳動的標題,但是看完反而不曉得「明確的人、事、時、地、物」,比如:〈資深男星「腦溢血驟逝」!死前還在表演〉,點進去看多半是因為好奇心,結果看了發現是位自己不認識的國外的人,沒看完就關掉了。「知名交友軟體出包」、「本土女星遭車撞」......不說是誰,故意吊胃口要你點閱。

我們已經熟悉網路上農場文的「看完驚呆,還好早知道」、「百萬網友笑翻瘋傳」......的套路,標題誇大聳動、內容空洞拼湊賺取流量。如今主流媒體下標也都轉為點閱導向,讓現代人每天都不得已地大量知道,自己本來不關心的事情。

本來拓展知識的範圍是好的,但這些點閱導向的內容往往是負面資訊:某地的人殘忍遇害、生了奇怪令人恐懼的病、假面人炫富騙感情......紛亂的資訊耗光人們每天有限的注意力,當睡前終於頭昏腦脹地停下來,心情卻是:每天都有不好的事在發生。

老師昨天點進一則標題為:〈資深男星中風12年傳死訊!滿頭白髮近照曝「半身不遂妻離子散」〉來自一個主流新聞台的報導。

殊不知內文竟然是溫馨的。說的是香港武打男星劉家輝在2011年中風,日前68歲在療養院慶生,對鏡頭豎起大拇指,精神不錯。文末才提到妻兒在他中風後棄之不理、爭奪家產。但是劉家輝在演藝圈人緣不錯,不少人會都去探望他,配圖還有多張演藝圈人士跟他在療養院的合照。

人活得好好的,所謂的「中風12年傳死訊」是怎麼回事呢?文章中段含糊地帶到:「劉家輝住進療養院後,鮮少人知曉他的狀況,甚至屢傳死訊,引發外界擔憂。」原來標題是用過去的網路謠言移花接木,和現實混淆在一起,刻意誤導視聽,擴大謠傳增加討論度。

如果每天閱讀內容真假參半的資訊,讓自己習慣被騙、被不重要的資訊塞滿,我們的心會愈來愈累,大腦也會愈來愈不健康。看愈多愈焦慮、時間莫名地消耗卻感覺不到意義,身心將日復一日往不快樂的方向累積。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產生資訊焦慮,是現代人的必然。不想變傻的話,聰明地在資訊海裡衝浪,就是必修的功課。預防資訊超載,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要有自己關心的事,要讓資訊服務生活,而不是讓資訊消耗生命。

演算法會猜你喜歡什麼,推播廣告給你、根據你曾經看過些什麼,來推薦相關類型的影片、文章、社群。但如果平時看網路都毫無意識,也就是「覺」,我們就會照三餐被餵養不必要卻點閱很多的資訊,特色是營養價值極低、卻滿載情緒。接著演算法會開啟惡性循環,雖然要不要點開某一則文章或影片,自己好像有選擇,但那其實不是真的。

因為沒有「覺」、沒有真正地清醒地去問自己是否真正關心眼前的資訊,我們的決定就已經被算計了:無論隨手點選什麼,都已經被網羅在一個固定範圍,那個範圍會變成我們的世界;雖然範圍有限,但是資訊無窮,裡面有我們一輩子也看不完的東西。平台上其實也存在著能夠讓我們人生過得更好的資訊,只是已經悄悄遠離。

想掌握未來,培養知識底蘊與內涵、創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主動吸收資訊的習慣是必須的。我們前面說,預防資訊超載,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要有自己關心的事。愈是有能力的人,是愈不會浪費精力在不需要的地方,他們會集中心力在重要的事情上,而要做好事情,就會有必須進一步瞭解、學習的地方。所以,他們會主動上網搜尋、整合和理解。

相反的,無意識被餵養的大腦,資訊往往是破碎且缺乏細節的。比如三分鐘看一部電影、短影片濃縮了健身和烹飪知識,滿足了「知道」的慾望。但是作品的深度被壓縮了,正確與否也不得而知。對這些內容明明有興趣,卻沒有進一步主動搜尋探究的人,只會產生暫時虛幻的獲得感,沒有更會做菜還可能肌肉拉傷,無法醞釀出轉化人生的力量。

另外,除了主動搜尋,屏蔽掉不想看見的資訊也是重要的。比方說這陣子你喜歡居家改造,搜尋YouTube一定會找到喜歡的創作者,平台漸漸也會推播相關資訊,但如果有天在你的頁面上莫名冒出一個聊八卦軼事(常常在造謠)的頻道,那是你本來沒興趣的,就務必要在影片標題旁三個點的選單裡,點選「不感興趣」或者「不要推薦這個頻道」,讓這類資訊不與你的世界重疊。如此執行「主動搜尋」和「主動屏蔽」,你的世界才會聚焦,產生清新正向的力量。

我們是可以決定自己的人生的。想改變的話,就要知道現在的生活也是點滴累積出來的。對自己好一點,就從為自己篩選資訊、增加知識開始。問自己現在想往哪裡走,然後主動去搜尋學習,你便可以開始用眼前這個小小的螢幕創造出更豐盛、清晰的未來。

如果真的不曉得自己的未來該去哪裡,如何讓現階段有進展的話,你可以來找老師諮詢;你會透過經驗和智慧得到出口和方向。不要擔心,你的人生藍圖肯定已經為你安排的妥妥地,就看你想用什麼樣的態度和方式去經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青草青aka王晴
3會員
19內容數
青草青aka王晴的其他內容
2025/04/02
󠀠我和一位在教育現場工作的同學,聊起「創意私房」的兒少性剝削犯罪結構,她想起一件自己國中時遇到的事情,至今仍有懸念。 󠀠 那年她國二,14歲左右,午餐時間幫老師送文件到訓導處(現在稱做學務處),聽到訓導主任正在對著一位女同學大聲斥喝。定睛一看,發現被罵的竟是自己的同班同學——晶晶。 󠀠
Thumbnail
2025/04/02
󠀠我和一位在教育現場工作的同學,聊起「創意私房」的兒少性剝削犯罪結構,她想起一件自己國中時遇到的事情,至今仍有懸念。 󠀠 那年她國二,14歲左右,午餐時間幫老師送文件到訓導處(現在稱做學務處),聽到訓導主任正在對著一位女同學大聲斥喝。定睛一看,發現被罵的竟是自己的同班同學——晶晶。 󠀠
Thumbnail
2025/03/22
「天堂,就是有很多好事,聚在一起發生的地方。」 這句話是我在章成禪師的課堂上聽聞的,下一句是:「而地獄,則是很多壞事,聚在一起發生的地方。」 現代人不需要用古早繪本式「上刀山、下油鍋」的比喻,就能理解地獄般的痛苦。我們很容易透過網路看到別人的生活,實際了解到「天堂地獄在心中」或「一念天堂,一念地
Thumbnail
2025/03/22
「天堂,就是有很多好事,聚在一起發生的地方。」 這句話是我在章成禪師的課堂上聽聞的,下一句是:「而地獄,則是很多壞事,聚在一起發生的地方。」 現代人不需要用古早繪本式「上刀山、下油鍋」的比喻,就能理解地獄般的痛苦。我們很容易透過網路看到別人的生活,實際了解到「天堂地獄在心中」或「一念天堂,一念地
Thumbnail
2025/03/21
「最近還讀純文學作品嗎?」友人問我。 離開學生時代後,閱讀的取向開始擴散,確實已經很少購入純文學的書了。 「才剛買呢,還沒看——《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 某次在網路上看到編輯與譯者的對談影片,當時感到觸動。後來逛書店時剛好遇見,便決定帶回家。 友人睜大眼睛:「這本我讀完了!
Thumbnail
2025/03/21
「最近還讀純文學作品嗎?」友人問我。 離開學生時代後,閱讀的取向開始擴散,確實已經很少購入純文學的書了。 「才剛買呢,還沒看——《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 某次在網路上看到編輯與譯者的對談影片,當時感到觸動。後來逛書店時剛好遇見,便決定帶回家。 友人睜大眼睛:「這本我讀完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LINE的聊天頁面最上方,不時會輪播一些資訊,像是你可能會喜歡的貼圖、廣告,還有和主流媒體合作刊登的新聞。 新聞往往是一行聳動的標題,但是看完反而不曉得「明確的人、事、時、地、物」,比如:〈資深男星「腦溢血驟逝」!死前還在表演〉,點進去看多半是因為好奇心,結果看了發現是位自己不認識的國外
Thumbnail
在LINE的聊天頁面最上方,不時會輪播一些資訊,像是你可能會喜歡的貼圖、廣告,還有和主流媒體合作刊登的新聞。 新聞往往是一行聳動的標題,但是看完反而不曉得「明確的人、事、時、地、物」,比如:〈資深男星「腦溢血驟逝」!死前還在表演〉,點進去看多半是因為好奇心,結果看了發現是位自己不認識的國外
Thumbnail
讓我們成為能自主選擇自己讀物的主人,而非別人餵養什麼,就吞食什麼的寵物。
Thumbnail
讓我們成為能自主選擇自己讀物的主人,而非別人餵養什麼,就吞食什麼的寵物。
Thumbnail
「若器倒覆,及縱向上然不潔淨,並雖潔淨若底穿漏」此乃斷器三過。斷器三過六種想,病想,醫想,藥想,療病想,善士想,久住想。這六種想念過經典的人都知道,可是往往很難去修持住。現在就來簡略這六想概念如何修持慢慢菩提路。 我們在生活中最常發生的事就是以上的事。大家都知道溝通這件事,然而真正達成溝通的少之又少
Thumbnail
「若器倒覆,及縱向上然不潔淨,並雖潔淨若底穿漏」此乃斷器三過。斷器三過六種想,病想,醫想,藥想,療病想,善士想,久住想。這六種想念過經典的人都知道,可是往往很難去修持住。現在就來簡略這六想概念如何修持慢慢菩提路。 我們在生活中最常發生的事就是以上的事。大家都知道溝通這件事,然而真正達成溝通的少之又少
Thumbnail
你一定聽過營養過剩可能會導致心血管疾病問題,但你有沒有想過,當資訊也發生了營養過剩的狀況時,會對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什麼樣的傷害呢? 資訊量的過剩,讓人的內心產生許多焦慮 大腦疲勞,身心也會跟著疲勞 找出會影響專注力的干擾源,並在你需要提高產能時移走它 我是Kai.You Know That
Thumbnail
你一定聽過營養過剩可能會導致心血管疾病問題,但你有沒有想過,當資訊也發生了營養過剩的狀況時,會對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什麼樣的傷害呢? 資訊量的過剩,讓人的內心產生許多焦慮 大腦疲勞,身心也會跟著疲勞 找出會影響專注力的干擾源,並在你需要提高產能時移走它 我是Kai.You Know That
Thumbnail
你有沒有和誰聊完天後,心情就變得很好的經驗? 反之亦然,你肯定也有過跟誰聊天後,心情不曉得怎麼的就變差了… 看這也不順,看那也不對。
Thumbnail
你有沒有和誰聊完天後,心情就變得很好的經驗? 反之亦然,你肯定也有過跟誰聊天後,心情不曉得怎麼的就變差了… 看這也不順,看那也不對。
Thumbnail
以下為兩則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前幾天朋友傳了一則訊息給我,內容如下:XX國的XX大師淺談業障……等,我一打開訊息後整個頭暈得不得了,我猜測八成是干擾,於是馬上把這則訊息刪了,隨便找個話題帶過,不去想這件事之後,頭暈的感覺就漸漸散去。又看見社團裡其他師兄姐分享誤入外道之人可能會被抽福報,
Thumbnail
以下為兩則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前幾天朋友傳了一則訊息給我,內容如下:XX國的XX大師淺談業障……等,我一打開訊息後整個頭暈得不得了,我猜測八成是干擾,於是馬上把這則訊息刪了,隨便找個話題帶過,不去想這件事之後,頭暈的感覺就漸漸散去。又看見社團裡其他師兄姐分享誤入外道之人可能會被抽福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