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頂古圳步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秋季城鄉漫遊

第一堂課我們來到平等里的坪頂古圳步道,平等里,位處山區但地勢相對平緩,舊名坪頂庄,居民大多務農維生,早期生產茶葉、綠竹筍、相思木,光復後至65年左右生產柑橘、四季蔬果。

由於務農生活,早期僅有內寮溪流經此地,為灌溉飲用需求,當地居民於1835年,由林錦仲、林玄文、劉聯輝三人出資550龍銀,引內雙溪之水開鑿坪頂古圳,於內雙溪取水口刻有大正九年之石碑,這一年發生什麼事我不確地,我只能從百年台灣地圖中查到,這一年,也就是1920年,坪頂庄行政區改名為坪頂。

1849年(道光29年)開墾範圍持續擴大,因 此再由當地田園業主邀集70多人,龍銀共 1000大圓,引內雙溪之水,為「坪頂新 圳」。

1909年(明治42年)吳登峰出資6530圓 開圳,引內雙溪上游之水,以及內雙溪 「香碓礦坑」內之水源等,全長7公里、隧道長400公尺,灌溉坪頂、內雙溪一帶,稱為登峰圳。

我們在陶然亭聊聊關節退化與關節穩定,建議大家在關節疼痛初期還是要在適當範圍內鍛鍊肌肉,我們不是要像健身教練,我們要的是讓身體可以活到老動到老

最後經由坪頂古圳步道走到士林區的溪山里

參考資料

士林區志

古早芝蘭新士林:士林區區里文化特色專輯

里山架構與平台實踐規劃-以台北市士林區平等里為例

台灣百年地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修物誌的沙龍
10會員
95內容數
在因緣際會之下了解到台灣這塊島嶼上也有著迷人的故事,那些路上曾經行走過的人們與他們遺留下來的足跡,寫著前人的歡喜、悲傷與生命,我認識的並不全面,但也想把我所知道的台灣史與世人分享,讓生長在這塊土地的人知道,我們自己的台灣也很有內涵
修物誌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羅東森林鐵道 羅東森林鐵道建造之前,舊太平山林場就已經開始伐木,但早期木材運送是利用蘭陽溪流放至員山,但運送過程木材容易碰撞受損,所以興建羅東森林鐵道系統,1924年通車時全線由土場車站至羅東林業文化園區的竹林車站,負擔著珍貴木材運輸的重任,帶動羅東的繁榮,其中天送埤車站到歪仔歪車站則是租用臺
Thumbnail
2025/04/28
羅東森林鐵道 羅東森林鐵道建造之前,舊太平山林場就已經開始伐木,但早期木材運送是利用蘭陽溪流放至員山,但運送過程木材容易碰撞受損,所以興建羅東森林鐵道系統,1924年通車時全線由土場車站至羅東林業文化園區的竹林車站,負擔著珍貴木材運輸的重任,帶動羅東的繁榮,其中天送埤車站到歪仔歪車站則是租用臺
Thumbnail
2025/04/13
南迴公路        114年3月30日,終於把台東到枋山的火車站分三次走完,這次從太麻里到大武全程約36公里,總結三次旅行從台東到枋山總距離約120公里,還找到了舊南迴公路遺跡香蘭隧道,與疑似公路基底的駁坎,感謝太太的陪伴,我想應該沒多少人願意陪另一個人做這種辛苦的旅行,希望旅途結束的時候
Thumbnail
2025/04/13
南迴公路        114年3月30日,終於把台東到枋山的火車站分三次走完,這次從太麻里到大武全程約36公里,總結三次旅行從台東到枋山總距離約120公里,還找到了舊南迴公路遺跡香蘭隧道,與疑似公路基底的駁坎,感謝太太的陪伴,我想應該沒多少人願意陪另一個人做這種辛苦的旅行,希望旅途結束的時候
Thumbnail
2025/03/23
       前陣子突然想去太平山,與太座詢問時間後,選擇生日時到宜蘭搭客運抵達太平山,沒錯,原來太平山可以搭客運平日專車,很方便的是可以在國光客運網站訂票,在超商取票,太座也很有意思的請假陪我走一趟,就這樣我們幸運的碰上了太平山下雪的時刻,欣賞這個銀白世界。 客運搭乘方式    
Thumbnail
2025/03/23
       前陣子突然想去太平山,與太座詢問時間後,選擇生日時到宜蘭搭客運抵達太平山,沒錯,原來太平山可以搭客運平日專車,很方便的是可以在國光客運網站訂票,在超商取票,太座也很有意思的請假陪我走一趟,就這樣我們幸運的碰上了太平山下雪的時刻,欣賞這個銀白世界。 客運搭乘方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撰文.圖片提供=《走水》地方誌|本文收錄於《新北市文化》季刊49期‧在地文化實踐,經《走水》地方誌授權同意轉載。  《走水》是坪林的地方誌,也是製茶的重要步驟,在走到書中的山林水邊之前,讓我們先從坪林和其賴以為生的茶產業開始,才能真正瞭解地方的走水,以及持續發酵的香氣。
Thumbnail
撰文.圖片提供=《走水》地方誌|本文收錄於《新北市文化》季刊49期‧在地文化實踐,經《走水》地方誌授權同意轉載。  《走水》是坪林的地方誌,也是製茶的重要步驟,在走到書中的山林水邊之前,讓我們先從坪林和其賴以為生的茶產業開始,才能真正瞭解地方的走水,以及持續發酵的香氣。
Thumbnail
秋季城鄉漫遊 第一堂課我們來到平等里的坪頂古圳步道,平等里,位處山區但地勢相對平緩,舊名坪頂庄,居民大多務農維生,早期生產茶葉、綠竹筍、相思木,光復後至65年左右生產柑橘、四季蔬果。 由於務農生活,早期僅有內寮溪流經此地,為灌溉飲用需求,當地居民於1835年,由林錦仲、林玄文、劉聯輝三人出資55
Thumbnail
秋季城鄉漫遊 第一堂課我們來到平等里的坪頂古圳步道,平等里,位處山區但地勢相對平緩,舊名坪頂庄,居民大多務農維生,早期生產茶葉、綠竹筍、相思木,光復後至65年左右生產柑橘、四季蔬果。 由於務農生活,早期僅有內寮溪流經此地,為灌溉飲用需求,當地居民於1835年,由林錦仲、林玄文、劉聯輝三人出資55
Thumbnail
早在19世紀台灣茶就在國際發光發熱,如今已難以想像當時的盛況,不過在產茶地源頭的坪林仍然有著無數茶農辛勤耕耘,這次有幸來到坪林綠光農園來一趟輕鬆的一日茶農體驗,讓我對於這個重要的台灣文化有了更多認識。 包含茶的分類、製程體驗以及坪林如何靠茶文化續寫下一個篇章,都在這一趟小旅行中有所體悟。
Thumbnail
早在19世紀台灣茶就在國際發光發熱,如今已難以想像當時的盛況,不過在產茶地源頭的坪林仍然有著無數茶農辛勤耕耘,這次有幸來到坪林綠光農園來一趟輕鬆的一日茶農體驗,讓我對於這個重要的台灣文化有了更多認識。 包含茶的分類、製程體驗以及坪林如何靠茶文化續寫下一個篇章,都在這一趟小旅行中有所體悟。
Thumbnail
坪林老街位於新北市坪林區,是坪林地區的歷史中心,也是坪林茶業的集散地。老街全長約200公尺,兩旁林立著茶莊、雜貨店、小吃店等,處處充滿著濃郁的茶香。 坪林老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朝雍正年間,當時坪林地區開始種植茶葉,並逐漸發展成為台灣的茶葉產地之一。到了日治時期,坪林老街的規模逐漸擴大,並成為坪林地
Thumbnail
坪林老街位於新北市坪林區,是坪林地區的歷史中心,也是坪林茶業的集散地。老街全長約200公尺,兩旁林立著茶莊、雜貨店、小吃店等,處處充滿著濃郁的茶香。 坪林老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朝雍正年間,當時坪林地區開始種植茶葉,並逐漸發展成為台灣的茶葉產地之一。到了日治時期,坪林老街的規模逐漸擴大,並成為坪林地
Thumbnail
上次走了魚路南段,總是要補完北段。以前我都從擎天崗走到八煙而已,這次用去磺港吃下午茶為目標來鼓勵自己走到金山。金包里大路清朝所築的路段筆直前進,起伏落差較大-河南勇路,日治時期所築路段則較迂迴而落差小,稱日人路。金包里大路的運輸功能不只於挑魚,多年來軍事、採硫、移墾、挑茶、賣魚、牧牛等皆有利用此路。
Thumbnail
上次走了魚路南段,總是要補完北段。以前我都從擎天崗走到八煙而已,這次用去磺港吃下午茶為目標來鼓勵自己走到金山。金包里大路清朝所築的路段筆直前進,起伏落差較大-河南勇路,日治時期所築路段則較迂迴而落差小,稱日人路。金包里大路的運輸功能不只於挑魚,多年來軍事、採硫、移墾、挑茶、賣魚、牧牛等皆有利用此路。
Thumbnail
捷運列車帶來了世界各地的旅人,從捷運劍潭站為士林起始站,遍訪台灣小吃美食,進擊台北最有玩味的川流市集,士林的眾生相成了台北最豐盛的饗宴。
Thumbnail
捷運列車帶來了世界各地的旅人,從捷運劍潭站為士林起始站,遍訪台灣小吃美食,進擊台北最有玩味的川流市集,士林的眾生相成了台北最豐盛的饗宴。
Thumbnail
坪林故事採集團隊 計畫團隊設計文字、聲影、宗教工作坊,帶著坪林國小的同學採集家中老物件的故事;並在坪林國中開啟八週的採集課程,以小組方式採訪當地長者,最後拍攝剪輯短片、製作圖畫書。 什麼都賣什麼都不奇怪 人走出來的路徑,是歷史
Thumbnail
坪林故事採集團隊 計畫團隊設計文字、聲影、宗教工作坊,帶著坪林國小的同學採集家中老物件的故事;並在坪林國中開啟八週的採集課程,以小組方式採訪當地長者,最後拍攝剪輯短片、製作圖畫書。 什麼都賣什麼都不奇怪 人走出來的路徑,是歷史
Thumbnail
  清代郭錫瑠開瑠公圳,至景美溪時,為將圳道水流引至對岸,設計了「木梘ㄐㄧㄢˋ橋」,類似現在水管橋的意思,新店方向為「梘頭」,景美方向為「梘尾」。   「梘」字的台語發音類似「景」的台語發音,所以後來被寫成景尾,復被雅化成「景美」。   此渠部分為木柵路一段的前身。
Thumbnail
  清代郭錫瑠開瑠公圳,至景美溪時,為將圳道水流引至對岸,設計了「木梘ㄐㄧㄢˋ橋」,類似現在水管橋的意思,新店方向為「梘頭」,景美方向為「梘尾」。   「梘」字的台語發音類似「景」的台語發音,所以後來被寫成景尾,復被雅化成「景美」。   此渠部分為木柵路一段的前身。
Thumbnail
霧峰林家、鹿港辜家、基隆顏家,如果你平時對於臺灣歷史或當代新聞有所關注,一定會注意到人們常將城市與特定的家族或人名連結;遊覽各地老街時,也必定曾走進某個顯赫一時的人物故居。家族史就是地方史,回首過往地方發展的軌跡,家族勢力的運作確實是其中無法忽視的關鍵力量之一。
Thumbnail
霧峰林家、鹿港辜家、基隆顏家,如果你平時對於臺灣歷史或當代新聞有所關注,一定會注意到人們常將城市與特定的家族或人名連結;遊覽各地老街時,也必定曾走進某個顯赫一時的人物故居。家族史就是地方史,回首過往地方發展的軌跡,家族勢力的運作確實是其中無法忽視的關鍵力量之一。
Thumbnail
美濃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承襲傳統客家民風,開墾水稻良田,三面環山擁有阻隔寒風先天條件之外,穿梭於城鎮之間的水圳系統,也使得美濃成為高雄重要糧倉之一。 百年前,美濃平原只有雙溪圳與柚子林圳兩條灌溉水路,大部分地區都是「看天田」,農民只能靠降雨來耕種,演變成單期作物和旱作田,當時的稻作範圍不大,集中在.
Thumbnail
美濃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承襲傳統客家民風,開墾水稻良田,三面環山擁有阻隔寒風先天條件之外,穿梭於城鎮之間的水圳系統,也使得美濃成為高雄重要糧倉之一。 百年前,美濃平原只有雙溪圳與柚子林圳兩條灌溉水路,大部分地區都是「看天田」,農民只能靠降雨來耕種,演變成單期作物和旱作田,當時的稻作範圍不大,集中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