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渡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原本以為生命能量很充足的時候可以快速地去到新的地方,才開頭沒多久幾乎快掉下眼淚,是感動的。前陣子關於離職後那種信誓旦旦會變更好的心境在這幾個月的現實中盡是相反。過程中有接案有兼職想要有個新的生活樣貌,但這樣的生活沒有想像中適合自己,因為生活變得碎片難以忍受,談了正職工作感覺又繞回原路,才發現面對職涯我根本不知道想前往何方。

就這樣過了半年了,這半年的撞牆期中越來越讓我感覺不舒服,是一種你知道不只這樣但不知道怎麼進化,是一種明明有衝勁卻原地停留,你會用盡力氣去試去抓,開始亂了生活步調,犧牲睡眠品質,雖然內心知道要靜下來卻始終忽略它。

神奇的是這個過程裡我遇到的人、教會的朋友在偶然之中都告訴我你要相信你的生命正在擴張,雖然不舒服但會好的。一次的敬拜之中 神 告訴我靜下來等候祂,路的前方有光但不是現在可以抵達那道光,你相信我嗎?

那天之後我放棄爭扎接受了一份推了兩次的工作,待遇沒有變好,適應新的管理風格也讓我挫折。還是深愛上帝但有時候覺得這一切真的是在祂的道路上嗎?也許這就是信仰,生命仍然有挑戰有很多不確定有無力感,但因為我相信祂就是會帶我去到更好的地方。

某天的峰迴路轉,我看見神祂放我生命中的特質,發現自己能捕抓情感,可以推動,可以讓事情變好玩,也很願意表達情感,這些不是專業能力的特質反而讓新環境產生新的火花。變得放鬆後我喜歡上了在別人眼裡不是更優異的地方,也開始不再想人生好像越來越退步。來到今年尾聲,回想起敬拜中的那個畫面,我依然有好多不確定,但我相信祂會帶我去光的地方。也許現在還在過渡期但不重要了。只想靜靜地等候祂

avatar-img
1會員
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R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突然想起距離上一篇大約過了三個月,今天好想紀錄一下生活。2021年末戒掉社群,這些日子不太拍照也只有很親近的朋友知道我的生活。心裡的歸屬感及安全感變得更踏實,這些日子有些刻意靜下來練習當個真實的自己。 前幾天朋友D說到整裡出小時後的信件想起她以前的模樣,才發現長大的我斷捨離執行的蠻徹底,小時候不捨的
2020年末時以為那樣就是信仰裡的重生 始終不明白原地打轉的兩年哪裡是重生呢 直到2022年末才在這個休耕期裡找到寶藏 感覺好像一顆全新的種籽 心裡好像不斷發出”這是在歸零“的聲音 才明白從負數走到零是需要時間的 2023年初由升把自己的生命當成一場實驗的念頭 信仰裡說聆聽神的聲音 要怎麼分辨 也許
突然想起距離上一篇大約過了三個月,今天好想紀錄一下生活。2021年末戒掉社群,這些日子不太拍照也只有很親近的朋友知道我的生活。心裡的歸屬感及安全感變得更踏實,這些日子有些刻意靜下來練習當個真實的自己。 前幾天朋友D說到整裡出小時後的信件想起她以前的模樣,才發現長大的我斷捨離執行的蠻徹底,小時候不捨的
2020年末時以為那樣就是信仰裡的重生 始終不明白原地打轉的兩年哪裡是重生呢 直到2022年末才在這個休耕期裡找到寶藏 感覺好像一顆全新的種籽 心裡好像不斷發出”這是在歸零“的聲音 才明白從負數走到零是需要時間的 2023年初由升把自己的生命當成一場實驗的念頭 信仰裡說聆聽神的聲音 要怎麼分辨 也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在49歲意外啟動自己職涯轉型時,沒有預料到那不只是工作方式的改變,也帶來了對於人生新的思維模式—有機會重新探索自己的人生意義與目標,開啟全新的人生下半場。 剛開始不免疑惑「這個年紀還需要思考這些?還來得及嗎?」,但漸漸發現這是第二次機會:在人生上半場經歷夠多的事之後,重新做出選擇,走一條不同的路。
Thumbnail
三個多月前,我辭職了。離開讓人感到內耗的地方,我充滿對未來的期待。然而此刻我發現,離開只是解決一部分的問題,而新的挑戰和困難也隨之而來。我的計劃執行狀況乏善可陳,需重新審視並持續執行。
神啊,救救我啊,一把年紀了,還什麼都没有….. 好不容易,我離開了待了才一年多的舊公司,為什麼說“好不容易”? 因為似乎潛意識已習慣這種安逸和這樣的環境,雖然很積極努力的找工作,但一次一次的挫敗, 可能是我對“未來”充滿期待,但對自己的狀況充滿“不安和不信任” 一直以來我的職涯不順,是來自於不了
Thumbnail
揮別過去人生低潮 展望未來開創新局 生命中來來去去幾十個年頭,卻常糾結在某些過不去的坎。忘記期待往後人生的每一段風景,忘記感受新的喜怒哀樂!其實這三年來我過的並不快樂,尤其在2022年可說是我人生中最煎熬的低潮期,我想在這個感恩的季節至上十萬分的感謝!感謝上帝的同在及最好的朋友陪伴,聖經中最喜歡的經
Thumbnail
提離職後的第一個月,心靈的放鬆與對未來的焦慮參半;第二個月,充滿期待、每天都多采多姿地持續往前;第三個月,我卻陷入了一種「散散的」失落狀態。 其實有點掙扎要不要分享這樣的不適狀態?會不會讓讀者更恐懼辭職? 而且,我目前還在嘗試,沒有完全走出這樣的心靈低潮。 但又想想,我確實很厭倦社
Thumbnail
最近的生活變得面目全非,工作和居所都發生了改變,重新調整生活節奏。新工作帶給我的一些新體驗,讓我重新審視自己在工作上的能力和發展潛力。對於工作中的挑戰和困惑,更加堅信需要不斷努力,開發自己的潛力,並擴展自己的舒適圈。
Thumbnail
寫下這篇文章的想法是從去年離職前開始的,最近又和幾個友人聊到這件事,覺得很有趣才決定記下來。如同過去好幾篇文章所說,我的上一個職場讓我不是非常開心,無論是身體狀態或是心理狀態都被影響不少,最後雖然看似很果決地提了離職,不過說實話我也是掙扎了一些時間,到真正決定提離職的時候也是我某部分的信仰推了我一把
方格子休耕的這半年,我認真地上班、生活,同時開始觀察、適應職場的各種甘苦。 一個月前,我和S說:「如果生命有低潮,那這半年或許是我近年來生命的低潮吧。」 過程中曾有的迷惘、徬徨、無助、不安,以及有時仍舊對強調比較、競爭的「社會縮影」感到排斥的複雜心情,後期時常將我捲進情緒黑洞裡。 「我不開心。
Thumbnail
2020.11.2 整整混沌了兩個月,從開始工作至今,從未給過自己長假-- 花了好長的時間適應,而原來最難的是心不知該如何面對這個沒有未來計畫、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的"休息"。 種種不安全感、對未來的焦慮感,直接顯化成又臭又長的離職過程,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在49歲意外啟動自己職涯轉型時,沒有預料到那不只是工作方式的改變,也帶來了對於人生新的思維模式—有機會重新探索自己的人生意義與目標,開啟全新的人生下半場。 剛開始不免疑惑「這個年紀還需要思考這些?還來得及嗎?」,但漸漸發現這是第二次機會:在人生上半場經歷夠多的事之後,重新做出選擇,走一條不同的路。
Thumbnail
三個多月前,我辭職了。離開讓人感到內耗的地方,我充滿對未來的期待。然而此刻我發現,離開只是解決一部分的問題,而新的挑戰和困難也隨之而來。我的計劃執行狀況乏善可陳,需重新審視並持續執行。
神啊,救救我啊,一把年紀了,還什麼都没有….. 好不容易,我離開了待了才一年多的舊公司,為什麼說“好不容易”? 因為似乎潛意識已習慣這種安逸和這樣的環境,雖然很積極努力的找工作,但一次一次的挫敗, 可能是我對“未來”充滿期待,但對自己的狀況充滿“不安和不信任” 一直以來我的職涯不順,是來自於不了
Thumbnail
揮別過去人生低潮 展望未來開創新局 生命中來來去去幾十個年頭,卻常糾結在某些過不去的坎。忘記期待往後人生的每一段風景,忘記感受新的喜怒哀樂!其實這三年來我過的並不快樂,尤其在2022年可說是我人生中最煎熬的低潮期,我想在這個感恩的季節至上十萬分的感謝!感謝上帝的同在及最好的朋友陪伴,聖經中最喜歡的經
Thumbnail
提離職後的第一個月,心靈的放鬆與對未來的焦慮參半;第二個月,充滿期待、每天都多采多姿地持續往前;第三個月,我卻陷入了一種「散散的」失落狀態。 其實有點掙扎要不要分享這樣的不適狀態?會不會讓讀者更恐懼辭職? 而且,我目前還在嘗試,沒有完全走出這樣的心靈低潮。 但又想想,我確實很厭倦社
Thumbnail
最近的生活變得面目全非,工作和居所都發生了改變,重新調整生活節奏。新工作帶給我的一些新體驗,讓我重新審視自己在工作上的能力和發展潛力。對於工作中的挑戰和困惑,更加堅信需要不斷努力,開發自己的潛力,並擴展自己的舒適圈。
Thumbnail
寫下這篇文章的想法是從去年離職前開始的,最近又和幾個友人聊到這件事,覺得很有趣才決定記下來。如同過去好幾篇文章所說,我的上一個職場讓我不是非常開心,無論是身體狀態或是心理狀態都被影響不少,最後雖然看似很果決地提了離職,不過說實話我也是掙扎了一些時間,到真正決定提離職的時候也是我某部分的信仰推了我一把
方格子休耕的這半年,我認真地上班、生活,同時開始觀察、適應職場的各種甘苦。 一個月前,我和S說:「如果生命有低潮,那這半年或許是我近年來生命的低潮吧。」 過程中曾有的迷惘、徬徨、無助、不安,以及有時仍舊對強調比較、競爭的「社會縮影」感到排斥的複雜心情,後期時常將我捲進情緒黑洞裡。 「我不開心。
Thumbnail
2020.11.2 整整混沌了兩個月,從開始工作至今,從未給過自己長假-- 花了好長的時間適應,而原來最難的是心不知該如何面對這個沒有未來計畫、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的"休息"。 種種不安全感、對未來的焦慮感,直接顯化成又臭又長的離職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