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多月前,我做出了一個勇敢的決定:辭職。離開讓人感到內耗的地方,我充滿對未來的期待。
然而此刻我發現,離開只是解決一部分的問題,而新的挑戰和困難也隨之而來。
先前,我曾分享近期的心情:在辭職後第三個月,我漸漸失去對自己生活的掌控,陷入了一種很乏力的狀態(可以參考:離職三個月後,我失落了...,文中有比較深入描述那時發生什麼事、我找出的原因以及諮商師的建議)。
這也意味著,我原本設定的各項成長計畫,陷入停滯。
其實,我無時無刻,不想著應該要好好反思,找出問題原因、對症下藥,把自己從渾渾噩噩的狀態拖出來。
但是那時的我,不論是微恙的身體或剛受挫的心靈,都沒有足夠的能量來成為自己的浮木,只能先試圖做到「好好休養」,暫時不去批判自己。
而現在,又走過了一個月,我儲備好能量,可以來用力一點、認真一點地覆盤了!
(以下將針對「為什麼why?」和「如何做好how?」兩個問題來分析,至於實際的「計畫內容what?」,考慮到篇幅就另文分享囉。)
在離職前我已有寫下「如果離職之後我想做什麼」,並依著這些內容在離職後展開數項計畫, 期待自己即使沒有工作,每天也持續有事做、有在進步。但參看各個專案的進度追蹤表,卻顯然進展不如預期唉,歸咎原因我找到以下四項。
情緒的波瀾會很直接地影響行動力與專注度。而我的情緒變化,一部分出自具體事件,另一部分卻是沒來由的。
最大的波動是來自我在這段期間嘗試投了兩家履歷,都是碰巧地,發現喜歡的組織在徵才。本來以為可以抱持「就試試看啊,隨緣啦,沒上不會怎樣」的心態,事實則是:只要曾掏出真心與人相交,卻獲得否定的答案,還是在無從得知「為什麼我們不適合」的情況下,真的就很難、很難不往心裡去。
此外,在家人出門上班留下只剩自己一人的房子時、在下樓拿外送餐點被隨口問到「怎麼這個時間在家」的時候、在想訂飲料卻發現沒有人可以揪團湊咖的moment...還有更多,上廁所、發呆、午覺睡醒、不小心踢到桌腳的時候...都有可能,被一些負面的念頭爆擊。
要保持樂觀其實滿費力的。有時候是別人、也很多時候是自己,會提出聽起來好有道理的悲觀論述。偏偏,離職重新出發的時時刻刻,都很需要樂觀,如果不相信自己未來會比此刻更好,就不可能走下去了。
這段時間,倒是練習出比以前更強的「主動調頻」能力,關掉那些聽了也無益的念頭。
這段計畫執行過程是孤獨的,「為自己努力」意味著只有自己參與其中、只有自己在乎,與其他人無關。
我所定下的成長計畫中,大部分跟自學新能力相關,而這個學習過程與過往的學校學習經驗很不相同,沒有段考名次表定時出現,可以顯而易見地與他人比較;只有,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比起來好了一點...可是,又好得不太明顯。
原來,沒有deadline、不用交成果報告的計畫,執行起來滿可怕的。就像在一望無際的公海航行,你知道自己要朝向哪去、也聽到引擎持續作動,但是看不出此刻與剛剛有何不同。
現在檢討起來才發現,我所訂的目標都是「不會失敗的目標」。
什麼樣的目標不會失敗呢?
例如:「學習日文」、「職涯探索」...,只要我有打開日文書的第一頁、只要我有看看104人力銀行網站,在這些目標項目上,我好像就不算沒達到吧。
當初會這樣寫,應該是過度放大了「探索」的意義,對事情都抱持「開放態度」,歡迎開放式的結局。
也因為對於所規劃的學習領域不夠認識,又沒有時程表規定「在什麼時間之前要達到怎樣」,就讓人會很欣然地接受不明確的目標設定。
「不會失敗」這件事乍看很美好啊,給人很多自由,沒有什麼心理壓力。
但這也讓我在「三分鐘熱度」過了之後,就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拚命一點、多投入一點。對一件事情掌握幾分之後,新奇感會自然消退許多,而任務的困難度當然與日俱增,這時候,只憑著「這件事好像有點有趣」不足以支撐人繼續做下去。
其實在閱讀《什麼時候是好時候》這本書之後,有大概一個月吧,我的生活真是規律得可怕啊!當時我把一天的時間用最順著自己生理時鐘的方式來安排,每天都能高效率地做事、高效率地休息。(參考之前的分享:《什麼時候是好時候》-讓生理時鐘成為你高效率的助力|讀書筆記)
但是,後來受前面提到的兩段求職徵選過程影響,因為它們不時會突然丟出限時完成的任務,再加上我報名了幾堂平日的增能課程,完全打亂我原本規劃好的日常節奏。
被這一亂,又有情緒低潮地催化,就越發懶散了。
我決定重新審視我的計畫,採取更加可行作法,以下是我接下來要把握的行動準則。
因為《什麼時候是好時候》這本書的啟發,加上實踐時曾得到不錯的成效,我還是滿相信,若能順著自己生理時鐘來安排作息,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打算先用兩週時間觀察自己的精神、專注度、情緒等各方面狀況,找出適當的節奏,調配工作與休息的時間,作為我每日固定的課表。
而特別要注意的是「持續執行」這件事,除了考驗自律能力,我想也代表在決定參與活動、課程、或投履歷時,都要更加謹慎地選擇,因為每一個投入都有可能對日常造成衝擊。
無法把目標定得具體有兩個原因:第一,功課做得不夠,對該領域認識不足;第二,決心不夠,捨不得定下行動期限或有難度的指標。
我決定接下來都以「一個月」為期限,針對各個大目標定出在這個月要達到的行動成果KPI。內容設定上,需要有點挑戰性,不能是那種隨便一個路人來、隨便花個三十分鐘就能輕鬆達成的事情。
就像改考卷時,改別人的考卷一定比改自己的更省心、簡單,要做目標檢核也是如此。這應該算人之常情吧,當對象是自己,如果是被扣分、失敗了,我就會肉痛啊!
為了突破這樣的慣性,我要特別提醒自己,當初選擇離職的初衷,是想離開一個安逸的環境,訓練自己有面對失敗、從中爬起的韌性,甚至是能長出「反脆弱」的能力。
因此,這段時間我所需要的,正是積極付出行動、積極承擔失敗,每一次大大小小的失敗經驗,就是讓人學習如何放下低迷情緒、如何找到站起、站得更穩的機會。
我還在上份工作的時候以為,自己是一個喜歡獨立工作、獨處、與世界離得遠遠的人(當時去了冰島,孤身坐在被大山環繞的草地上放空,三十分鐘過去仍四下無人,覺得「這太美好了,我可以在這裡坐一輩子啊」);但是離職後,真的一個人待著,才發現,我滿需要與人連結互動的。
更進一步來說,我需要的不是「鬧哄哄」的社交場合,而是能從深度的互動中收到回饋,從回饋中看到自己對這個世界的價值。
同時,我想這也對情緒低潮的療癒很有幫助。
所以,我就主動聯繫了也處在離職探索階段的朋友,共組社群。透過每個月定期相聚,互相分享這個月的成長與困頓,既可作為檢核機制的一環,也從中得到心靈的支持。
你也有過這樣的低潮期嗎?
是什麼原因造成你的狀況?你有什麼好策略來幫助自己走出來?
歡迎留言與我分享你的經驗,讓我和其他讀者能獲得更豐富的方法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