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三個月後,我失落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提離職後的第一個月,心靈的放鬆與對未來的焦慮參半;

第二個月,充滿期待、每天都多采多姿地持續往前;

第三個月,我卻陷入了一種「散散的」失落狀態。


其實有點掙扎要不要分享這樣的不適狀態?會不會讓讀者更恐懼辭職?

而且,我目前還在嘗試,沒有完全走出這樣的心靈低潮。

但又想想,我確實很厭倦社群媒體上報喜不報憂的「偽.光鮮亮麗」。

寫作應該是真誠面對自己與讀者的過程。

對於自己,如果不在當下書寫,事後容易淡忘自己曾經在什麼泥淖中掙扎、抱持什麼樣的意念、又是怎麼走出低谷;

對於讀者,充分真實的資訊才可以讓人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斷。所以寫吧!


近一個月,我時常處在像是「長假隔天去上班」的那種狀態。

就是懶懶的,軟軟的,飄來飄去,定不下心做事

沒有主管壓力、沒有外加deadline追趕,更讓人難以從這種狀態中脫身。

明明行事曆上安排的事情,都是自己曾經列下「喜歡的事」、「想達成的事」,但卻總在滑滑手機,又換個位置,滑滑手機


算是遲來的懶散嗎?

在離職後第一、二個月,我每天都很豐富,check list總至少會勾起四五項,甚至更多。

那時常跟朋友說:「我現在整天都忙著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呢!」

多麼幸福的一句話。

只要是自己喜歡的事,好像很自然的,就會有動力去做,好像起床張開眼,就會想彈射去做。

結果發現,也不盡然


那是為什麼呢?

目前我推究出兩個原因:


第一:對「與人社交」的原生渴望讓人分心

我已經有滿長一段時間,出於回歸專注在自己的生活,而不太滑FB、IG了。

那一直滑手機,都在看些什麼?

我觀察發現,自己時常下意識地來回點開三個app:line、messenger、gmail。

過一分鐘,又再重新接連點開。

這邊要補個背景:還在上班時,我就參考網路上對於專注力、戒斷社群媒體使用的建議,而把這些app的「紅點點」、訊息通知功能都關閉。因為這些訊息常常沒這麼緊急,安排自己有完整時間完成任務,再利用忙完的空閒來查看、回復就好。(這滿有效的,專注力頗有提昇!)

但到現在,本來為了提昇專注力的舉措,卻變成讓人不安的來源,掛心是否有訊息傳來,而會過度頻繁查看。

如果要求自己一段時間不要碰手機,把手機放在眼睛看不見的地方,心臟旁邊還會覺得「毛毛的」,好像有人在偷搔癢。

從這個行為,我看到自己因為生活中太少與人接觸,而有對社交的渴望

我甚至會開始主動回復一些私人電子報,與作者聊聊天、表達感謝,或是樂於在一些line討論群組中講話(以前是全然的潛水仔)。

這也讓我注意到,原以為自己會喜歡能一人獨立完成的工作,但其實我很需要工作中「與人交流」的機會。



第二:沒有工作的不安感也會默默佔用大腦記憶體

這件事其實滿不容易自己察覺的。

若不是有用政府的免費諮商方案與諮商師聊聊,我其實把這個不安感隱藏滿好的(畢竟已經有三個月的共處)。

在與諮商師討論職涯探索的過程,我一直滿冷靜的,但就在尾聲時談到最近的心情時,我忽然情緒湧上,哽咽落淚。

擔心自己對社會無用、擔心伴侶覺得自己整天待在家很廢、擔心自己浪費了過去的努力...這些心情,平常是不太想起來的。原來,它們一直都在。

把負面念頭壓抑著,也是很耗費RAM的,只是它在背景運作,我們沒有發現。

所以,一整天的自己不是無所事事啊!

讓自己不陷入負面情緒之中,維持穩定、正向的心情,本身就已是一種成就了。

僅只是「意識到不安感仍然存在」這件事,就讓我覺得滿安慰的。

其實,當初選擇離職的一個內在念頭,是想讓一直以來習慣穩定、每一步都是計畫好才「穩穩踩下去」的自己,擴展生命經驗與心志強度;透過把自己丟入「失重」狀態,訓練自己與不穩定共處,長出一顆彈性的心,再重新找回自己的重力來源。

也就是說,這只是我的成長課題必經的痛苦過程而已。

現在的我,會在每天的感恩日記上,寫下:謝謝自己又活過了這一天。



雖然,找到讓自己在離職後第三個月陷入失落狀態的兩個原因,但是,狀態沒有因此結束。

諮商師建議我把每日的check list項目縮減到一、兩項,留下最最最想做的一兩項就好。避免沒有全數完成的挫敗感,加重負面情緒堆積。

這個建議我認為是有幫助的!

儘管我沒有因此變成很高效率、高產值,每天具體做完的事情還是少少的,但是,我的心靈空間變寬了,我開始可以有更多的自我對話、內省(而不只是漫無目的滑手機,讓自己的注意力在不重要的訊息中跳躍)。

僅只是一週的時間,再回去與諮商師的對談中,他和我都感覺到自己狀態的變化。

這個與不安共存的戰役仍在持續,我會繼續走下去,若有新的進展再分享給大家。

歡迎送我一顆愛心或追蹤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rgus-avatar-img
2024/03/26
太認真了,我已經接納自己廢廢的XD
逗點-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27
Argus 要真正接納自己,真的是漫長的課題,但是你說自己廢廢的太沒說服力ㄌ(剛看完你發的認真文XD
稻田旁-avatar-img
2024/03/26
謝謝你的分享,讓我了解辭掉工作的狀況。
逗點-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27
稻田旁 謝謝你的留言回饋,之後我會再嘗試分享更多相關內容~
avatar-img
逗點的沙龍
62會員
69內容數
想記錄:替平凡劃上「逗點」,追尋心之所嚮;為繁忙打個「逗點」,上路去旅行。 我發現文字的力量驚人,文字可以敦促人思考、文字可以觸發新的想法、文字可以引導思考的深度,更迷人的是,還可以擴展思考的影響力--這是我開始寫、持續寫的原因。
逗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04
這篇文章分享了來自創業朋友的提醒,創業過程中應注意的關鍵心態與一般人常有的盲點。例如:忽視自我肯定的心態是有保存期限的、錯誤評估投放廣告的效益、想多方學習並準備完備才行動...。透過朋友的對話,揭示了創業者將面臨的挑戰與錯誤期望,提供行動的建議。
Thumbnail
2024/11/04
這篇文章分享了來自創業朋友的提醒,創業過程中應注意的關鍵心態與一般人常有的盲點。例如:忽視自我肯定的心態是有保存期限的、錯誤評估投放廣告的效益、想多方學習並準備完備才行動...。透過朋友的對話,揭示了創業者將面臨的挑戰與錯誤期望,提供行動的建議。
Thumbnail
2024/10/30
這篇文章探討了團隊在遠距工作中如何提升效率及優化工作模式。透過分析《遠距工作模式》一書的內容,作者從四個面向分享了遠距工作的好處、克服拒絕遠距工作的理由、有效的合作方式以及對遠距工作者的提醒。
Thumbnail
2024/10/30
這篇文章探討了團隊在遠距工作中如何提升效率及優化工作模式。透過分析《遠距工作模式》一書的內容,作者從四個面向分享了遠距工作的好處、克服拒絕遠距工作的理由、有效的合作方式以及對遠距工作者的提醒。
Thumbnail
2024/10/25
由一項思維的改變,讓還不錯的公司成為巨頭。為何破產的漫畫出版社,最後能被迪士尼以42億美元收購?漫威當時做對了什麼?(而且,這也是特斯拉、蘋果、亞馬遜…正在做的事!)《多元獲利模式大全》是一本被閱書無數的 呂亮震執行長,譽為「創業者、企業家都該讀的書」。
Thumbnail
2024/10/25
由一項思維的改變,讓還不錯的公司成為巨頭。為何破產的漫畫出版社,最後能被迪士尼以42億美元收購?漫威當時做對了什麼?(而且,這也是特斯拉、蘋果、亞馬遜…正在做的事!)《多元獲利模式大全》是一本被閱書無數的 呂亮震執行長,譽為「創業者、企業家都該讀的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全新轉職投入新產業後,才逐漸意識到工作之於社會責任對我而言,佔有多麼大的影響力。 也從不斷反思、自我辯證的過程,更認識自己、也更了解心之所向。
Thumbnail
全新轉職投入新產業後,才逐漸意識到工作之於社會責任對我而言,佔有多麼大的影響力。 也從不斷反思、自我辯證的過程,更認識自己、也更了解心之所向。
Thumbnail
上個禮拜五正式離職了。 這幾天沈澱整理之後,發現我那時候意識到這份工作不適合而開始有離職的念頭的時候,卻選擇一直忍下去有很大的原因是我很害怕自己做錯決定、很害怕是不是有什麼我應該要面對但如果太快離職我會不會就逃走了?
Thumbnail
上個禮拜五正式離職了。 這幾天沈澱整理之後,發現我那時候意識到這份工作不適合而開始有離職的念頭的時候,卻選擇一直忍下去有很大的原因是我很害怕自己做錯決定、很害怕是不是有什麼我應該要面對但如果太快離職我會不會就逃走了?
Thumbnail
如同標題所示,今天是我離職的前三天。 心境上有些微妙,於是決定寫下來此時此刻的想法。
Thumbnail
如同標題所示,今天是我離職的前三天。 心境上有些微妙,於是決定寫下來此時此刻的想法。
Thumbnail
三個多月前,我辭職了。離開讓人感到內耗的地方,我充滿對未來的期待。然而此刻我發現,離開只是解決一部分的問題,而新的挑戰和困難也隨之而來。我的計劃執行狀況乏善可陳,需重新審視並持續執行。
Thumbnail
三個多月前,我辭職了。離開讓人感到內耗的地方,我充滿對未來的期待。然而此刻我發現,離開只是解決一部分的問題,而新的挑戰和困難也隨之而來。我的計劃執行狀況乏善可陳,需重新審視並持續執行。
Thumbnail
提離職後的第一個月,心靈的放鬆與對未來的焦慮參半;第二個月,充滿期待、每天都多采多姿地持續往前;第三個月,我卻陷入了一種「散散的」失落狀態。 其實有點掙扎要不要分享這樣的不適狀態?會不會讓讀者更恐懼辭職? 而且,我目前還在嘗試,沒有完全走出這樣的心靈低潮。 但又想想,我確實很厭倦社
Thumbnail
提離職後的第一個月,心靈的放鬆與對未來的焦慮參半;第二個月,充滿期待、每天都多采多姿地持續往前;第三個月,我卻陷入了一種「散散的」失落狀態。 其實有點掙扎要不要分享這樣的不適狀態?會不會讓讀者更恐懼辭職? 而且,我目前還在嘗試,沒有完全走出這樣的心靈低潮。 但又想想,我確實很厭倦社
Thumbnail
這是一個,有強迫、執著、焦慮、憂鬱的日記,試著記錄我從離職,開始自行接案、創作,我想看看我能走到哪裡?能不能抱著熱情走下去? 用日記,稍微有點流水帳的方式寫下我轉職的過程,我也想讓那些想轉職,從自信、變得自卑的創作者們,你們不孤單,這裡有人比你還慘((揮手👋 (提醒🔔,本篇真的很負面)
Thumbnail
這是一個,有強迫、執著、焦慮、憂鬱的日記,試著記錄我從離職,開始自行接案、創作,我想看看我能走到哪裡?能不能抱著熱情走下去? 用日記,稍微有點流水帳的方式寫下我轉職的過程,我也想讓那些想轉職,從自信、變得自卑的創作者們,你們不孤單,這裡有人比你還慘((揮手👋 (提醒🔔,本篇真的很負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