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亞運版-關於體育班,我想說的是...

2023/10/01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國三畢業前的最後一場比賽,

聽說在完賽後、回到學校前,訓導主任先以廣播的方式,

公告周知了我獲得全縣第一名的消息。

我覺得自己慢慢變成像個運動員了,

卻也慢慢成了一個只會運動的莽夫而渾然不知,並且沾沾自喜著。

當同學還在為了升學拼命唸書的時候,我已經確定了去向。

畢業紀念冊上,國文老師寫下的祝福讓我開心很久。

他提到常常在放學後,看到我正在訓練的身影,還以為是稱讚我在運動場上的表現,卻在多年後,回顧老師的最後一句話時,才明白他對我的期許深深。

「腹有詩書氣自華。」

氣中是否有華我不知,腹裡無詩書倒是可以肯定。

到了高中,進了體育班。

當你的同學,全縣或全市第一是基本,且你的學長姐,有許多全國第一甚至是紀錄保持人時,才知道原來運動到了這個階段,成了一種……

原來我注定要吃這行飯,或,原來我什麼也不是的後知後覺。

我是後者,且已無退路。

很多人在學生時期,喜歡上體育課,

但當你的生活,每天都有高強度、高工時的「體育課程」時,其實是不好玩的。

興趣跟職業,從來都是兩回事。

我開始過著隨波逐流,每天清晨五點半跟著大家起床,六點晨操的日子。

靜謐的操場上,普通科學生尚未到校,只有隊友之間慢跑暖身的喘息,和偶爾能聽見,從遠處山上傳來阿兵哥們「雄壯、威武」的精神口號。

每每聽到這些微弱地像山谷裡的回音,也像是呼應我沉重步伐的聲音時,我都能從中獲得些許安慰。

想著,在那個隊伍裡,也總有幾個和我一樣迷惘或不情願的吧!

我只是個普通的地球人,與火星的距離,是已知的遙遠。

那個時期,武不起來的我,連面對文科都是煎熬。

國中三年已經落下的功課,到了高中,儘管學校對於體育班的學科已經非常「通融」,我仍舊銜接不起來。

唯有國文還保有一點興趣,畢竟當時的我還記得,國中國文老師對我那氣自華的「肯定」。

當體力每天都被高強度的操練消磨殆盡時,其他的學科已經無法用一個慘字形容。

英文姑且因為有個對我們愛之深、責之切的老師,還能勉強撐起眼皮,左耳進右耳出。

數學已經是另一個星球的神秘符號;某天,數學老師看著我的零分考卷,對我露出欲言又止的表情時,我知道,老師肯定無法理解地球人心裡的苦。

中國和臺灣的歷史對我來說,是最好的助眠故事。

音樂課則成了我們放鬆和胡鬧的最佳時機。

至於理化和生物……還是別提了吧!

倘若現在的我能回到當時,我想對學校和老師們說的話有很多。

其實,對體育專班的我們,尤其是對於班上有許多國家代表隊的我們而言,

我們需要學習的英文,不是課本上制式的單字和片語,而是如何擁有和其他國家選手交流的口說能力,甚至是面對國際裁判時,能明確爭取自身權益,以及,面對國際醫護人員時,能準確地說明身上的傷痛與需求這一類的語言能力。

我們需要學習的數學,也可以是從專業運動的角度切入,尋找如何有效幫助訓練,進而提升成績表現的計算式。

別人聽故事,是從前從前,我們聽故事,聽的是想當年。

我們需要學習的歷史,其實不是背誦三皇五帝夏商周,而是應該要能瞭解運動發展史,以及各個專業項目的始末和現代近況,讓這些過往輝煌,不再只是教練和學長姐們的口耳相傳。

乃至於音樂,大家應該多少有印象,許多頂尖選手喜歡在暖身、賽前戴著耳機聽音樂。

那不是耍帥,而是藉由聆聽適合自己的音樂,用以輔佐調節身體節奏、韻律,進而穩定氣息或情緒的大學問。

普通高中生的課程,若是學得紮實,並且內化成腦海裡的知識,加以靈活運用,也是能達到這些目的的。

只是比起普通學生來說,就學時期的專業運動員,每天有一半的時間在訓練上,一半的時間用來學習(其中包含打瞌睡),剩下的時間除了休息之外,大部分的人,還得處理和治療身上的傷、病、痛,若能以運動員為中心來構思合適的課程內容,學習這件事情是不是、或許、就能變得更有趣些。

若是當年就有這些客製化的設計,地球人至少應該還能有機會搭上飛機,稍微接近一點蔚藍天空,證明自己也能遨翔?

當然,這類想法僅是多年後的我,憶當年之時所產生的感觸,不代表所有曾經參與其中的人都是如此想的。

近十年來的運動科學,在折線圖的概念上幾乎以70度仰角在進步攀升,或許這些感慨,早已不是問題。

我沒有因此覺得自己生錯了年代,

畢竟地球人與火星人之間,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體育的世界,和所有專業領域都是一樣的,

像個超大型金字塔,最終能站在頂端的人、各項比賽的冠軍或金牌也只會有那幾個,底下分不清揮得是汗水還是淚水的眾生芸芸,只要沒有登上媒體版面,都是一種默默

在那裡,我們或多或少留下了點功績,然後悄然離開。

運動員很單純的,我們很容易撞牆,也能很擅長通透。


養著孩子,我彷彿自己又重新活了一回似的。所有育兒時產生的體悟,都放這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