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亞運版-關於體育班,我想說的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國三畢業前的最後一場比賽,

聽說在完賽後、回到學校前,訓導主任先以廣播的方式,

公告周知了我獲得全縣第一名的消息。

我覺得自己慢慢變成像個運動員了,

卻也慢慢成了一個只會運動的莽夫而渾然不知,並且沾沾自喜著。

當同學還在為了升學拼命唸書的時候,我已經確定了去向。

畢業紀念冊上,國文老師寫下的祝福讓我開心很久。

他提到常常在放學後,看到我正在訓練的身影,還以為是稱讚我在運動場上的表現,卻在多年後,回顧老師的最後一句話時,才明白他對我的期許深深。

「腹有詩書氣自華。」

氣中是否有華我不知,腹裡無詩書倒是可以肯定。

到了高中,進了體育班。

當你的同學,全縣或全市第一是基本,且你的學長姐,有許多全國第一甚至是紀錄保持人時,才知道原來運動到了這個階段,成了一種……

原來我注定要吃這行飯,或,原來我什麼也不是的後知後覺。

我是後者,且已無退路。

很多人在學生時期,喜歡上體育課,

但當你的生活,每天都有高強度、高工時的「體育課程」時,其實是不好玩的。

興趣跟職業,從來都是兩回事。

我開始過著隨波逐流,每天清晨五點半跟著大家起床,六點晨操的日子。

靜謐的操場上,普通科學生尚未到校,只有隊友之間慢跑暖身的喘息,和偶爾能聽見,從遠處山上傳來阿兵哥們「雄壯、威武」的精神口號。

每每聽到這些微弱地像山谷裡的回音,也像是呼應我沉重步伐的聲音時,我都能從中獲得些許安慰。

想著,在那個隊伍裡,也總有幾個和我一樣迷惘或不情願的吧!

我只是個普通的地球人,與火星的距離,是已知的遙遠。

那個時期,武不起來的我,連面對文科都是煎熬。

國中三年已經落下的功課,到了高中,儘管學校對於體育班的學科已經非常「通融」,我仍舊銜接不起來。

唯有國文還保有一點興趣,畢竟當時的我還記得,國中國文老師對我那氣自華的「肯定」。

當體力每天都被高強度的操練消磨殆盡時,其他的學科已經無法用一個慘字形容。

英文姑且因為有個對我們愛之深、責之切的老師,還能勉強撐起眼皮,左耳進右耳出。

數學已經是另一個星球的神秘符號;某天,數學老師看著我的零分考卷,對我露出欲言又止的表情時,我知道,老師肯定無法理解地球人心裡的苦。

中國和臺灣的歷史對我來說,是最好的助眠故事。

音樂課則成了我們放鬆和胡鬧的最佳時機。

至於理化和生物……還是別提了吧!

倘若現在的我能回到當時,我想對學校和老師們說的話有很多。

其實,對體育專班的我們,尤其是對於班上有許多國家代表隊的我們而言,

我們需要學習的英文,不是課本上制式的單字和片語,而是如何擁有和其他國家選手交流的口說能力,甚至是面對國際裁判時,能明確爭取自身權益,以及,面對國際醫護人員時,能準確地說明身上的傷痛與需求這一類的語言能力。

我們需要學習的數學,也可以是從專業運動的角度切入,尋找如何有效幫助訓練,進而提升成績表現的計算式。

別人聽故事,是從前從前,我們聽故事,聽的是想當年。

我們需要學習的歷史,其實不是背誦三皇五帝夏商周,而是應該要能瞭解運動發展史,以及各個專業項目的始末和現代近況,讓這些過往輝煌,不再只是教練和學長姐們的口耳相傳。

乃至於音樂,大家應該多少有印象,許多頂尖選手喜歡在暖身、賽前戴著耳機聽音樂。

那不是耍帥,而是藉由聆聽適合自己的音樂,用以輔佐調節身體節奏、韻律,進而穩定氣息或情緒的大學問。

普通高中生的課程,若是學得紮實,並且內化成腦海裡的知識,加以靈活運用,也是能達到這些目的的。

只是比起普通學生來說,就學時期的專業運動員,每天有一半的時間在訓練上,一半的時間用來學習(其中包含打瞌睡),剩下的時間除了休息之外,大部分的人,還得處理和治療身上的傷、病、痛,若能以運動員為中心來構思合適的課程內容,學習這件事情是不是、或許、就能變得更有趣些。

若是當年就有這些客製化的設計,地球人至少應該還能有機會搭上飛機,稍微接近一點蔚藍天空,證明自己也能遨翔?

當然,這類想法僅是多年後的我,憶當年之時所產生的感觸,不代表所有曾經參與其中的人都是如此想的。

近十年來的運動科學,在折線圖的概念上幾乎以70度仰角在進步攀升,或許這些感慨,早已不是問題。

我沒有因此覺得自己生錯了年代,

畢竟地球人與火星人之間,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體育的世界,和所有專業領域都是一樣的,

像個超大型金字塔,最終能站在頂端的人、各項比賽的冠軍或金牌也只會有那幾個,底下分不清揮得是汗水還是淚水的眾生芸芸,只要沒有登上媒體版面,都是一種默默

在那裡,我們或多或少留下了點功績,然後悄然離開。

運動員很單純的,我們很容易撞牆,也能很擅長通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本屋雜記鋪的沙龍
20會員
32內容數
養著孩子,我彷彿自己又重新活了一回似的。所有育兒時產生的體悟,都放這邊。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國三畢業前的最後一場比賽, 聽說在完賽後、回到學校前,訓導主任先以廣播的方式, 公告周知了我獲得全縣第一名的消息。 我覺得自己慢慢變成像個運動員了, 卻也慢慢成了一個只會運動的莽夫而渾然不知,並且沾沾自喜著。 當同學還在為了升學拼命唸書的時候,我已經確定了去向。 畢業紀念冊上,國文老師寫
Thumbnail
國三畢業前的最後一場比賽, 聽說在完賽後、回到學校前,訓導主任先以廣播的方式, 公告周知了我獲得全縣第一名的消息。 我覺得自己慢慢變成像個運動員了, 卻也慢慢成了一個只會運動的莽夫而渾然不知,並且沾沾自喜著。 當同學還在為了升學拼命唸書的時候,我已經確定了去向。 畢業紀念冊上,國文老師寫
Thumbnail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這句話發明的真好,我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真沒想到周遭的同學就像中毒一樣認真努力的看書, 每天都在應付永無止盡的考試, 而我呢......討厭死這種無聊的日子 這種環境讓我天生背骨的個性大大的展現 每天晚自習在睡覺、不假離宿參加跨年晚會被退宿、翻牆翹課被記過......
Thumbnail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這句話發明的真好,我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真沒想到周遭的同學就像中毒一樣認真努力的看書, 每天都在應付永無止盡的考試, 而我呢......討厭死這種無聊的日子 這種環境讓我天生背骨的個性大大的展現 每天晚自習在睡覺、不假離宿參加跨年晚會被退宿、翻牆翹課被記過......
Thumbnail
在約莫8-9歲時,也就是小學二三年級,我從一般班級轉入體育班,原因不無它,父親看我從小體弱多病,流鼻血是家常便飯,甚至一周有三四天以上早上醒來時枕頭是佈滿血,回回都將母親驚嚇不已。也因為如此,順理成章的參加體時能測驗,考的人數也不多,就這樣在我的小學的三年加入了體育班。
Thumbnail
在約莫8-9歲時,也就是小學二三年級,我從一般班級轉入體育班,原因不無它,父親看我從小體弱多病,流鼻血是家常便飯,甚至一周有三四天以上早上醒來時枕頭是佈滿血,回回都將母親驚嚇不已。也因為如此,順理成章的參加體時能測驗,考的人數也不多,就這樣在我的小學的三年加入了體育班。
Thumbnail
前面講了一大推體育班學生的難處、學校端的想法及世俗的觀感....但還是沒回答 「能不能讀體育班?」這個問題就像在問「運動彩券能不能買?」能,也不能。(小賭怡情大賭敗家..)體育班所擁有資源(高中端)不僅在授課時數上與普通班不同,科目上也有所不同。多了選修:基礎運動按摩、運動防護...
Thumbnail
前面講了一大推體育班學生的難處、學校端的想法及世俗的觀感....但還是沒回答 「能不能讀體育班?」這個問題就像在問「運動彩券能不能買?」能,也不能。(小賭怡情大賭敗家..)體育班所擁有資源(高中端)不僅在授課時數上與普通班不同,科目上也有所不同。多了選修:基礎運動按摩、運動防護...
Thumbnail
在東方社會的成長背景下,大多家長常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想法。先不論對錯(雖說世間本就少有非黑即白的正確答案),但我想流傳多年的金句,或多或少也是有道理在的。在我的成長過程中,身邊永遠不缺恨不得將這句用跑馬燈的方式黏在衣服上的家中長輩或是學校師長,而叛逆的我必定不從大人所願,導致家人曾數度考
Thumbnail
在東方社會的成長背景下,大多家長常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想法。先不論對錯(雖說世間本就少有非黑即白的正確答案),但我想流傳多年的金句,或多或少也是有道理在的。在我的成長過程中,身邊永遠不缺恨不得將這句用跑馬燈的方式黏在衣服上的家中長輩或是學校師長,而叛逆的我必定不從大人所願,導致家人曾數度考
Thumbnail
在第一堂課,我和教練表達了想考高中校隊的目標,他點了點頭,告訴我:「想要考進不難,難的是堅持。」起初,我還不太了解這句話真正的涵義,但馬上,就感覺到了訓練的強度。先是慢跑三公里,各項有關上下肢的運動每個做一百下,休息一下,再接著籃球訓練。在不知投進幾球,上幾顆籃之後終於結束了,而我,已像一條潮濕的死
Thumbnail
在第一堂課,我和教練表達了想考高中校隊的目標,他點了點頭,告訴我:「想要考進不難,難的是堅持。」起初,我還不太了解這句話真正的涵義,但馬上,就感覺到了訓練的強度。先是慢跑三公里,各項有關上下肢的運動每個做一百下,休息一下,再接著籃球訓練。在不知投進幾球,上幾顆籃之後終於結束了,而我,已像一條潮濕的死
Thumbnail
唯一讓我記住名字的一位高中體育老師,謝謝你教會我的事。大學後我才了解,原來在室內也可以運動,也體會到了運動的樂趣及重要性。在逐漸成長後,這段經歷使我看見了更多。本文時間線:高中、大學直至初出社會。
Thumbnail
唯一讓我記住名字的一位高中體育老師,謝謝你教會我的事。大學後我才了解,原來在室內也可以運動,也體會到了運動的樂趣及重要性。在逐漸成長後,這段經歷使我看見了更多。本文時間線:高中、大學直至初出社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