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理思想領域範疇相當廣泛,從先秦到近現代皆是可研究的對象,一般學校常開的課程多半與儒、道、釋三家相關為主,少數方才會有其他選擇。
目前來說,儒家集中在研究在先秦跟明清兩大塊,先秦以往以新儒家為主的論點逐漸遭受挑戰,有學者提出荀子的理論,更貼近於人性的考量,不背離孔子的初衷,亦慢慢被人接受。(雖然還不是主流)傳統孟子性善論的說法,也開始被反省及檢討,不會完全偏執一邊。明清傳統理、心兩派的區分,近代則演化氣、理、心三大學門,強調以氣本位的意識,逐漸抬頭。(但目前仍非主流)除此之外,出土文獻的出現,讓部分學者開始將焦點放在這邊。
道家主要集中研究老莊思想、魏晉新道家兩大塊上,近年來則有不少學者專注研究出土文獻。(此領域查閱五大校之課程,發現成大在這學期同時開出老子、莊子、魏晉思想專題研究課程,感覺試圖有想要重振當年魏晉研究重鎮的美名)
釋家開課的課程相對較少,一方面研究門檻較高,沒有相關背景,不易深入研究;另一方面,本來就有佛學院研究相關領域,自然在中文所研究較少。細看各校課程大綱,開課課程多半與魏晉佛學相關,學生研究題目則較分散,沒有特別聚焦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