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皮克斯動畫《元素方程式》(Elemental)討論台灣移民議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元素方程式》是皮克斯近幾年來少數以愛情故事為主軸的動畫電影,並輕巧地將族群認同、移民議題與親子關係等議題放入電影中,引起大眾對於族群認同、歸屬感與多元文化的思考。

    今天想以族群認同移民議題作為主要討論方向,由台灣族群、移民現況呼應《元素方程式》片中情節,並在最後以簡短篇幅以自身經驗回應親子關係。

元素市介紹:元素的多樣性

    元素市(Elemental)是個代表希望、創新的城市,火、水、風、土象徵了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們,並反映出了移民社會中的多樣性,就如同我們的現實世界,各種元素必須學會互相理解合作才能共同生活在元素市中,許多來自不同地區的人都聚集到這裡,期待開始新的人生篇章,而片中主角Ember的父母(Bernie&Cinder)就是離鄉尋找新的美好生活。在元素市的居民主要為水、土、風、火四族,但因為火族的易燃特性,城市建設大部分以水、土、風族方便為主,也就元素市是主要族群,而火族則是自己獨立在偏僻的都市周圍。

raw-image

移民議題|元素市(Elemental)的原型|是新希望的寄託還是失根的落腳

    在片中,元素市的原型是紐約,出自於導演彼得孫的個人經驗,導演自己是第二代韓裔美國人,在美國出生成長,在映後座談中他也曾分享:他的父母是第一代移民,英文沒有韓語好,在剛移居到紐約時經歷過許多辛苦與歧視,就像是片中主角Ember的父母初到元素市時連個像樣的房子都找不到,最後是靠著自己一點一滴蓋起名為Fireplace的雜貨店養活一家人,但「自己蓋的房子」如果沒有與政府申請,就會被認定為違建,這也是劇中火女Ember與水屬性稽查員Wade相遇的契機。

    但其實這樣的情形不止出現在美國,將目光轉向台灣、台北,也居住著一群渴望新生活但現實卻總是與理想不同的居民,在台灣的東南亞移民、移工就像是火族,在都市的邊緣自成社區,共享著原鄉的共有傳統習俗與文化脈絡,渴望新土地能帶來的新生活與希望卻與理想中有段差距,以1980年代來台的緬甸華僑為例,主要居住在中和緬甸街(華新街)的緬甸華僑,1980年代因為緬甸的大型排華運動與被血腥鎮壓的學運,再加上台灣政府提供的誘因,許多華僑選擇離鄉,到台灣尋覓新生活的可能性,但如同片中Bernie&Cinder遇到的困境,他們既沒辦法融入都市也回不到原本的故土(火之國與緬甸),「坐在路邊喝奶茶」、「藍領階層做工的人」是社會對當地居民的第一印象,原本在緬甸的他們身纏萬貫,家裡有好幾個幫傭都不意外,但在面臨緬甸政府的打壓,他們只能拋下一切將希望寄託到台灣,但即使同為中華民族,卻始終難以成為真正的當地人,他們面對的是「華僑」、「中國人」等無法融入的身份認同,於是他們聚集在華新街,品味著那杯帶有家鄉味道的緬甸奶茶,伴著紅茶的甘韻與煉奶的甜膩,生活在新的落腳地。

對於緬甸華僑議題有興趣的可以參考​Mingalar Par 鳴個喇叭 緬甸街https://www.mpculture.tw/

族群共存|是個性的水火不容,還是種族歧視與經濟差異?

     在《元素方程式》中不斷在強調水族與火族水火不容的概念,在男女主角Ember與Wade初識時,他們視彼此為敵人,Ember說Wade是不通情理的「水佬」,而Wade則說Ember是法律的違反者,除了元素上看似會將對方澆熄或蒸發的矛盾外,火族對於水族的憎恨、水族對於火族的火爆個性也都被刻畫得栩栩如生,而《元素方程式》中我們也能看到水族是住在有保安管理的高樓大廈中,而火族卻只能居住在會漏水的偏僻區域,不只是個性,經濟差異的鴻溝影響到的生活品質與涵養也是兩個族群無法和平共處的原因。

    看回台灣,普遍台灣人對於東南亞移民並沒有對西方國家移民來得友善,我認為這個原因有二,分別為文化包容性與社會經濟地位,首先在文化包容性部分,台灣從1960年代接受美援以來,大量西方文化流入台灣社會,西方歌曲、電視影集、藝術電影在台灣人的生活中隨處可見,甚至被認為是「高尚」的文化。但相比東南亞文化,是近年來隨著移工的進入帶入台灣,一個是在戰爭時期的救贖,是幫助台灣度過難關的一線曙光;另一個則是被娉來台灣填補勞動力的勞工,而在社會經濟地位上,西方移民多從事白領階級工作,而東南亞移民卻從事高危險、高勞力的低收入,而正是因為這樣的刻板印象,進而影響到社會對於不同族群的歧視與態度。

raw-image

反思與啟發:多元文化的價值

    《元素方程式》以其令人難以忘懷的故事情節和深刻的主題,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反思台灣移民議題的契機,讓我們能透過對應情節思考族群認同、移民經驗以及多元文化的價值。透過觀察元素的交流與融合,我們或許可以找到解決當前社會挑戰的方式,同時也強調了包容和共融的必要性。

#Elemental #民族議題 #元素方程式 #觀後感想 #族群共處 #Taiwa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給你勇氣|Learn with Elena
17會員
66內容數
各種閱讀材料的心得,包含電影、文章、期刊、書籍等
2025/03/06
從二月初慢慢看了一整個月的書,這本書是在介紹「專準主義」(Essentialism),作者葛瑞格.麥基昂(Greg McKeown)的願景是讓「世界各地的人都有勇氣去過忠於自己的生活,而不是過別人期望他們去過的生活。」當時一看到這句話就篤定好好讀完這本書的心。
Thumbnail
2025/03/06
從二月初慢慢看了一整個月的書,這本書是在介紹「專準主義」(Essentialism),作者葛瑞格.麥基昂(Greg McKeown)的願景是讓「世界各地的人都有勇氣去過忠於自己的生活,而不是過別人期望他們去過的生活。」當時一看到這句話就篤定好好讀完這本書的心。
Thumbnail
2025/03/02
很常會被問到在美國讀書生活費怎麼算,從去年八月來了之後也開始認真的記帳,以下分享是以美國亞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市中心為案例,每個地方的物價不太一樣​,以下僅供參考! 先給總結|兩年約230~250萬台幣 我把生活費分成房租、Grocery、娛樂費、交通費,一個月大約 $2,000左右,如果寒暑假回台
Thumbnail
2025/03/02
很常會被問到在美國讀書生活費怎麼算,從去年八月來了之後也開始認真的記帳,以下分享是以美國亞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市中心為案例,每個地方的物價不太一樣​,以下僅供參考! 先給總結|兩年約230~250萬台幣 我把生活費分成房租、Grocery、娛樂費、交通費,一個月大約 $2,000左右,如果寒暑假回台
Thumbnail
2025/02/22
今天是2025年2月21日,來到美國的195天,在藍天白雲下,木頭小屋的咖啡廳裡,忙碌寫著第二學期的作業。回顧上學期,結束名為四堂但實際上是八堂的必修課,參加了兩個社團,幾次派對,數十次咖啡廳,與一次秋假LA旅行。 必修課評價: 必修課每堂課都會分成A Session(第一週到第八週)和B Se
Thumbnail
2025/02/22
今天是2025年2月21日,來到美國的195天,在藍天白雲下,木頭小屋的咖啡廳裡,忙碌寫著第二學期的作業。回顧上學期,結束名為四堂但實際上是八堂的必修課,參加了兩個社團,幾次派對,數十次咖啡廳,與一次秋假LA旅行。 必修課評價: 必修課每堂課都會分成A Session(第一週到第八週)和B Se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當生命的重要抉擇,自己的想法,與家人的期待不同時,不管影響你的聲音是,主流輿論的「做自己」,還是長輩的親情攻勢,想清楚自己真心想要什麼,好好評估決定背後,必須付出的代價,做出屬於你自己的,獨立思考後的決定,畢竟,你的人生,是你自己在過,也只有你自己能承擔。
Thumbnail
當生命的重要抉擇,自己的想法,與家人的期待不同時,不管影響你的聲音是,主流輿論的「做自己」,還是長輩的親情攻勢,想清楚自己真心想要什麼,好好評估決定背後,必須付出的代價,做出屬於你自己的,獨立思考後的決定,畢竟,你的人生,是你自己在過,也只有你自己能承擔。
Thumbnail
我們之間的差異不是問題,當遇到差異延伸的誤會和衝突,甚至是關卡時.我們如何一起面對跟解決才是問題。 有的人可能會用冷處理,有的人吵架,有的人裝沒事,有的人妥協,有的人努力溝通卻沒有共識,有的人諮商,有的人互相傷害卻不分開,有的人選擇分開。
Thumbnail
我們之間的差異不是問題,當遇到差異延伸的誤會和衝突,甚至是關卡時.我們如何一起面對跟解決才是問題。 有的人可能會用冷處理,有的人吵架,有的人裝沒事,有的人妥協,有的人努力溝通卻沒有共識,有的人諮商,有的人互相傷害卻不分開,有的人選擇分開。
Thumbnail
    《元素方程式》是皮克斯近幾年來少數以愛情故事為主軸的動畫電影,並輕巧地將族群認同、移民議題與親子關係等議題放入電影中,引起大眾對於族群認同、歸屬感與多元文化的思考。     今天想以族群認同與移民議題作為主要討論方向,由台灣族群、移民現況呼應《元素方程式》片中情節,並在最後以簡短篇幅以自身
Thumbnail
    《元素方程式》是皮克斯近幾年來少數以愛情故事為主軸的動畫電影,並輕巧地將族群認同、移民議題與親子關係等議題放入電影中,引起大眾對於族群認同、歸屬感與多元文化的思考。     今天想以族群認同與移民議題作為主要討論方向,由台灣族群、移民現況呼應《元素方程式》片中情節,並在最後以簡短篇幅以自身
Thumbnail
上星期的休假裡,我在串流平台找到《元素大都會》(《元素方城市》)這部動畫來看。故事中的女主角,從小就被教誨,長大以後要選同族的為另一半。 於是火屬性的女主角,與水屬性的男主角,註定「勢成水火」。
Thumbnail
上星期的休假裡,我在串流平台找到《元素大都會》(《元素方城市》)這部動畫來看。故事中的女主角,從小就被教誨,長大以後要選同族的為另一半。 於是火屬性的女主角,與水屬性的男主角,註定「勢成水火」。
Thumbnail
《元素方城市》由皮克斯資深動畫師彼得孫(Peter Sohn)執導,丹妮絲林姆(Denise Ream)擔任製片,而彼特達克特(Pete Docter)則出任執行製作。這部皮克斯原創電影的故事背景設定在一座聚集風、水、火、土四大基本元素的「居民」共同居住的城市。
Thumbnail
《元素方城市》由皮克斯資深動畫師彼得孫(Peter Sohn)執導,丹妮絲林姆(Denise Ream)擔任製片,而彼特達克特(Pete Docter)則出任執行製作。這部皮克斯原創電影的故事背景設定在一座聚集風、水、火、土四大基本元素的「居民」共同居住的城市。
Thumbnail
在全球資本主義的流動下,個人身份邊界在不斷改變的同時,也被編織進全球化秩序中。在《拉馬與拉拉》中,我們跟著這一家人重新適應在台的新生活,也彷彿親身經歷新住民被社會邊緣化的困境;《以啟山林》和《遙遠之地》則是講述了一則則緬甸華僑回國打拼的故事,其中也牽涉他們的國族認同以及不斷被傳頌的「中國夢」。
Thumbnail
在全球資本主義的流動下,個人身份邊界在不斷改變的同時,也被編織進全球化秩序中。在《拉馬與拉拉》中,我們跟著這一家人重新適應在台的新生活,也彷彿親身經歷新住民被社會邊緣化的困境;《以啟山林》和《遙遠之地》則是講述了一則則緬甸華僑回國打拼的故事,其中也牽涉他們的國族認同以及不斷被傳頌的「中國夢」。
Thumbnail
這是部關於八零年代移民的故事,一對韓國夫妻帶著兩個孩子,遠離都市,駛向幾乎杳無人煙的小徑⋯⋯
Thumbnail
這是部關於八零年代移民的故事,一對韓國夫妻帶著兩個孩子,遠離都市,駛向幾乎杳無人煙的小徑⋯⋯
Thumbnail
韓語、英語交雜的生活,是習慣,也是偏執,血液裡那股濃烈氣味,代表自己曾經居住大半輩子的故鄉,而這樣的氣味在移民之後逐漸淡去,甚至必須自我掩埋。人們為了融入異地,多所隱藏,因為過去生活不甚美好而移居,卻又相信自己骨子裡的民族性得以讓自己在異地做出一番事業,在割捨與緊握之間,他們迷失了自己⋯⋯
Thumbnail
韓語、英語交雜的生活,是習慣,也是偏執,血液裡那股濃烈氣味,代表自己曾經居住大半輩子的故鄉,而這樣的氣味在移民之後逐漸淡去,甚至必須自我掩埋。人們為了融入異地,多所隱藏,因為過去生活不甚美好而移居,卻又相信自己骨子裡的民族性得以讓自己在異地做出一番事業,在割捨與緊握之間,他們迷失了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