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本書|《火箭老媽,烏龜老爸》:不同的步伐,相同的方向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衝勁十足、想到什麼就做什麼的行動派老媽,以及充滿好奇心、博學多聞的慢郎中老爸,兩位截然不同的父母,成了「街頭故事」作者李白本次新書的主人公。

我一直很喜歡李白筆下的各種故事,無論「街頭故事」系列,還是前幾年的《療傷似顏繪》,都是相當溫暖、令我印象深刻的作品。

而這次,李白將視角放回自己的原生家庭,以一如既往溫柔的筆觸,畫出了許多則有關「家庭」的故事。

如同《療傷似顏繪》提過的:「每個人的故事,都可以治癒別人。」這本書中關於爸媽和家庭的故事,我想多少會讓大家找到幾處有所共鳴的地方。

raw-image


▌步伐不同的父母

▸ 火箭老媽

作者的「火箭老媽」,是個勇往直前、做什麼事都要做到最好的人。

她對夢想有用不完的熱忱,碰到困難也不會輕易放棄,就像一艘航向宇宙的火箭,總是拼命奔往夢想中的星球。

如今的她,除了是名合格的咖啡杯測師和桌球教練,甚至還曾以廣播主持人的身份,獲得第 49 屆廣播金鐘獎。

對這位火箭媽媽來說,工作不只是養家活口的必須任務,更是獲得樂趣和成就感的來源

「人如果沒有工作,生活重心很容易只剩下吃喝拉撒,都不知道自己為何而活。」
「如果有一天財務自由了,更應該努力工作才對,因為不為錢而工作的你,更能將所有的愛奉獻給自己喜歡的事情。」

我覺得火箭媽媽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她並不是被工作奴役的社畜,也不是做什麼都一帆風順的天才,只單純是個很努力、又很享受努力過程的普通人

她始終堅持做想做的事,即使也會脆弱、迷茫、自暴自棄,最後還是會重新站起來,朝著目標繼續奔跑。

我想不是每個人都能和她一樣,有勇氣挑戰各式各樣的工作,還將每個工作都當成夢想般拚搏。

她的從容和自信,我覺得非常值得現代人借鑑。在壽命越來越長的當下,財富自由和退休不見得就是職涯終點,工作除了賺錢養家,或許也能成為豐富人生的另一條途徑。

關於火箭媽媽的更多故事:


▸ 烏龜老爸

相較於靜不下來、如人生 gamer 般的火箭媽媽,作者的「烏龜老爸」則是一位既溫和又細膩的父親。他會在背地照拂所有家人,又不會將關心包裝成命令或勒索,總能溫柔地展露他的愛。

其實在買這本書之前,我就因為〈現在我來了〉這篇故事而對烏龜爸爸印象深刻。身為一個曾經為了志願、與師長痛苦抗爭的人,我一直很羨慕那些願意將孩子的未來還給他們的家長,而這位父親說的話、做的事,正好療癒了曾在那段時間受傷的我。

「三十年前我出第一本書的時候,我爸沒有來。」
「現在我來了。」

應該很多懷抱夢想的人,都經歷過類似烏龜爸爸的處境。有些人會像他一樣,選擇順從家裡的安排、放棄夢想;也有些人會為了圓夢,選擇和家庭一刀兩斷。

無論哪種選擇,走來的過程一定少不了煎熬。也因為烏龜爸爸經歷過這份煎熬,才想將痛苦終結在他那一代,還孩子一個曾經希望卻沒有得到過的自由

要一個人拋開從小壓著自己的價值觀,身體力行做出改變絕對不容易,所以我才更覺得他很偉大。

他成功將自己年少時的傷,轉化成愛傳承下去。明明他也清楚「以創作為業」的風險有多大,卻還是打從心底支持孩子的選擇,放任他們去跑、去飛,這不是每位父母都能做到的。

關於烏龜爸爸的更多故事:



▌是焦慮的源頭,也是最好的解藥

「沒有人能百分之百地愛著自己的家人。
在步行了數十年的家族隊伍中,
步伐不同的每個人都有讓其他成員埋怨的地方。」

也許很多人看完這本書後,會覺得作者擁有如此開明的父母很幸福,不過他也提到了,世上沒有哪個家庭永遠完美

光與影向來都是相伴相生,火箭媽媽的衝勁,雖給了孩子們做自己的自信,卻也導致作者變得不善表達;烏龜爸爸的細膩,雖給了孩子不被綁架的自由,卻也養成了他處處往壞處想的習慣。

我想這個家真正的模樣,並不如我們看到的無懈可擊,只是作者選擇讓我們看到這些美好,選擇正向接納這個家的優點和缺點。

我很喜歡另一位格友簿可他的書評中,寫到的評論:

「挑出家人間美好的部分去畫,輕輕的點過那些爭執,或是以成年人的眼光重新理解很多故事,這是一件很美的事,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只要彼此是愛對方的,那曾經的那些誤解和疑惑,有一天成熟以後,都會成為家庭的養分,滋養在裡面的每個人。」

和一群人相處數十年,不可能不發生碰撞,再要好、再合拍,他們身上也一定有你難以忍受的地方。

可當時間久了,我們會發現其中一些矛盾,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嚴重;會突然意識到,其實能出生在一個經得起衝突、願意理解彼此的家裡,就已經非常幸運了。

「我了解到,在一個家庭裡,
能理解彼此、與彼此一同前進已是奢侈,
所以我決定每篇故事都以感恩作結。」
raw-image

從「街頭故事」系列、《療傷似顏繪》,到這次的《火箭老媽,烏龜老爸》,李白這一系列創作在我心中都有個重要的價值,那就是「療癒」

每個人的家庭、性格、經歷都不同,但大家多少有些難以為外人所道的脆弱,而那些傷痛,都能藉由這一篇篇故事,找到被同理的機會。可以因為別人說的一句話,得到鼓勵;藉由他做的一件事,重獲新生。就像曾經的我正是被烏龜爸爸的話打動後,才慢慢走出對家人的不諒解一樣。

一個人的眼界畢竟有限,那些說不出或不敢說的話,很多時候不是不在意,只是找不到被接住的機會而已。而當見過的故事越多,就越會找到和自己有著類似困擾的人,並得到一些慰藉,明白自己沒有被世界孤立。

很感謝李白這些年分享了這麼多故事,讓許多和我一樣的讀者得以療癒心裡的傷口,也期待他未來推出更多溫暖人心的作品。



更多【聊本書】系列文章:


想推坑、發問或回饋心得嗎?
📫作者信箱開放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 冰陽雜談紀錄館 ✦
60會員
126內容數
聊聊我的生活點滴,也歡迎分享你的天馬行空。
2025/04/26
前陣子錫蘭的身心靈課程影片在網路上興起軒然大波,除了課程本身以外,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也因此在 Threads 上掀起了不小的討論(不知道的可以點這個連結去看看喔)。 相信《被討厭的勇氣》應該連沒在看書的人都多少聽說過 XD,雖然滿多人(包括一開始的我)以為它是本心靈雞湯,但我讀完後其實覺得它更像
Thumbnail
2025/04/26
前陣子錫蘭的身心靈課程影片在網路上興起軒然大波,除了課程本身以外,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也因此在 Threads 上掀起了不小的討論(不知道的可以點這個連結去看看喔)。 相信《被討厭的勇氣》應該連沒在看書的人都多少聽說過 XD,雖然滿多人(包括一開始的我)以為它是本心靈雞湯,但我讀完後其實覺得它更像
Thumbnail
2024/12/19
「時間管理」是當代非常熱門的一個主題,遍數各類書籍、文章、影片甚至 Podcast ,都有許多人分享該如何更高效率地利用我們的時間。 像我也是非常熱衷時間規劃的人,會利用通勤和午餐時間讀書、工作的空檔閱讀電子報,再趁週末把吸收到的知識整理成筆記丟進 Obsidian,總之就是盡可能將零碎的時間利用到
Thumbnail
2024/12/19
「時間管理」是當代非常熱門的一個主題,遍數各類書籍、文章、影片甚至 Podcast ,都有許多人分享該如何更高效率地利用我們的時間。 像我也是非常熱衷時間規劃的人,會利用通勤和午餐時間讀書、工作的空檔閱讀電子報,再趁週末把吸收到的知識整理成筆記丟進 Obsidian,總之就是盡可能將零碎的時間利用到
Thumbnail
2024/11/06
《推力》是行為經濟學領域相當著名的一本書,初版寫於 2008 年,後來在 2021 年又推出「終極增訂版」,不只重新潤飾了初版內容,也針對這十年來的幾項策略,進行了全面探討。 作為剛出社會不久的 UI/UX 設計師,我覺得這本書還滿適合給新手設計師閱讀!書中以淺顯易懂的口吻,羅列了慣性與偏見…
Thumbnail
2024/11/06
《推力》是行為經濟學領域相當著名的一本書,初版寫於 2008 年,後來在 2021 年又推出「終極增訂版」,不只重新潤飾了初版內容,也針對這十年來的幾項策略,進行了全面探討。 作為剛出社會不久的 UI/UX 設計師,我覺得這本書還滿適合給新手設計師閱讀!書中以淺顯易懂的口吻,羅列了慣性與偏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針對這個問題,晚上我還和老爸討教,我問老爸說,我是不是經歷的人、事不夠多、不夠社會化、不夠世俗、涉世未深,不食人間煙火、好像沒經歷足夠的痛徹心扉,不夠世故老練,整天都在白日夢、太浪漫、太天真,我是不是該做點什麼才能讓自己世故一點? 老爸回答我說:「確實你比別人少了一些經驗,但這不代表....
Thumbnail
針對這個問題,晚上我還和老爸討教,我問老爸說,我是不是經歷的人、事不夠多、不夠社會化、不夠世俗、涉世未深,不食人間煙火、好像沒經歷足夠的痛徹心扉,不夠世故老練,整天都在白日夢、太浪漫、太天真,我是不是該做點什麼才能讓自己世故一點? 老爸回答我說:「確實你比別人少了一些經驗,但這不代表....
Thumbnail
關於爸爸,小時候仰望著的男人,現在的老爸。看著自己和他逐漸老去,身為子女,我們都在學習,爸爸的老;從中試著接納生命的有限,帶著些許失落漸漸體驗有限延伸出的人生新角色與心境。
Thumbnail
關於爸爸,小時候仰望著的男人,現在的老爸。看著自己和他逐漸老去,身為子女,我們都在學習,爸爸的老;從中試著接納生命的有限,帶著些許失落漸漸體驗有限延伸出的人生新角色與心境。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挑戰自己、勇敢向前的故事。從受到家人對自己的期望到逐漸覺醒,這個故事訴說著一個人自我成長的歷程,充滿了挑戰、努力和勇氣。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挑戰自己、勇敢向前的故事。從受到家人對自己的期望到逐漸覺醒,這個故事訴說著一個人自我成長的歷程,充滿了挑戰、努力和勇氣。
Thumbnail
台語有一句話「好心予雷唚」(好心被雷劈),也就是好心沒好報的意思。 在你的人生經歷中,有沒有過類似的經驗呢?今天這個小故事,就是這樣的例子。 小夫出生後沒多久,就被送到大姑媽那裡撫養,一直到上小學才回到自己父母親身邊。大姑媽對於小夫來說,似乎比自己的母親還要親。逢年過節,小夫總會帶點小禮
Thumbnail
台語有一句話「好心予雷唚」(好心被雷劈),也就是好心沒好報的意思。 在你的人生經歷中,有沒有過類似的經驗呢?今天這個小故事,就是這樣的例子。 小夫出生後沒多久,就被送到大姑媽那裡撫養,一直到上小學才回到自己父母親身邊。大姑媽對於小夫來說,似乎比自己的母親還要親。逢年過節,小夫總會帶點小禮
Thumbnail
超迅速的看完。作者用小說形式,淺顯易懂的寫出這個主角「小哥白尼」發生的事 切換小孩和大人(舅舅、媽媽)的視角不斷交織十篇簡短的故事 最讓我動容的莫過於認錯這件事 主角害怕認錯不能得到朋友的原諒 如果不能被原諒乾脆別認錯 舅舅訓斥他 怎麼能因為如此就不做呢? 對方原不原諒是對方的選擇
Thumbnail
超迅速的看完。作者用小說形式,淺顯易懂的寫出這個主角「小哥白尼」發生的事 切換小孩和大人(舅舅、媽媽)的視角不斷交織十篇簡短的故事 最讓我動容的莫過於認錯這件事 主角害怕認錯不能得到朋友的原諒 如果不能被原諒乾脆別認錯 舅舅訓斥他 怎麼能因為如此就不做呢? 對方原不原諒是對方的選擇
Thumbnail
老一輩男人情感內斂,對自己的孩子儘管用生命在疼惜,卻相當拙於表達,讓人分辨不出是關心還是生氣。尤其對女兒,偶爾看老妻不順眼隨口就罵,女兒做錯事,再不順眼再生氣,也只是繃著臉不說話,十足老派情懷。 有一位爸爸,做水電工程起家,四十九歲那決定退休,跟妻子一起經營雜貨店,夫妻倆更是利用餘閒做志工。這
Thumbnail
老一輩男人情感內斂,對自己的孩子儘管用生命在疼惜,卻相當拙於表達,讓人分辨不出是關心還是生氣。尤其對女兒,偶爾看老妻不順眼隨口就罵,女兒做錯事,再不順眼再生氣,也只是繃著臉不說話,十足老派情懷。 有一位爸爸,做水電工程起家,四十九歲那決定退休,跟妻子一起經營雜貨店,夫妻倆更是利用餘閒做志工。這
Thumbnail
記得當時年紀小 學校出個作文題為 |我的父親大人介紹| 自認文章寫的呱呱叫 卻讓大家看了哈哈笑 爸爸當時看了也苦惱 怎沒遺傳他的文章好 祂飽讀詩書還嫌少 工作之餘不怕累 每日一定看書報 只為圓祂作家夢 當時投稿稿費沒嫌少 唯一遺憾自傳未了 一屆草民也沒人看 就算廣
Thumbnail
記得當時年紀小 學校出個作文題為 |我的父親大人介紹| 自認文章寫的呱呱叫 卻讓大家看了哈哈笑 爸爸當時看了也苦惱 怎沒遺傳他的文章好 祂飽讀詩書還嫌少 工作之餘不怕累 每日一定看書報 只為圓祂作家夢 當時投稿稿費沒嫌少 唯一遺憾自傳未了 一屆草民也沒人看 就算廣
Thumbnail
幾年前就看過很多一青妙談論他父母的文章與影片,他也寫了幾本有關他父母的書,甚至演了舞台劇《時光の手箱:我的阿爸和卡桑》,由大久保麻梨子演一青妙的媽媽。雖然對故事滿有興趣,不過最後還是沒去看,但還是有看了一青妙寫的書。
Thumbnail
幾年前就看過很多一青妙談論他父母的文章與影片,他也寫了幾本有關他父母的書,甚至演了舞台劇《時光の手箱:我的阿爸和卡桑》,由大久保麻梨子演一青妙的媽媽。雖然對故事滿有興趣,不過最後還是沒去看,但還是有看了一青妙寫的書。
Thumbnail
衝勁十足、想到什麼就做什麼的行動派老媽,以及充滿好奇心、博學多聞的慢郎中老爸,兩位截然不同的父母,成了「街頭故事」作者李白本次新書的主人公。 我一直很喜歡李白筆下的各種故事,無論「街頭故事」系列,還是前幾年的《療傷似顏繪》,都是相當溫暖、令我印象深刻的作品。 而這次,李白將視角放回自己的原生家庭…
Thumbnail
衝勁十足、想到什麼就做什麼的行動派老媽,以及充滿好奇心、博學多聞的慢郎中老爸,兩位截然不同的父母,成了「街頭故事」作者李白本次新書的主人公。 我一直很喜歡李白筆下的各種故事,無論「街頭故事」系列,還是前幾年的《療傷似顏繪》,都是相當溫暖、令我印象深刻的作品。 而這次,李白將視角放回自己的原生家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