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本書|《療傷似顏繪》:用一筆溫柔,凝出段段故事

更新於 2024/10/03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閱讀「故事」呢?

無論書籍、戲劇、電影、廣播、遊戲;不管用讀的、聽的或是親身體驗,我們的生活總離不開各式各樣的故事。

一部九十分鐘的電影也好,一段四分多鐘的歌曲也罷。人有千萬種可能去接觸到一個故事,即使只是坐在咖啡店裡和許久未見的老友敘舊,你也會聽到許多屬於這個人的故事。

而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正是作者李白在五年的街頭擺攤中,透過一張張似顏繪,接觸到三十個生命故事的紀錄

這些故事有的幽默、有的悲傷、有的憤恨難平,雖說風貌不同,但在施了作者的「療傷似顏繪」魔法後,這些故事都變得很有溫度。

▌傷口會在傾訴的過程中,變成傷疤

為什麼叫療傷似顏繪?
大家都受傷了嗎?

相信每個人生命中,多少都會經歷一段極度悲傷、痛苦、絕望的時光,那種痛就像烙印一樣,會深深扎在心裡,一碰就痛得不行,所以人們往往會逼自己不去回想這些痛苦,希望它隨著時間慢慢消失。然而這並無法抹消這些傷曾經存在過並足以讓人崩潰的事實。

「療傷似顏繪」的創作過程,會請客人在等待似顏繪完成前,分享自己的一段故事。作者原本只是想避免客人等待的過程過於沉悶,卻意外發現人們能在傾訴故事的過程中,治癒內心的傷口,就算無法完全痊癒,至少不會再那麼疼痛。

他質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呢?傷口每摸一次,不就會越來越痛嗎?
但後來他了解到,其實傷口會在傾訴的過程裡,慢慢變成傷疤。
傷口摸起來很痛;但是傷疤摸起來卻只會感到癢癢的。
── E 先生

作者會將 E 先生的故事放在最前面,或許是因為 E 先生教會他的事,正是他在創作似顏繪時找尋到的價值

這世間有太多怵目驚心的傷痕被掩藏在平靜之下,這些受傷的人往往會礙於社會的眼光、現實的考量,打消尋求協助的念頭,只能獨自繼續忍痛下去。

而「療傷似顏繪」正好給了人們一個抒發的出口,讓他們能在說故事的同時療癒自己內心的傷,能在看見畫中的自己時得到一份溫柔。

作者李白筆下的似顏繪雖不如肖像一般擬真,卻因為融入了每個人的生命故事,使這一張張畫作顯得別具意義。

記得我大學時,曾聽過系上一位學姊──旅行插畫家陳柔安──分享過這麼一段內容:

「原來,一張畫可以不只是一張畫, 街頭販賣也可以不只是一場交易,它可以是生命的交流、是回憶的載體,更可以讓原本只是平行線的兩個人出現交集,發生更多的可能性。」
──節錄自「旅行插畫家」陳柔安 帶著一盒彩筆走遍世界畫人生

在這個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將一個人或一幕場景畫得唯妙唯肖早已不是繪畫主要的目的,如何將那些人的眼睛看不見、雙手摸不到的情感描繪在眼前,我想才是藝術創作永遠無法被機器取代的價值。


▌在別人的故事裡,看見自己

若說這一張張似顏繪療癒了那些來到攤上的客人;街頭故事這系列創作,便療癒了所有在故事中尋得共鳴的人。

每個人的經歷都不同,要能感同身受理解別人的情感並不容易。可是透過這些創作,我們都能在一個個故事中找到一部份的自我。也許是至親離開後的絕望傷痛、也許是失戀後的自我質疑、也許是不敢鼓起勇氣的掙扎、也許是像傻子追著夢想跑的熱忱。

看著故事中和自己相似的遭遇和處境,都會讓人恍然大悟:原來自己不是一個人。在同一片天空下,總有人和自己一樣煩惱著、奔跑著、療傷著;也總有人說的一句話、做的一件事能成為救贖自己的良藥。

原來每個人的故事,都可以治癒別人。
──《療傷似顏繪》


▌溫柔的力量

在這本書推出之前,我就已經追蹤了「街頭故事」系列好一段時間。一開始到底是被哪則故事吸引,我已經記不太清楚了,不過當初被打動的理由倒還記得一清二楚。

我自己是高敏感族群(Highly Sensitive Person,簡稱 HSP),對周遭的情緒跟刺激十分敏感。在人多的場合待久了會忍不住掉眼淚,面對強烈的光線、聲音、味道都會覺得不舒服。

在不曉得自己是 HSP 之前,我有很長一段時間認為自己跟這個世界是脫節的,那些人們喜歡的、希望我去做的事我幾乎都不喜歡,而那些隨處可見的玩笑、指責和惡意在我看來都像把利刃,會不自覺想像自己若站在刀口前,被傷害的瞬間會有多麼難受。這種對外界刺激過度反應的特質使我常被身邊的人認為「想太多」或「玻璃心」。

由於多數人並無法理解高敏感族群承受負面刺激的壓力,在我尚未覺察自己高敏的特質前,我只會認為這個世界的冷漠令人心寒,並覺得自己的多愁善感似乎和社會格格不入

而「街頭故事」的溫暖正療癒了那時陷入自我懷疑的自己。

這些故事讓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溫度,使我明白人與人之間並不只有冷漠。作者對待每位客人的尊重與諒解,更讓我領悟這世上還是有人願意以溫柔去擁抱其他人。

當然,現在的我早已不像過去一樣總是困在自我懷疑的泥沼中,可我依然很喜歡李白筆下的故事。我認為這些故事所傳遞的溫柔,絕對是這個社會難能可貴的寶藏。

真的很感謝李白用這一張張的似顏繪療癒了許多受傷的人,也用一筆一筆畫出的故事溫暖了更多正在迷惘的人。

無論你現在處於人生的哪個階段,身處順境或是逆境,這本書記錄下的三十個暖心故事,都很值得陪伴你度過疲累不堪的時刻,希望所有讀者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療癒自己的那段故事。


聊聊我的生活點滴,也歡迎分享你的天馬行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童書,戴德森醫療財團法人嘉義基督教醫院早療管理中心,適合6~12歲以上,是陳櫻慧的早療繪本-慢慢猴繪本系列,整體評分:★★★☆☆ 書籍:1.擁抱慢慢猴;2.慢慢猴的生日大冒險
Thumbnail
你時常被貼上「想太多」的標籤嗎?或是對於身邊的人事物,擁有十分敏銳的感受力嗎?他人的情緒宣洩,也容易感同身受的同理對方嗎?擁有高敏感能力的人,也會較偏向心思細膩且偏感性層面的類型。擁有高敏感的情緒感受力,是一種天賦,也正因為敏感度拉高,如果沒有經過覺察和練習,也會讓自己比一般人更容易陷入情緒的漩渦裡
Thumbnail
本文分享對於家庭敘說的參與以及對書籍『家是個張力場:歷史視野下的家庭關係轉化』內容的理解和回憶。文章中描述了家庭的經歷和轉變,以及時代、社會和經濟等脈絡對家庭的影響。透過分享和敘說,讓人感受到生活中各種複雜和豐厚的樣貌,並試圖以文字記錄和反思這些體會。
Thumbnail
🎉 《原子習慣》的魔法背後 🎉 首先,你是否經常有這種想法:明天我要開始做運動!...然後三天後你又回到了沙發上,邊吃薯片邊追劇?別擔心,我也是!但是《原子習慣》就是來拯救我們這些“明天再說”的人的! 🚀 快速了解原子習慣 🚀
Thumbnail
現今數位為主流,許許多多的設備,都轉而電子化,工作、生活、人際互動….等,也離不開敲打鍵盤作為輸入的方式,手寫文字的次數大幅減少,便利的生活為我們帶來效率,但在面對更親密的關係時,難免少了一點溫度,這個人也包含了自己與自己的關係經營。 有多久沒有和自己說說話,或是試著握筆刻劃出現在腦海中的字句呢?
Thumbnail
第一次看到書名,很有感,雖然一開始還自己腦補成:「媽媽離開時我想穿什麼顏色的衣服?」莫名其妙自己加上了個「我」,在開始閱讀時才發現了這個錯誤,但有感的程度其實是一樣的。尤其人生的日子一日日地過,看著身邊的長輩、親戚、朋友、同學、同事……,一個個走上人生的終點。要去說再見的人,一位比一位與自己更親近,
Thumbnail
『緬懷死亡是為了離開的人,但最終仍是安慰送別者的場合』在得知阿公罹癌以後,我常想那一天什麼時候會來臨,我準備好了嗎?是什麼樣的天氣、時間和處境,我不知道他想要怎麼告別,也無從得知起了。我只希望親人可以謝謝宇宙賜予的福份,不要哭天搶地、不要悲嘆惋惜,因為我們和他已經如此幸運,我想歡送他的一生。
Thumbnail
2020年的跨年夜外公過世,爸媽都真正成為沒有父母的小孩了,那個瞬間角色的置換才特別明顯——「啊,小孩的角色也是有永遠被剝奪的一日呢。」令我意外的是,也有許多朋友的父母在這幾年過世了,我沒想過原來這也是我們開始要面臨的課題。
Thumbnail
文:陳芳蘭(本書責編的母親大人) 我把書拿給五歲的阿孫看,讀書名給他聽時,阿孫說:「我要穿藍色因為我媽媽知道我喜歡藍色」。我想,生死是從小就要開始了解並珍惜的,新聞社版才不會傷人砍人事件不斷的發生。 這是一本邊看邊想哭又有點好笑的書的,全家都適合閱讀。
Thumbnail
書名全名為:《數據、謊言與真相:Google資料分析師用大數據揭露人們的真面目》。作者以大數據分析自谷歌搜尋蒐集之關於「種族歧視」相關搜尋為開端,探討大眾主觀認知與現實產生落差的肇因,剖析造成刻板印象與真實面間差距的心理學成因,並論及大數據分析之應用領域及可能牽涉的道德問題。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童書,戴德森醫療財團法人嘉義基督教醫院早療管理中心,適合6~12歲以上,是陳櫻慧的早療繪本-慢慢猴繪本系列,整體評分:★★★☆☆ 書籍:1.擁抱慢慢猴;2.慢慢猴的生日大冒險
Thumbnail
你時常被貼上「想太多」的標籤嗎?或是對於身邊的人事物,擁有十分敏銳的感受力嗎?他人的情緒宣洩,也容易感同身受的同理對方嗎?擁有高敏感能力的人,也會較偏向心思細膩且偏感性層面的類型。擁有高敏感的情緒感受力,是一種天賦,也正因為敏感度拉高,如果沒有經過覺察和練習,也會讓自己比一般人更容易陷入情緒的漩渦裡
Thumbnail
本文分享對於家庭敘說的參與以及對書籍『家是個張力場:歷史視野下的家庭關係轉化』內容的理解和回憶。文章中描述了家庭的經歷和轉變,以及時代、社會和經濟等脈絡對家庭的影響。透過分享和敘說,讓人感受到生活中各種複雜和豐厚的樣貌,並試圖以文字記錄和反思這些體會。
Thumbnail
🎉 《原子習慣》的魔法背後 🎉 首先,你是否經常有這種想法:明天我要開始做運動!...然後三天後你又回到了沙發上,邊吃薯片邊追劇?別擔心,我也是!但是《原子習慣》就是來拯救我們這些“明天再說”的人的! 🚀 快速了解原子習慣 🚀
Thumbnail
現今數位為主流,許許多多的設備,都轉而電子化,工作、生活、人際互動….等,也離不開敲打鍵盤作為輸入的方式,手寫文字的次數大幅減少,便利的生活為我們帶來效率,但在面對更親密的關係時,難免少了一點溫度,這個人也包含了自己與自己的關係經營。 有多久沒有和自己說說話,或是試著握筆刻劃出現在腦海中的字句呢?
Thumbnail
第一次看到書名,很有感,雖然一開始還自己腦補成:「媽媽離開時我想穿什麼顏色的衣服?」莫名其妙自己加上了個「我」,在開始閱讀時才發現了這個錯誤,但有感的程度其實是一樣的。尤其人生的日子一日日地過,看著身邊的長輩、親戚、朋友、同學、同事……,一個個走上人生的終點。要去說再見的人,一位比一位與自己更親近,
Thumbnail
『緬懷死亡是為了離開的人,但最終仍是安慰送別者的場合』在得知阿公罹癌以後,我常想那一天什麼時候會來臨,我準備好了嗎?是什麼樣的天氣、時間和處境,我不知道他想要怎麼告別,也無從得知起了。我只希望親人可以謝謝宇宙賜予的福份,不要哭天搶地、不要悲嘆惋惜,因為我們和他已經如此幸運,我想歡送他的一生。
Thumbnail
2020年的跨年夜外公過世,爸媽都真正成為沒有父母的小孩了,那個瞬間角色的置換才特別明顯——「啊,小孩的角色也是有永遠被剝奪的一日呢。」令我意外的是,也有許多朋友的父母在這幾年過世了,我沒想過原來這也是我們開始要面臨的課題。
Thumbnail
文:陳芳蘭(本書責編的母親大人) 我把書拿給五歲的阿孫看,讀書名給他聽時,阿孫說:「我要穿藍色因為我媽媽知道我喜歡藍色」。我想,生死是從小就要開始了解並珍惜的,新聞社版才不會傷人砍人事件不斷的發生。 這是一本邊看邊想哭又有點好笑的書的,全家都適合閱讀。
Thumbnail
書名全名為:《數據、謊言與真相:Google資料分析師用大數據揭露人們的真面目》。作者以大數據分析自谷歌搜尋蒐集之關於「種族歧視」相關搜尋為開端,探討大眾主觀認知與現實產生落差的肇因,剖析造成刻板印象與真實面間差距的心理學成因,並論及大數據分析之應用領域及可能牽涉的道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