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本書|《療傷似顏繪》:用一筆溫柔,凝出段段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閱讀故事呢?

無論書籍、戲劇、電影、廣播、遊戲,不管用讀的、聽的或是親身體驗,我們的生活總離不開各式各樣的故事。

一部九十分鐘的電影也好,一段四分多鐘的歌曲也罷。人有千萬種可能去接觸到一個故事,即使只是坐在咖啡廳和許久未見的老友敘舊,你也會聽到許多關於這個人的故事。

而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正是作者李白在五年的街頭擺攤中,透過一張張似顏繪,接觸到三十個生命故事的紀錄

這些故事有的幽默、有的悲傷、有的憤恨難平,雖說風貌不同,但在施了作者的「療傷似顏繪」魔法後,這些故事都變得很有溫度。

raw-image


▌傷口會在傾訴的過程中,變成傷疤

raw-image
為什麼叫療傷似顏繪?
大家都受傷了嗎?

相信每個人生命中,多少都會經歷一段極度悲傷、痛苦、絕望的時光,那種痛就像烙印一樣,會深深扎在心裡,一碰就痛得不行,所以我們往往會逼自己不去回想這些痛苦,希望它隨著時間慢慢消失。然而這並無法抹消這些傷痛曾經存在,並足以讓人崩潰的事實。

「療傷似顏繪」的創作過程,會請客人在等待似顏繪完成前,分享自己的一段故事。作者原本只是想避免客人等待的過程過於沉悶,卻意外發現人們能在傾訴故事的過程中,治癒內心的傷口,就算無法完全痊癒,至少不會再那麼疼痛。

raw-image
他質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呢?傷口每摸一次,不就會越來越痛嗎?
但後來他了解到,其實傷口會在傾訴的過程裡,慢慢變成傷疤。
傷口摸起來很痛;但是傷疤摸起來卻只會感到癢癢的。
── E 先生

我想作者會將 E 先生的故事放在最前面,或許是因為 E 先生教會他的事,正是他在創作似顏繪時找尋到的價值

世間有太多怵目驚心的傷痕被掩藏在平靜之下,這些受傷的人往往會礙於社會的眼光,打消尋求協助的念頭,只能獨自忍痛下去。

而「療傷似顏繪」正好給了人們一個抒發的出口,讓他們得以在說故事的同時療癒傷口,在看見畫中的自己時得到一份溫柔。

作者李白筆下的似顏繪雖不如肖像一般擬真,卻因為融入了每個人的生命故事,使這一張張畫作顯得別具意義。

raw-image

記得我大學時,曾聽過系上一位學姊──旅行插畫家陳柔安──分享過這麼一段內容:

「原來,一張畫可以不只是一張畫, 街頭販賣也可以不只是一場交易,它可以是生命的交流、是回憶的載體,更可以讓原本只是平行線的兩個人出現交集,發生更多的可能性。」
──節錄自中原大學新聞報導

在這個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將一個人或一幕場景畫得唯妙唯肖早已不是繪畫主要的目的,如何將那些人的眼睛看不見、雙手摸不到的東西描繪在眼前,我想才是藝術創作永遠無法被取代的價值。



▌在別人的故事裡,看見自己

raw-image

若說這一張張似顏繪療癒了那些來到攤上的客人;街頭故事這系列創作,便療癒了所有在故事中尋得共鳴的人。

每個人的經歷都不同,要能感同身受理解別人的情感並不容易。可是透過這些創作,我們都能在一個個故事中找到一部份的自我。也許是至親離開後的絕望傷痛、也許是失戀後的自我質疑、也許是不敢鼓起勇氣的掙扎痛苦、也許是像傻子追著夢想跑的滿腔熱忱。

看著故事中和自己相似的遭遇,都會讓人恍然大悟:原來自己不是一個人。在同一片天空下,總有人和自己一樣煩惱著、奔跑著、療傷著;也總有人說的一句話、做的一件事能成為救贖自己的良藥。

原來每個人的故事,都可以治癒別人。
──《療傷似顏繪》



▌溫柔的力量

其實在這本書推出之前,我就已經追蹤了「街頭故事」好一段時間。一開始到底是被哪則故事吸引,我已經記不太清楚了,不過當初被打動的理由倒還記得明明白白。

我自己是高敏感族群(Highly Sensitive Person,簡稱 HSP),對周遭的情緒跟刺激十分敏感。在人多的場合待久了會忍不住掉眼淚,面對強烈的光線、聲音、味道都會覺得不舒服。

在不曉得自己是 HSP 之前,我有很長一段時間認為自己跟這個世界是脫節的,那些人們喜歡的、希望我去做的事我幾乎都不喜歡,而那些隨處可見的玩笑、指責和惡意在我看來都像把利刃,會不自覺想像自己若站在刀口前,被傷害的瞬間會多麼難受。這種對外界刺激過度反應的特質使我常被身邊的人認為「想太多」或「玻璃心」。

由於多數人無法理解高敏感族群承受負面刺激的壓力,在尚未覺察自己高敏的特質前,我只會認為這個世界的冷漠令人心寒,並覺得自己的多愁善感似乎和社會格格不入

而「街頭故事」的溫暖正療癒了那時陷入自我懷疑的自己。

透過這些故事,我深刻感受到了生命的溫度,明白人與人之間並不只有冷漠。作者對待每位客人的尊重與諒解,更讓我領悟到世上還是有人願意以溫柔去擁抱其他人。

raw-image

當然,現在的我早已不像過去一樣總是困在自我懷疑的泥沼中,可我依然很喜歡李白筆下的故事。我認為這些故事所傳遞的溫柔,絕對是這個社會難能可貴的寶藏。

真的很感謝李白用這一張張似顏繪療癒了許多受傷的人,也用一筆筆畫出的故事溫暖了更多正在迷惘的人。

無論你現在處於人生的哪個階段,身處順境或是逆境,這本書記錄下的三十個暖心故事,都很值得陪伴你度過疲累不堪的時刻,希望所有讀者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療癒自己的那段故事。




想推坑、發問或回饋心得嗎?
📫 作者信箱開放中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 冰陽雜談紀錄館 ✦
54會員
119內容數
聊聊我的生活點滴,也歡迎分享你的天馬行空。
2025/04/26
前陣子錫蘭的身心靈課程影片在網路上興起軒然大波,除了課程本身以外,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也因此在 Threads 上掀起了不小的討論(不知道的可以點這個連結去看看喔)。 相信《被討厭的勇氣》應該連沒在看書的人都多少聽說過 XD,雖然滿多人(包括一開始的我)以為它是本心靈雞湯,但我讀完後其實覺得它更像
Thumbnail
2025/04/26
前陣子錫蘭的身心靈課程影片在網路上興起軒然大波,除了課程本身以外,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也因此在 Threads 上掀起了不小的討論(不知道的可以點這個連結去看看喔)。 相信《被討厭的勇氣》應該連沒在看書的人都多少聽說過 XD,雖然滿多人(包括一開始的我)以為它是本心靈雞湯,但我讀完後其實覺得它更像
Thumbnail
2024/12/19
「時間管理」是當代非常熱門的一個主題,遍數各類書籍、文章、影片甚至 Podcast ,都有許多人分享該如何更高效率地利用我們的時間。 像我也是非常熱衷時間規劃的人,會利用通勤和午餐時間讀書、工作的空檔閱讀電子報,再趁週末把吸收到的知識整理成筆記丟進 Obsidian,總之就是盡可能將零碎的時間利用到
Thumbnail
2024/12/19
「時間管理」是當代非常熱門的一個主題,遍數各類書籍、文章、影片甚至 Podcast ,都有許多人分享該如何更高效率地利用我們的時間。 像我也是非常熱衷時間規劃的人,會利用通勤和午餐時間讀書、工作的空檔閱讀電子報,再趁週末把吸收到的知識整理成筆記丟進 Obsidian,總之就是盡可能將零碎的時間利用到
Thumbnail
2024/11/06
《推力》是行為經濟學領域相當著名的一本書,初版於 2008 年出版,後來在 2021 年又推出了「終極增訂版」,不僅分析了幾項推力策略的實施成果,更加入了許多新的概念進來討論。 我並沒有讀過初版《推力》,但若只就「終極增訂版」來看的話,我認為這是一本閱讀門檻不高、能輕鬆引導普羅大眾更理解行為科學的一
Thumbnail
2024/11/06
《推力》是行為經濟學領域相當著名的一本書,初版於 2008 年出版,後來在 2021 年又推出了「終極增訂版」,不僅分析了幾項推力策略的實施成果,更加入了許多新的概念進來討論。 我並沒有讀過初版《推力》,但若只就「終極增訂版」來看的話,我認為這是一本閱讀門檻不高、能輕鬆引導普羅大眾更理解行為科學的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所以為什麼現在會是說故事的時代,因為故事本身就是很有魅力的敘事手段。透過故事包裝,不論是知識也好,社會科學也好,產品行銷也好,政治哲學也好,故事都能巧妙讓枯燥乏味的內容繽紛起來。透過故事潛移默化的影響,寫作者的意圖反而更容易深植於心。
Thumbnail
所以為什麼現在會是說故事的時代,因為故事本身就是很有魅力的敘事手段。透過故事包裝,不論是知識也好,社會科學也好,產品行銷也好,政治哲學也好,故事都能巧妙讓枯燥乏味的內容繽紛起來。透過故事潛移默化的影響,寫作者的意圖反而更容易深植於心。
Thumbnail
人生其實就像一齣三幕劇,從鋪陳、衝突到最後的解決。 以前看過很多類似這種自我成長的書籍,但我覺得這本最厲害的地方在於作者很會用故事還有自身的經驗來說明他想傳遞的價值,不會讓你覺得只是個枯燥、無用的心靈雞湯。
Thumbnail
人生其實就像一齣三幕劇,從鋪陳、衝突到最後的解決。 以前看過很多類似這種自我成長的書籍,但我覺得這本最厲害的地方在於作者很會用故事還有自身的經驗來說明他想傳遞的價值,不會讓你覺得只是個枯燥、無用的心靈雞湯。
Thumbnail
  跟動不動就幾十萬字起跳的小說比起來,我更喜歡寫不長也不短的故事;比起那些故事裡的世界觀很大,人物關係錯綜複雜,我更喜歡寫只有少少幾個人相處而發生的故事!
Thumbnail
  跟動不動就幾十萬字起跳的小說比起來,我更喜歡寫不長也不短的故事;比起那些故事裡的世界觀很大,人物關係錯綜複雜,我更喜歡寫只有少少幾個人相處而發生的故事!
Thumbnail
究竟每個人也掛在口邊的Storytelling到底是甚麼?Storytelling內指的故事,不一定是一個完整的故事,好像迪士尼的故事一樣,必定有頭有尾,看主角逆境自強的故事,而是說一些讓受眾會代入到的情節。今次分享Storytelling的有用資源分享。
Thumbnail
究竟每個人也掛在口邊的Storytelling到底是甚麼?Storytelling內指的故事,不一定是一個完整的故事,好像迪士尼的故事一樣,必定有頭有尾,看主角逆境自強的故事,而是說一些讓受眾會代入到的情節。今次分享Storytelling的有用資源分享。
Thumbnail
觀點是創作者對於故事有特定的想法,接著思考該用什麼樣的人物與事件來呈現的關鍵。同樣描寫愛情故事,你會發現每個作者的觀點或多或少都不一樣。當你有了觀點,對怎麼塑造人物,讓哪些人物出場,就會有不同的看法。
Thumbnail
觀點是創作者對於故事有特定的想法,接著思考該用什麼樣的人物與事件來呈現的關鍵。同樣描寫愛情故事,你會發現每個作者的觀點或多或少都不一樣。當你有了觀點,對怎麼塑造人物,讓哪些人物出場,就會有不同的看法。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作者的故事,他從選擇志願役開始,到轉行從事影像紀錄工作,一步步改寫了自己的人生故事。書中提到故事的高低起伏如何鋪陳、碰到衝突、解決,讓人心生共鳴。書中分享了作者的成長故事,以及讀者自己的三幕劇,並鼓勵讀者自己創造屬於自己的好故事。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作者的故事,他從選擇志願役開始,到轉行從事影像紀錄工作,一步步改寫了自己的人生故事。書中提到故事的高低起伏如何鋪陳、碰到衝突、解決,讓人心生共鳴。書中分享了作者的成長故事,以及讀者自己的三幕劇,並鼓勵讀者自己創造屬於自己的好故事。
Thumbnail
▮「偉大的故事都需要大膽修訂。你的人生也是如此。」 既《也許你該找人聊聊》這本治癒人心、改編自諮商真實故事的書籍,作者推出實踐為主軸的《也許你該找人聊聊2》,帶領讀者一起修正自己的人生故事。
Thumbnail
▮「偉大的故事都需要大膽修訂。你的人生也是如此。」 既《也許你該找人聊聊》這本治癒人心、改編自諮商真實故事的書籍,作者推出實踐為主軸的《也許你該找人聊聊2》,帶領讀者一起修正自己的人生故事。
Thumbnail
每篇故事發生在昨日、今日和明日,每篇故事存在虛實之間;存在你我之間。要如何把故事說好,就需從尋找故事開始的地方說起。透過G A T E故事法、一句故事法和異質同構法,製造出令人留下深刻的記憶點,讓故事更加有吸引力,是一本令人愛不釋手的好書;也是一本可以時常翻閱的案頭書,豐富我們的生活。
Thumbnail
每篇故事發生在昨日、今日和明日,每篇故事存在虛實之間;存在你我之間。要如何把故事說好,就需從尋找故事開始的地方說起。透過G A T E故事法、一句故事法和異質同構法,製造出令人留下深刻的記憶點,讓故事更加有吸引力,是一本令人愛不釋手的好書;也是一本可以時常翻閱的案頭書,豐富我們的生活。
Thumbnail
一個嘗試寫故事的人從來沒有中量閱讀,而且小說看得很少,這說出來恐怕給人笑話吧!但人生都活了四十出頭,倒也不怕人笑了。即使懂了基礎寫作技巧,目前已寫的作品仍無意注重人物塑造,及每頁精彩劇情細節。就連故事內容是什麼都不知打哪來了,又沒興趣自己幻想,這成為我最根本的小說困境,懶婦難為無米之炊啊懶婦!
Thumbnail
一個嘗試寫故事的人從來沒有中量閱讀,而且小說看得很少,這說出來恐怕給人笑話吧!但人生都活了四十出頭,倒也不怕人笑了。即使懂了基礎寫作技巧,目前已寫的作品仍無意注重人物塑造,及每頁精彩劇情細節。就連故事內容是什麼都不知打哪來了,又沒興趣自己幻想,這成為我最根本的小說困境,懶婦難為無米之炊啊懶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