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天賦自由】讓靈魂自由飛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當今的世界變化快變遷之快速,前所未聞。第一台電腦被美國人發明出來,帶動了全球的科技浪潮,電腦由龐然大物演變到現在的迷你微型,不過也才70年前左右的事,伴隨著網路普及,這世代的人必須要面臨更多資訊的交錯、更快的生活步調及更重的心理壓力。如何更有效、更健康的去應對這些排山倒海而來的生活壓力,除了看上輩子的造化是否帶來更多個體的優良基因外,「教育」也是舉足輕重的一環。

【讓天賦自由】這本書,旨在讓我們知道:絕大部分的人,都有足夠的能力活得比現在的自己更加精采,作者-肯.羅賓森及盧‧亞若妮卡除了透過各種學術上的驗證破除了大家對「智力」一詞根深柢固的狹隘認知,更是藉由許多真人故事,讓我們了可以身歷其境的和故事主人翁一起經歷探索天命的過程。

每個人心中都有強大的驅動力,只要我們學會釋放這股能量,就能實踐理想,化不可能為可能。我對書中三個章節「幸運來自於你的態度」、「人生永遠不嫌遲」、「當興趣不能餬口時」特別有感觸,以下我將分享書中的金句良言及我對書中的見解。

人人都會碰上好或壞的際遇,際遇不能左右你的生命,你對際遇的態度才會

十二歲的威爾森,因為求學的一場化學意外造成他雙眼失明,但這並沒有辦法阻止他繼續追求卓越,不僅課業優異拿到了牛津的法律學位,更催生了大英帝國盲人協會,拯救了無數差點失明的非洲孩童,接受倫敦【時代】雜誌專訪時他說:「我甚至不覺得(失明)悲慘」。

威爾森的故事,也就證實了生命並非由過程中的遭遇來決定,而取決在面對遭遇時所採取的態度。

心理學家韋斯曼博士研究了四百名自認幸運或不幸的人,發現幸運的人其實都展現類似的態度與行為,自認不幸的人則有相反的特質,韋斯曼更進一步指出幸運的四個特徵:

(1)幸運的人主動創造機會、覺察機會存在,察覺到好運時更能善加利用

(2)懂得聆聽直覺、相信直覺

(3)凡事往好的地方想,並藉由自我實現預言不斷突破現狀

(4)遭遇不利情況時,能快速採取行動控制局勢

韋斯曼博士做了一個實驗,他在咖啡店門口放置了一張鈔票,並同時讓自認幸運與不幸的實驗對象去買咖啡。幸運人士發現地上的鈔票,並用那筆錢替自己買了一杯咖啡,同時也請身旁的陌生人一杯咖啡,與陌生人相談甚歡;而自認不幸的人則沒有發現鈔票,買咖啡的過程也沒有和任何人互動。事後,韋斯曼博士詢問兩位實驗對象是否有發生甚麼幸運的事,前者分享了他撿到了發票而且交到了新朋友,後者則表示甚麼也沒有發生。

實驗結果告訴我們,世界原本就充滿了各種可能性端看我們如何看待。學習敞開心胸,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各種情況,才不會因為目光狹隘而與地上的鈔票擦身而過。

人生不是線性的,我們隨時有機會可以重新成長、重新發展

隨著醫療水準提升、食品安全重視、生活品質提高及運動風氣盛行,人類平均壽命持續上升,一個在1840年代出生的人平均最多活不到40歲,但近年人類的平均壽命已經達到81.3歲,這樣轉變,對於我們探索天命的過程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

書中提出「第二中年」的概念,第一中年大約是35~50歲,第一中年的結束只代表著我們完成了某種里程碑,等著我們的是身體健康、事業有成的第二中年,我們還可以繼續追求下個階段的人生目標。我們若還停留有30歲前必須要完成此生最大夢想的想法就太過時了。

據研究70%的人並非老化,而是退化,原因是出在我們所選擇的生活方式,炸雞、薯條、糖尿病、肥胖都是我們給自己買回來的。保持身體及腦袋的可塑性,維持身體健康及良好的思考習慣,即使是年齡漸長,我們也能持續發揮創造力。


非線性的人生+有活力的身體+正向積極的態度=永遠都不嫌晚的夢想實現

業餘人士從事的活動,目的並非金錢酬勞,而是實踐熱情,以獲得心靈上滿足

「將所學拿來謀生」-這是我對學以致用的定義,而學以致用的人才是成功的,我過去總這麼以為。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或多或少來自上一輩的傳承。拚大學的時候,校內最優秀的學生無不以〝台清交正成〞的醫學系、電機系為目標,問他們是否真的對於工程師、醫師這些行業有著滿腔熱情,大部分的回答都不是,會有這樣的選擇,或許純粹只是社會與家庭給他們的期望,和學以致用的迷思。

為了學以致用,我一直抱持著心理系畢業必須當一位專職的心理師才算是求學的好結局,但大學時的貪玩和對未來目標的迷惘,我離這條所謂的正規路越來越遠,我從未從事和心理系相關的任何工作,用我定義的學以致用標準來看我的求學路,是非常失敗的。

我很喜歡與人互動,也對於人類心理運作的方式深深著迷,所以我大學選擇了心理系,但對於我沒辦法更進一步以這方面的專業為生,內心是非常沒自信的。「當興趣不能餬口時」這個篇章,著實打開了我的眼界,書中對於「業餘者」的描述非常寬容,他指出業餘者為社會新混血,在辦公室外追求自己的熱情,我們因為投入,而獲得心靈上的洗滌,即便無法獲得金錢上得酬勞也完全不是問題,我們不見得要拋下生命中的一切,砸下每天的每一分鐘來成就自己的興趣。我們可以用我們自己喜歡的方式分配時間,追求熱情。

所以,心理系的我不一定要當心理師也可以發展我對此領域的熱情。那些每天勞心勞力醫生們即便不喜歡自己的工作,脫下白袍後也可以後追尋他們的所愛,這應該也是近期廣為大家樂道的「斜槓」概念吧!

不論我們是在生命的哪個階段以哪種方式追尋我們的天命,都是最棒的!只要確定一切都是由我們開始,這樣就夠了!

一起加油了,夥伴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打一打的沙龍
5會員
20內容數
一打一打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1/29
【致勝心態】這本書說明了一個人的心態對於工作表現、學業表現、運動表現,甚至整體人生的影響如何被成長心態及定型心態左右。瞭解成長心態和固定心態的差異,對於掌握自己的心態在各個方面都能產生積極的影響。
Thumbnail
2024/01/29
【致勝心態】這本書說明了一個人的心態對於工作表現、學業表現、運動表現,甚至整體人生的影響如何被成長心態及定型心態左右。瞭解成長心態和固定心態的差異,對於掌握自己的心態在各個方面都能產生積極的影響。
Thumbnail
2024/01/22
這本書由Google的快樂一哥陳一鳴著作,旨在透過靜觀帶來的正面影響,提供各種練習方法以及作者自身的觀點和經驗談。透過靜觀冥想可增加註意力、培養善心及靈活處理情緒。
Thumbnail
2024/01/22
這本書由Google的快樂一哥陳一鳴著作,旨在透過靜觀帶來的正面影響,提供各種練習方法以及作者自身的觀點和經驗談。透過靜觀冥想可增加註意力、培養善心及靈活處理情緒。
Thumbnail
2024/01/12
【沉思錄】的作者即羅馬皇帝安東尼努斯,他透過隨筆的方式勾勒出他對哲學及人生的理解,書中對於人生的終極目標追尋、心中保有平靜及宇宙萬物的解讀都各有一套脈絡,有些想法對於現在來說或許有些過時,或推崇理性至上的概念和我既有的認知有些格格不入,但當面臨挫折時,這本書總是可以翻閱到恰如其分點明狀態的一句話。
Thumbnail
2024/01/12
【沉思錄】的作者即羅馬皇帝安東尼努斯,他透過隨筆的方式勾勒出他對哲學及人生的理解,書中對於人生的終極目標追尋、心中保有平靜及宇宙萬物的解讀都各有一套脈絡,有些想法對於現在來說或許有些過時,或推崇理性至上的概念和我既有的認知有些格格不入,但當面臨挫折時,這本書總是可以翻閱到恰如其分點明狀態的一句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要是我們看著同齡人有超群的成就,真的不會有一絲絲的遲疑嗎。
Thumbnail
要是我們看著同齡人有超群的成就,真的不會有一絲絲的遲疑嗎。
Thumbnail
當今的世界變化快變遷之快速,如何更有效、更健康的去應對這些排山倒海而來的生活壓力,「教育」是舉足輕重的一環。 【讓天賦自由】這本書,旨在讓我們知道:絕大部分的人,都有足夠的能力活得比現在的自己更加精采,讓我們一起身歷與作者一起經歷探索天命的過程。
Thumbnail
當今的世界變化快變遷之快速,如何更有效、更健康的去應對這些排山倒海而來的生活壓力,「教育」是舉足輕重的一環。 【讓天賦自由】這本書,旨在讓我們知道:絕大部分的人,都有足夠的能力活得比現在的自己更加精采,讓我們一起身歷與作者一起經歷探索天命的過程。
Thumbnail
渴望成功是每個人都想達成的目標,但成功之後的心態也非常重要。有時太年輕想要成功,或許真的來點小高潮了,之後人生曲線下落時卻也是最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就像是年輕有年輕的好處,像是學習接受科技新知以及適應各種趨勢帶來的變化,但實際上,有些東西是要到人生比較後期才能掌握地更好的。
Thumbnail
渴望成功是每個人都想達成的目標,但成功之後的心態也非常重要。有時太年輕想要成功,或許真的來點小高潮了,之後人生曲線下落時卻也是最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就像是年輕有年輕的好處,像是學習接受科技新知以及適應各種趨勢帶來的變化,但實際上,有些東西是要到人生比較後期才能掌握地更好的。
Thumbnail
成功就像酒精或毒品,嚐得越多越上癮。從求學到就業,屢獲佳績的人從不停下腳步,無時無刻用盡全力,為的就是再次成功,重溫那無比暢快的光輝時刻。而當他們發現,一樣的成就卻無法帶來一樣的快樂時,唯一的路看似只有往更大的成功邁進,直到撞上天花板,怎麼加速也只能倒退時,剩下的只有巨大的失落感...
Thumbnail
成功就像酒精或毒品,嚐得越多越上癮。從求學到就業,屢獲佳績的人從不停下腳步,無時無刻用盡全力,為的就是再次成功,重溫那無比暢快的光輝時刻。而當他們發現,一樣的成就卻無法帶來一樣的快樂時,唯一的路看似只有往更大的成功邁進,直到撞上天花板,怎麼加速也只能倒退時,剩下的只有巨大的失落感...
Thumbnail
六十五歲後一半人不快樂,是因為這一半人都是低成就者? 為什麼重要: 如果你是這麼想,就大錯特錯了!根據哈佛教授— 亞瑟.布魯克斯(Arthur C. Brooks)的研究得出→「成就愈高,晚年愈不快樂」!為什麼呢? 因為曾經猛然上升的,都將下降。你的人生奮鬥、勤勉不懈、野心勃勃,都正如著名經濟學
Thumbnail
六十五歲後一半人不快樂,是因為這一半人都是低成就者? 為什麼重要: 如果你是這麼想,就大錯特錯了!根據哈佛教授— 亞瑟.布魯克斯(Arthur C. Brooks)的研究得出→「成就愈高,晚年愈不快樂」!為什麼呢? 因為曾經猛然上升的,都將下降。你的人生奮鬥、勤勉不懈、野心勃勃,都正如著名經濟學
Thumbnail
哈佛大學布魯克斯的研究發現,成就愈高的人,到了退休之後愈不快樂。 一般的常識總以為,當我們努力工作,認真賺錢,達到職業上的高成就後,也就是所謂人生的勝利組,從此就幸福快樂。其實結果很可能剛好相反,職場愈是成功,退休後愈可能不快樂。 只要稍加思考,這個答案是合理的,就像以前我們當笑話講的,一個原本
Thumbnail
哈佛大學布魯克斯的研究發現,成就愈高的人,到了退休之後愈不快樂。 一般的常識總以為,當我們努力工作,認真賺錢,達到職業上的高成就後,也就是所謂人生的勝利組,從此就幸福快樂。其實結果很可能剛好相反,職場愈是成功,退休後愈可能不快樂。 只要稍加思考,這個答案是合理的,就像以前我們當笑話講的,一個原本
Thumbnail
肯.羅賓森在十年前的TED演說中就曾提過與氣候環境議題同等重要與嚴重的正是人力資源問題,多數人不知道自己的天賦是什麼,多數人只是日複一日工作賺錢,卻從來不熱愛自己的工作,甚至有很多人到老都不知道自己對什麼事情情有獨鍾。
Thumbnail
肯.羅賓森在十年前的TED演說中就曾提過與氣候環境議題同等重要與嚴重的正是人力資源問題,多數人不知道自己的天賦是什麼,多數人只是日複一日工作賺錢,卻從來不熱愛自己的工作,甚至有很多人到老都不知道自己對什麼事情情有獨鍾。
Thumbnail
阿崴閱讀:活學-終生受用的人生高效能解密 大眾銀行多年前的不老騎士廣告:人為什麼活著。終有一天我們也會老化而死去,而綜觀一生我們到底留下些什麼?財富地位都是虛假的,在別人的心中,我是怎樣的一個人,我有沒有一個機會給予別人溫暖與關懷...
Thumbnail
阿崴閱讀:活學-終生受用的人生高效能解密 大眾銀行多年前的不老騎士廣告:人為什麼活著。終有一天我們也會老化而死去,而綜觀一生我們到底留下些什麼?財富地位都是虛假的,在別人的心中,我是怎樣的一個人,我有沒有一個機會給予別人溫暖與關懷...
Thumbnail
年少有為的人就像浦公英,在哪裏都能生存,而大器晚成者就像蘭花,要有合適的盆才能莊茁成長。 二十九歲創業,公司成為矽谷頂尖的公關公司。三十四歲與人合辦矽谷的第一份商業雜誌。三十八歲,《富比士》請他創辦一份科技雜誌。四十四歲,成為《富比士》的發行人。 現今社會過份著重少年早成的,所造成的問題:
Thumbnail
年少有為的人就像浦公英,在哪裏都能生存,而大器晚成者就像蘭花,要有合適的盆才能莊茁成長。 二十九歲創業,公司成為矽谷頂尖的公關公司。三十四歲與人合辦矽谷的第一份商業雜誌。三十八歲,《富比士》請他創辦一份科技雜誌。四十四歲,成為《富比士》的發行人。 現今社會過份著重少年早成的,所造成的問題:
Thumbnail
我們都應該以自己的步調發光發熱,當百分80的人,在工業革命、效率掛帥的體制下,順從主流價值觀,不斷地內捲競爭,一定要考高分、擠進名校、知名大企業,主流價值觀追求及早成功,成為所謂的人生勝利組。你是否也常常有【生存焦慮】及【競爭落後感】嗎? 人生【不是】只有一種模子!
Thumbnail
我們都應該以自己的步調發光發熱,當百分80的人,在工業革命、效率掛帥的體制下,順從主流價值觀,不斷地內捲競爭,一定要考高分、擠進名校、知名大企業,主流價值觀追求及早成功,成為所謂的人生勝利組。你是否也常常有【生存焦慮】及【競爭落後感】嗎? 人生【不是】只有一種模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