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莊子,從心開始》】用保全心身之道,愛善一己,學習不被傷害

2023/10/1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朋友借了我一本書叫《鬆開的技、道、心》,是蔡璧名老師繼《莊子,從心開始》、《穴道導引》之後的著作。書的前面有一段話是這麼寫的:"導引,導氣引體之意。穴道導引,以活動自身穴位來打開糾結、暢通氣血,使真陽氣足,諸病漸消。無病一身輕,循此走向東方修鍊的心身願景——鬆。"

我一直受氣血不足所影響,從小就不斷生病,試過很多方法,後來,看了一本醫書《祖傳百種養生秘方》,也談到放鬆。書裡有一段話,講到血氣不足的療癒法:"人在氣不足的時候,不能盲目補氣,否則會影響身體健康。如果是因為血不足,就需要先補血,因為血為氣之母,否則就成了乾燒器皿,把內臟燒壞;如果是因為淤滯不通,就可以增加氣血,血氣同補。這樣才能達到補氣的作用。"我看過之後,就開始改變調養身體的方法。我也發現除了調理身體之外,心靈的改造也是很重要的。

今天,就先談《莊子,從心開始》這本書的體悟,等我利用休假日再好好練習《鬆開的技、道、心》這本書的方法,之後,再跟大家分享!


多肉植物/拍攝

多肉植物/拍攝

算一算也有兩個多月了吧!受到負能量的干擾,透過園藝治療,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的身心不適,然後,靜定心神在花草的世界裡,減少與人的互動,慢慢恢復心身安寧的狀態。

利用晨間閱讀蔡璧名老師寫的《莊子,從心開始》,讀到用保全心身之道,愛善一己,再次感受到身心的放鬆。

《莊子》之學的奇特,就在於當我們能夠明白,這個世間是充滿著災難禍害,我們該怎麼做,才能夠無傷。學習不被傷害,是一生值得好好學習的功課。

前陣子,跟義工朋友分享學習《莊子》的心得。我們都特別感受到,中國哲學裡的道家思想,與佛教的禪宗思想,有著極為相似的思維。

佛教的禪宗思想,並沒有在印度發揚光大,反而是到了中國,"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禪宗思想的明心見性,直指人心,強調用功於心,不向外追求,在行住坐臥中,專注於當下。而且菩薩行者是不逃避,坦然接受世間的各種考驗,服務奉獻,無私無我的精神,與莊子不遁世,面對亂世,仍能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也有著極為相似的心境。

佛教禪宗思想較難理解,是國情不同,思維不同,但《莊子》之學,就比較能夠從文義中,得知其中的奧妙,主要來自語言文字的沒有隔閡。

現在就來分享我有所感悟的內容,正好可以為負能量所帶來的干擾,做一個自我成長的階段性結論。

蔡璧名老師在《莊子,從心開始》書中是這樣說的:

《人間世》的<楚狂接輿>再次提醒我們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
這不是個聖人容易輸布教化的時代,甚至於不只是個無道的時代,且是連免於刑罰災難都不容易的時代,我們擁有的福分比輕飄飄的羽毛還要稀薄,不知道怎麼去承接;而災難禍患比山河大地還要沈重,想要閃避卻不知道如何全身而退。
在這樣的時代,莊子勸諫當時知識分子的語言是什麼呢?
「己乎已乎,臨人以德」,不要把德性展露在別人的面前。其實在這個時代又何嘗不是呢?
只要你把德性、抑或是專業展現在別人面前,表現得不好是一種災難,表現得好可能又是另一場更可怖的災難。無怪乎莊子要提醒我們「殆乎殆乎,畫地而趨」,你在地上畫了這麼多線,告訴別人這是白線,這是黑線。還要人非這麼走不可,其實是非常危險的。
「迷陽迷陽,无傷吾行」,迷是韜光養晦的晦,陽是光芒。收斂起光芒吧!不要張揚德性,才不會傷害自己行走的雙腳。行走的雙腳是我們站立在天地之間的重要根本,所以這裡的雙腳當然不止是雙腳,也象徵了你的生命最核心的,你的心身,你必須吃、睡、活動,必須用一顆擁有好心情的心來活著。

所以,還是回到"大樹無用"這樣的生命態度。

當我們瞭解了這些,會忽然發現:一棵樹能夠在曠野成長,有足夠滋養、肥沃它的土壤,享有足夠的水分、空氣與陽光。因此能夠終其天年,是多麼幸福的事。

而從小我們就被培養成一個專業有技術,有德性的人,卻忽略了我們在追求專業能力或過度投入於工作的時候,不斷折損自己的精氣神。

我們怎麼忍心把自己或是所愛,也當成器物來對待,一味只追求世俗所謂的用處呢?

因此,莊子不斷告誡我們,不要讓自己那麼輕易地因物化自我而受傷,且像溫水煮青蛙而不自覺。

這也是為什麼我會以一個"夢想的家",作為未來職業與生活的結合?家就是我生活與工作的地方,我想要以生活來經營我的事業,而不再把自己當成工具來使用。

33會員
142內容數
無用之人,就接受自己的無能為力。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