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不要從勵志故事和心理叢書尋找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也許是太早就看了一堆心靈勵志書籍(倒是沒看過任何劉墉),對於「自己」與「活著」像是急著想要得到什麼解答,沒有人能答、沒有成年人能夠好好說清楚童年困惑的問題,於是尋找「自己」與探尋「活著」的解答,成了我年少最想找到答案的問題,那些沒有人陪、沒有人一起玩的困擾,從來都不是我的,因為沒有人能回答我最想知道的答案!

也許是想要知道那些不會有人回答的答案,我總是反方向走在沒有人的路上,在校園的一角思考那些一般人難以對話的問題:為什麼要上學、為什麼要考試、為什麼要活著、為什麼要爭第一名、為什麼要看別人不爽就打別人/笑別人、為什麼一定要交朋友、為什麼生日一定要慶生、為什麼打個籃球有沒有得獎這麼重要⋯⋯為什麼人一定要活在某些框框與標準之中!

我總是這麼特立獨行的,看似與其他人一起,卻又孤單的前進;我總是看似活蹦亂跳與誰交好,卻總是靠著牆角走著自己喜歡的安靜;我並不試圖進入人群,並不努力與他人交好,只在誰問著:「你要不要跟我去做什麼?」的時候,挑著「自己想要做的」才有那麼一丁點的機會能跟誰在一起!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社會化」與「融入人群」變成了一種人生的目標?也不知道是受什麼影響,自己拽著自己的手,想要跟著身邊的人一樣,在網路上有很多朋友,在工作上、生活裡,都在在的想與任何人交好,想要成為那些書上寫的、故事裡說的,或網路上看到的人群,去治癒自己的「不愛社交」「沒有朋友不會怎樣」「什麼都喜歡一個人」的毛病,又或者經常扭著自己去原諒、去放下、去包容、去理解⋯⋯好像那樣就會成為扭轉人生的契機,就能成為下一個什麼勵志或療癒的故事,更好像那樣做就可以找到兒時想破頭但從來沒有人能回答的那些答案:自己與活著!

於是我用力的拗折自己,一方面地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一方面又不太喜歡自己要融入人群變得多麼「社會化」,卻在在敏感地感受著那些社會化裡的客套、圓滑都帶著「只是交代過去」「只是嘴上說說」的「社會化」;我照著書上說的那些解剖自己,我看著那些勵志故事中的細節鼓舞自己,或者從中想得到「喜歡一個人」這件事很難得到的溫暖,我以為我可以依著那樣的方法、步驟,就變成「社會裡的」一分子!

於是有那麼很長的一段時間,我折斷了自己,經常看著斷成幾塊的自己,不知道從何修補,或者其實放棄修補,然後繼續過著那些書與故事裡說的任何跟心理有關的、童年相關的、原生家庭,應該如何正視自己內心裡的缺,然後繼續折斷自己去融入那些跟自己格格不入的一切。

我不斷在記憶裡搜尋那些所謂「一個人獨行」的日子真的有那麼難以為繼、無法前進嗎?我依然在日子裡想著「自己」和「活著」這件事,直到我開始拋棄任何任何任何那些需要回應的「社會化」以及所有所有所有所有「我不要的人際關係」並且開始斬釘截鐵的拒絕所有我逼迫自己、折斷自己的往來關係!

於是我想起那很長一段在烈陽下一個人打球的籃球場,有人來就一起玩,沒有人來也可以自己玩得很開心!於是我想起那段很開心也讓青春的我捨不得離去的記憶。

電影《The End of the Tour》裡,作家主角說,因為知道自己會沈迷於電視,所以家裡沒有電視才能專心寫作。我想我也是那樣子知道自己會受任何社交關係與網路上成千上萬的訊息給影響(當然包括那些書與那些故事,以及那些叫我買東西的事,甚至那些看起來很有趣的手工影片)所以我特意的遠離了那些會讓我身陷其中的資訊,並遠離了多數多數必須交好、必須客套、必須偽裝的人際關係,讓自己回到那個籃球場上的樣貌!

我只做我想做的事,我只專注我手中的那個籃球,即使場上空無一人,我也能在空心破網的瞬間替自己握拳打氣;有人看到我了覺得我還不錯,或者他也是孤單一個人想找我玩一會兒,那麼我們就一起打場鬥牛;有人看到我了,知道我在何時會出現,他也在那時找我一起,那麼我們就建立起球場上的友誼,打球以外不認識也沒有關係!

然後我便想起了兒時那兩個沒有人回答的問題:「自己」與「活著」。

我好像能回答兒時的自己:只要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那就是活著的自己!像那個青春的、一個人的籃球場!陽光和煦或是炙烈地曬著自己,溫暖的或者揮汗如雨的!若是陰冷的寒冬裡,跑一跑身體也就暖了!

P.S
最後寫給應該不會有太多友人看到的一段話:我從來都不是一個熱烈交友的人,也不是一個熱情與誰往來的人,除了是一個還算溫暖、和善,願意在需要的時候給人擁抱或幫助的人以外,我從來不是一個會主動與誰往來的人,如果你認識的是「主動跟誰往來」的我,那可能就是我努力過卻從來做不來的樣子,而今,我決定拋棄那個我努力過的我了!(而我其實已經這麼做好些年了。)

20231015,高雄,日記。趁瘋狂忙碌之餘的空檔寫的,本來想寫成詩,但無腦XD

圖:20230125輕軌一日遊,CanonEOSM50。好久沒有騎愛車了。前幾天有朋友問我要不要一起去游泳?我說不要。對,連騎單車都不要找我一起,健身房也不要,這些事我都喜歡一個人,但打籃球可以XD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99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線線的生活日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換日線的沙龍
20.4K會員
915內容數
自由工作者、上班族究竟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呢?來看線線怎麼說;業餘的時候,也來跟線線一起看劇看電影及看書;有空的話一起來學做出版、編輯和電子書吧!
換日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與年輕的孩子最大的不同是,與十年前的太陽花學運(香港的革命運動)的自己相比,年紀還是有讓人稍微變得還算可以安撫自己:不焦慮,往前走就對了!不慌張,相信自己、相信隊友!如果感到無力,就休息一下,找件可以補充能量的事做吧!至少年紀有教會我這樣的能力!
Thumbnail
2025/04/23
與年輕的孩子最大的不同是,與十年前的太陽花學運(香港的革命運動)的自己相比,年紀還是有讓人稍微變得還算可以安撫自己:不焦慮,往前走就對了!不慌張,相信自己、相信隊友!如果感到無力,就休息一下,找件可以補充能量的事做吧!至少年紀有教會我這樣的能力!
Thumbnail
2025/01/10
年終與尾牙,在未來零社交的接案人生中,應該還是會與我無關,但日子是自己的,沒人鎬賞自己的時候,也還是要對自己好一點!
Thumbnail
2025/01/10
年終與尾牙,在未來零社交的接案人生中,應該還是會與我無關,但日子是自己的,沒人鎬賞自己的時候,也還是要對自己好一點!
Thumbnail
2024/12/27
這一年是非常溫暖的一年,在心裡感到萬分溫暖的一年!無論如何,感謝與我相伴的,網路上的朋友、工作上的戰友。
Thumbnail
2024/12/27
這一年是非常溫暖的一年,在心裡感到萬分溫暖的一年!無論如何,感謝與我相伴的,網路上的朋友、工作上的戰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身為孤僻的代言人,我的孤獨是成長亦是逃避。
Thumbnail
身為孤僻的代言人,我的孤獨是成長亦是逃避。
Thumbnail
我從來都不是一個熱烈交友的人,也不是一個熱情與誰往來的人,除了是一個還算溫暖、和善,願意在需要的時候給人擁抱或幫助的人以外,我從來不是一個會主動與誰往來的人,如果你認識的是「主動跟誰往來」的我,那可能就是我努力過卻從來做不來的樣子,而今,我決定拋棄那個我努力過的我了!(而我其實已經這麼做好些年了。)
Thumbnail
我從來都不是一個熱烈交友的人,也不是一個熱情與誰往來的人,除了是一個還算溫暖、和善,願意在需要的時候給人擁抱或幫助的人以外,我從來不是一個會主動與誰往來的人,如果你認識的是「主動跟誰往來」的我,那可能就是我努力過卻從來做不來的樣子,而今,我決定拋棄那個我努力過的我了!(而我其實已經這麼做好些年了。)
Thumbnail
標題,正是我問我自己的問題。內容,也正是我給我自己的解答。 在我的改變開始前,我一直都是畏畏縮縮,我絕不生氣,也絕不反抗大人的話,對朋友的討論不敢給出意見,不敢與朋友持不同意見,我在他人眼裡很善良、很聽話、很乖巧。 但那時的我常常在非常難過與非常開心中懸盪著,在兩個極端值中,使我的生活很疲憊,我
Thumbnail
標題,正是我問我自己的問題。內容,也正是我給我自己的解答。 在我的改變開始前,我一直都是畏畏縮縮,我絕不生氣,也絕不反抗大人的話,對朋友的討論不敢給出意見,不敢與朋友持不同意見,我在他人眼裡很善良、很聽話、很乖巧。 但那時的我常常在非常難過與非常開心中懸盪著,在兩個極端值中,使我的生活很疲憊,我
Thumbnail
阿德勒提出了課題分離的概念,將“取得他人認同”的想法捨棄,為了不被對方討厭(目的)而滿足他人慾望(手段),這其實只是用著自己的人生在過他人的生活罷了,此時也需要注意,他人也是完全不需要為了自己的期望過生活。 套用一部我很喜歡的韓劇《我的出走日記》裡的台詞:不假裝幸福,不假裝不幸,誠實的面對自己。
Thumbnail
阿德勒提出了課題分離的概念,將“取得他人認同”的想法捨棄,為了不被對方討厭(目的)而滿足他人慾望(手段),這其實只是用著自己的人生在過他人的生活罷了,此時也需要注意,他人也是完全不需要為了自己的期望過生活。 套用一部我很喜歡的韓劇《我的出走日記》裡的台詞:不假裝幸福,不假裝不幸,誠實的面對自己。
Thumbnail
對啊,我就是難相處,但我開始懂得如何照顧自己、善待自己,即使遇上了情緒風暴,也知道如何讓自己回到安定、自在、不躁鬱的狀態。 給自己溫暖的擁抱、滿滿的自信、隨時喜悅的心靈,我想,這會是我最好的新年禮物吧!
Thumbnail
對啊,我就是難相處,但我開始懂得如何照顧自己、善待自己,即使遇上了情緒風暴,也知道如何讓自己回到安定、自在、不躁鬱的狀態。 給自己溫暖的擁抱、滿滿的自信、隨時喜悅的心靈,我想,這會是我最好的新年禮物吧!
Thumbnail
两年前的3月,我写了“所谓社交”,总结嘲笑自己像個孩子一樣笨拙地開始社交生活。 去年7月,写了CH带给我的政治抑郁。 10月,写了“人为什么说谎”,来治愈自己被身邊最親近信任的关系背叛的痛苦。 11月,开始在爱的体验里 感受和表达。 所有的这些都像是一个轮回。 发现,一个循环 无论我希望它来的多快,
Thumbnail
两年前的3月,我写了“所谓社交”,总结嘲笑自己像個孩子一樣笨拙地開始社交生活。 去年7月,写了CH带给我的政治抑郁。 10月,写了“人为什么说谎”,来治愈自己被身邊最親近信任的关系背叛的痛苦。 11月,开始在爱的体验里 感受和表达。 所有的这些都像是一个轮回。 发现,一个循环 无论我希望它来的多快,
Thumbnail
最近回頭讀自己七、八年前的文章,被以前那個細膩、善感、念舊的自己嚇了一跳,我記得以前的我因為不被肯定而沮喪,但我不記得自己是那麼沒有歸屬感。「若不是實際生活充滿垃圾,滿足不了想望,又何必將生活寄託在遙遠的他方?」我曾經寫出這麼失落的句子,當時如果沒有寫文章,不曉得有誰接得住我呢?
Thumbnail
最近回頭讀自己七、八年前的文章,被以前那個細膩、善感、念舊的自己嚇了一跳,我記得以前的我因為不被肯定而沮喪,但我不記得自己是那麼沒有歸屬感。「若不是實際生活充滿垃圾,滿足不了想望,又何必將生活寄託在遙遠的他方?」我曾經寫出這麼失落的句子,當時如果沒有寫文章,不曉得有誰接得住我呢?
Thumbnail
https://fb.watch/gznWHQzSra/ 想遠離紛紛擾擾的能量,我唯一想做的,就是去實踐愛。 「你到底經歷過甚麼」被問了這個問題,我才發現我最近幾年才漸漸體認到作為「我」是一個甚麼樣的體驗。越來越了解自己之後,我常常在跟別人聊天的時候,嘗試描述自己的感受跟遇到的人事物時得到「哇原來你
Thumbnail
https://fb.watch/gznWHQzSra/ 想遠離紛紛擾擾的能量,我唯一想做的,就是去實踐愛。 「你到底經歷過甚麼」被問了這個問題,我才發現我最近幾年才漸漸體認到作為「我」是一個甚麼樣的體驗。越來越了解自己之後,我常常在跟別人聊天的時候,嘗試描述自己的感受跟遇到的人事物時得到「哇原來你
Thumbnail
關於「自己」這回事,在某個年紀就拋掉那些青少年時讀的那些關於自己的勵志暢銷書後,就沒再積極看市面上任何關於「自己」的任何書籍,但那種四肢無法伸展,總在人群裡不知道手腳怎麼擺的慌亂感,仍然時不時地從心裡蜿蜒出藤蔓布滿全身,讓人無法喘口氣,彷彿無時無刻都在提醒著「你得面對自己」。
Thumbnail
關於「自己」這回事,在某個年紀就拋掉那些青少年時讀的那些關於自己的勵志暢銷書後,就沒再積極看市面上任何關於「自己」的任何書籍,但那種四肢無法伸展,總在人群裡不知道手腳怎麼擺的慌亂感,仍然時不時地從心裡蜿蜒出藤蔓布滿全身,讓人無法喘口氣,彷彿無時無刻都在提醒著「你得面對自己」。
Thumbnail
從前,散文於我而言是一種過度矯情的存在,因為平鋪直述的現實,沒辦法符合我的逃跑計劃。 活在世上而假裝自己不具備情感,缺乏淚水的我被視作冷血的人,一直到翻開這本書。
Thumbnail
從前,散文於我而言是一種過度矯情的存在,因為平鋪直述的現實,沒辦法符合我的逃跑計劃。 活在世上而假裝自己不具備情感,缺乏淚水的我被視作冷血的人,一直到翻開這本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