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世界最基本認識就是掌握因果關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比方說:為什麼他高學歷但卻低薪水?原來是他的專業不被市場需要。為什麼需要遵守交通規則?不是怕罰金,而是每個人都遵守的話,總體的效率與安全性會來到最大。
不過世界畢竟是複雜的,沒有單純的因果。所以還必須加上一句:佛畏系統。有些事情即使做得再好,也不能完全避免壞事發生,這就是低機率事件,或者說運氣。
一個工廠的產線就算做得再好,都一定會有失敗品的出現,這個時候工程師思考的問題就不是為什麼有失敗品的出現,而是如何降低失敗品的比例,因為他接受一件事情:失敗品一定會出現。
而對生活的方方面面,你也都可以建立起自己的系統,本書分為五個部分幫助建立你的系統:職涯、學習、日常、情感、社會。作者提供自己看事情的觀點,也許我們在看這本書的時候,可以藉由作者的觀點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系統。
作者萬維綱是得到APP訂閱專欄「菁英日課」的講師,擅長以理工思維理解世界,累計訂閱人次超過六十萬。作者本身是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物理博士,先後著作有高手學習、高手賽局、高手思維等書,累計銷量達到100萬冊。
小明放棄學業,從小打籃球甲組,希望未來有朝一日能進國家隊,日復一日勤學苦練。但某一次比賽,他受了嚴重的傷,球員生涯宣告完結,小明覺得自己完蛋了。
但球隊或教練可不一定覺得自己會完蛋:打球本就是高風險的運動,假設球隊有五名種子選手,就不是一定要每個都成才,而是只要至少一個成才,球隊就可以有人了,投資報酬就可以回來了。
球隊跟教練當然會關心球員本身,但他們會更關注自己培養球員的系統是否強健,只要系統好,球員養成的良率夠高,長期來看,就能取勝。
這就是球隊方的系統思維,但是對於小明來說,他一樣可以具備自己的系統:他關心的就不會只是每場球賽自己的數據,而是會考慮自己的職涯,他會學習更多避免受傷的知識與技巧,他會以人生高度規劃自己的成長路線,他不會把所有的希望壓在球賽,然後只是希望自己不會出事就好。
也就是說,小明會這麼想:
反過來說,如果小明沒有系統的思考自己的職涯,就是把所有的賭注都壓在籃球上面,那就是一個脆弱的系統。
如果他有系統的想法:他可能會這麼想,未來打球肯定會受傷,能不能大傷化小傷?可能需要學保養的知識或技巧。而未來如果受傷,而且很嚴重,可能這個賽季都沒辦法再打球了,這個時候應該怎麼辦?可能要準備緊急備用金。諸如此類的,羅列各種可能發生的狀況。畢竟再小的機率,放在無限的未來當中,那就肯定會出現的,出現之後,如何應對?
你對心理諮商的印象是什麼呢?可能是你進去一個色調溫暖的小房間,然後你跟心理師說最近過得很糟啊,心理師開始追問你的童年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情,然後你哭的唏哩嘩啦的。
這是弗洛伊德學派的諮商方式,但其實諮商有很多個學派,而弗洛伊德的方式在心理學家裡面也不是每一個都支持的,今天要提到的,就是另外一個學派:焦點療傷學派。
這個學派的核心概念就是:你現在過得很不好沒錯,那能否找到你過得好的某事件,把它拿出來分析,然後複製它的環境或條件?
看個例子比較明白: 小華在學校裡面是個問題學生,跟老師吵架,跟同學打架、三不五時就被送到輔導室。這讓小華的班導很痛苦。
如果你是用焦點療傷學派的方法思考的話,你可能會去問小華,學校有那麼多個老師,應該也不是每個都不喜歡吧?有沒有哪個老師是你最不討厭的?為什麼他會讓你有這個想法?他是不是做了什麼特別的事情?
小華會說:我最不討厭生物老師,因為他作到了這幾件事情:在走廊上遇到會跟小華打招呼。在上課過程中,會問我可以回答的問題,會有成就感。而上到比較困難的部分,他會走過來問我有什麼困難,讓我不會無聊,然後做其他的事情。
如果你是輔導他的老師,你可能就會跟其他老師溝通一下,用這樣的方式對待小華,複製生物老師的良好經驗。
當然處理小華這樣的問題學生的方式有很多種,這只是其中一種角度的處理方式。
這個可以應用在很多的方面上,如果是在個人方面上的話,那可以怎麼做呢?
你可能在放假的時候覺得自己很糜爛,整天趴在沙發上滑手機、看電視、打電腦,你想要改變這樣的情況,但也不知道該如何下手,或是要做什麼事情。
也許你可以思考過去某個過得令你感到很充實的一天,而那一天你做了什麼事情,或是你是怎麼安排事情的?有沒有可複製的條件或環境,能不能總結經驗應用在未來休假的日子當中呢?
你可能剛下班之後,決定要來好好練習電繪,但是你下班之後,發現家裡浴室出問題,沒辦法洗澡,你又聯絡了水電師傅,來修這些東西,結果晚上水電師傅休息了,你只好跟朋友聯絡一下,想去他家洗個澡之類的,總之弄一弄,一個晚上又這麼過去了。
這就是日常的生活,你定了一個目標想要去執行,但生活中就會出現各種奇奇怪怪的事情推著你,就很像布朗運動裡面的花粉粒,即使他想要往某個方向前進,他還是會受到水分子從四面八方推過來拉過去的力而走出歪七扭八的路徑。
事情沒做成,可能還不是最嚴重的,嚴重的是你的鬥志,你的情緒都遭受到很嚴重的消耗,變得很疲憊、無奈。
能夠打倒人的事情,很多時候都不是大困難,而是小麻煩。世界級的災難,像是經濟恐慌、經濟蕭條,大地震、戰爭。這些並不多見,但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更多是上面講到的,可能回家發現沒有熱水這樣繁瑣的小麻煩。
而如果久久遇一次小麻煩,你可能可以消化,但如果我在一天之中被遇到了七八個小麻煩,很可能就崩潰了。
那這個時候應該怎麼辦呢?有沒有能夠穩定情緒的方法呢?畢竟情緒不好,做什麼都不好。
剛剛有介紹到小麻煩,相對的概念是小確幸,也就是你覺得是自己的高光時刻,或是某些很幸運的事情,一天那麼長,總會有一些這樣的事情吧,只是沒有注意到而已,如果可以的話,可以在睡覺前,把今天自己的一些高光時刻、幸運瞬間把它寫下來,你會發現說自己今天其實也過得還不錯。
在另外一本書看過這樣的說法,當你遇到一件倒楣的事情時,你最好找到或製造三個高光或幸運的時刻。
這是斯多葛學派跟阿德勒都有提到的方法。他的意思是指,如果在你的生活中發生了一件小麻煩,讓你過得不太舒服,你要知道那就只是單一的一個事情而已,不是其他人要針對你,其他人才懶得管你,哪來那麼多惡意的人事物?
我之前參加實體的讀書會的時候,我的衣服跟電腦連續被三次鳥屎攻擊,我可以這樣說:媽的臭鳥,今天真倒楣。但我也可以這麼說:被鳥屎打到了,那就打到了嘛。可以選擇撐傘或是離開這個地方,至於衣服跟電腦就擦乾淨就好。不然還想怎麼辦?拿空氣槍把鳥打下來嗎?
我不認為這本書好讀,因為這是作者從他的專欄摘錄下來的文章,也就是這些文章的本質可能更接近演講稿,脈絡就沒有那麼明顯的。
而這本書的另外一個問題是:作者他不是教你要怎麼樣建立起系統的思維,而是在講自己如何看待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比方說職場、情緒、社會的一些議題的看法。
所以如果是真的想要學習系統思維的人,看這本書可能會覺得有點失望,這本書可能更多的是呈現作者看待世界的想法。不過退一步來說,像這樣的書集結成冊,書名要怎麼取還真的有點困難,所以取這樣的書名,可能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舉措吧。
但是,這本書的作者序寫得非常之好,把系統思維講得很深刻,點進去往下滑就可以看,推爛。
總結一下今天學到的東西: 首先,因果思維是指探究這事情發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發生。系統思維是指站在整體的角度與無限的時間當中,即使發生的機率再低,失敗的機率都一定會出現,是否能夠調整這個體制,讓失敗發生的機率變得更低。以及如果失敗的話,要如何應對這種低機率發生的事情。
其次,介紹了一種心理諮商的學派:焦點療傷學派,藉由找到亮點,盡可能地複製發生亮點的條件與環境,重現這一個過程,改善其他狀況。而這樣的概念,在複盤當中也被廣泛的運用到。
最後,介紹了兩種穩定情緒的方法。刻意去製造或找到生活中的小確信,用它來中和掉你對生活中小麻煩而產生的負面情緒。或是做到課題分離,人跟事可以分開來看,而不會引起那麼大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