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想接受心理諮商/治療的親朋好友一點都不短的長資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回來的第一篇就是苦口婆心的呼籲長文,希望不會讓大家壓力大XD

這幾天又有某長年知名心靈成長課程被控訴欺騙消費者錢財的負面新聞,
爬了文,還發現原來2010年時就有人在PTT發文質疑相關課程的合理性。

因為今年聽到太多被踢爆無照執行心理治療或諮詢業務的相關新聞,
所以還是覺得需要再加強相關的資訊推廣。

人在接收新東西通常要重複背誦再加上幾次的鮮明記憶才能記住,
可是我知道就算我旋轉跳躍唱蔡依林
默默無名的我也不會帶給人甚麼鮮明記憶,
頂多只會有老闆尾牙表演跳韓舞那種短暫起鬨的效果而已。

所以還是走最土法煉鋼的方式,呼籲呼籲再呼籲!

正文開始
  1. 如果想接受治療/諮商,我要去哪裡找安全性較高的心理治療/諮商資源?

    找合法單位。

    心理治療所/諮商治療所/精神科診所/各大小醫院的身心內科/學校輔導中心/衛生局心理諮詢服務,裡面會有擁有橘橘執照的臨床/諮商心理師,醫院則會有專業的精神科醫師。

  2. 沒有那麼多時間和財力穩定接受治療,所以想先找短期的心靈成長短期課程或自行看書,要怎麼做比較好?

    請記得注意對方的資歷背景。

    是否是心理相關系所的教授、老師?
    是否通過相關治療技術的教學或受訓認證?
    是否擁有正式機構或單位,像是學校、醫院或監獄等有基本員工審核機制單位裡的長年執業經驗?

    要是沒有,可是又真的好想好想上這個課程,也好想好想看這本書,就是自由有理但請拿出識讀能力,可考慮把它當成短暫體驗或參考,並且參與過程請務必聆聽自己的內心感受。

  3. 要是對方說他有相關專業資格,要怎麼確定他真的有?

    保力達B廣告曾經告訴我們,做事不可以只有一張嘴。

    所以,當口說無憑時,我們可以上衛服部網站查詢對方是否有執業資格,或直接要求對方出示明確證明。但要是要求了對方的說明還是不清不楚,或是感覺對方在迴避問題,或是迷湯感太重,那我們就果斷換人沒關係的,畢竟證明專業是否有專業不是民眾的義務。

  4. 對方說他會的那個治療方式很厲害喔,可是我看不懂,要怎麼確定他真的有能力執行?

    確認是否有相關課程受訓或已完成受訓的資格證明。

    治療師若明確提到相關技術,那他本應有告知大概與確認治療者接受程度的責任,如果治療師沒有主動解釋,我們除了可以善用Google先生的協助之外,同時,許多治療技術在台灣會有特定推廣的學會,例如:

    生理回饋治療/神經回饋治療有台灣生理與神經回饋在推廣與認證;
    心理劇有台灣心理劇學會在做推廣與認證;
    遊戲治療有台灣遊戲治療學會在推廣與認證......。

    你可以請對方提供受訓證明或跟相關學會確定事實,但因為要獲得受訓完成的證明通常需要蠻長的時間,有時實務上是有點理想,所以也可以折衷調整成找有持續接觸相關課程(通常類似課程都會有研習證明)且有心理師執照的專業人員,仍舊還是會使人稍微安心一點。

  5. 最重要的一點:

    請相信自己的感受。

    接受治療過程裡,感到被勉強或不舒服時都可以主動喊停,對於大家的照顧與體貼,治療師內心會感到感謝,但其實,治療時不需要過度擔心與照顧治療師的反應,治療師會有能力彈性面對相關的狀況的。

    同時,治療過程裡,尋求治療者難免會曝露出很真實很脆弱的自己,
    這是治療師都會知道、也有義務去保護尋求治療者的地方。
    所以,在這個前提下,
    好的治療師會有端正的心態,
    會願意珍惜對方對治療師的信任度,不會有意識的去讓尋求治療者二度受傷;
    收到對方表達中止治療的意願時,理應會嘗試表達尊重理解而非譴責;
    課程設計或治療計畫會就大眾常態生活狀況納入考量,而不是過度影響尋求治療者原本的睡眠、飲食、經濟或是其它生活平衡。

    當然,有時基於專業判斷,
    治療師仍然可能會提出暫不適合中斷治療的建議與擔憂,
    但我們會盡力善盡告知與解釋義務,
    讓民眾知道治療需延續的原因或討論替代性的方案,
    而不會用威脅利誘的方式,以加深個案的恐懼或內疚感來施壓。
    (尋求治療者也可以主動發問,因為我們有時候腦袋太忙,可能會不小心解釋的比較短)
結語


其實,看到民眾開始願意花心思在自己的身心狀態固然感到開心,
但太多相關的課程與資訊在坊間流傳時,
在決定花錢前,也請你們要記得多花點時間查資料保護自己,再決定是否把錢投進去。

因為,錢跟人都很重要*3遍。

最後,祝福大家在自我探索的路上一切順心。

註1:一直想跟同為療癒者行列的夥伴們說,可能專業人員近期一直衛教澄清相關概念多少會帶來一些不適感,但這並不是要去否認任何人事物的存在價值。
其一,我們知道即使沒有專業證明,許多人說的話語、作品和所做的付出也是有很好的意義和亮點,此外,畢竟我們似乎都對當生命的哲學家或傳遞者有興趣,所以有時候在外看著看著也會默默有點欣賞。可是當選擇去標榜治療/諮商的名稱時,便會需要承擔這個名稱的重量。
其二,民眾對醫療專業的信任真的累積不容易,雖然不敢說有專業就最棒,但我們也有維護精神醫療與諮商教育前輩們長年打下的信任基礎的自我期許。
所以,如果真的對心理專業有興趣,歡迎就讀相關系所,加入我們的行列一起努力,對任何一方都是最有保障的選擇喔。

註2:雖然部落格名稱寫著我是心理師,但很抱歉的是因為我暫時不想曝光真實姓名,所以仍然選擇以隱藏姓名的方式發文。有點擔心可能會造成一些疑慮,對此有疑慮的人,可以不用理會我的文字沒關係喔,可以去看其它有曝光的心理專業人員的文章,有幫助最重要,一起用自己期望的方式努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理師的療心事的沙龍
10會員
21內容數
在心理師的路上,有時學習治療技巧,有時從病人的人生經驗獲得體悟,有時在自我覺察的路上體會失落和躍升,這個專題建立的目的是要記錄這些和那些曾經獲得的學習,無論內容深淺或長短,至少都擁有一些不同人的生命刻痕,可以讓大家帶走一些共鳴,那是最好的。
2025/02/04
如果愛可以看的見,那我會在你睜開眼的每一天給你微笑。 如果愛可以聽得見,那我會在你開心的時候與你一同歡唱。 如果愛可以摸的到,那我會讓你感受到每一次擁抱的溫暖。 如果愛感覺再也看不見、聽不見,也摸不到, 那可能會帶來一些恐懼, 但轉化了形式, 我依然在這裡,與你們一起。 分離
2025/02/04
如果愛可以看的見,那我會在你睜開眼的每一天給你微笑。 如果愛可以聽得見,那我會在你開心的時候與你一同歡唱。 如果愛可以摸的到,那我會讓你感受到每一次擁抱的溫暖。 如果愛感覺再也看不見、聽不見,也摸不到, 那可能會帶來一些恐懼, 但轉化了形式, 我依然在這裡,與你們一起。 分離
2024/08/05
近期因為工作壓力,偶爾會突然無故的感到胸口緊繃,快要喘不過氣的感覺。會不會有人也跟我一樣呢?
Thumbnail
2024/08/05
近期因為工作壓力,偶爾會突然無故的感到胸口緊繃,快要喘不過氣的感覺。會不會有人也跟我一樣呢?
Thumbnail
2024/07/06
你們有聽過冒牌者症候群嗎? 冒牌者症候群是一個人面對他人的肯定、讚賞或是獲得的好事,有接收困難,難以自我肯定,對讚賞反而習慣感到擔憂或威脅的一個回應特質。 我曾經也有類似的特質迴路,至今也仍然有一點點,但是,我仍然想分享一些我的心路歷程, 歡迎參考。
Thumbnail
2024/07/06
你們有聽過冒牌者症候群嗎? 冒牌者症候群是一個人面對他人的肯定、讚賞或是獲得的好事,有接收困難,難以自我肯定,對讚賞反而習慣感到擔憂或威脅的一個回應特質。 我曾經也有類似的特質迴路,至今也仍然有一點點,但是,我仍然想分享一些我的心路歷程, 歡迎參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如何挑選合適的心理資源嗎?昨天看完某篇報導,覺得 我果然是在錯的國家選錯了專業...
Thumbnail
如何挑選合適的心理資源嗎?昨天看完某篇報導,覺得 我果然是在錯的國家選錯了專業...
Thumbnail
回來的第一篇就是苦口婆心的呼籲長文,希望不會讓大家壓力大XD 本篇主要撰寫一些心理治療安全性的判斷小準則。 封面圖來源: Ramon Perucho from Pixabay
Thumbnail
回來的第一篇就是苦口婆心的呼籲長文,希望不會讓大家壓力大XD 本篇主要撰寫一些心理治療安全性的判斷小準則。 封面圖來源: Ramon Perucho from Pixabay
Thumbnail
近日報載總統參選人郭台銘的副手、女星賴佩霞被稱為「心靈導師」,引發輿論熱烈討論。社群媒體上更有知識性網紅出現,自稱為「心理諮詢師」,內容更令人眼花撩亂,甚至有些推出高價收費課程,部分內容更有影射心理治療及諮商功能。究竟你找的諮商心理師,是否合法呢?
Thumbnail
近日報載總統參選人郭台銘的副手、女星賴佩霞被稱為「心靈導師」,引發輿論熱烈討論。社群媒體上更有知識性網紅出現,自稱為「心理諮詢師」,內容更令人眼花撩亂,甚至有些推出高價收費課程,部分內容更有影射心理治療及諮商功能。究竟你找的諮商心理師,是否合法呢?
Thumbnail
上一篇我們講到有執照跟沒執照不同的差異在哪,這篇要講當你進入諮商所後該做、保障雙方權益的事。 開始心理治療,在合規的心理諮商所會需要簽訂諮商同意書,當中規定雙方的權利義務與責任。例如個案想要自傷、傷害他人等行為,心理師是有責任義務需要通報的,這是為了保護個案,也是維護社會安全。
Thumbnail
上一篇我們講到有執照跟沒執照不同的差異在哪,這篇要講當你進入諮商所後該做、保障雙方權益的事。 開始心理治療,在合規的心理諮商所會需要簽訂諮商同意書,當中規定雙方的權利義務與責任。例如個案想要自傷、傷害他人等行為,心理師是有責任義務需要通報的,這是為了保護個案,也是維護社會安全。
Thumbnail
政府免費心理諮商輔助方案開跑囉!針對15-30歲的年輕族群補助3次1600共4800元的心理諮商費用,提供國人一個初步整理心理困擾或是自我探索的好管道,而隨著這波諮商熱潮,我身邊的朋友開始出現海量的問題,心理諮商是什麼?有用嗎?談幾次會好?憂鬱症才要去嗎?我如果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也
Thumbnail
政府免費心理諮商輔助方案開跑囉!針對15-30歲的年輕族群補助3次1600共4800元的心理諮商費用,提供國人一個初步整理心理困擾或是自我探索的好管道,而隨著這波諮商熱潮,我身邊的朋友開始出現海量的問題,心理諮商是什麼?有用嗎?談幾次會好?憂鬱症才要去嗎?我如果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也
Thumbnail
衛福部推動「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年滿15歲至30歲有心理諮商需求者,都可以有3次免費的諮商補助,如何挑理師變成是一個重要的議題。本文旨在說明如何挑心理師與如何查尋心理師的專業資料以維護自身權益,最後再以年輕族群心理衛生困境做為收尾。
Thumbnail
衛福部推動「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年滿15歲至30歲有心理諮商需求者,都可以有3次免費的諮商補助,如何挑理師變成是一個重要的議題。本文旨在說明如何挑心理師與如何查尋心理師的專業資料以維護自身權益,最後再以年輕族群心理衛生困境做為收尾。
Thumbnail
前陣子朋友傳來一個連結,我看了有點感慨,明明自己也有心理相關背景,熟悉法規,卻遊走在灰色地帶,用「諮詢」、「教練」的字眼規避了法規,開設線上教練課,但實際內容與心理諮商並無差異。有時想想,自己這麼努力的取得心理師執照、還要受到法規的監管是為了什麼!? 心理師分為臨床及諮商兩類,在台灣規定,不論是哪
Thumbnail
前陣子朋友傳來一個連結,我看了有點感慨,明明自己也有心理相關背景,熟悉法規,卻遊走在灰色地帶,用「諮詢」、「教練」的字眼規避了法規,開設線上教練課,但實際內容與心理諮商並無差異。有時想想,自己這麼努力的取得心理師執照、還要受到法規的監管是為了什麼!? 心理師分為臨床及諮商兩類,在台灣規定,不論是哪
Thumbnail
最近服務民眾的過程中,比起個人的心理困擾,我發現更多是對於心理師這個行業,與心理諮商的好奇,包括:「什麼樣的狀況下,可以開始做心理諮商?」、「心理諮商可以提供我什麼協助?可以做什麼來避免需要找心理師?」,以及「心理諮商師與心理醫師的差別?」。我覺得這些提問很有價值,我試著回答這些問題,期待能增加你的
Thumbnail
最近服務民眾的過程中,比起個人的心理困擾,我發現更多是對於心理師這個行業,與心理諮商的好奇,包括:「什麼樣的狀況下,可以開始做心理諮商?」、「心理諮商可以提供我什麼協助?可以做什麼來避免需要找心理師?」,以及「心理諮商師與心理醫師的差別?」。我覺得這些提問很有價值,我試著回答這些問題,期待能增加你的
Thumbnail
很多人在問,要如何找到合適的心理師?如何找到優質的心理師?如何找到專業議題的心理師? 心理諮商是一個非常􏰀視隱私保密的工作,心理師不只不會請治療成功的個案出面幫忙宣揚來彰顯 治療師的能力,更因為心理師有保護及保密個案個人相關資料和會談內容之責任,除非個案自己向 他人透露其諮商事宜,否則諮商室中發生
Thumbnail
很多人在問,要如何找到合適的心理師?如何找到優質的心理師?如何找到專業議題的心理師? 心理諮商是一個非常􏰀視隱私保密的工作,心理師不只不會請治療成功的個案出面幫忙宣揚來彰顯 治療師的能力,更因為心理師有保護及保密個案個人相關資料和會談內容之責任,除非個案自己向 他人透露其諮商事宜,否則諮商室中發生
Thumbnail
我衷心的希望我們的社會在更加開放地討論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的同時,也可以知道,有很多求助無門的人,或是很多脆弱失衡的人,他們找錯了人,再次受了傷,而這是這個社會很殘忍的事情,並不是什麼人有所需要就可以被允許的事情。
Thumbnail
我衷心的希望我們的社會在更加開放地討論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的同時,也可以知道,有很多求助無門的人,或是很多脆弱失衡的人,他們找錯了人,再次受了傷,而這是這個社會很殘忍的事情,並不是什麼人有所需要就可以被允許的事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