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走法律與道德灰色地帶的心理諮詢,用「XX」來勾引你(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上一篇我們講到有執照跟沒執照不同的差異在哪,這篇要講當你進入諮商所後該做、保障雙方權益的事。

開始心理治療,在合規的心理諮商所會需要簽訂諮商同意書,當中規定雙方的權利義務與責任。例如個案想要自傷、傷害他人等行為,心理師是有責任義務需要通報的,這是為了保護個案,也是維護社會安全。

這是與你去找「諮詢」非常不同的地方,那張諮商同意書是心理師與個案約定好,我們要在一段時間內一起工作,雙方應該要盡到的責任義務。這當中也包含一個心理學提到container(容器)的概念,讓我們的心能在一個安全的空間、安全的架構中好好放鬆,談談生活、婚姻、工作。

且心理師法規也明確規定諮商所、諮商室的空間大小,以及必須有良好的隔音效果。疫情後,線上諮商變得相當熱門,線上確實網路解決了許多距離的問題,但進行一場網路談話存在著相當多的風險,雙方是否有錄音、有沒在一個安全、隱密的地方,例如:其中一方在安靜的咖啡廳、無人的山邊、海邊,這樣可以談話嗎?這樣談話安全嗎?這些細節一般民眾根本不會知道。

法規上也提到,非醫療機構不得為醫療廣告,更不得宣稱有醫療效果。若一位心理師能保證進行心理諮商能達到來談者要的效果,例如:我跟我男友就能不分手了、談話後我就能改善財務狀況,這不僅違反法規,也違反專業倫理。已經踩在灰色地帶,再宣稱他有信心幫你脫離輸家心態、找回交易信心,你敢相信他嗎?

開始心理治療,表示你內在的門會慢慢的被打開,就像潘朵拉的盒子一樣,內在難以面對的傷痛會慢慢被看見、療癒,這時候考驗的是心理師的深度。一個好的心理師能夠理解、承接個案的情緒,陪伴他進入內在的傷痛,並且將之轉化,成為人生中的養分。

這些傷痛會一直存在,就像身上跌倒的傷疤一樣,而傷疤影響你的部分會越來越少,到了某個階段,你的內在覺知會越來越強大,能承載的也越來越多,辨識出哪些投資是你該做的,哪些充滿了風險,不是你的承擔,要盡量遠離,而這些傷疤就成了滋潤你成長的養分。

與其花一樣的費用去做一個諮詢,不如放下心、走入諮商室,找一位心理師談話,在一個安全的架構下,好好的面對自己的內在。

醫療法84-87條:

醫療法84條,非醫療機構不得為醫療廣告

醫療法87條:廣告內容暗示或影射醫療業務者,視為醫療廣告等相關法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前陣子朋友傳來一個連結,我看了有點感慨,明明自己也有心理相關背景,熟悉法規,卻遊走在灰色地帶,用「諮詢」、「教練」的字眼規避了法規,開設線上教練課,但實際內容與心理諮商並無差異。有時想想,自己這麼努力的取得心理師執照、還要受到法規的監管是為了什麼!? 心理師分為臨床及諮商兩類,在台灣規定,不論是哪
是一個心理師,也是一個瑜伽老師,因為在財經媒體工作過,常在股海裡浮沉,還好沒有被淹沒,透過交易,更認識自己。身份或許多變,唯一不變的是:在生命的歷程裡持續探索、理解、接納自己。 身為一個心理師,同時也被心理分析超過十年以上,因為我知道,唯有心理師走得遠,才能帶著個案走更遠。 遇到生命
前陣子朋友傳來一個連結,我看了有點感慨,明明自己也有心理相關背景,熟悉法規,卻遊走在灰色地帶,用「諮詢」、「教練」的字眼規避了法規,開設線上教練課,但實際內容與心理諮商並無差異。有時想想,自己這麼努力的取得心理師執照、還要受到法規的監管是為了什麼!? 心理師分為臨床及諮商兩類,在台灣規定,不論是哪
是一個心理師,也是一個瑜伽老師,因為在財經媒體工作過,常在股海裡浮沉,還好沒有被淹沒,透過交易,更認識自己。身份或許多變,唯一不變的是:在生命的歷程裡持續探索、理解、接納自己。 身為一個心理師,同時也被心理分析超過十年以上,因為我知道,唯有心理師走得遠,才能帶著個案走更遠。 遇到生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隨著青壯年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啟動,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心理諮商。然而,初次諮商常伴隨疑慮與不安。這篇文章將從壓力反應到個人需求,幫助你理解心理諮商的意義。無論是生活壓力、情緒困擾或是自我成長,每個人都有尋求專業支持的理由。透過這個指南,希望你能對諮商有更深入的認識。
Thumbnail
在諮商過程中發現自己的特質與固化的情緒處理方式,並探討瞭如何辨別自己該看身心科還是心理諮商,以及培養韌性的重要性。享受彈性的諮商過程,瞭解高敏感的特質,並撕掉被標籤的身份,以文字記錄理解自己的諮商心路歷程。
Thumbnail
心理諮商不僅適用於心理生病的人,對於各種年齡層的人生困難、伴侶、家庭等問題都能提供幫助。衛福部今年推動免費心理諮商方案,希望大家善用免費資源。另外,衛福部去年已推動心理健康支持方案,今年預算更高,預計可服務更多人。8/1號即將推動這個方案。
Thumbnail
關於心理諮商,網路上已經有許多文章在說明為什麼人需要諮商?諮商有什麼好處?諮商跟聊天為什麼不一樣?怎麼選擇心理師跟諮商所?但若真的進到諮商關係當中,有許多人或許對於自己跟諮商會有更多問題,包括,為什麼需要心理師這樣的角色幫忙自己梳理問題?這些事情身邊的人不能做嗎?心理師為什麼幫得上我? 在職場
這次要來和大家談談心理諮商倫理、邊界以及雙重關係   下列幾個問題,歡迎大家可以一起先來思考看看:   你會和朋友/家人分享心事嗎? 你所分享的內容是否會有"界限"呢? 你會和所有的朋友及家人分享一樣的事情嗎?   你是否有尋求過諮商或是心理師的協助呢? 如果有的話,當遇到難以啟齒
Thumbnail
心理師沒辦法告訴你人生標準的答案,但能協助你找到屬於你自己的答案 下定決心要諮商的那一刻,需要鼓起勇氣,算一算一個療程需要花費大筆金錢,投入不少時間,甚至諮商時需要談自己內心深處的事,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個相當不容易的嘗試,因此在諮商前許多人會陷入掙扎,該如何找到適合的心理師呢?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及心理師和來訪者在心理療癒過程中的作用和困境,同時也提到了呼吸練習在心理安撫的重要性。文章強調每個人所需的諮商時間都不同,並鼓勵人們從現在開始對心靈療癒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和心得。
Thumbnail
接受心理諮商將近半年,透過諮商逐漸瞭解自己,雖然探索過程可能不盡舒適,但卻讓人意識到最需要療癒的部分。
Thumbnail
隨著心理健康觀念普及,越來越多人會在身心狀態不佳時尋求諮商,剛好最近有認識的工作夥伴談論到「踩雷的諮商經驗」,聽著覺得好生氣,一起看看怎麼調選諮商所不踩雷。
Thumbnail
這幾年大家對於身心靈療癒和心理諮商的需求增加了許多,我最近也常常被問到與諮商有關的問題,以及該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諮商師。我想以自己個人的經驗來分享一些想法,別的諮商師可能會有不同的觀點,但希望我的想法可以幫助大家在開始諮商前可以因為這些資訊而更知道該如何做選擇。以下的回答只代表我個人的立場和想法~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隨著青壯年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啟動,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心理諮商。然而,初次諮商常伴隨疑慮與不安。這篇文章將從壓力反應到個人需求,幫助你理解心理諮商的意義。無論是生活壓力、情緒困擾或是自我成長,每個人都有尋求專業支持的理由。透過這個指南,希望你能對諮商有更深入的認識。
Thumbnail
在諮商過程中發現自己的特質與固化的情緒處理方式,並探討瞭如何辨別自己該看身心科還是心理諮商,以及培養韌性的重要性。享受彈性的諮商過程,瞭解高敏感的特質,並撕掉被標籤的身份,以文字記錄理解自己的諮商心路歷程。
Thumbnail
心理諮商不僅適用於心理生病的人,對於各種年齡層的人生困難、伴侶、家庭等問題都能提供幫助。衛福部今年推動免費心理諮商方案,希望大家善用免費資源。另外,衛福部去年已推動心理健康支持方案,今年預算更高,預計可服務更多人。8/1號即將推動這個方案。
Thumbnail
關於心理諮商,網路上已經有許多文章在說明為什麼人需要諮商?諮商有什麼好處?諮商跟聊天為什麼不一樣?怎麼選擇心理師跟諮商所?但若真的進到諮商關係當中,有許多人或許對於自己跟諮商會有更多問題,包括,為什麼需要心理師這樣的角色幫忙自己梳理問題?這些事情身邊的人不能做嗎?心理師為什麼幫得上我? 在職場
這次要來和大家談談心理諮商倫理、邊界以及雙重關係   下列幾個問題,歡迎大家可以一起先來思考看看:   你會和朋友/家人分享心事嗎? 你所分享的內容是否會有"界限"呢? 你會和所有的朋友及家人分享一樣的事情嗎?   你是否有尋求過諮商或是心理師的協助呢? 如果有的話,當遇到難以啟齒
Thumbnail
心理師沒辦法告訴你人生標準的答案,但能協助你找到屬於你自己的答案 下定決心要諮商的那一刻,需要鼓起勇氣,算一算一個療程需要花費大筆金錢,投入不少時間,甚至諮商時需要談自己內心深處的事,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個相當不容易的嘗試,因此在諮商前許多人會陷入掙扎,該如何找到適合的心理師呢?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及心理師和來訪者在心理療癒過程中的作用和困境,同時也提到了呼吸練習在心理安撫的重要性。文章強調每個人所需的諮商時間都不同,並鼓勵人們從現在開始對心靈療癒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和心得。
Thumbnail
接受心理諮商將近半年,透過諮商逐漸瞭解自己,雖然探索過程可能不盡舒適,但卻讓人意識到最需要療癒的部分。
Thumbnail
隨著心理健康觀念普及,越來越多人會在身心狀態不佳時尋求諮商,剛好最近有認識的工作夥伴談論到「踩雷的諮商經驗」,聽著覺得好生氣,一起看看怎麼調選諮商所不踩雷。
Thumbnail
這幾年大家對於身心靈療癒和心理諮商的需求增加了許多,我最近也常常被問到與諮商有關的問題,以及該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諮商師。我想以自己個人的經驗來分享一些想法,別的諮商師可能會有不同的觀點,但希望我的想法可以幫助大家在開始諮商前可以因為這些資訊而更知道該如何做選擇。以下的回答只代表我個人的立場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