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們不說話〉佳作一

喜閱樹
發佈於喜閱樹.孩想寫 個房間
2023/10/24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作者:高二 陳昱安

現今華夏民族,受到環境因素抑或文化的影響下,許多人不敢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久而久之似乎已成為一種習慣。大至國政場合,小至學生與老師在課堂上的互動,而即使老師們鼓勵學生回答問題,大多數學生仍基於一些考量始終跨不出那道門檻。 

       在我求學階段,大部分的同儕大多在課堂間扮演沉默者的角色,我也亦是如此。有趣的是,大多我們這類的人卻在各自朋友圈完全放飛自我,這使我十分好奇,既然上課不常發言可能跟個性較無關係,那究竟是甚麼因素造成今日普遍的狀況?

        就我觀察與自身經驗而言,在課堂上面對40多人面前講話簡直像個夢魘,表達自己意見前總會有種心理壓迫感,害怕自己被反對聲浪覆蓋,也害怕同學之間的揶揄,更害怕自己的答案並非老師所想要的。然而這些或許只是我們自身心理造成的,多數人將結果看得比過程更重要,心裡早已有預定的「標準答案」,作為學生的我們不斷地追求一次就答對。當老師的風格是鼓勵學生們發言並抱持著接納不同意見時,這時便會有一些平時不發言的同學舉手回答,而其他人也可能因此更被鼓勵發言,形成良好風氣。

       在了解愛爾蘭兒少與大人,甚至是國家高層溝通,我十分佩服他們。願意說出自己的訴求,使大人們能夠更清楚理解問題所在,進而改變方法也有機會改變國家政策,使雙方達到雙贏,然而在我國似乎較少這樣的案例。舉凡繳交作業的期限與內容,在老師講解完後供學生們提問,在看似無人反對而雙方都獲取平衡點時,伴隨下課鐘聲響起卻又在同儕間抱怨甚或批評老師的作法。

        對於教育溝通方面,我期許我國未來也能如同愛爾蘭的相關體制,能使學生組成團體直接和政府官員對話,以近年來曾發生過第一線學生以個人觀點對108課綱提出改善的報告書來說,若能夠直接將自己的想法透過說話直白的告訴教育部,必然有更大的成效,讓雙方互相理解各自觀點進而改善。

       綜觀自己的發言情形,希望自己在課堂上有想法時勇於提出,讓自己多一個學習的機會,而非一昧地聽老師上課,或許能因此看到新世界,並擴充自己的視野。此外,也能夠關心社會上各種議題,說出自己的看法和解決方法。對於那些和我一樣的沉默者,我也期盼未來也能夠一起撇除外界眼光敢於發表,成為閃閃發光的那一位。


師評:昱安這次的文字一樣很閃閃發亮!平常看著你的文字,我就覺得你是一個聰明有想法的孩子,可惜被許多學校中的傳統包袱綁著,就算有好的觀點也不太敢訴說。不過在這堂課中,也看見昱安的慢慢改變,我覺得你在發言時越來越沈穩自信了。也希望你能多多練習,相信未來你一定能夠不只以你的文字說服大家,也能善用你語言的力量創造更多可能性!



10會員
124內容數
在喜閱樹豐富的課程裡,也釀出許多小作家的好作品。這裡是喜閱樹小作家們的發表專區,我們將會在這個好文分享站中,集結各個課程中小作家們的不同作品,除了讓孩子們的精彩創作有發表空間,也給可作為不同類型題目、文章的佳作欣賞及範文,期待這些好文能激發更多孩子們的創作能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