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歲是平均,百歲人瑞將成為常態ep.3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日本因為已經進入超高齡社會,所以上從政府到地方、從高端研究機構、民間智庫到一般社區,所有人都嚴陣以待,希望能在福祉和照護等社區工作場所,創建一個讓年長的活躍的機會,並支持在職的青壯年和年長者之間彼此互助的環境。東京大學先進科學技術研究中心的特任副教授檜山敦就是正在努力推動以數位技術為年長者就業提供媒合的新模式。他以反轉日本的人口金字塔為基礎,這種新的工作方式被稱為“拼圖型就業”,或是稱為馬賽克就業模式,讓年長者可以更具彈性地參與工作。

https://www.photo-ac.com/

https://www.photo-ac.com/

檜山教授所開發的「GBER(ジーバー)」是一個網路服務,旨在為退休的年長人士提供彈性選取自己能做、願意做、有興趣做的工作方式,以促進社會參與。這個開發的初衷源於檜山先生剛當大學教師時參與的高齡者支援項目。最初參與的項目是通過使用機器人等技術來支援老年人的生活和移動。在這個過程中,檜山先生注意到,許多老年人都非常有活力,有些甚至比年輕人更強壯。他認為,說不定老年人可能更有能力支援年輕人,而不是總是想著老人是需要照護、是弱者?!

根據統計數據,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近90%能夠自主生活。即使在7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這個比例降至約70%,但依然有大量健康的老年人。因此,他將2055年的人口金字塔反轉,得出老年人在支持年輕人方面可能發揮積極作用,希望翻轉超高齡社會的負面想法。

photo-ac網站 作者: FRANK211

photo-ac網站 作者: FRANK211

而實際上,現在日本は65歳以上的高齡人口約佔總人口的三分之一。為了使這個超高齡社會充滿活力,檜山敦提出了「拼圖型就業」的概念。聆聽年長者的需求,從中找出他們與年輕人、年輕時的衝勁幹勁不同的作法。他們並不急於全職工作,而是更希望有時間上的靈活性,且希望在當地、居住的社區等地找到工作,而不是每天通勤到遠處的公司。工作的原因也變得多樣化,他們並不是為了生計填飽肚子,這有助於社會、追求新挑戰、保持健康、交新朋友等各種價值觀。

"拼圖型就業"的理念正是為這種工作方式所設計。它不要求每個人都全職工作,而是將工作細分為不同的內容和時間,使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方便時間進行工作,從事自己擅長的事情和想做的事情。每個人的工作就像拼圖一樣,最終湊成一個完整的工作。台灣呢?是不是可以從這個案例找到一些缺工、缺勞動力的解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uwei Cheng的沙龍
21會員
129內容數
超高齡社會、gerontology、失智、認知症、青銀共創、高齡生活模式、QoL生活品質提升的價值共創模型、高齡就業活動、在地老化、Aging in place的概念、生存價值、存在意義、退休黃金人口、gerotech、社區公共參與、城鄉合作、地方創生、無障礙旅遊、日本UT= 任何人都能隨意參加旅行、ICT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覺得黏在額頭上的"條碼瀏海"很阿雜嗎?日本熱銷的「KOIZUMI迷你瀏海梳」,不僅小巧便攜,更能快速加熱造型,無論是齊瀏海、空氣瀏海還是韓系碎蓋髮,都能輕鬆打理!瀏海順了,一整天心情就好了!
Thumbnail
覺得黏在額頭上的"條碼瀏海"很阿雜嗎?日本熱銷的「KOIZUMI迷你瀏海梳」,不僅小巧便攜,更能快速加熱造型,無論是齊瀏海、空氣瀏海還是韓系碎蓋髮,都能輕鬆打理!瀏海順了,一整天心情就好了!
Thumbnail
走完朝聖之路和TMB後,我發現真正能撐住長時間健行的,不只是腳力,而是那些讓生活更舒服的小物。這篇整理了我在TMB實測後覺得超好用的三樣登山神器——防水襪、肥皂袋、速乾毛巾,每一樣都讓旅程更輕鬆!
Thumbnail
走完朝聖之路和TMB後,我發現真正能撐住長時間健行的,不只是腳力,而是那些讓生活更舒服的小物。這篇整理了我在TMB實測後覺得超好用的三樣登山神器——防水襪、肥皂袋、速乾毛巾,每一樣都讓旅程更輕鬆!
Thumbnail
日本因為已經進入超高齡社會,所以上從政府到地方、從高端研究機構、民間智庫到一般社區,所以人都嚴陣以待,希望能在福祉和照護等社區工作場所,創建一個讓年長的活躍的機會,並支持在職的青壯年和年長者之間彼此互助的環境。東京大學先進科學技術研究中心的特任副教授檜山敦就是正在努力推動以數位技術為年長者就
Thumbnail
日本因為已經進入超高齡社會,所以上從政府到地方、從高端研究機構、民間智庫到一般社區,所以人都嚴陣以待,希望能在福祉和照護等社區工作場所,創建一個讓年長的活躍的機會,並支持在職的青壯年和年長者之間彼此互助的環境。東京大學先進科學技術研究中心的特任副教授檜山敦就是正在努力推動以數位技術為年長者就
Thumbnail
昨天提到,活躍高齡的概念日本稱為「アクティブシニア」。也就是健康壽命延長,退休後仍想參與活動的高齡者人數增加。社會也因少子高齡化,社會保障開支增加和勞動人口減少等問題,各國都正在思考如何促進高齡者參與地區活動、延緩失能的開始年齡。社區活動、地區活動大致上被定義為在社區工作、參與社區活動等的總
Thumbnail
昨天提到,活躍高齡的概念日本稱為「アクティブシニア」。也就是健康壽命延長,退休後仍想參與活動的高齡者人數增加。社會也因少子高齡化,社會保障開支增加和勞動人口減少等問題,各國都正在思考如何促進高齡者參與地區活動、延緩失能的開始年齡。社區活動、地區活動大致上被定義為在社區工作、參與社區活動等的總
Thumbnail
隨著人們的壽命明顯延長,看起來比實際年齡更年輕的長者增多,過去的研究也顯示,積極參與社區活動和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對高齡者的生活品質具有積極影響。各種保持年輕的方法和手段在身體和外貌方面都得到了改進和發展,除了讓許多人受益之外,過去對於不老長壽的想望不再只是秦始皇的夢,如果能長保青春和長壽,對
Thumbnail
隨著人們的壽命明顯延長,看起來比實際年齡更年輕的長者增多,過去的研究也顯示,積極參與社區活動和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對高齡者的生活品質具有積極影響。各種保持年輕的方法和手段在身體和外貌方面都得到了改進和發展,除了讓許多人受益之外,過去對於不老長壽的想望不再只是秦始皇的夢,如果能長保青春和長壽,對
Thumbnail
台灣走向高齡化已是事實,前幾天看到個統計數據,國發會推估,到了2034年,台灣50歲以上的人數將超過總人口的一半。我是統計數據之一,不想被年紀及社會刻板印象所制約,也不想成為社會的負擔,而是要體現許多可能性,所以我要當一個「創齡實習生」。
Thumbnail
台灣走向高齡化已是事實,前幾天看到個統計數據,國發會推估,到了2034年,台灣50歲以上的人數將超過總人口的一半。我是統計數據之一,不想被年紀及社會刻板印象所制約,也不想成為社會的負擔,而是要體現許多可能性,所以我要當一個「創齡實習生」。
Thumbnail
2025年台灣即將邁向超高齡化社會,代表到時每5個人當中,會有一位是超過65歲以上的銀髮族,光用文字述說可能會沒什麼「感覺」,但當我搭車返鄉的時候就特別有感 我是屏東潮州人,從最南的縣市到最北的縣市工作,近年回家時,潮州鎮這個小鎮讓我有種說不上來的感覺 近期我才深刻的體悟到,潮州鎮漸漸「老了」
Thumbnail
2025年台灣即將邁向超高齡化社會,代表到時每5個人當中,會有一位是超過65歲以上的銀髮族,光用文字述說可能會沒什麼「感覺」,但當我搭車返鄉的時候就特別有感 我是屏東潮州人,從最南的縣市到最北的縣市工作,近年回家時,潮州鎮這個小鎮讓我有種說不上來的感覺 近期我才深刻的體悟到,潮州鎮漸漸「老了」
Thumbnail
就算你還年輕,或許也可以好好的趁年假,思考這事:#當你老了。 為了好好的活著,從健康、興趣、家庭、關係、專業,到身心富足,都要認真學習、好好地照顧自己。 不將期待寄託在別人身上,不依賴藥物延長壽命,不自我設限為難自己,以後才能跟年齡 #相伴不相絆。
Thumbnail
就算你還年輕,或許也可以好好的趁年假,思考這事:#當你老了。 為了好好的活著,從健康、興趣、家庭、關係、專業,到身心富足,都要認真學習、好好地照顧自己。 不將期待寄託在別人身上,不依賴藥物延長壽命,不自我設限為難自己,以後才能跟年齡 #相伴不相絆。
Thumbnail
根據內政部2021年8月發布,臺灣人平均壽命為81.3 歲,其中男性78.1 歲、女性84.7 歲,都達到歷年新高。百歲人生,已經是必然發生在你我身上的變化,但我們有意識到嗎? 對於百歲人生時代的來臨,熟齡人士可以用「第二次機會」來看待,人生的第二曲線會有另一段高峰,甚至有機會超越第一曲線的高點。
Thumbnail
根據內政部2021年8月發布,臺灣人平均壽命為81.3 歲,其中男性78.1 歲、女性84.7 歲,都達到歷年新高。百歲人生,已經是必然發生在你我身上的變化,但我們有意識到嗎? 對於百歲人生時代的來臨,熟齡人士可以用「第二次機會」來看待,人生的第二曲線會有另一段高峰,甚至有機會超越第一曲線的高點。
Thumbnail
在日本,有一群「下流老人」,都60,70歲了,還在電車上… 。 。 。 通勤去工作。 這邊說的下流老人,不是x片中的那種;而是日本有一群已經退休的老人,過著中下階層的生活水平,為了日常生計,仍必須去工作。
Thumbnail
在日本,有一群「下流老人」,都60,70歲了,還在電車上… 。 。 。 通勤去工作。 這邊說的下流老人,不是x片中的那種;而是日本有一群已經退休的老人,過著中下階層的生活水平,為了日常生計,仍必須去工作。
Thumbnail
現代人平均壽命逐年提升,2021年台灣人的平均壽命為81.3 歲,加上健康意識的提升--就體能而言,60歲=新40歲。似乎50世代不曾同時覺得如此年輕又如此老邁。但是以退休來說太年輕,以謀職來說又太老。在平均壽命逐漸延長的此際,也將會催生出新的職場法則與標準。本書要告訴你如何開創你的職涯第二曲線
Thumbnail
現代人平均壽命逐年提升,2021年台灣人的平均壽命為81.3 歲,加上健康意識的提升--就體能而言,60歲=新40歲。似乎50世代不曾同時覺得如此年輕又如此老邁。但是以退休來說太年輕,以謀職來說又太老。在平均壽命逐漸延長的此際,也將會催生出新的職場法則與標準。本書要告訴你如何開創你的職涯第二曲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