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職護覺得困難的地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雖然說總公司有兩位前輩

但畢竟遠水就不了近火

要重新開始打造一個廠區的職護作業

對他們來說可能真的也很遠

能給的幫助就有限

所以我其實也是只有自己一個人

又要說上完課其實很多東西都還是很矇

所以到底要怎麼開始

其實真的迷濛

應該很多人跟我一樣

都只能邊做邊摸索

在摸索的過程會遇到很多的困難

可是現在已經不再像以前

可以團隊支撐自己面對各式各樣的問題

所以今天想跟大家分享

我踏入職護工作之後

遇到覺得困難的地方

第一個就是沒有人可以給你方向

以前在臨床的時候,你會知道喔今天有幾個安胎有幾個產後有幾個手術後等等

沒有新的order,自己也知道常規要做什麼

從小到大的訓練都是這些

而且通常過程中,醫生會來查房,也會有新的事情要做

可是到了企業之後

他希望的是你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你可以帶給公司什麼?

我記得我上工一週之後

立刻長唇泡疹

因為我真的不知道怎麼做

在總公司見習兩周左右

但是因為總公司有診所業務

所以看到的都是診所的業務,真的接觸到職安法裡面要做的事

真的很少

學姊只有說:那你先看看辦法吧,看看有沒有需要修正

那些辦法都是好幾年前沒有修過的

其實我只能一邊對著指引一邊看哪裡不太一樣

但寫出辦法跟執行又是兩件事

等我真的到現在的廠區報到,我更矇了

因為總公司多半都是辦公室,而我服務的廠是有產線的

所以其實學姊的認知跟實際需求是有比較大的差異

之前也有講過,一剛開始只有我一個職護跟一個職安

職安又是相對有經驗的,當他說都是職護要做的時候

其實我沒有辦法反駁,只能自己去找方法

找到我該做什麼

一步步摸索,找到自己工作的方法

這是我一剛開始覺得最困難的地方

有的時候也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運

但確實因為沒有人可以實務教導,自己摸索讓我現在可以得心應手的面對

各種稽核以及勞檢的考驗

其實到了即將邁入第五年的現在

還是沒有人可以給予方向,我有的時候還是會覺得很無力

很想要有人可以告訴我我還可以做什麼

因為感覺自己法規面能夠做的都已經完成了

但是深度跟廣度自己一直很沒辦法確定

很想要再做什麼再學到一些什麼

但是轉個方向想沒有人指導或許也是一個幸運,我的彈性又更大了

我可以自己做我真正想做的事情,我自己排程自己要做的事

做專業裡面真的要做的事

第二個是文書處理能力

以前最常用的頂多就是word寫寫升等報告

或者個案報告做做ppt跟團隊報告

但到了職場之後

真的會覺得自己office能力奇差無比

以我這代來說應該很小就開始學電腦

我從來沒有想像過原來自己有打電腦的問題

更不要說是職護做常使用的excel了!!!

跟大家說

我一開始在比對資料的時候只會把兩個檔案資料先複製在一起

再按重複變色的功能

想要做風險等級整理的時候,我只會用篩選,篩出高風險,去看有幾個

再篩中風險看有幾個,然後再手動key in製作表格

我現在想到這些都覺得超級可怕

到底怎麼會這樣做

沒有人會教你怎麼使用

所以都只能自己摸索

或者開口問問年紀比較接近的同事

我只能再說google真的是我的恩人

透過網路搜尋,我現在可以用很多的函數

像是vlookup,找出重複的答案

像是if,來判讀資料

工作的過程中

也偷偷學到別人怎麼使用樞紐分析

總是自己試試怎麼拉會拉出我想要的樣子

Ppt的報告也很困難

一頁式重點摘要

排版讓人一目了然

圖表的呈現

剛開始連表格置中對齊都會一直被念

這些都是以前沒有接觸過

但是職場都會希望基本做到的

剛開始常常都會呼喊到底要怎麼弄~~~

第三個是辦活動

就是像以前在衛生所實習時的教案設計啦

要怎麼辦理健康促進活動其實到現在都還是覺得滿困難的

從主題的設計、內容、執行到辦完之後的成效或者行政事項都要一手處理

還要呈現企劃,讓主管可以了解你的理念,同意辦理活動

總是一直想怎麼讓同事可以願意參加,每次活動參與率、滿意度統計我都會感覺滿焦慮的

辦理健康促進活動真的是還有很長的路要學習跟進步

第四個是民眾的語言

以前的工作環境都是相同專業的人,所以常常講一點點學長姐或者醫生或者其他團隊的

人員都可以知道自己想要表達的理念,也常常可以使用專業語言

溝通起來其實就很容易

但是到了企業之後

企業裡面,通通都是民眾

公務上想做專業的事情,必須用民眾會理解的語言來說服主管

因為主管也不懂你要做什麼,再加上主管的思維其實應該會考慮到別的地方,要用他可

以理解的言語讓他了解專業跟價值,我也覺得滿困難的

像是疫情期間最沸沸揚揚的快篩,在很剛開始的時候我想讓主管知道快篩對於他們在意的風險之間的關係,這筆錢花得有沒有價值,也花了很多時間

或者大老闆買了抗體快篩,我也要解釋讓他們知道抗體快篩不能用也沒有價值,要用簡

單的話說明,其實都覺得很難,因為他是主管,他想做大可以就做

可是我真的很想做對得起自己的事情,但對於完全沒有認知的人,也能夠講到讓老闆理解,真的非常困難

想做心理健康檢測時,主管也會問說我看不懂你做這個要幹嘛

也要跟他解釋這個量表帶來的意義,目的要很淺顯的說明

因為他是其他專業的人,用很專業的角度形容他根本不懂,有的時候我也常覺得到底為

什麼聽不懂就是想找出有風險的人啊哪裡有問題?哪裡有困難?為什麼不能做?

這大概是我覺得比較困難的第四個地方

可是透過時間累積、經驗的堆疊,也是慢慢學到很多

不管是office的能力或者是跟民眾溝通的語言

我總是想說很像打遊戲一樣,我都會用推塔來比喻

一個一個塔推掉,就可以攻佔敵軍的基地,就會得到勝利了

能夠突破自己的困難,也可以得到很大成就感

 

avatar-img
17會員
65內容數
關於護理生涯、職業安全衛生護理的經驗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ivana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職護需要具備的特質 1.喜歡與人說話跟聽人說話 2.自律 3.願意汲取不一樣的資訊 4.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職護需要具備的特質 1.喜歡與人說話跟聽人說話 2.自律 3.願意汲取不一樣的資訊 4.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試過在一個地方待了很久,每天都透不過氣,像是被幾條繩子勒著頸,快要窒息死亡卻又無力自救,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一天天衰亡,看著精力逐點逐點流逝,並對所有事物均失去了希望,失去了動力嗎? 你試過每天都面對極大精神壓力,每天無緣無故被罵,一人在做不知多少人做的事,沒有任何休息時間,沒有任何私人空間,24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沒有機會問其他仍然在職場打滾的朋友或弟兄姊妹,有時都會好奇究竟他們會不會時常遇到難以應付的老闆,在我的職場生涯中,至今遇到兩個令我感覺非常困難、難以捉摸、情緒化及難以繼續合作下去的上司,究竟是我的際遇出現一點問題,還是這現象在世間其實都是非常普遍呢?
Thumbnail
這是我第一次與臨床最最接近的時刻… 應該很多人知道讀護理的必經之路就是實習,而且專科是兩次一小一大,此時此刻的我還沒成年就在經歷三個禮拜的小實習,第一次以實習護生的身份踏入臨床與病人、家屬、學姐互動
Thumbnail
最近的找托嬰之行程,其實我們真的很多心累了不少,而面對未來的生活,我突然覺得,護理師在這個育嬰的情況真的非常非常坎坷,從以前不曾體會過,直到結婚至生子後,這些問題才會不時的顯現出來。
    幫別人職涯諮詢,我自己的職涯至少要先搞好,我是這麼深信的。   因此我從去年年底打定主意今年秋天要轉職,然而,這幾個月下來挫折重重。   轉職果然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qwq   我也很深刻的體會到,何謂待業焦慮。   雖然自己明明還有正職,但在前幾個月沒有辦法馬上媒合上自己想
Thumbnail
近日的上班壓力過大,其實都會湧上心頭一些前塵往事,我覺得護理工作裡面,真的很留不住人的第二大主因因,除了太過廉價以外,就是護理師會為難護理師,這個真的是一個很兩難的職業。就讓我回憶一下這些年我們做了甚麼樣的人生吧!
Thumbnail
小時候體弱多病,三天兩頭跑醫院。每次媽媽為了讓我快痊癒都會要求醫師打針,每次都哭得不可開交。那時我就想長大後要給很多人打針賺回來。   我如願以償考上了國防醫學院護理系。實習期間兩人一組,分別當護士與病人。還沒給病人打自己就先挨一針。當護士不容易白班夜班三班制,睡眠都會被打亂,年紀輕輕竟患失眠症。
我是一個小小的上班族,不曉得各位是否都會遇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上司或是下屬呢? 在從事資工這部分已經有小幾年了,也遇到了許多奇怪的人,在任何職場上工作久了可能有一部份人會出現職場怠惰,可能有些人會覺得這職場課程我會了不用去了,或者是這部分工作我會了而不去認真對待,最可怕的是職場怠惰影響到帶新人的部分,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我來說最難的是紀錄 因為當了護理師就會需要寫護理紀錄, 但回到個人生活,不知是太忙碌了還是太虛渡了,久久才會紀錄,學了很多方法紀錄。 但我覺得最真實的紀錄好像沒真的紀錄到,我其實常常會很多天馬行空的想法,但很少寫出來,或者說有系統的紀錄。 最近發現使用notion來紀錄超適合我的,我很喜歡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試過在一個地方待了很久,每天都透不過氣,像是被幾條繩子勒著頸,快要窒息死亡卻又無力自救,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一天天衰亡,看著精力逐點逐點流逝,並對所有事物均失去了希望,失去了動力嗎? 你試過每天都面對極大精神壓力,每天無緣無故被罵,一人在做不知多少人做的事,沒有任何休息時間,沒有任何私人空間,24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沒有機會問其他仍然在職場打滾的朋友或弟兄姊妹,有時都會好奇究竟他們會不會時常遇到難以應付的老闆,在我的職場生涯中,至今遇到兩個令我感覺非常困難、難以捉摸、情緒化及難以繼續合作下去的上司,究竟是我的際遇出現一點問題,還是這現象在世間其實都是非常普遍呢?
Thumbnail
這是我第一次與臨床最最接近的時刻… 應該很多人知道讀護理的必經之路就是實習,而且專科是兩次一小一大,此時此刻的我還沒成年就在經歷三個禮拜的小實習,第一次以實習護生的身份踏入臨床與病人、家屬、學姐互動
Thumbnail
最近的找托嬰之行程,其實我們真的很多心累了不少,而面對未來的生活,我突然覺得,護理師在這個育嬰的情況真的非常非常坎坷,從以前不曾體會過,直到結婚至生子後,這些問題才會不時的顯現出來。
    幫別人職涯諮詢,我自己的職涯至少要先搞好,我是這麼深信的。   因此我從去年年底打定主意今年秋天要轉職,然而,這幾個月下來挫折重重。   轉職果然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qwq   我也很深刻的體會到,何謂待業焦慮。   雖然自己明明還有正職,但在前幾個月沒有辦法馬上媒合上自己想
Thumbnail
近日的上班壓力過大,其實都會湧上心頭一些前塵往事,我覺得護理工作裡面,真的很留不住人的第二大主因因,除了太過廉價以外,就是護理師會為難護理師,這個真的是一個很兩難的職業。就讓我回憶一下這些年我們做了甚麼樣的人生吧!
Thumbnail
小時候體弱多病,三天兩頭跑醫院。每次媽媽為了讓我快痊癒都會要求醫師打針,每次都哭得不可開交。那時我就想長大後要給很多人打針賺回來。   我如願以償考上了國防醫學院護理系。實習期間兩人一組,分別當護士與病人。還沒給病人打自己就先挨一針。當護士不容易白班夜班三班制,睡眠都會被打亂,年紀輕輕竟患失眠症。
我是一個小小的上班族,不曉得各位是否都會遇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上司或是下屬呢? 在從事資工這部分已經有小幾年了,也遇到了許多奇怪的人,在任何職場上工作久了可能有一部份人會出現職場怠惰,可能有些人會覺得這職場課程我會了不用去了,或者是這部分工作我會了而不去認真對待,最可怕的是職場怠惰影響到帶新人的部分,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我來說最難的是紀錄 因為當了護理師就會需要寫護理紀錄, 但回到個人生活,不知是太忙碌了還是太虛渡了,久久才會紀錄,學了很多方法紀錄。 但我覺得最真實的紀錄好像沒真的紀錄到,我其實常常會很多天馬行空的想法,但很少寫出來,或者說有系統的紀錄。 最近發現使用notion來紀錄超適合我的,我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