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去請教康老師,關於一些法律方面的問題(他真的專業、有愛又熱心),結束後閒聊時,我們聊到了轉盤電話、古董拉門電視及一百分的卡帶(匣)式唱機。也瞬間一起勾起了些小時候的生活記憶!
我目前也有保留了一些舊物品,如古董拉門電視機,目前二樓工作室這邊有放幾台,多是人家之前不要的,或是很便宜的價格收來的,只是之前十多年間一直放在一個小倉庫裡,而且經過幾次的移倉,有的有些受損(木框的老電視每搬動一次就多一次損傷)。
這幾天在想說怎麼表達一個主題─「價值與價格」。剛好這段聊天給了我一個“靈感”,或許可以藉由老電視這事來跟大家說明它。怎麼說呢?先說我為何會想收集這種老電視,即是我一開始有看到一台老電視在賣,好像是2、3000元,已有點忘了它的價格。
那時剛好想到小時候家裡也有一台這樣的拉門電視(只是是桌上型的比較小一點),突然一個念頭,覺得很想要懷舊一番,想重現家裡小時客廳的情景(因為有一組舊的木頭桌椅可以湊)。雖然是天馬行空,但還是就做了這件事,沒錯!很隨性(便)~
我請回頭車車資較便宜,但收到的時候已經是近凌晨12:00,但當時收到打開的當下,心中有種悸動,哇!看到了小時候的東西了,很溫暖及有親切感~收完貨後,透著冷風,騎著噗噗,就一路挫挫挫的一手插在褲袋裡(急著出來沒穿外套)騎車回到家。
如上圖的說明:「您覺得那台古董拉門電視,大約值約少?」….…
可以請您抽空想一下,也請您方便也可以拿這個照片問一下您附近的友人,看他們認為是值多少?是否您們的認定是相同?還是有差異?!
佔位置我不要、0、300、500、1000、2000、3500、5000、9000、12000.....可能都會有人回答。但它明明是同一個物件,在這一次詢問當中,怎麼會有不同的金額呢?還記得,我跟大家報告我的第一台是買3000元嗎?當時出售給我的人又是怎麼來定價的?
這裡,引出的一個觀念是─價值與價格,下面的這四個人以及他們這樣說:
1.小明:我覺佔位置我不要,因為我覺得它太笨重,並且已沒UHF訊號了,不能用!
2.小春:因我想開咖啡店,或許可以拿來當擺飾,所以我覺得2,000元以內可以買下
3.阿嬌:這種電視是我小時候家裡買的第一台電視,小時候全家看雲洲大儒俠都是用這種,那時候電視台只有三台,收訊不清楚時還要一個人上去頂樓喬竹桿上的天線……這種回憶很美!我想放一台在渡假木屋內一隅當個生活趣味,10000元內我覺得可以買。
4.阿史:我是電視歷史研究者,我想蒐集做一個系列做台灣電視機編年史,我就只差這台就齊了,這台只要願意賣,20000元以內我都買,有要賣的話請您請務必讓給我!
您看同一台電視,為何他們四位會有不同的出價?
僅是一台”曾經“、規格標準化(同質)的電視(動產),因著個人經驗的不同,賦予它各自不同的意義(價值),結果四人就有不同願為它支出的交換金額(價格),甚至是比0元還低的佔位置不想要。
由此可見,連具「同質性」的古董電視這「動產」經過"時間"後,透過購買者的個人生活經驗、個人使用需求不同,賦予它在個人心中的不同價值,都可能反應出相對應的不同價格,更何況是具「異質性」、個別化差異的不動產,更是可能有此種呈現!
若您同意的話,在買房的建議上,以下是我的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