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三分之一者語錄(七十五)

2023/11/04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人都不想做壞人,於是換個自己可以接受的方式當壞人。】



《其傷有義》

這「義」,是自己的“義”。

「都是人自己的感覺,自己接受度的問題。」

很多人都曾有這樣的心態,“不忍心傷害”,卻用其他方法在傷害,那個傷害方式是自己可以接受的。 所謂的道德、不忍、形象 .. 然而人就會尋求另一個能交代自己的方式,換個理由去做。

一個自己能接受的方式、自己能夠滿足的角度,其過程不同,結果一樣。

有趣吧! 所以,人都是自己的感覺,自己接受度的問題。

人都有這樣的迷思因子: 【人都不想做壞人,於是換個自己可以接受的方式當壞人。】

另外,還有一種心理狀態也類似“不想當壞人”理論。

「壞人把一群人殺了,死狀悽慘;我們不樂見也不允許! 好人把一群壞人殺了,死狀悽慘;我們是OK的,舒坦的。 一樣殺人,一樣死狀悽慘,兩種觀感。」

為什麼我們允許一樣是殺人行為,這樣做可以,這樣做不可以!? 因為壞人把人殺了,所以好人殺壞人造成一種補償心理,和消除壞人對居安的危害,再則是同感身受的復仇心理。

一樣的行為結果,這樣做可以,這樣做不可以。(因為對自己可以交代。)



    12會員
    219內容數
    何謂「純」? 單一。 何謂「雜」? 綜多「單一」。 【雜一而純】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