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Q&A 】上沖煮課時咖啡沖的不錯,回家卻難以複製怎麼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昨天有以前上過課的學生來訪,並問了我這個問題,身為一個負責任的老師,感覺必須來提供售後服務,所以把他當成今天的主題來寫寫看。當然每個人在家實際上遭遇的問題不同,我來試想幾種可能,如果能解決問題就太棒了。如果還有其他的原因,也不妨留言給我。也許下一期的咖啡Q&A 】,就是回答你的提問呦。

可能性1:在家沖的是同一隻咖啡豆


上課時沖得很好喝,首先代表的是當天使用的咖啡豆素材有相當品質。所以若在家沖的是同一隻咖啡,先不用懷疑自己的技術問題,更有可能的是家中的沖煮條件與教室有顯著的差異。

環境條件的影響與風味調整,在以前的美國精品協會金杯技師課程(SCAA Golden Cup Technician)、或其與歐洲精品咖啡協會合併後的沖煮認證課程(SCA Brewing)的課程中,都有詳細的教學,相關的資訊在我編寫用來上課的教材中也占了大量的篇幅。有上過課程的同學們,可以重新打開課程講義來複習一下。沒上過也沒關係,我們來一一在中二店這裡介紹一番。

當然我覺得最好的方法就是,拎上家裡的器材,下一次在課堂上請老師好好的示範一下,是最合理的選擇。

如果課程已經結束,可以試著帶點食物拜訪老師(像我喜歡的就是炸雞跟生魚片),或者是再報名課程一次(註1),一樣可以獲得適當的解答。

註1:感謝大家賜予我每天的糧食:P

raw-image

咖啡沖煮六大變因

在這邊也羅列一下沖煮咖啡的條件,供大家參考:
1、正確操作咖啡器材
我個人非常推薦學習一下聰明濾杯(浸泡式),只要加水就能穩定好喝,還可以用來確認沖煮的問題在哪裡。因為萃取穩定可靠,不好喝基本上就是先考慮換咖啡。

2、適當的粉水比
統計上粉水比1:14~19間,大部分的飲用者都很喜歡。

3、時間、溫度與擾動
用手機計時及溫度計定溫控制前兩項,並避免過多的擾動,向來是穩定沖煮的不二法門。還是覺得麻煩的話,請參考如何在家輕鬆沖一杯咖啡

4、適當的研磨
一分錢一分貨的世界,歡迎選購磨豆機之王Ek-43(誤,註2)。
一般來說,手動的C40或電動的Fuji-R220平刀版(俗稱小富士),對於一般家用者來說,品質就已經就很不錯。

5、水質
一般在家裡比較不容易修正這個條件。不過Brita手持式濾水器(註3),市售的波爾水或麥飯石礦泉水,可以解決99%的問題,畢竟一杯咖啡中的99%是水。進階的學習者也可以考慮使用Aquacode咖啡沖煮專用水

6、使用合適的濾材
上課時都用濾紙過濾,回家用的是金屬濾網,風味當然是不一樣的。

註2:原本是德國製作的香料研磨設備,自從在WCE咖啡世界賽事中,有選手採用並獲得世界冠軍後聲名大噪,許多咖啡館紛紛開始選用這一台機器作為標準配備。只有一個顯著的缺點,在台灣購買EK-43的公司貨,約需11萬台幣。
註3:濾水器不需要功能太過強大,甚至將水濾成純水。純水實際上並不合適用來沖煮咖啡。水中溶解的礦物質,尤其是鈣跟鎂,都是有效萃取咖啡必備的物質。我們只需要將自來水中的石灰質與消毒用的氯去除,就能夠得到一杯好的沖煮用水。

延伸閱讀▶︎▶︎【手沖教學 】輕鬆學會手沖,快樂破解迷思。
延伸閱讀▶︎▶︎【手沖教學 】咖啡沖煮變因

raw-image

可能性2:使用了不一樣的咖啡豆

如果是咖啡本身的品質不佳,沖煮者的技術再優秀也是無能為力的。請移駕至最下方,點擊咖啡豆Menu的連結,救贖之道盡在其中(誤,註4)。
咖啡豆的品質,可以用浸泡式的萃取原理來檢驗。一旦確認咖啡品質優良,就可以回到可能性1。

註4:經典電影刺激1995(或譯申肖克的救贖)的經典橋段,雖然跟咖啡無關,仍沒看過的同學們推薦作為延伸閱讀的一部分。越能深入體悟人生,越能沖出別有一番滋味的咖啡。

raw-image
raw-image

可能性3:總是使用同樣的參數沖煮咖啡

到了精品的咖啡的階段,可能你已經默默地發現,咖啡豆是活的食材,隨著時間流逝,保存狀態等條件,風味並不是一致不變的。每一顆咖啡當初在咖啡樹上都是一個獨立的果實,自然會有獨立的個性,再者家裡的器材、水質、濾材,很可能有各不相同。山不轉路轉,既然沒辦法把家中沖煮環境,變得如同教室一般的話,自然要時常微調沖煮的參數與手法來配合環境了。

raw-image

可能性4:你的咖啡技能進步了

這一個假設最可怕了,其實不是咖啡變不好喝了,而是透過有效的訓練,你開始越來越懂得分辨咖啡的風味、酸質與口感了。並且開始變得有些挑嘴(笑)。試想當初自己第一次試著沖出一杯咖啡時,當萃取出有顏色的黑水時,心裡有多麼興奮,一入口的感覺又有多麼的愉悅,大概是這輩子最好喝的咖啡之一了。很遺憾的經過了幾段適當且有效的沖煮與感官訓練,我們慢慢的會對風味細節等,產生了更多分辨能力,對於風味的要求,也越來越多了。請回到咖啡沖煮的六大要件與課堂上,再次精進處理沖煮細節的能力。甚至是自己就一頭栽進咖啡的世界裡,上山下海訪求最好的咖啡豆了呢。

延伸閱讀▶︎▶︎那一年我們一起尋找的稀世珍咖(工事中)
▶︎▶︎三分鐘看懂單品咖啡Menu(稀有的海島產區)


可能性5:自己沖很好喝,可是老師沖煮的咖啡總是更好喝。

嗯......歡迎光臨,我不定期會在某些場合為各位服務,也歡迎隨時找我討論咖啡技術與實作(額...那個...我喜歡炸豬排跟披薩)。

延伸閱讀▶︎▶︎進階咖啡沖煮(工事中)

討論到這邊告一個段落,希望以上的整理,可以幫助大家釐清沖煮學習的思路。咖啡王子中二店咱們下回見。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咖啡王子中二店的沙龍
92會員
82內容數
這不是單純的教學,而是一套「思考系統與風味設計邏輯」的建立計畫。 由《皓氏咖啡》主理人劉皓中撰寫,從「物質溶解順序」、「五大萃取變因」、「沖煮錯誤修正」、「感官調整與測試」等角度,帶你脫離參數照抄、建立屬於你自己的沖煮藍圖。
2023/06/02
今天來談咖啡沖煮條件重要性排行,越靠前的項目影響愈大,想要讓自己的咖啡變好喝,修正靠前的項目提升會比較快,不過當修正前項比較困難的時候,就只好往後選擇了。我還會加入方便取得性與花費來給大家做參考。
Thumbnail
2023/06/02
今天來談咖啡沖煮條件重要性排行,越靠前的項目影響愈大,想要讓自己的咖啡變好喝,修正靠前的項目提升會比較快,不過當修正前項比較困難的時候,就只好往後選擇了。我還會加入方便取得性與花費來給大家做參考。
Thumbnail
2023/05/25
有一個很好用的沖煮技巧,被稱之為by pass,也被稱為兌水、稀釋法。你一定見過,外觀看起來就是加入熱水稀釋咖啡。每天早上到咖啡館點一杯熱美式,你就會看到咖啡師沖煮一杯濃縮咖啡,再加入熱水稀釋成一大杯交給你。
Thumbnail
2023/05/25
有一個很好用的沖煮技巧,被稱之為by pass,也被稱為兌水、稀釋法。你一定見過,外觀看起來就是加入熱水稀釋咖啡。每天早上到咖啡館點一杯熱美式,你就會看到咖啡師沖煮一杯濃縮咖啡,再加入熱水稀釋成一大杯交給你。
Thumbnail
2023/05/20
咖啡的沖煮中,有一個重要的步驟,那就是預浸(wetting)。這個步驟也有稱之為悶蒸的,不過過程中既沒有悶也沒有蒸,各位還是用預浸,或預先浸潤來理解比較合理。 那麼為什麼要預浸呢?
Thumbnail
2023/05/20
咖啡的沖煮中,有一個重要的步驟,那就是預浸(wetting)。這個步驟也有稱之為悶蒸的,不過過程中既沒有悶也沒有蒸,各位還是用預浸,或預先浸潤來理解比較合理。 那麼為什麼要預浸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製作一杯極致手沖咖啡,不僅需要精選的器具,更需要細緻入微的沖煮技藝。以下是製作一杯完美咖啡所需注意的精緻要素: ⚠️ 瞄準時機的精準度 在不同的沖煮方案中,熱水分次注入,萃取時間並非等同於製作時間。切記,真正的接觸時間是咖啡風味的關鍵。 ⚠️ 挑戰:一次萃取多杯 當你需要一次性萃
Thumbnail
製作一杯極致手沖咖啡,不僅需要精選的器具,更需要細緻入微的沖煮技藝。以下是製作一杯完美咖啡所需注意的精緻要素: ⚠️ 瞄準時機的精準度 在不同的沖煮方案中,熱水分次注入,萃取時間並非等同於製作時間。切記,真正的接觸時間是咖啡風味的關鍵。 ⚠️ 挑戰:一次萃取多杯 當你需要一次性萃
Thumbnail
今天來談咖啡沖煮條件重要性排行,越靠前的項目影響愈大,想要讓自己的咖啡變好喝,修正靠前的項目提升會比較快,不過當修正前項比較困難的時候,就只好往後選擇了。我還會加入方便取得性與花費來給大家做參考。
Thumbnail
今天來談咖啡沖煮條件重要性排行,越靠前的項目影響愈大,想要讓自己的咖啡變好喝,修正靠前的項目提升會比較快,不過當修正前項比較困難的時候,就只好往後選擇了。我還會加入方便取得性與花費來給大家做參考。
Thumbnail
今天開了新的咖啡沖煮課程,剛好可以來整理教學文。我個人傾向從辨識咖啡品質這個角度,來切入咖啡沖煮的學習。咖啡的呈現,重點在於飲用時,能展現出咖啡本身的風味特質,並兼顧飲用者的喜好與瑕疵風味的排除。
Thumbnail
今天開了新的咖啡沖煮課程,剛好可以來整理教學文。我個人傾向從辨識咖啡品質這個角度,來切入咖啡沖煮的學習。咖啡的呈現,重點在於飲用時,能展現出咖啡本身的風味特質,並兼顧飲用者的喜好與瑕疵風味的排除。
Thumbnail
手沖3大重點與實作,讓大家在家輕鬆手沖,享用一杯自己喜歡的咖啡。 1.挑選自己喜歡風味的咖啡豆 2.注意咖啡的「濃度」 3.注意咖啡的「萃取率」
Thumbnail
手沖3大重點與實作,讓大家在家輕鬆手沖,享用一杯自己喜歡的咖啡。 1.挑選自己喜歡風味的咖啡豆 2.注意咖啡的「濃度」 3.注意咖啡的「萃取率」
Thumbnail
之前已經寫過金杯理論與部分的咖啡沖煮變因,金杯理論中有沖煮的六大變因。 今天我們來補完之前沒有寫到的部分。 沖煮的六大變因如下: 1、正確的使用器材 2、粉水比 3、適當的研磨 4、溫度、時間、擾動 5、濾材 6、水質
Thumbnail
之前已經寫過金杯理論與部分的咖啡沖煮變因,金杯理論中有沖煮的六大變因。 今天我們來補完之前沒有寫到的部分。 沖煮的六大變因如下: 1、正確的使用器材 2、粉水比 3、適當的研磨 4、溫度、時間、擾動 5、濾材 6、水質
Thumbnail
托現代科技的高度發展,與業界專家的長期研究。我們已經知道咖啡的沖煮並非是一種玄學,而是一個單純的物理現象。讓我們來放下各種需要「苦練」的動作、手法與流派,使用基本的科學數據,來沖出一杯好咖啡吧。
Thumbnail
托現代科技的高度發展,與業界專家的長期研究。我們已經知道咖啡的沖煮並非是一種玄學,而是一個單純的物理現象。讓我們來放下各種需要「苦練」的動作、手法與流派,使用基本的科學數據,來沖出一杯好咖啡吧。
Thumbnail
昨天有以前上過課的學生來訪,並問了我這個問題,身為一個負責任的老師,感覺必須來提供售後服務,所以把他當成今天的題目來寫寫看。當然每個人在家實際上遭遇的問題不同,我來試想幾種可能,如果能解決問題就太棒了。如果還有其他的原因,也不妨留言給我。也許下一期的【咖啡Q&A 】,就是回答你的提問呦。
Thumbnail
昨天有以前上過課的學生來訪,並問了我這個問題,身為一個負責任的老師,感覺必須來提供售後服務,所以把他當成今天的題目來寫寫看。當然每個人在家實際上遭遇的問題不同,我來試想幾種可能,如果能解決問題就太棒了。如果還有其他的原因,也不妨留言給我。也許下一期的【咖啡Q&A 】,就是回答你的提問呦。
Thumbnail
咖啡沖煮六要件 咖啡要怎麼沖煮? 這是一個很大的命題。 應該依照所使用咖啡豆, 加上環境、器材等條件來決定。 真的要探究所有的變因與可能性,實際上有點複雜。 但若單純想喝到一杯好的咖啡,也沒有那麼的困難。 來寫寫一些合理、常常有效的基本條件。提供愛好者們參考,曾經上過課的學生也可以當成補充教材。
Thumbnail
咖啡沖煮六要件 咖啡要怎麼沖煮? 這是一個很大的命題。 應該依照所使用咖啡豆, 加上環境、器材等條件來決定。 真的要探究所有的變因與可能性,實際上有點複雜。 但若單純想喝到一杯好的咖啡,也沒有那麼的困難。 來寫寫一些合理、常常有效的基本條件。提供愛好者們參考,曾經上過課的學生也可以當成補充教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