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HAPPY HAPPY溝通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閱讀書名

HAPPY HAPPY溝通力:瑞典知名談判專家傳授最強說話術,讓彼此化解歧見,達成共識,共創未來


📖閱讀筆記

第一章 什麼是「皆大歡喜」?

所謂的「皆大歡喜」,是藉由重視雙方的滿意度、良好關係、合作愉快、以及永續未來,進而達成共識的絕佳狀態。

第二章 達成共識,就是和對方的大腦對話

■ 鏡像神經元是換位思考和同理心的基礎

換位思考通常跟事實和處境有關,而同理心則跟理解別人的感受有關。此外,研究指出,當人們在討論跟金錢、價格和能力程度相關的具體情況中,能夠換位思考是最重要的;而在涉及感情的討論時,同理心則是關鍵。

第三章 步驟一:保持正面的心態

■ 啟動正向情緒的開關

  • 訣竅一、維持適當的葡萄糖水平
  • 訣竅二、建立快樂公式:「好的,謝謝你,真美,太棒了,真好」
  • 訣竅三、瞇眼微笑

■ 火冒三丈時告訴自己S.T.O.P.

  • Stop:當你感覺一股衝動或情緒上來時,停在你所處的當下。
  • Take:做幾個深呼吸。
  • Observe:觀察此刻你身體的感受,並替那股衝動或情緒命名。
  • Plan:計畫並思索接下來的應對方式。

■ 將情緒標籤化能讓人冷靜

當我們替某個衝動或情緒命名時,會把本來存在我們內在的事物,轉變成一個可以從外部觀察的事物。

第四章 步驟二:深思熟慮

■ 整合各方的興趣利益,就能達成共識

  • 問題一、我們想要什麼?
  • 問題二、有哪些替代方案?

第五章 步驟三:建立連結

■ 與人建立關係的三大祕訣

  • 祕訣一、展現好奇心
  • 祕訣二、願意傾聽,並試著理解
  • 秘訣三、別把自己放在重要位置

第六章 步驟四:謹慎說話

■ 慎選內在需求和替代方案的相關用語

  • 訣竅一:展現好奇心與理解。
  • 訣竅二:勇於說出自己的内在需求。
  • 訣竅三:先談細節,別一開始就提出解決方案。
  • 訣竅四:說語要果決明確。
  • 訣竅五:富含創意,以找出彼此都能滿意的替代方案

第七章 步驟五:備妥B計畫

■ 如何知道何時該堅持?何時該轉彎?

一、當某人拒絕放棄立場時

  • 詢問對方以他的立場要如何解決問題
  • 以「假想論證」的形式提問

二、當有人抨擊你或是你的建議時

解決之道不在於捍衛自己,而是反其道而行,也就是歡迎對方多批評自己。並且這麼告訴對方:「你説不喜歡我的提議。能否請你進一步説明,你認為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三、當某人生氣時

  • 給對方一個排解情緒的機會
  • 提問和傾聽

第十二章 如何應對難搞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會遇到一些難搞的人。在碰到極度需要關懷的人、予取予求的人,或是自戀狂時,我們都還可以透過喚起他們休眠的鏡像神經元,試圖達成共識。畢竟,鏡像神經元是達到皆歡喜狀態的必要因子。

如果你碰到一個符合内文中所敘述精神變態狂特徵的人,請盡快離開,因為這種人對你的身心都深具威脅。

當你碰到「毛很多」的傢伙時(這裡不包括嚴重的精神變態狂),請嘗試用不具指責口吻的「第一人稱陳述」,來喚醒他們的同理心。如果你反覆嘗試後,還是無法打動對方,可考慮直接離開。


📝閱讀心得

HAPPY HAPPY溝通力的5大步驟:

  1. 保持正面的心態
  2. 深思熟慮
  3. 建立連結
  4. 謹慎說話
  5. 備妥B計畫

目前談判書籍讀下來,已經差不多都重複了,我自己是偏向以FBI行為分析小組為首的行為取向派,就像諮商我也偏向認知行為取向,這一派別對一般人生活溝通上也比較有幫助,如果用理智與情感劃分,此派是偏向處理情感。

此書列出溝通力的五步驟,比較適用於簡易模式,書中寫道如果遇到「毛很多」的地獄模式時,若無法喚醒對方同理心,則建議直接離開,但顯然FBI無法這麼做,這種書就像只寫光明面,而避開黑暗面,例如《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怎麼不提八大行業適不適用呢?看完《做工的人》或《我在底層的生活》後,大概會認為這些只寫光明面的書也太過於「政治正確」與雞湯。

此書提到「鏡像神經元是換位思考和同理心的基礎」,而杏仁核是正向情緒的威脅,與之前《恐懼的力量》認為杏仁核可能是同理與利他的觀點不太一樣,不過鏡像神經元說確實比較主流,而此書提到鏡像神經元是換位思考和同理心的基礎:

  • 換位思考:
    • 跟事實和處境有關。
    • 當人們在討論跟金錢、價格和能力程度相關的具體情況中,能夠換位思考是最重要的。
  • 同理心:
    • 跟理解別人的感受有關。
    • 在涉及感情的討論時,同理心則是關鍵。

而《同理心、情感與互為主體》一書提到:

Karsten Stueber(2006)將同理心大概分為兩種:基本的同理心(basic empathy)和繹演的同理心(reenactive empathy)。前者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所直接感受的移情效果,亦即從對方的情緒狀態而感知其喜怒哀樂;後者則是加上了自身理性的推估與演繹。易言之,基本的同理心是「直觀地」理解到他者的情感狀態,或喜或怒;但若要進一步瞭解對方為什麼會處在此一情緒狀態中,就需仰賴「理性地」演繹、模擬與再現他者情緒狀態的能力了。Stueber的分類打開了研究同理心的視野。那就是如何兼顧直觀與理性、身體感知與心智能力。

或許「換位思考」可歸於「繹演的同理心」,而書中繼續提到:

Empathy在臺灣學界一般譯作「同理心」,但詳盡地說,或可將之定義為一種「設身處地」的狀態(Halpen 2001)。「設身」指的是置身事外的第三者需得產生一種擬似第一人稱的感同身受;而「處地」則是從對方的處境來觀看。—《同理心、情感與互為主體:人類學與心理學的對話(增訂版)》

當然後段還有提及同理心會有「加諸自我意志於他者身上」的討論,對瞭解同理心的面向也有幫助,不過就太離題了。而將同理心定義為「設身處地」的狀態也有「後設觀」的味道。

回到此書初階版心態練習為:瞇眼微笑,換句話說是練習演得像真實微笑,而尚有其他等級:

  • 初階班:練習演得像真實微笑,再透過外部表情影響內在情緒。對於憤怒STOP、標籤化。
  • 中階班:將憤怒轉為好奇心,將憤怒的「為何(Why)」改寫為好奇的「是什麼(What)讓你覺得……」。
  • 中階偏鋒班:當接受「為何(Why)」疑問時,使用「為何不(Why not)」反詰。
  • 高階班:演出策略性憤怒,但維持內心平靜。
  • 靜心班:憤怒是積極的悲傷;悲傷是消極的憤怒。它們是同一件事。—奧修

岔個話題,憤怒與悲傷是同一件事,這大概也是主要常見忿怒尊的原因,大悲與忿怒是一體兩面,當對被害者感到悲傷時,也能對加害者感到憤怒;或當你對外在感到憤怒時,也能轉而對自己感到悲傷,俗語常見:悲憤交加、化悲憤為力量。

而當後設能力越強,能使用的技能越多、演技越好、內心越平靜,但也同時會讓「人性」感逐漸消失,就像跟AI談判,AI會演算出在合適的時機加點幽默、作勢生氣、表現同理心,這是一個溝通、談判人磨練技術的末路嗎?就如蕭沆所言:

賣淫跟哲學一樣,都處於社會邊緣,而賣淫,這個頭腦清醒的流浪學院所提出的最高教義,就是對人對己都不抱任何信念。「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是在姑娘們的教導中學來的」,一個接受一切又拒絕一切的思想者,理應如是慨嘆。—《解體概要》

而聖嚴法師說道:

《維摩經》中的天女散花,又是美女又是鮮花,菩薩們看了若無其事,認為是天女自己在散花罷了,跟菩薩們不起關聯;可是那些阿羅漢對美女和鮮花還存有潛在的厭離心,所以花落到他們身上就掉不下來了,這是因為心有所住。因此,「心無所住」是身在紅塵能不受紅塵困擾,「生其心」是出入紅塵還能救濟紅塵中的眾生,為他們說法。—《聖嚴說禪》

是否修行人是在蕭沆所說的基礎上,又更進一步呢?「對人對己都不抱任何信念」是「心無所住」的前置嗎?

走筆至此已離題太遠,不過這本來就是透過書寫來整理自己思緒,光是靠書寫整理思緒都如此混亂了,更何況在腦中的千頭萬緒,聽書中說的來去「維持適當的葡萄糖水平」吧!

avatar-img
101會員
452內容數
沉思靜心,簡樸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子非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5大核心情緒策略,創造共贏成果
貓咪教我的人心操控術,再難搞的人和貓都能輕鬆應付
找回最初的你,發現生命答案,敲開幸福之門
當世界崩壞時,我們更要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給總是越想越糾結的你,不用吃藥的療「鬱」處方箋
5大核心情緒策略,創造共贏成果
貓咪教我的人心操控術,再難搞的人和貓都能輕鬆應付
找回最初的你,發現生命答案,敲開幸福之門
當世界崩壞時,我們更要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給總是越想越糾結的你,不用吃藥的療「鬱」處方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正向的自我對話對於調節情緒、增強自信、終止負面思維和解決問題至關重要。培養這種對話方式的方法包括自我覺察、替換負面詞語、寫下正向想法、接觸愉快的記憶和持之以恆。可以持續關注本系列,藉由分享的方式找到適合自己的療癒方式。
Thumbnail
目前市面上有許多談論情緒的書,並且從各種面向討論情緒,而這本書《壞情緒,變好事的5堂正向心理課》主要強調情緒調節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去「意識或覺察到情緒,並且探索這樣的情緒」,也強調要與自己和解。這本書比較多的是透過「探索」、「反思」,因為在閱讀過程中要去不斷思考裡面的問題,才可能比較會有收穫。
Thumbnail
情感交流中,互相影響是至關重要的。高情商在於平和溝通,取得自我與對方的平衡。非以強烈情緒表達自己的立場,而是通過溝通和情緒表達,達到目標。積極的互動能夠創建穩固的關係基礎,並改善婚姻關係。互相影響的方式可以是簡單的小動作,也可以透過微妙的表情產生正面的影響。
Thumbnail
同理心是指能理解和感受他人的情緒、想法和經歷的一種能力。 在人際交往中若能展現同理心,可促進更深層次的理解和信任。 以下是一些展現同理心的方法: 展現同理心需要時間和練習,但它可以極大地改善人際關係,增強彼此間的理解和信任。 全神貫注:將注意力集中在對方的言語和非言語溝通上。 眼神接觸:保
[《同理心對話》作者Celeste Headlee在TED talk的分享內容] 不要分心:專注在談話的當下。 不要自以為是:在進入每一次談話時,先假定自己可以學習到一些東西。每個人都在某方面是專家。另外,放下自己的看法,這讓對方不會這麼敏感,也更願意吐露自己的心聲。 使用開放式問題:誰、什麼
Thumbnail
得有兩個人,才能把彼此的關係搞得一團糟;但單憑一個人的力量,就可以扭轉關係的僵局。 如果你無法與對方達成協議,那麼,「談判協議最佳替代方案」就是最好的行動方案,這會是你最大的力量來源,無條件照顧自己最深的需求。 當我們愈仰賴別人來滿足自己的需求,對方對我們的掌控就會更強。 進入深層的恐懼,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溝通技巧很重要,但是要注意,只有外在的技巧改善溝通並不夠。本文分享從《同理心對話》學到的技巧,分成『說話者』及『聽者』,讓你從內心開始改善溝通,並達到更深層次的對話。
Thumbnail
67 篇文章|119759 字 說話觀|一對一說話藝術|人際關係 序 你是否曾因為溝通困難、人際疏離,甚至是無法理解他人或被他人理解而感到困惑呢? 讓我們帶你進入本系列文章的世界,它將為你解開人際關係的困惑、解決不會聊天的煩惱、滿足被他人需要的需求。 本系列文章深入淺出的將溝通技巧分解成各個
Thumbnail
要先分辨對方說話時是開心還是不開心,看起來是開心的話,是滿足了什麼欲望?不開心的話又是什麼欲望沒滿足? 比如對方說「下個月我全家要出國旅行」但看起來好像沒有很高興,「你看起來不太開心,是因為去的國家沒興趣嗎?」猜對會覺得你真了解我,猜錯也會更深入聊原因。 識破對方的情緒,敏銳的捕捉到這種矛盾
Thumbnail
談同理心,透過化繁為簡的方式,分享對於進入「解決問題」模式的認識及實際運用方法。文章中以具體例子舉出在溝通過程中,如何運用同理心來幫助對方得到支持與認同。同時分享了在溝通中的「一個動作兩個反應」的操作心法,並提供了對話範例,讓讀者更容易理解同理心的應用。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正向的自我對話對於調節情緒、增強自信、終止負面思維和解決問題至關重要。培養這種對話方式的方法包括自我覺察、替換負面詞語、寫下正向想法、接觸愉快的記憶和持之以恆。可以持續關注本系列,藉由分享的方式找到適合自己的療癒方式。
Thumbnail
目前市面上有許多談論情緒的書,並且從各種面向討論情緒,而這本書《壞情緒,變好事的5堂正向心理課》主要強調情緒調節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去「意識或覺察到情緒,並且探索這樣的情緒」,也強調要與自己和解。這本書比較多的是透過「探索」、「反思」,因為在閱讀過程中要去不斷思考裡面的問題,才可能比較會有收穫。
Thumbnail
情感交流中,互相影響是至關重要的。高情商在於平和溝通,取得自我與對方的平衡。非以強烈情緒表達自己的立場,而是通過溝通和情緒表達,達到目標。積極的互動能夠創建穩固的關係基礎,並改善婚姻關係。互相影響的方式可以是簡單的小動作,也可以透過微妙的表情產生正面的影響。
Thumbnail
同理心是指能理解和感受他人的情緒、想法和經歷的一種能力。 在人際交往中若能展現同理心,可促進更深層次的理解和信任。 以下是一些展現同理心的方法: 展現同理心需要時間和練習,但它可以極大地改善人際關係,增強彼此間的理解和信任。 全神貫注:將注意力集中在對方的言語和非言語溝通上。 眼神接觸:保
[《同理心對話》作者Celeste Headlee在TED talk的分享內容] 不要分心:專注在談話的當下。 不要自以為是:在進入每一次談話時,先假定自己可以學習到一些東西。每個人都在某方面是專家。另外,放下自己的看法,這讓對方不會這麼敏感,也更願意吐露自己的心聲。 使用開放式問題:誰、什麼
Thumbnail
得有兩個人,才能把彼此的關係搞得一團糟;但單憑一個人的力量,就可以扭轉關係的僵局。 如果你無法與對方達成協議,那麼,「談判協議最佳替代方案」就是最好的行動方案,這會是你最大的力量來源,無條件照顧自己最深的需求。 當我們愈仰賴別人來滿足自己的需求,對方對我們的掌控就會更強。 進入深層的恐懼,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溝通技巧很重要,但是要注意,只有外在的技巧改善溝通並不夠。本文分享從《同理心對話》學到的技巧,分成『說話者』及『聽者』,讓你從內心開始改善溝通,並達到更深層次的對話。
Thumbnail
67 篇文章|119759 字 說話觀|一對一說話藝術|人際關係 序 你是否曾因為溝通困難、人際疏離,甚至是無法理解他人或被他人理解而感到困惑呢? 讓我們帶你進入本系列文章的世界,它將為你解開人際關係的困惑、解決不會聊天的煩惱、滿足被他人需要的需求。 本系列文章深入淺出的將溝通技巧分解成各個
Thumbnail
要先分辨對方說話時是開心還是不開心,看起來是開心的話,是滿足了什麼欲望?不開心的話又是什麼欲望沒滿足? 比如對方說「下個月我全家要出國旅行」但看起來好像沒有很高興,「你看起來不太開心,是因為去的國家沒興趣嗎?」猜對會覺得你真了解我,猜錯也會更深入聊原因。 識破對方的情緒,敏銳的捕捉到這種矛盾
Thumbnail
談同理心,透過化繁為簡的方式,分享對於進入「解決問題」模式的認識及實際運用方法。文章中以具體例子舉出在溝通過程中,如何運用同理心來幫助對方得到支持與認同。同時分享了在溝通中的「一個動作兩個反應」的操作心法,並提供了對話範例,讓讀者更容易理解同理心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