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

時間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詩人、物理學家,一個講究詩意,探究時間對人生的感觸,一個研究時間是否存在,是否存在逆流的可能,更有許多電影在探究操控時間的可能性以及邏輯可能性。時間到底是什麼?

每分每時每天每周每月每年,一輩子莫名的開始,莫名的結束,時間存在於冥冥之中,拉扯著每一個人的生命,不管樂不樂意,一年又一年的就過去了,從年幼走到中年走向老年,最後生命的時間結束了,呼吸也停止了。

所有的一切都不存在意義,對於我們而言,沒有任何意義,不管有沒有做什麼,做了什麼,都是一樣的。

我們活著總是在思考生命的意義,時間的存在嗎?生命的盡頭除了死亡還有什麼嗎?這一切除了證明我們在思考外,似乎沒有任何意義。

不管怎麼思考,怎麼辯證,怎麼實驗,我們就像盲人摸象一樣,永不見真相,那不是我們能夠理解的法則,恍恍惚惚之間,也許是我們對自己定下的規定,止於目前的理解,至於輪迴之外的真相,超過這條線也許就一腳跨過去了。

也許是因為我們本身存在的角度鎖死了我們對生命、時間的認知,所以註定我們不可能看見真相。

也因此,讓許多人對於這一切答案的追求更加渴望,只是就像緣木求魚一樣,難。

所以,不再思考時間這個問題,認真的過好每一天,也許學習,也許創作、也許更多的生活瑣事、做讓自己滿足的事情,不再掙扎於時間與生命的意義,一場人生一場夢,也許根本不必在意那些讓自己「內耗」的事情。

色鉛筆畫

色鉛筆畫


讓時間與人生的探究留在美麗動人的詩意與情人之間的私語中,讓我們將心靈的羽翼展開,飛越生活的草木蔽影,隨風而舞,彷彿成為大地上一片自由飄揚的雲。在這無盡的宇宙中,我們就像星辰一樣微小而閃耀,不再被煩惱所所擾婉,沉浸在每一個瞬間的美好之中。或許,真正的生命意義就蘊藏在這些看似平凡卻又深刻的時刻。

讓我們擁抱生活的色彩,用調色板在豐富的顏料上,將每一天都各自構成自己的畫作。讓微笑成為生命的旋律,用感恩之心品味每一次屬於日落的輪換。人生的起伏時刻,也讓心靈深處的安靜成為面對挑戰的堅固支柱。

在這美好的旅途中,讓愛成為我們的指南星,引領我們走過永恆的歡笑和淚水。不再追逐時間的腳步,而是與它共舞,輕盈而自在。也許,生命的奧祕就在蘊藏以這種輕盈與自在的方式,如同動人的樂章,奏響著我們獨特而美妙的旋律。


avatar-img
月菲的沙發
41會員
455內容數
真實世界比想像的世界更難以想像,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世界觀,微觀或宏觀?將一切串聯起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月菲的沙發 的其他內容
生活總是讓人沉悶,日復一日的重複一樣的事情,上班下班,上課下課,或是吵架合好不停地重複 ,有的時候,莫名的不知道該怎麼堅持下去,該抱著什麼心態生活呢? 積極的話,一旦動力消失就會讓人消沉,找不到生活的目標和方向,所以要避免這種情況發生,需要試著尋找多個動力來源,才不會一旦動力消失,就會讓人失去方向
當你長時間待在一個熟悉的地方或狀況中,可能會開始變得有點懶惰,害怕嘗試新事物。這是一個很常見的情況,我們通常稱之為「舒適圈」。在這個圈子裡,你熟悉一切,你感到自己非常厲害,不怕什麼挑戰,因為你已經經歷了很多,有很多經驗。 在內心老化的過程中,我們會覺得自己越來越厲害,越來越得心應手,無所畏懼,我們
物質需要發展到了某一個階段,人們在追求物質的痛苦中,轉向思考精神層面的問題。現在越來越多人在思考人生的意義,人為什麼要活著,為什麼需要活著,生命為什麼需要延續,意義到底在那裡? 人生有意義嗎? 從很久以前,我就在思考這個問題,幾十年過去了,依舊沒有答案,但是在當時,我給自己一個答案,「也許人生的
當我們遇到難以跨越的難題,一再努力卻總是無法克服生活中的困難,生活給你我的困境是如此煎熬,是不是會想要逃避, 最後想要結束自己,一了百了呢? 以為這樣就能解決問題?反正再也不需要面對問題了,是不是在那一刻都會這樣想? 有沒有人在最後一刻想的是,我還想活下去? 自殺的人,在最後生命流盡的時候,想
誰說修煉就一定要有長時間的靜坐? 就算你每天忙於工作、學業、家庭,也有許多機會可以修心養性。 在忙碌中保持內心的寧靜,保持對自己和他人的善意,這本身就是一種修煉。 無論是工作中的一點放慢,還是休息時的深呼吸,都能讓你更加平靜、充滿能量地面對生活。 修煉到底是什麼? 以最基礎的來說,是呼吸,
當我們面臨生離死別的時刻 我們會沉浸在悲傷裡多久?這個問題似乎是人生離別中最艱難的一部分。我們是否可以量化悲傷,以日子計算?然而,時間似乎不能簡單解答這個問題。悲傷並不會在某個特定的時間點就自動結束,它是一種情感的循環,而我們需要的是給予自己足夠的時間去感受,去處理。 然後我們又會問自己,如果悲
生活總是讓人沉悶,日復一日的重複一樣的事情,上班下班,上課下課,或是吵架合好不停地重複 ,有的時候,莫名的不知道該怎麼堅持下去,該抱著什麼心態生活呢? 積極的話,一旦動力消失就會讓人消沉,找不到生活的目標和方向,所以要避免這種情況發生,需要試著尋找多個動力來源,才不會一旦動力消失,就會讓人失去方向
當你長時間待在一個熟悉的地方或狀況中,可能會開始變得有點懶惰,害怕嘗試新事物。這是一個很常見的情況,我們通常稱之為「舒適圈」。在這個圈子裡,你熟悉一切,你感到自己非常厲害,不怕什麼挑戰,因為你已經經歷了很多,有很多經驗。 在內心老化的過程中,我們會覺得自己越來越厲害,越來越得心應手,無所畏懼,我們
物質需要發展到了某一個階段,人們在追求物質的痛苦中,轉向思考精神層面的問題。現在越來越多人在思考人生的意義,人為什麼要活著,為什麼需要活著,生命為什麼需要延續,意義到底在那裡? 人生有意義嗎? 從很久以前,我就在思考這個問題,幾十年過去了,依舊沒有答案,但是在當時,我給自己一個答案,「也許人生的
當我們遇到難以跨越的難題,一再努力卻總是無法克服生活中的困難,生活給你我的困境是如此煎熬,是不是會想要逃避, 最後想要結束自己,一了百了呢? 以為這樣就能解決問題?反正再也不需要面對問題了,是不是在那一刻都會這樣想? 有沒有人在最後一刻想的是,我還想活下去? 自殺的人,在最後生命流盡的時候,想
誰說修煉就一定要有長時間的靜坐? 就算你每天忙於工作、學業、家庭,也有許多機會可以修心養性。 在忙碌中保持內心的寧靜,保持對自己和他人的善意,這本身就是一種修煉。 無論是工作中的一點放慢,還是休息時的深呼吸,都能讓你更加平靜、充滿能量地面對生活。 修煉到底是什麼? 以最基礎的來說,是呼吸,
當我們面臨生離死別的時刻 我們會沉浸在悲傷裡多久?這個問題似乎是人生離別中最艱難的一部分。我們是否可以量化悲傷,以日子計算?然而,時間似乎不能簡單解答這個問題。悲傷並不會在某個特定的時間點就自動結束,它是一種情感的循環,而我們需要的是給予自己足夠的時間去感受,去處理。 然後我們又會問自己,如果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