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與飢餓之間的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談到修行,腦中第一個浮現的就是一個留著白鬍鬚的長者,盤腿坐在瀑布前,雙手合十,閉上眼冥想,這個景象對東方華人非常熟悉,然而浮現的畫面更多的是取決於每個人的精神境界,你腦中的畫面和我的不盡相同,這些往往是高度個人化的,心之所向,畫面油然而生。

修行的目的,除了追求長生不老、擺脫輪迴之外,不外乎提高自我精神力量、讓身體更健康,更是鍛鍊自己的心,修正自我的貪嗔癡種種不良惡習,最後明心見性,立地成佛。

只是修行的過程很艱辛,這是一場心靈修練的馬拉松,沒有相當的毅力、耐力及精神力,無法長久持續,但是,能夠藉由修行鍛練自己的自律能力,克服困難與磨難,堅持到底,雖然辛苦,卻一切都是值得的。

許多大師時常教導芸芸眾生要利用人生在世短短數十年的光陰,好好修行,努力提升自己的精神意識,加深對宇宙和人生在世的理解,寄望強大的內心力量,讓自己的這一世及來世得到晉升。

但是,不管修行的段數多高,地位多麼令人崇拜,只要是人,就要進食;人就是需要吃進食物,轉化後汲取能量,以維持身體機能順利運轉,尤其是均衡的飲食,有效保持身體健康,讓這個軀體完成我們想做的事。

俗話說「飽暖思淫慾」,意思人人都懂,意為生活富足,能吃飽穿暖,滿足了基本需求後,內心很容易產生暗黑想法,做出不該做的事。

而另一句「飢寒起盜心」,意義也淺顯易懂,當人吃不飽穿不暖之時,為了生存,貪婪、掠奪之心油然而生,別說掠奪食物,任何令人髮指的事都做得出來,還會自我合理化這個行為。

再來,如果處於半飢餓狀態,會有那些症狀?如果吃不飽容易產生沒力氣、掉髮、不易懷孕、 睡眠困擾、易怒、便秘等等困擾,更容易染上大大小小的病,苦不堪言。

綜合上述3點,「吃太飽、吃不飽、沒得吃」,都會對人體身心及行為產生嚴重的影響,所以,吃飯難不難,只能說,真的很難。

飢餓是人體發出需要進食獲取能量的訊息,要怎麼吃、如何吃、吃什麼,也是大大考驗人性,這時就顯現出修行的重要性。

近年來,大家最貼身的感受就是「萬物皆漲,只有薪水不漲」,再加上通膨影響,每個人花錢時一定會精打細算,尤其「吃飯」是剛需,這筆錢一定要花,只是要如何花、花多少,就值得考慮;也因為如此就產生新名詞「消費降級」。以前都吃雞腿便當,現在吃便當都不要主菜,就可以少花一點,同樣都是吃便當,菜色不重要,能飽(省錢)就行。

生命會渴求活下去,就要吃飯,在基本條件具備,能夠活下去之後,就會進階要求享樂,也就是大吃大喝,一旦這個念頭產生,就像輪迴一樣,永無止盡循環下去,直到生命結束。許多人都聽大師入定時,可以幾年不進食,這種情形違反人體自然定律,很難想像,假設為真,也只有修行許久,境界很高的大師級人物才能做到。

飢餓時吃飯、情人約會時吃大餐、跨年時和朋友慶祝大吃大喝,換個角度來說就是「享樂」,此時大腦會釋放多巴胺,讓人感到快樂,而要克制這種情緒,就需要用強大的自制力戰勝自己,降伏自己的心。而修行,簡單說就是藉由鍛鍊心智對抗人體的各種需求,過程相當辛苦,要忍人所不能忍,普通人一下子就放棄,「未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只有意志堅定,不間斷堅持的人,才會變成大師。

當我們為了滿足口腹之慾,會追求提升農業種植技術、發明有效率的耕種工具,連帶推動科技發展,在漸漸邁向富足之後,逐漸忘了對土地心存感恩,為求發展隨意破壞環境,沒有土地可以耕種,如何餵飽眾生,因此對大地心存感謝,也是修行的一部分。

除了滿足生理需求之外,更重要的事情還是回到追求心靈富足;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1943年發表於《心理學評論》期刊的論文〈人類動機的理論〉,提出「需求層次理論」,在基本的生理需求滿足後,一個階段邁向下一個階段,依次由低層次往高層次移動,最後追求自我實現。

而我認為,人生在世七情六慾是不能被消滅的,只能靠提升自我道德、精進自我修行來抑制,將慾望壓至最低;因為慾望無法被消滅,一旦被慾望蒙蔽,行為就會失控,而透過修行,就是要和自己的心戰鬥,以期有效深化自己的心靈,沉靜身心,對萬事萬物存有感恩之心,莫忘初衷。

raw-image



avatar-img
140會員
310內容數
這是我的寫作空間,將心中的想法轉化為文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風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錢,每個人都喜歡;只是給了你花不完的錢,難後呢?
吃飯是藝術,也是一門講究的學問。
書籍是人類知識精華的載體,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腦力就是國力,提升全民學習意願是一件嚴肅的事,希望藉由玩具來改變這個世界的學習方式,做中學,樂趣無窮
人活著就是為了吃飯,但是吃什麼、怎麼吃、和誰吃則是一門學問,也是生活樂趣所在
散步時看見路口監視器突發奇想,原來路口監視器也能迸出新火花,這也是創作靈感來源之一
錢,每個人都喜歡;只是給了你花不完的錢,難後呢?
吃飯是藝術,也是一門講究的學問。
書籍是人類知識精華的載體,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腦力就是國力,提升全民學習意願是一件嚴肅的事,希望藉由玩具來改變這個世界的學習方式,做中學,樂趣無窮
人活著就是為了吃飯,但是吃什麼、怎麼吃、和誰吃則是一門學問,也是生活樂趣所在
散步時看見路口監視器突發奇想,原來路口監視器也能迸出新火花,這也是創作靈感來源之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打破舊規則就容易改變,並且一次就有感覺!鍛鍊肌肉也是先破壞重構才有壯大的可能,脂肪(混沌不明)永遠包裹在瘦肉(真相)外面,我們必須把那些層層的舊習(脂肪)給清除掉,才能看見那形狀的美麗。會發現原來我們的本質就是簡單、輕盈並充滿無限可能。
Thumbnail
今天在諮詢的時候,提到最近的生活習慣上,有可以調整的部分。 特別是在飲食上,最近都在暴飲暴食。 老師就建議我,可以多注重飲食的攝取,比如可以多攝取一些青菜、澱粉攝取改為地瓜南瓜等等。 諮詢的氣氛也非常融洽,我也覺得老師講的非常道理 這時,非常奇怪,明明都在講非常正常的,而且客觀來看對我是好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走向身心合一的過程,若說寫隨筆是功臣,那枕在後方的大Boss功臣絕對是MM飲食
Thumbnail
應該做的事很多,但冥想卻能帶來周全的同步、增進Vision的能力,最後脫離線性成長而成為指數型成長。 但這些都不是目的地,目的地是給予,而給予的來源是愛。
Thumbnail
你會在覺得沮喪和壓力時,忍不住的一直狂吃東西嗎?你會一直說要節食減肥,卻一直失敗嗎?其實吃東西跟「情緒」有著很深的關聯,我們在吃東西上很不理性?就是因為「情緒」在搞鬼。
Thumbnail
(3)悟り(瞑想)  人間とはいったい何なのでしょうか。 なぜそんなに一生懸命働くのですか? 自分の道を見つけた人もいれば、まだ混乱している人もいます。  マズローの8つの欲求についてお話ししましょう。   心理学者のアブラハム・マズローは、1943年に『Psychological Review』(
Thumbnail
人的一生好像都在不斷的追求,追求新的目標,追求更大的成功。不斷的追求的背後,代表著我們沒有辦法得到持續的滿足感,就如同肚子餓這種生理需求一樣,吃了食物之後會感到飽足感,但一陣子之後,肚子又會開始餓了,迫使我們又需要去找食物來填補肚子,這是人類為了持續繁衍的進化結果。《重啟人生》一書的作者Arthur
Thumbnail
剛要發心吃素。年輕的時候還沒吃素,剛發心,尤其自己又是喜歡運動的運動員,想要改成吃素有時候內心是非常大的衝擊和煎熬。運動員總是一個概念,好像「無肉不歡」,沒有肉就沒有體力。其實到後面就發現,這些都是錯誤的。
Thumbnail
若你經常無法剋制自己對垃圾食物的渴望,這篇文章將會解釋你的飢餓感可能不只是肚子餓。文章分享了五種飢餓的類型,並提出了一些解決飢餓的方法。通過心理社會飢餓、想法飢餓、情緒飢餓、行為飢餓和人際飢餓這五種飢餓的類型,作者提供了應對「嘴饞」問題的方法建議。最後,文章結尾鼓勵讀者通過飲食和運動習慣來維護健康。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打破舊規則就容易改變,並且一次就有感覺!鍛鍊肌肉也是先破壞重構才有壯大的可能,脂肪(混沌不明)永遠包裹在瘦肉(真相)外面,我們必須把那些層層的舊習(脂肪)給清除掉,才能看見那形狀的美麗。會發現原來我們的本質就是簡單、輕盈並充滿無限可能。
Thumbnail
今天在諮詢的時候,提到最近的生活習慣上,有可以調整的部分。 特別是在飲食上,最近都在暴飲暴食。 老師就建議我,可以多注重飲食的攝取,比如可以多攝取一些青菜、澱粉攝取改為地瓜南瓜等等。 諮詢的氣氛也非常融洽,我也覺得老師講的非常道理 這時,非常奇怪,明明都在講非常正常的,而且客觀來看對我是好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走向身心合一的過程,若說寫隨筆是功臣,那枕在後方的大Boss功臣絕對是MM飲食
Thumbnail
應該做的事很多,但冥想卻能帶來周全的同步、增進Vision的能力,最後脫離線性成長而成為指數型成長。 但這些都不是目的地,目的地是給予,而給予的來源是愛。
Thumbnail
你會在覺得沮喪和壓力時,忍不住的一直狂吃東西嗎?你會一直說要節食減肥,卻一直失敗嗎?其實吃東西跟「情緒」有著很深的關聯,我們在吃東西上很不理性?就是因為「情緒」在搞鬼。
Thumbnail
(3)悟り(瞑想)  人間とはいったい何なのでしょうか。 なぜそんなに一生懸命働くのですか? 自分の道を見つけた人もいれば、まだ混乱している人もいます。  マズローの8つの欲求についてお話ししましょう。   心理学者のアブラハム・マズローは、1943年に『Psychological Review』(
Thumbnail
人的一生好像都在不斷的追求,追求新的目標,追求更大的成功。不斷的追求的背後,代表著我們沒有辦法得到持續的滿足感,就如同肚子餓這種生理需求一樣,吃了食物之後會感到飽足感,但一陣子之後,肚子又會開始餓了,迫使我們又需要去找食物來填補肚子,這是人類為了持續繁衍的進化結果。《重啟人生》一書的作者Arthur
Thumbnail
剛要發心吃素。年輕的時候還沒吃素,剛發心,尤其自己又是喜歡運動的運動員,想要改成吃素有時候內心是非常大的衝擊和煎熬。運動員總是一個概念,好像「無肉不歡」,沒有肉就沒有體力。其實到後面就發現,這些都是錯誤的。
Thumbnail
若你經常無法剋制自己對垃圾食物的渴望,這篇文章將會解釋你的飢餓感可能不只是肚子餓。文章分享了五種飢餓的類型,並提出了一些解決飢餓的方法。通過心理社會飢餓、想法飢餓、情緒飢餓、行為飢餓和人際飢餓這五種飢餓的類型,作者提供了應對「嘴饞」問題的方法建議。最後,文章結尾鼓勵讀者通過飲食和運動習慣來維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