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珍老師線上授課:戰爭、閱讀與理解的思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黃國珍老師線上授課

  當世界期在異情中逐步康復之際,政治衝突的影響從歐洲擴散開來……

  中東火藥庫再度被引燃,以色列和哈瑪斯衝突的是非對錯,你怎麼看?你認同哪一邊?包含我們自己會不會變成下一個戰場?從烏俄戰爭到現在這場戰爭,看起來好像沒有直接關係。

  歷史是共業,既是共業,不該再以『過去』製造現在及未來的衝突,如果兩方都沒有共識,衝突只會一再發生,指責哪一方,似乎都不妥。

  如果我今天為了自保而傷人,是否就是正當?以色列是防衛,那是否會防衛過當?以色列這樣的報復,報復是過過當?戰爭之間的公平又要如何定義?那什麼是適切?當人被當成數字時,這樣是否也有問題?一個強壯的人不能打人,但是就應該被打?以色列活在阿拉伯世界,這些國家要聯合打以色列,以色列是否有還手之處?如果戰爭,哈瑪斯殺一千人,以色列殺一千五百人,那這樣就公平?平民也是無辜的,那他們就應該遭遇這件事情?兩國的行為準則不同,因準則不同就不一定不失衡。

  為什麼要閱讀?為什麼要思考?當我理解這個作品時可以遷移到真實生活。但是課本的情境不如真實世界的真實。戰爭仰賴的是雙方的理智,否則我們的地球承受不住這樣的戰火。

  哈瑪斯值不值得同情?以色列是否要支持?現在戰爭有很多要求,比如醫院不打、小孩不打等等。但哈瑪斯把飛彈軍事地點放在醫院地下,不這樣做,我們依然會同情哈瑪斯,但是這樣做對嗎?

報導新聞事件重要還是幫助現場有需要的人重要?

  有些簽約的記者和哈瑪斯有關係,一起參與哈瑪斯突襲以色列的過程,拍攝哈瑪斯屠殺平民的過程,請問記者知道哈瑪斯要戰爭、屠殺平民,記者沒有說,也看著事件發生,請問記者應該如何處理?比如拍攝經典照片的記者,他拍攝非洲兒童和禿鷹虎視眈眈的照片,他獲得獎項,但也爆受批判,最後受不了良知上的譴責,後來自殺了。

閱讀素養是理解的過程。 所以大量閱讀、多元閱讀之必須。

  真正的廣泛和大量閱讀,就是發現自己的閱讀量不足,就在多看一些資料去了解,讓實作去增加自己的能力,比如是否能夠回答以下問題:

Q在中東的加薩走廊發生什麼事?(恐怖攻擊是否有正當性?)

Q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為什麼有衝突?(歷史恩怨要如何看待?多久才算過去?)228事件

Q哈瑪斯組織和巴勒斯坦有什麼關係?(哪一方足以代表巴勒斯坦人民?)中國共產黨VS中國

Q哈瑪斯組織可以代表巴勒斯坦嗎?(以色列出兵反擊的正當性是什麼?)八國聯軍是正義的嗎?

Q為什麼西方世界發生許多支持巴勒斯坦與哈瑪斯的遊行示威?

(如果巴勒斯坦值得同情,以色列的處境就不值得關心嗎?)

Q你對這次衝突的看法,你支持哪一方?()

大量閱讀報章媒體的前提是,消息來源一定要可信的,才能做接下來的價值判斷。

透過閱讀過濾訊息,培養思考能力。

  我們是否有真時看見真相,還是被風向帶著走?我們如果是一棵大樹,就不擔心風吹,但如我們事一顆小草呢?

正當性! 當社為法則沒有作用,回歸到自然法則—弱肉強食,弱勢族群的悲歌響起……

  有法條規範的叢林法則,現在的國際秩序就是強權所設立,社會建立秩序事以公平正義,但是現在聯合國是叢林法則,由強權所制定規則,這不是很弔詭?

  比如伊朗拿到四十億美金,政府的選擇是拿來挖地道,而不是用來建設國家造福人民的幸福。

  就比如台灣的228,大家說放下一起向前走,我們可以不用這麼悲傷,要想我們要如何跨步向前走?我們走過這些傷痛,持續向前走,我們可以比拚、可以更自信向前走,我們只有兩千三百人,我們的運動選手可以項運動的強國比拚,我們國家確實投入經費,但是運動員如果不夠自信,要如何到國際舞台展現長才?為我們自己的國家驕傲,帶著自信走在國際之上。

有些觀點會傳達要我們記取傷害的教訓,記得過去是誰傷害了我們,

好像會讓報復成為唯一的選擇或不再被傷害的選則,關於更多理解不同立場和包容的觀點。

  你如果看跟你立場不同的新聞台,你能夠看多久?因為在情緒上,我們可能很快就會切換平台,但你就是不了解,所以我們是否需要去理解不同立場的人的想法?

   孩子未來的能力是我們現在教他們的,孩子未來的決定是我們現在的教學,我們是孩子未來的推手。閱讀理解最後的省思和評鑑,都是回到自己如何看帶這件事情。

  共產黨的發展就是發展階級對立,當社會分裂,就有擴展的機會,社會大亂,局勢大好。

  森林大火是好事?還是壞事?研究指出這是好的事情,讓森林回到一個平衡。當一個環境來到最差,就是比要重新再來,慢慢回到下一次的平衡。在失衡的狀態下,雙方用盡外交溝通手段之後,仍無法解決問題,按照人類的歷史脈絡就是會能級到戰爭,取得下一次的平衡。

  以前我們的認知是中心化的教學,老師的進度、規劃都是統一。

但是現在到了網路世界,是更為自由、複雜的情況,很容易找到不同

觀點的訊息,聽到不同的聲音。以前仰賴訊息是因為缺乏訊息、缺乏

購買管道,但現在不是這樣,已經有人把內容打好放到網路上,讓你

可以看到,即便你沒有。

  現在的閱讀是討論學生是否能夠理解形成自己的脈絡。檢核的

方式包含新的觀點或是理解其發生,甚至是推翻自己原先的想法。

  廠商自己放上去的表格,放上去的目的是什麼?做比較(和其他市面上的產品)和增強自己商品(自家產品熱量低)。

Q根據文本,引瞭廠商赴入友邊的圖表的目的是什麼?

(1)宣傳同一個品牌的其他產品

(2)凸顯這一款飲料有多麼健康

(3)說明本產品含有的營養成分

(4)呈現不同食物的受歡迎程度

Q這賞品是健康的飲料嗎?

Q低熱量是否代表健康?

Q飲料的定義是什麼?

Q健康的飲料有規範嗎?

Q含糖飲料如何判斷是否健康?

Q成人健康的糖攝取量是多少?男女有別嗎?

  這五個問題沒有相對應的答案,關鍵的是這幾個問題沒有清楚的理解,買個飲料就掉到知識和經驗的黑洞,所以這時候就可以拿手機出來去查資料。

省思評鑑:我們平日可能受廣告或廠商標示的引導而對產品產生偏見。

  如果還在在統整上位概念的能力不足,可能拿出來搜尋的關鍵字完全錯誤、離題,所以學生需要具備這樣的數位閱讀的能力。上位概念的字詞掌控。

  如果依照右圖,那麼喝了這個飲料就不能再吃糖,因為含糖量過高。

   用熱量低去迴避含糖過高的事實,這就是波蜜果菜汁。這也重新幫我們重新理解健康飲料是什麼?而熱量和我們的關係、糖的攝取量與我們的關係,都是讓我們從自己的生活更加了解。

  真正理解不是我們腦袋裡的知識,識字能力是閱讀的基礎,但是不必然能理解。先被知識與經驗有助於理解,但僅限於原有知識與經驗,可以理解的部分。閱讀與思考建構的探究歷程,幫助我們避免把世界解釋成為自己的理所當然。

  過去的教育體系讓多數人缺乏理解力,是因為不擅於思考。學習從他人的觀點看到自己所不知道的世界,養成從多方觀點看待事物。我們的孩子是否有被鼓勵去自己去閱讀、自己去建構出自己的閱讀理解?我們沒有提供對應的環境,要如何讓學生長出閱讀力?

提問開啟探究思考,理解是思考的結果。

  當我們把困惑解開來就是理解,可以是別人講答案,但絕大部分的時間是要自己找答案。書裡的訊息是別人去思考的結果。學生的看法一定僅止於目前自己的先備知識或能力,所以這是他現在自己的能力。那要如何讓他去建設閱讀思考的條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馨的日常 Sin's Tea Time的沙龍
5會員
45內容數
🌟 「馨的日常 Sin's Tea Time」是一個溫暖的小天地,讓我們一起品味生活的細節與智慧的分享。在這裡,馨將與大家分享她的日常點滴,包括學習與成長的故事、參與各種研習的心得、以及閱讀書籍中的啟發與感動。
2025/02/18
本文探討試題設計與素養導向評量,從試題難易度、題型設計、評量目標、信效度等面向,深入分析如何設計有效的評量工具,以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效與素養。文章並以實際案例分析,說明如何根據文本內容,設計出符合素養導向的試題。
Thumbnail
2025/02/18
本文探討試題設計與素養導向評量,從試題難易度、題型設計、評量目標、信效度等面向,深入分析如何設計有效的評量工具,以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效與素養。文章並以實際案例分析,說明如何根據文本內容,設計出符合素養導向的試題。
Thumbnail
2025/01/21
本篇文章提供黃國珍老師的文本解壓縮教學方法,透過建構圖式分析,將平面文本轉化為立體結構,提升閱讀理解力。文章深入探討文本分析的步驟,包括:由點、線、面、體的結構,到概念化與上位概念的理解,並結合建築學與深度學習神經網絡的原理,使讀者能更全面地掌握文本的內涵。
Thumbnail
2025/01/21
本篇文章提供黃國珍老師的文本解壓縮教學方法,透過建構圖式分析,將平面文本轉化為立體結構,提升閱讀理解力。文章深入探討文本分析的步驟,包括:由點、線、面、體的結構,到概念化與上位概念的理解,並結合建築學與深度學習神經網絡的原理,使讀者能更全面地掌握文本的內涵。
Thumbnail
2024/12/17
本文探討如何從多角度分析文本,瞭解其結構與脈絡。透過點、線、面和體的四個元素,深入拆解文章內容,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與思考能力。舉例解析信仰與蘇格拉底的關聯,強調獨立思考的重要性,並鼓勵學生以更高的層次進行文章剖析。本文適合教育工作者及學生,助力於提升文字表達與邏輯思考能力。
Thumbnail
2024/12/17
本文探討如何從多角度分析文本,瞭解其結構與脈絡。透過點、線、面和體的四個元素,深入拆解文章內容,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與思考能力。舉例解析信仰與蘇格拉底的關聯,強調獨立思考的重要性,並鼓勵學生以更高的層次進行文章剖析。本文適合教育工作者及學生,助力於提升文字表達與邏輯思考能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自去年10月27日起,巴以衝突已經持續了近100天。哈馬斯和以色列一直在進行地道戰,巴勒斯坦民眾積極支持哈馬斯,世界各國對以色列施壓。這場戰爭預計將持續6個月到一年,哈馬斯力量將不斷增強,以色列在國際政治舞臺上將變得更弱。哈馬斯的目標是削弱以色列的國際影響力,以色列希望得到除美國之外的國際支持。
Thumbnail
自去年10月27日起,巴以衝突已經持續了近100天。哈馬斯和以色列一直在進行地道戰,巴勒斯坦民眾積極支持哈馬斯,世界各國對以色列施壓。這場戰爭預計將持續6個月到一年,哈馬斯力量將不斷增強,以色列在國際政治舞臺上將變得更弱。哈馬斯的目標是削弱以色列的國際影響力,以色列希望得到除美國之外的國際支持。
Thumbnail
最近的國際新聞都是如此的沉重,特別是看到以色列與哈瑪斯之間的戰爭,他們彼此之間的仇恨與破壞,以及國際之間因為這場戰爭而開始的角力與選邊站,讓人在看新聞的時候真的必須再三思考,我們所閱讀到的新聞多少是「別人要我們了解的內容」?
Thumbnail
最近的國際新聞都是如此的沉重,特別是看到以色列與哈瑪斯之間的戰爭,他們彼此之間的仇恨與破壞,以及國際之間因為這場戰爭而開始的角力與選邊站,讓人在看新聞的時候真的必須再三思考,我們所閱讀到的新聞多少是「別人要我們了解的內容」?
Thumbnail
近期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馬斯攻擊以色列音樂節,引爆新一輪以巴衝突,除了中東國家之外,世界各地也持續關注。台灣的網路論壇也有關於此事件的大量討論。本文想要透過在網路論壇上所觀察到在相關討論中常出現的言論,反思我們在面對公共議題時,容易產生的特定思考盲點,讓我們能夠更理性、客觀看待公共議題。
Thumbnail
近期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馬斯攻擊以色列音樂節,引爆新一輪以巴衝突,除了中東國家之外,世界各地也持續關注。台灣的網路論壇也有關於此事件的大量討論。本文想要透過在網路論壇上所觀察到在相關討論中常出現的言論,反思我們在面對公共議題時,容易產生的特定思考盲點,讓我們能夠更理性、客觀看待公共議題。
Thumbnail
邁向國際戰爭的另一步 發表於 2023 年 10 月 12 日 雷·達裡奧 創辦人、CIO 導師和…成員 發表於 2023 年 10 月 12 日 關注 以色列和哈馬斯之間發生和正在發生的事情,就像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發生和正在發生的事情一樣,應該引起每個人的反感和恐懼。事實確實如此,因為這
Thumbnail
邁向國際戰爭的另一步 發表於 2023 年 10 月 12 日 雷·達裡奧 創辦人、CIO 導師和…成員 發表於 2023 年 10 月 12 日 關注 以色列和哈馬斯之間發生和正在發生的事情,就像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發生和正在發生的事情一樣,應該引起每個人的反感和恐懼。事實確實如此,因為這
Thumbnail
前言: 這週的大事,肯定是哈瑪斯進攻以色列邊境的和平音樂會,然後以色列報復宣戰,準備推平加薩走廊。 朋友很關心這場戰爭對股市的影響,我自己是沒啥心情來操作這個題材,算物傷其類吧,台灣本身也是站在類似的境況,屬於大國博弈的棋子之一。 不過真要談股市影響,我猜因為這股不確定戰事發展的情緒,短暫油價
Thumbnail
前言: 這週的大事,肯定是哈瑪斯進攻以色列邊境的和平音樂會,然後以色列報復宣戰,準備推平加薩走廊。 朋友很關心這場戰爭對股市的影響,我自己是沒啥心情來操作這個題材,算物傷其類吧,台灣本身也是站在類似的境況,屬於大國博弈的棋子之一。 不過真要談股市影響,我猜因為這股不確定戰事發展的情緒,短暫油價
Thumbnail
以巴衝突,哈馬斯屠殺平民,以色列和內塔尼亞胡屠殺巴勒斯坦平民,民主左翼應如何看?部分黃絲、KOL如陶傑鮑偉聰、本土派右翼、連登仔竟然雙重標準,欺善怕惡,歌頌以色列打壓巴人?即是他們支持鎮壓香港人?本土派右翼和勇武派原來和哈馬斯有共通之處?
Thumbnail
以巴衝突,哈馬斯屠殺平民,以色列和內塔尼亞胡屠殺巴勒斯坦平民,民主左翼應如何看?部分黃絲、KOL如陶傑鮑偉聰、本土派右翼、連登仔竟然雙重標準,欺善怕惡,歌頌以色列打壓巴人?即是他們支持鎮壓香港人?本土派右翼和勇武派原來和哈馬斯有共通之處?
Thumbnail
哈馬斯突襲震驚國際,這麼做的理由是什麼? 以色列情報系統為什麼沒能預警到哈馬斯的行動? 伊朗是背後主使者嗎?衝突會升級成區域戰爭嗎?
Thumbnail
哈馬斯突襲震驚國際,這麼做的理由是什麼? 以色列情報系統為什麼沒能預警到哈馬斯的行動? 伊朗是背後主使者嗎?衝突會升級成區域戰爭嗎?
Thumbnail
引發以哈戰爭的幕後黑手是「全球菁英集團」,企圖引發東西方全面戰爭,點燃第三次世界大戰。以色列故意允許哈瑪斯軍隊通過邊界進行攻擊,這是全球菁英集團一人分飾兩角大玩兩面手法,一方面策動哈瑪斯攻擊以色列,另一方面讓以色列配合被襲擊,為敵人製造可趁之機,為以色列帶來出兵攻打穆斯林的理由。
Thumbnail
引發以哈戰爭的幕後黑手是「全球菁英集團」,企圖引發東西方全面戰爭,點燃第三次世界大戰。以色列故意允許哈瑪斯軍隊通過邊界進行攻擊,這是全球菁英集團一人分飾兩角大玩兩面手法,一方面策動哈瑪斯攻擊以色列,另一方面讓以色列配合被襲擊,為敵人製造可趁之機,為以色列帶來出兵攻打穆斯林的理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