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布農先人回不了家?台大與馬遠部落先人靈骨返還案評析|鍾國風、王毓正、Ljegay|umav如何了 ep107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Umav如何了!第107集為何布農先人回不了家?】

點擊收聽

raw-image

【Umav如何了!第107集為何布農先人回不了家?】


「馬遠台大遺骨案」大概是這幾天原民圈版面裡最火熱的關鍵字。這幾天台大校內校外都有很多團體從各自角度提出批判和呼籲,包括自救會族人的聲明和行動,希望大家也都去追蹤關心。對Umav而言,除了心疼madadaingaz的遭遇,也希望大家能夠更理解我們(當代布農族)遇到的事情,讓社會對原住民族的理解不再扁平。


昨天在車上聽到回春丹的鮮花這首歌。搭配聽完毓正跟國風老師對馬遠案的解說和評析,心裡真的太多感受了。


(我的心啊我的心啊 整棟出租給中華民國

他沾滿泥濘的鞋

踩爛祭悼的鮮花

然後說「這是無主之墓」

並帶走了我的老人家 )


——記 馬遠先人靈骨尚未尊嚴的返家

更多資訊請上每天來點布農語啊!


來賓|王毓正(國立成功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原資中心主任)

樂鍇老師依然很堅定,他說「怎麼會由加害方把問題丟還給受害方!」並且立刻就聯絡了正在一起做權利返還議題的兩位學者。毓正老師曾為了學生的論文前往馬遠做訪調。他之前為蘭嶼達悟族人的環境案子幫過很多忙,在節目裡也提到,當初達悟族要求政府賠償時,也被媒體塑造成「蘭嶼人就是要錢」「原住民就是要錢」。

raw-image


來賓|鍾國風 (國立成功大學考古所副教授)

鍾國風老師是考古學者,我第一次聽他演講是他在談西拉雅族考古議題。那場演講他最要緊並強調的是過往人類學與考古有很多不正義的手段,肇因於當年沒有完整的相關法律以及殖民性思考和科學主義的強勢。

raw-image

任何觀點的反省是演進的,時代走到現在要做的事情是承認和檢視過去的錯誤,以及現在不要再重蹈覆轍。任何的研究一定要尊重當代族群主人的主體性,以及避免歷史不義的複製。

因此也很謝謝樂鍇老師,有時候他的義憤填膺真的會提醒我,不要成為一個意識麻木的人。也不瞞大家說這場錄音的當下,我本人是不在場的,樂鍇老師是第一次自己獨挑大樑主持「Umav如何了!」,他之前都一直婉拒自己主持,因為他希望這個頻道是青年自己主導,他一直很願意做的事情是協助引薦更多人聽見來自原住民青年世代的聲音。

樂鍇、王毓正、鍾國風

樂鍇、王毓正、鍾國風

最後我要說的是,我也有家人來自馬遠。如果我的小叔叔tama Ibi牧師還活著,我知道他一定會出現在新聞畫面上跟著衝撞,或是在旁邊帶團禱告。我們都用自己的方式在回應著身為布農人的所有當代議題。我相信這是minBunun的過程。馬遠部落加油!


台灣大學也加油一下唉。


#馬遠台大遺骨案 #馬遠先人靈骨

#族群歷史轉型正義 #學術霸權 #國家殖民

#原住民族權利返還 #NAPGRA

#王毓正 #鍾國風 #樂鍇

#國立台灣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

#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

#國際返還 #布農族


——【簡介台大馬遠遺骨案】——


先說結論,台大取得馬遠部落靈骨這件事已經在國家報告中確認是「不義取得」、台大也曾為此道歉。對族人立場而言希望台大除了返還亦要有道歉與賠償的行動。然而台大和部落雙方在「如何返還」一事一直未取得確切共識。


11月15日台大校方選擇神隱校長並將前來陳情的族人拒之門外,連原住民立委身在現場也不得其門而入。


靈骨滯留台大六十多年了,台灣大學相對於部落族人,擁有絕對優勢話語權與各種資源和權力,卻在返還靈骨一事上將解決問題的重擔丟還給承付創傷的族人。


而當日非原民主流新聞下標,卻聚焦在族人要求賠償的金額數字,以及台大校方以「於法無據」為理由的擺爛式回應。更別說Dcard上還有台大學生繼續以番仔等字眼嘲諷此陳抗行動。


種種層層的不友善,讓那天看到直播畫面與新聞的我們都感到非常痛心與錯愕,也希望更多人可以從釐清真相的角度,來拆解「馬遠台大遺骨案」的事件中的標籤。


這場爭端牽涉到的從來不是扁平的原漢對立或利益爭執,而跟歷史、法律、考古研究、過往政權、原住民族主體性去聲與發聲、國家檢視與進行族群轉型正義有極大而錯綜的關係交織。過往傲慢的學術霸權有極欲被檢視批判的責任。


所以我們真的非常、非常感謝國立成功大學三位學者老師,鍾國風、Masa王毓正和Ljegay義不容辭的來錄音。鍾國風老師是考古所的老師,族人遺骨返還議題,恰巧就是他們近年關心研究的重點,這也是國際間的考古倫理反省。Masa毓正老師以法律面向提出思考,Ljegay樂鍇老師則是從民族自治與自決的角度一再提出學術與國家霸權的批判。


聽完這一集,關於台大馬遠遺骨案的需要理解的各種角度,保證你收穫滿滿。這集真的很學術,三位老師也各自提出深刻的當代關懷。


———【收聽Umav如何了!播客第107集】——


📢本集節目由Ljegay樂鍇老師邀請到國立成功大學的兩位老師鍾國風與王毓正,一起從各自的專業和所關注之原住民族權利返還和正義的立場,來討論此案中的倫理反省、殖民與學術霸權、族群與歷史轉型正義等觀點。

raw-image

|為什麼布農先人回不了家?台大與馬遠部落先人靈骨返還案評析|鍾國風、王毓正、Ljegay樂鍇 點擊收聽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NAPGRA 頒佈施行 30 週年

https://ihc.cip.gov.tw/EJournal/EJournalCat/579_


骨骸:關於死亡、挖掘與爭議:台大原住民族研究中心童元昭

https://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6600


📖監察院調查報告在這邊

https://cybsbox.cy.gov.tw/CYBSBoxSSL/edoc/download/38911

avatar-img
41會員
115內容數
可以在這裡以文字閱覽我們聊天內容與重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Umav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先說結論,鄒與布農同住的久美村,是我們深愛的部落,而在當代多元神學觀點並存和發展中,我們要勇敢的說「宗教團體」跟「復振原住民族文化」其實可以不是對立的兩面。 久美部落復振鄒族kuba的議題,其實我遠端關注了一段時間,也因為太熟悉久美,所以一直按捺著沒多做發言。今天看到文高明老師公開發文,我想這
排灣中會積極提倡教會與社會對話、是世代彼此學習的團體。 自媒體大前輩賴約翰長老(乙定是最強師丈之稱)也在當中鼓勵我們(右一)。他後面那兩位年輕人,一位是現任部長Pukiringan,一位是排灣中會第一位發表探討同志處境的神學論文的傳道師Ngerenger。中間是很照顧我的傳道師賢對抗Langpaw
落實「族群文化敏感度」、「多元文化敏感度」(Cultural Sensitivity)在當今社會已是不容忽視的課題,《台灣教會公報》3738期專題【族群文化敏感度 促多元尊重】,從實務經驗採訪長期陪伴原民學生的大專工作者,以及自主倡議族群敏感度的原青平台(基地文化出版公司與播客Umav如何了
「平常我也不會一直提起我的血統,唯一需要提起我的身分的時候,就是必須和白浪吵架的時候!」翁勤雯,播客Umav如何了!第101集 EP101翁勤雯Biluan|噶哈巫,出力!|全力復振噶哈巫Kaxabu文化的奇女子 來賓|翁勤雯 Biluan a.k.a 全麥麵 (噶哈巫文化工作者、插畫家、
《新使者》192期收錄Umav的投稿〈平等就是不再歧視:我們當走在友善的路上——以原住民族的處境與觀點倡議〉 # 國家宣示下的社會主流 # 校園裡的原住民歧視 # 自嘲包裝裡不忍卒視的現實 # 你說你又沒有推他 歧視,意味著有人沒被平等對待。而台灣是一個致力消除歧視的國家嗎?   2
今年的中一中諧音歧視原住民文案和台大言論自由月布條事件是一個縮影,更長期以來是國家政策和教育端乃至於家庭教育對於族群友善素養的忽視。這一集是這些事件後的感受,同時在臉書粉專每天來點布農語啊上面我們也有相關倡議與心得。 身在大學校園的樂鍇教授,於2018年與教育部開會時,即提起應將全民原教的
先說結論,鄒與布農同住的久美村,是我們深愛的部落,而在當代多元神學觀點並存和發展中,我們要勇敢的說「宗教團體」跟「復振原住民族文化」其實可以不是對立的兩面。 久美部落復振鄒族kuba的議題,其實我遠端關注了一段時間,也因為太熟悉久美,所以一直按捺著沒多做發言。今天看到文高明老師公開發文,我想這
排灣中會積極提倡教會與社會對話、是世代彼此學習的團體。 自媒體大前輩賴約翰長老(乙定是最強師丈之稱)也在當中鼓勵我們(右一)。他後面那兩位年輕人,一位是現任部長Pukiringan,一位是排灣中會第一位發表探討同志處境的神學論文的傳道師Ngerenger。中間是很照顧我的傳道師賢對抗Langpaw
落實「族群文化敏感度」、「多元文化敏感度」(Cultural Sensitivity)在當今社會已是不容忽視的課題,《台灣教會公報》3738期專題【族群文化敏感度 促多元尊重】,從實務經驗採訪長期陪伴原民學生的大專工作者,以及自主倡議族群敏感度的原青平台(基地文化出版公司與播客Umav如何了
「平常我也不會一直提起我的血統,唯一需要提起我的身分的時候,就是必須和白浪吵架的時候!」翁勤雯,播客Umav如何了!第101集 EP101翁勤雯Biluan|噶哈巫,出力!|全力復振噶哈巫Kaxabu文化的奇女子 來賓|翁勤雯 Biluan a.k.a 全麥麵 (噶哈巫文化工作者、插畫家、
《新使者》192期收錄Umav的投稿〈平等就是不再歧視:我們當走在友善的路上——以原住民族的處境與觀點倡議〉 # 國家宣示下的社會主流 # 校園裡的原住民歧視 # 自嘲包裝裡不忍卒視的現實 # 你說你又沒有推他 歧視,意味著有人沒被平等對待。而台灣是一個致力消除歧視的國家嗎?   2
今年的中一中諧音歧視原住民文案和台大言論自由月布條事件是一個縮影,更長期以來是國家政策和教育端乃至於家庭教育對於族群友善素養的忽視。這一集是這些事件後的感受,同時在臉書粉專每天來點布農語啊上面我們也有相關倡議與心得。 身在大學校園的樂鍇教授,於2018年與教育部開會時,即提起應將全民原教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只要有一、兩個人因為這趟旅程,眼睛像小燈籠般被點亮,那麼這樣的大費周章就不算白費。
Thumbnail
這天,莫錚和眾師兄弟從外地趕回武當山,在強盜手中救下了一名樵夫,而樵夫執意要感謝救命之恩,在無法推辭之下,莫錚只好與莫斐將人陪同送回村裡。 兩人才陪著樵夫走進村子,就聽到了一陣奔跑聲,然後是婦人的身影直接朝這裡,幾乎是淚流滿面的飛奔而來。
Thumbnail
每個原住民都有族名。 高山原住民有族名,平地原住民也有族名。 這些族名是怎麼來的呢? 很多年前,我在台北聽人類學家陳奇祿演講。 演講內容,我幾乎都忘光了,只記住一件事。 當時,陳奇祿說,原住民的族名是來自“人”字。 在日據時代,替原住民取族名,就看原住民語“人”字怎麼唸。
Thumbnail
如果你和我一樣是50+族群,那求學過程中一定總會遇過有著濃濃外省腔的老師,我記得四川來的地理老師,國文老師認課文的腔調和老蔣總統一模一樣,國小同班同學的爸爸就是我的導師,也是年輕時隨著國民政府撤退來台,明知回不去了,才在台灣娶妻生子。 大多數人來時匆忙,都是孓然一身,甚至身無分文,軍方為了應付這突
Thumbnail
依依東望的時候,卻已經看不到記憶裡的家鄉。 前一陣子接觸到一個議題,在探討原住民的文化保存。在台灣有一種土地類型,叫做原住民保留地,他規定土地擁有者必須是原住民,就算你賣地也必須賣給原住民。 之所以需要有原保地,是希望有土地能夠持續發展原住民文化。
Thumbnail
前陣子回台灣去了九族文化村 走到原住民的家屋展示區時 一直覺得某種能量很重
Thumbnail
「蘆竹湳像是被遺忘在時間洪流中的老靈魂,是被現代人漸漸遺忘的舊記憶」,苗栗縣傳統聚落文化協會總幹事 許書凡 娓娓道出這裡給大家的第一印象。繼承父親志業的許書凡與其他幾位返鄉幫忙的志工青年,在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提供的「多元就業開發方案」資源協助下,從志工變正職工作,現在更已把這裡當家來經營。
Thumbnail
據報導,從剴剴案到寶林案,蔣萬安因言必稱中央,扯出不要"公親變事主"之言論,被封為"公親王"。更因寶林案處理不當,被民代砲轟為"蔣慢安"、"蔣不安"。 蔣萬安,未做好"危機處理"的基本工作,不但未能消彌疑慮,反而引發眾怒!更欠缺"風險意識",不具"風險管弄"的能力!這顯然是他身為地方首長的嚴重考驗!
Thumbnail
原住民傳統祭儀、漢人文化、人類生活都包含著對世界的尊敬與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感動,雖然與自己關係依然淺薄,但在閱讀後情感能激起感謝與尊敬。 祖靈的女兒,那些成功背後的付出,傳統與現代社會的衝撞又該如何被解決?
Thumbnail
人,存乎這個世界不過也是一名過客;當人身這個臭皮囊一旦在軀體抽離之時,還有什麼事物能一併帶走?財富?名譽?靈魂?掌聲…?前些日我到竹東拜訪了一位「阿廖」先生,他以一位客家人的身分畢生鑽研於原住民文化,最近他正著手撰寫泰雅族的族史。因為他的執著,幾十年來投入山區奉獻,曾經連續十天埋沒於山林,背包裡只準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只要有一、兩個人因為這趟旅程,眼睛像小燈籠般被點亮,那麼這樣的大費周章就不算白費。
Thumbnail
這天,莫錚和眾師兄弟從外地趕回武當山,在強盜手中救下了一名樵夫,而樵夫執意要感謝救命之恩,在無法推辭之下,莫錚只好與莫斐將人陪同送回村裡。 兩人才陪著樵夫走進村子,就聽到了一陣奔跑聲,然後是婦人的身影直接朝這裡,幾乎是淚流滿面的飛奔而來。
Thumbnail
每個原住民都有族名。 高山原住民有族名,平地原住民也有族名。 這些族名是怎麼來的呢? 很多年前,我在台北聽人類學家陳奇祿演講。 演講內容,我幾乎都忘光了,只記住一件事。 當時,陳奇祿說,原住民的族名是來自“人”字。 在日據時代,替原住民取族名,就看原住民語“人”字怎麼唸。
Thumbnail
如果你和我一樣是50+族群,那求學過程中一定總會遇過有著濃濃外省腔的老師,我記得四川來的地理老師,國文老師認課文的腔調和老蔣總統一模一樣,國小同班同學的爸爸就是我的導師,也是年輕時隨著國民政府撤退來台,明知回不去了,才在台灣娶妻生子。 大多數人來時匆忙,都是孓然一身,甚至身無分文,軍方為了應付這突
Thumbnail
依依東望的時候,卻已經看不到記憶裡的家鄉。 前一陣子接觸到一個議題,在探討原住民的文化保存。在台灣有一種土地類型,叫做原住民保留地,他規定土地擁有者必須是原住民,就算你賣地也必須賣給原住民。 之所以需要有原保地,是希望有土地能夠持續發展原住民文化。
Thumbnail
前陣子回台灣去了九族文化村 走到原住民的家屋展示區時 一直覺得某種能量很重
Thumbnail
「蘆竹湳像是被遺忘在時間洪流中的老靈魂,是被現代人漸漸遺忘的舊記憶」,苗栗縣傳統聚落文化協會總幹事 許書凡 娓娓道出這裡給大家的第一印象。繼承父親志業的許書凡與其他幾位返鄉幫忙的志工青年,在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提供的「多元就業開發方案」資源協助下,從志工變正職工作,現在更已把這裡當家來經營。
Thumbnail
據報導,從剴剴案到寶林案,蔣萬安因言必稱中央,扯出不要"公親變事主"之言論,被封為"公親王"。更因寶林案處理不當,被民代砲轟為"蔣慢安"、"蔣不安"。 蔣萬安,未做好"危機處理"的基本工作,不但未能消彌疑慮,反而引發眾怒!更欠缺"風險意識",不具"風險管弄"的能力!這顯然是他身為地方首長的嚴重考驗!
Thumbnail
原住民傳統祭儀、漢人文化、人類生活都包含著對世界的尊敬與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感動,雖然與自己關係依然淺薄,但在閱讀後情感能激起感謝與尊敬。 祖靈的女兒,那些成功背後的付出,傳統與現代社會的衝撞又該如何被解決?
Thumbnail
人,存乎這個世界不過也是一名過客;當人身這個臭皮囊一旦在軀體抽離之時,還有什麼事物能一併帶走?財富?名譽?靈魂?掌聲…?前些日我到竹東拜訪了一位「阿廖」先生,他以一位客家人的身分畢生鑽研於原住民文化,最近他正著手撰寫泰雅族的族史。因為他的執著,幾十年來投入山區奉獻,曾經連續十天埋沒於山林,背包裡只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