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過一位大人,談自己的混血兒的語言學習分享。爸爸是美國人,媽媽是台灣人,爸爸跟孩子說全英文,媽媽跟孩子說全中文。孩子學得很穩、講得很好。
但是,缺點還是有的:開口說話的時間比別人慢一些。
這可能是雙語的資訊量,需要體會的時間比較長;也可能是同一語言接觸的時間,只有同齡小孩的一半時間,進度比較慢一點。
相關資料:外語怎麼學?雙語環境下長大的寶寶建議:注意唇型變化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4291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H5qxw6Pd1c
多想學好外語的人,總懷疑自己沒有抓到竅門,所以進步不夠快。一篇即將發表的嬰兒語言學習研究,發現雙語家庭的嬰兒,比單一母語的寶寶,更早開始注意大人說話的唇形,顯示雙語寶寶更留心說話時顯著的視聽信號(salient audiovisual speech cues),幫助自己區別2種語言,興許就是孩子掌握不同語言的秘訣,還蠻值得大家參考的。
我家小孩怎麼學語言?
1.每次對話,只用同一語言,讓孩子充分體會語言中的節奏、韻味。所以我只跟小孩講國語,沒有國台語混著講。
2.語言學習,是透過對方的嘴型表情,手勢,和回應模仿來的。
參考資料:嬰兒怎麼學外語? 不變的要素–互動情境
孩子自從看了Youtube頻道:Blippi - Educational Videos for Kids,英文的發音咬字,確實更好了。
3.沉浸式的情境對話,體會句子如何應用在生活中。
孩子看到蘋果的照片,會試著分辨中英文。例如:聽到「apple」,自己會說出「蘋果」,並向我確認是否正確。
4.從孩子有興趣的主題開始。
最後,分享我對3C產品的印象:
1.靜態時間容易超過孩子所需。
官方建議孩子的運動量: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571&pid=14174
嬰兒(0-1歲)
此階段嬰兒活動皆需在大人陪伴下進行,活動應散布在一日中以避免疲勞。針對還無法執行動作的嬰兒,陪伴者可鼓勵孩子每天維持30分鐘趴姿;針對可自主執行動作的嬰兒,根據其動作發展的階段,可鼓勵抓握、翻身、翻身到坐、站立、爬行或行走。另外,坐式生活型態(例如:坐在汽車安全座椅內)每次不可超過一小時,此階段幼兒不應接觸電子產品(例如:電腦、手機、電視)。
幼兒(1-2歲)
此階段幼兒每日應有至少三小時以上的身體活動,可包含行走、跑步、跳躍等等,三小時的活動時間應散布在一日中以避免疲勞。另外,避免一次坐超過一個小時或一天坐很多小時,此階段幼兒不應接觸電子產品。
學齡前兒童(3-5歲)
學齡前兒童每日應有三小時以上輕度、中度(從事10分鐘以上時,可以一邊活動一邊順暢對話,但無法唱歌的強度)或費力(從事10分鐘以上時,無法一邊活動一邊輕鬆說話的強度)的身體活動,活動應包含不同形式之活動,例如:行走、跑步、騎腳踏車或三輪車、跳躍、踢球、丟球等等,三小時的活動時間應散布在一日中以避免疲勞。另外,學齡前兒童應避免過久的坐式生活型態,每日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不可超過一小時。
學齡兒童與青少年(6-17歲)
此階段兒童及青少年每日應參與六十分鐘以上中度至費力的身體活動。
2.觸控式螢幕,手指觸碰的質地只有一種。
只要使用時間過長,會造成五感(視覺、聽覺、味覺、觸覺與嗅覺)的刺激過少,孩子容易對各種事物敏感、情緒不穩定。
螢幕裡的食物,聞不到香味、嚐不到味道、摸不到質地,觀眾只能當視覺、聽覺的接收者,無法進一步自己自由探索。
3.視訊有助語言發展,但是視力容易受損。
這些內容,如有不周到的地方,再請多指教,感謝。
新手爸媽教養懶人包
═══
方格子Vocus內容創作平台
https://vocus.cc/user/@cvdreamlife
═══
Facebook | Instagram | YouTube | 方格子Vocus | X(Twitter)
搜尋:CV 教養生活
═══
任何合作邀約請洽Email :
cvdreamlife@gmail.com
═══
相關影片:
今天沒靈感
商人最愛
紅綠燈閃燈時
架上黑色的食物
媽媽已經在盒子裡
老師分享了照片
口渴時
在拿餐具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