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新北市紀錄片獎(四):黃蘗、大山和穿山甲──重返野生的山林共鳴之路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編按:新北市紀錄片獎開辦至今邁入第 13 個年頭,新北市政府透過辦理徵件競賽,提供拍攝基金、行銷協助,也規劃監製工作坊活動給予建議,鼓勵紀錄片工作團隊在創作的道路上勇敢前行。


「野生動物是所有人的事情,如果他們沒有了,那我們住在這裡,真的太寂寞了。」這句對白出自陳巧薇導演的《野生之路》,恰恰顯示了人類在脫離自然之後的渺小和孤獨,以及自然是如此恰如其分地將我們包裹在它的懷抱中。

《德日尚》劇照/新北市紀錄片獎

《德日尚》劇照/新北市紀錄片獎

本屆新北市紀錄片獎的其中四部優選紀錄片:《伊諾物語》、《德日尚》、《野生之路》和《除蛙記》,或多或少都與個體身處的自然環境有所勾連,這些紀錄片所留下的影像,使得身處台灣社會當中的我們得以去關注那些看似平凡不顯眼、同時又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小事。

其中,《伊諾物語》與《德日尚》講述的是對傳統的繼承,是人與自然環境間的治癒及救贖;《野生之路》和《除蛙記》則澈底投身於林野之中,在保育生態的同時,也重新感受了這座島嶼上的律動。

《伊諾物語》劇照/新北市紀錄片獎

《伊諾物語》劇照/新北市紀錄片獎

《伊諾物語》:這座大山是屬於自然的

影片的開場,伊諾站在大山裡審視著周圍的一切,他深愛大山,也將從山林裡學來的智慧揉合成其豁達的人生觀。當拍攝者看到路邊枯死的黃蘗,不由得發出「好可憐」的感嘆時,伊諾反倒說:「不可憐啊,人跟植物一樣,運氣不好就算了。」在伊諾的生命裡,似乎就是沒有過不去的事。在他年輕時,連續經歷過幾次失敗的人生波折──曾想著種植高經濟價值的作物,卻屢次在快要收成之時,功虧一簣。儘管曾出山到城裡打工,但城裡人對原住民的歧視,又讓他難以安身。他的外出打工,為的也只是早點回山。最終兜兜轉轉,伊諾仍是回到大山的懷抱。「外面的世界不是我的世界」他如是說著。

伊諾走在山林裡,熟悉得就像是這片山林早已融入了他的生命裡。他會領著拍攝者到採光良好的山林地,向他解釋:像這樣的地方就適合種植植物,因為要看天然環境的採光度、透光度;又或是走到茂盛的蓪草前,說這些就是特意種給小鳥吃的,因為山林地的開發,因此鳥類的食物越來越少,因此有些植物如山桐子、蓪草,就是特意為這些小動物所栽種的。伊諾說:「我們的土地,雖然名下是我們的,可是她是屬於大自然的,對不對?」《伊諾物語》是一部迷人的自然物語,在聆聽自然的同時,也成為了自然。

《德日尚》劇照/新北市紀錄片獎

《德日尚》劇照/新北市紀錄片獎

《德日尚》:在石板的堆疊中重組對父親的記憶

《德日尚》始於在溪邊堆疊著石頭的男主角德日尚,他的眼神裡既有下定決心的堅毅,也有對未來的迷茫。面對鏡頭,他坦承:「我爸離開後,其實有很多事情都變了。」父親的離開,讓他意識到父親生前並沒有完全教會他什麼,從而使其陷入迷惘之中。他自覺必須完成父親還未達成的使命,為此,德日尚重返傳統,決心建造一座石板屋。

然而,這部紀錄片也不僅只有聚焦在一位主角上,還向觀眾展示了部落裡的平凡生活:販賣著各項物品的小貨車穿梭在小路之間、村民們在聚會時的熱情高歌,拼湊出一幅當代的魯凱族物語。然與這一切格格不入的,還是內心始終彆扭的德日尚,他曾質疑自己要建造石板屋的決定,他困惑著──如果部落裡的長輩都沒有要繼續執行這項傳統了,那他的堅持又算是什麼?

日子的流逝就像是他層層堆疊的石板,在自我質疑與困惑中逐漸成形,或許在房子完成後的那刻裡,德日尚才能真正走出逝父的陰影,成為所謂的「真正的人」。

《野生之路》劇照/新北市紀錄片獎

《野生之路》劇照/新北市紀錄片獎

《野生之路》:以「野生」作為真正的「野生動物」

陳巧薇在鏡頭下所展示的《野生之路》,是一條艱辛又同時通往自由的道路,對野生動物而言是如此,對在野灣的獸醫師更是如此。在台東野生醫院的獸醫師們,每日都要學習經歷和動物們的生離死別,當初充滿熱血地投入了保育工作,更多時候卻是換得心碎和心傷。當獸醫打開曾接受過治療的穿山甲,小名為「流穿風」的遺照時,她說:「好不想看,我還沒準備好要看。」流穿風雖在野生醫院的細心治療下,康復後順利回到了自己的棲地,但最終仍被附近的野狗咬死。儘管結局令人無奈,但或許對流穿風而言,儘管所面臨的一切如此危險,自然仍是野生動物嚮往的所在。

除了野生動物基礎資料的搜集以及治療,在治療過後的野放追蹤,更是一件需要熱情才能夠支持的事。在野放後的一個月,保育員配合著動物們活動的時間,有時甚至是在深夜帶著追蹤器上山,一遍又一遍在其可能出現的區域裡接收訊號,確認野生動物在野放後是否還活動順利。「沒有訊號、沒有燈,甚至還可能有盜獵的人,這是冒著生命危險去做的。」獸醫是這麼說的。

《野生之路》既是表述野生動物在原地野放後回歸自由的道路,也承載著獸醫師們對治癒、保育生態環境的崇高理想。

《除蛙記》劇照/新北市紀錄片獎

《除蛙記》劇照/新北市紀錄片獎

《除蛙記》:「移除」作為生態保育的工程

廖敬堯的《除蛙記》將視角投向在社會的角落為生態保育盡力的人們。他們會在靜謐的夜晚裡,穿越叢叢雜草和沼澤之地,側耳傾聽潛伏在周遭的嘎嘎蛙鳴,尋找在暗夜深處的蛙影。於是乎,在黑夜中閃著大眼的斑腿樹蛙,就這麼被操作熟練的志工們放入大袋裡,緊接著,他們得再繼續尋找這些個頭渺小但動作輕巧無比的「外來者們」──究竟為何,這項「除蛙行動」在環境保育上如此重要?

斑腿樹蛙原產於香港、中國南部、中南半島等地,自 2006 年在彰化田尾地區發現蹤跡後,近年來成了台灣強勢的外來種之一。而志工們所要做的工作,即是在漆黑的暗夜裡小心辨別外來種,並將之移除。除了將成蛙進行移除外,他們也會在小池塘裡倒入苦茶粉,促使還未成蛙的蝌蚪們浮到水面上,以便其打撈。若不及時移除這些外來種,到了本土物種繁殖的時節,牠們就可能直接把本土蛙的蝌蚪吃掉,從而破壞當地水域的生態平衡。

然這些被抓補的外來種們又會被帶到哪裡呢?他們成為了學生們在課堂上的解剖物,透過研究其腿部肌肉來了解其分布狀態,以及在台灣的族群結構關係;此外,這些青蛙的遺體也成為野生動物們的食物來源之一。

儘管志工們四處奔走,為維護、保育自然環境對外來種數量進行干預,但在整體行動的施行上也不可避免地遭遇到許多困難,例如宗教人士反對將動物進行移除,認為此舉是殺生。但從維護生態多樣性的角度來說,在一定程度上進行外來種數量的控管,對台灣本土生態的保育至關重要。




raw-image
用鏡頭記錄故事,讓感動無所不在,2024 新北市紀錄片獎徵件活動將於年初開跑,請持續關注新北市紀錄片獎官方網頁及相關粉專,更多訊息將陸續釋出。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畢竟表演不完全在演員個人的掌握範疇,而是整個團隊在電影本身的基調上,做出最符合創作者理想的表現方式──內斂或外放,寫實或戲劇性,也都是對應電影的內在精神,契合電影本身的特質,才是成功的表演。
從翻開日記的那刻起,他便開始撿拾過往破碎的自己,將年少男孩四散的靈魂慢慢打撈回來,拼湊過往的同時,終有一天也能完整現在的自己。獻給所有勇敢茁壯的生命。
這次新北市紀錄片獎有三部優選的作品,同時用一種深情卻遠遠眺望的眼光,記下臺灣這座寶島上人們對「家」的種種念想,而這些景致與我們息息相關,觀者甚至可能與被攝者有類似的經歷,因此即使不 drama,仍舊很讓人共情。
整部電影真正的主角是大山,可他始終沒有出場,卻又無所不在。孫杰採用幾段式的敘事結構,層層遞進,加深一環更甚一環的荒誕。黑白畫面,節制講究的鏡頭,嫻熟的場面調度,飽滿的群像,孫杰的首部劇情長片一出手就如此成熟,盡顯導演的銳氣和才華。
而迷霧是夢的先導,叮叮偶爾拜訪,古拉絲會許下承諾要找到牠;僧人、女巫、墓碑不時也會給予指引,成為她旅途的線索。誰的話語值得信賴、夢境是啟示還是幻想,終究是古拉絲得自己釐清的,但想像與現實的差距在旅途中是越來越清晰。
黃驥的女性三部曲所透出的時間,說的是在她生下了孩子,一代人衰老,一代人新生之後,我們還在門的背後,被關係、家庭、社會階級牢牢地困住,卡死在破樓、診所、社會的邊陲,而精神上的卵子逐漸被石化,成了打不開的石門,再成為一座石頭山,看似再無打破的可能。
畢竟表演不完全在演員個人的掌握範疇,而是整個團隊在電影本身的基調上,做出最符合創作者理想的表現方式──內斂或外放,寫實或戲劇性,也都是對應電影的內在精神,契合電影本身的特質,才是成功的表演。
從翻開日記的那刻起,他便開始撿拾過往破碎的自己,將年少男孩四散的靈魂慢慢打撈回來,拼湊過往的同時,終有一天也能完整現在的自己。獻給所有勇敢茁壯的生命。
這次新北市紀錄片獎有三部優選的作品,同時用一種深情卻遠遠眺望的眼光,記下臺灣這座寶島上人們對「家」的種種念想,而這些景致與我們息息相關,觀者甚至可能與被攝者有類似的經歷,因此即使不 drama,仍舊很讓人共情。
整部電影真正的主角是大山,可他始終沒有出場,卻又無所不在。孫杰採用幾段式的敘事結構,層層遞進,加深一環更甚一環的荒誕。黑白畫面,節制講究的鏡頭,嫻熟的場面調度,飽滿的群像,孫杰的首部劇情長片一出手就如此成熟,盡顯導演的銳氣和才華。
而迷霧是夢的先導,叮叮偶爾拜訪,古拉絲會許下承諾要找到牠;僧人、女巫、墓碑不時也會給予指引,成為她旅途的線索。誰的話語值得信賴、夢境是啟示還是幻想,終究是古拉絲得自己釐清的,但想像與現實的差距在旅途中是越來越清晰。
黃驥的女性三部曲所透出的時間,說的是在她生下了孩子,一代人衰老,一代人新生之後,我們還在門的背後,被關係、家庭、社會階級牢牢地困住,卡死在破樓、診所、社會的邊陲,而精神上的卵子逐漸被石化,成了打不開的石門,再成為一座石頭山,看似再無打破的可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科幻電影虛構的外星球上,原始住民們只要將尾巴末端與動物鬃毛、植物維管束組織相連,纏繞在一起的生命線就會得知彼此的意識,共同連至大地母親的意識之中,無須訴諸言語。在名為地球的這座美麗行星上,人類或許是唯一與地球失去連結的生命物種。
Thumbnail
我並不是長在廬山的光榮時代 它是我小時候在電視裡、在大人嘴裡聽見的地方 我長大後,第一次去到這個地方,已經沒落 但印象深刻得是,無損它的美 這裡曾是很多人的家園、回憶 或許這裡不屬於人們,大自然才要用這樣的方法收回 或許我不懂,只看表面總覺得不捨 明明就是河道,卻被土石堆疊出像是新闢道路
Thumbnail
今年7月我參加了我們系上的田野技術調查課,這門課會到南投縣蓮華池研究中心進行野外的調查,利用我們所學的研究方法來對台灣這塊有趣的土地有更深入的了解。在這課程中我看到了前所未見的穿山甲,半夜聽著豎琴蛙的鳴叫聲,還有最後一天大家半夜一起趕出ppt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還有好多好多讓我用文字呈現給大家吧。
《可可西里》是第14屆金馬獎的強片之一,獲得了最佳劇情片、最佳攝影。 在西藏,有一群山巡隊默默守護著西藏羚羊。 不肖商人卻為了利,每年殘忍的殺害一萬多隻的羚羊。  
Thumbnail
你是否也曾被大自然的美麗所深深吸引?無論是林木的高聳挺拔、溪流的潺潺細流,還是昆蟲鳥獸的動人鳴叫,森林中都蘊藏著獨特的生命韻律🎶今天,就讓我們一同領略三支獨具特色的音樂MV,細細品嚐台灣森林面貌、聆聽最撩動心弦的美妙之音!🌳
Thumbnail
《山豬.飛鼠.撒可努》裡面的故事都深深的震動著心裡的某一部分,部落原住民獨有的幽默說話方式,有著開闊的心。 從祖先流傳下來的故事,關於獵場、山、海邊、小米田,也帶著關於這塊土地上很深的孤獨與傷。 裡面故事簡單深刻,同時也一直反覆問著:我是誰?我從哪裡來?
Thumbnail
要成為自然荒野的一部分,躺在石頭上聆聽流水聲,仰望爭相閃爍的星星,耳聞帶著草香的微風。當我們可以感受到「陽光灑在心上而非身上,溪流穿軀而過而非從旁流過」,這才是大自然賜與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
Thumbnail
回宜蘭婆家後上山探險,跟著Baby貓的腳步,巡視整個園區,享受宜蘭的寧靜夜晚。尼喬洛娜原木屋提供了遠離塵囂的璞真環境,讓人可以在大自然中重新歸零,感受自然的洗滌與心靈的放鬆。
Thumbnail
這座隱居山林的神去村,主要仰賴林業維生,且與山木、山神的情緣濃密萬分,或許對我們大部分的人而言是難以融入及想像的,但我想這也正是這本書的魅力所在,正因我們長久浸泡於塵囂之中,所以與世隔絕的神去村,更能夠輾轉成為我們的心中所向。如此靜謐、與大自然為伍的清幽境地,正是洗滌心靈的好所在呀!
Thumbnail
偶爾有些老朋友會跟我抱怨,說你們荒野保護協會提倡要去感受大自然的生命,但是他們不管是假日爬郊山,或是退休後天天走步道健身,但是不管怎麼看,花還是花,樹還是樹,鳥還是鳥,從來沒有感受到與自然萬物的共鳴或所謂生命的流動,到底是他們沒有慧根,還是我們在唬弄他們?     對於這些朋友的質疑,我通常提供給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科幻電影虛構的外星球上,原始住民們只要將尾巴末端與動物鬃毛、植物維管束組織相連,纏繞在一起的生命線就會得知彼此的意識,共同連至大地母親的意識之中,無須訴諸言語。在名為地球的這座美麗行星上,人類或許是唯一與地球失去連結的生命物種。
Thumbnail
我並不是長在廬山的光榮時代 它是我小時候在電視裡、在大人嘴裡聽見的地方 我長大後,第一次去到這個地方,已經沒落 但印象深刻得是,無損它的美 這裡曾是很多人的家園、回憶 或許這裡不屬於人們,大自然才要用這樣的方法收回 或許我不懂,只看表面總覺得不捨 明明就是河道,卻被土石堆疊出像是新闢道路
Thumbnail
今年7月我參加了我們系上的田野技術調查課,這門課會到南投縣蓮華池研究中心進行野外的調查,利用我們所學的研究方法來對台灣這塊有趣的土地有更深入的了解。在這課程中我看到了前所未見的穿山甲,半夜聽著豎琴蛙的鳴叫聲,還有最後一天大家半夜一起趕出ppt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還有好多好多讓我用文字呈現給大家吧。
《可可西里》是第14屆金馬獎的強片之一,獲得了最佳劇情片、最佳攝影。 在西藏,有一群山巡隊默默守護著西藏羚羊。 不肖商人卻為了利,每年殘忍的殺害一萬多隻的羚羊。  
Thumbnail
你是否也曾被大自然的美麗所深深吸引?無論是林木的高聳挺拔、溪流的潺潺細流,還是昆蟲鳥獸的動人鳴叫,森林中都蘊藏著獨特的生命韻律🎶今天,就讓我們一同領略三支獨具特色的音樂MV,細細品嚐台灣森林面貌、聆聽最撩動心弦的美妙之音!🌳
Thumbnail
《山豬.飛鼠.撒可努》裡面的故事都深深的震動著心裡的某一部分,部落原住民獨有的幽默說話方式,有著開闊的心。 從祖先流傳下來的故事,關於獵場、山、海邊、小米田,也帶著關於這塊土地上很深的孤獨與傷。 裡面故事簡單深刻,同時也一直反覆問著:我是誰?我從哪裡來?
Thumbnail
要成為自然荒野的一部分,躺在石頭上聆聽流水聲,仰望爭相閃爍的星星,耳聞帶著草香的微風。當我們可以感受到「陽光灑在心上而非身上,溪流穿軀而過而非從旁流過」,這才是大自然賜與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
Thumbnail
回宜蘭婆家後上山探險,跟著Baby貓的腳步,巡視整個園區,享受宜蘭的寧靜夜晚。尼喬洛娜原木屋提供了遠離塵囂的璞真環境,讓人可以在大自然中重新歸零,感受自然的洗滌與心靈的放鬆。
Thumbnail
這座隱居山林的神去村,主要仰賴林業維生,且與山木、山神的情緣濃密萬分,或許對我們大部分的人而言是難以融入及想像的,但我想這也正是這本書的魅力所在,正因我們長久浸泡於塵囂之中,所以與世隔絕的神去村,更能夠輾轉成為我們的心中所向。如此靜謐、與大自然為伍的清幽境地,正是洗滌心靈的好所在呀!
Thumbnail
偶爾有些老朋友會跟我抱怨,說你們荒野保護協會提倡要去感受大自然的生命,但是他們不管是假日爬郊山,或是退休後天天走步道健身,但是不管怎麼看,花還是花,樹還是樹,鳥還是鳥,從來沒有感受到與自然萬物的共鳴或所謂生命的流動,到底是他們沒有慧根,還是我們在唬弄他們?     對於這些朋友的質疑,我通常提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