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則來不合則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生活中遇到爭執,不論是與家人、朋友、同事爭執這件事多多少少都會發生。如何大事化小?在這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盲點:當個爛好人,以為這樣次次退讓就能安全下莊。

事件發上的當下,情緒是無法避免的,也許你會默默的回答:是,我知道了。通常是遇到以上對下的指責謾罵型的(長輩、上司),只會依身份地位罵人的,相信你能做到敬而遠之。保持適當距離,這是你能做到最好的理解情緒能力,因爲有條有理的邏輯分析,他們一生都無法學會。

你不是便利貼女孩或男孩,也不是免洗餐具。退一步也不見得次次都是海闊天空,你不需好勝爭贏,卻也不是委曲求全。

與同事間,醜話得先放在前頭,並確切的告知對方,我能理解你目前的感受、想法,我知道你想要讓事情的走向能通往康莊大道。現在我們能好好聊聊事情的解決方案嗎?

在工作中,若以站隊的方式經營,那只會爭吵不斷,並惡性競爭循環下去,工作效率、效益只會直線下滑。

與朋友間,若你們是雙向奔赴的友情,有時候一杯珍珠奶茶就能化解危機,前提是你沒說出情緒用語。若是因嫉妒使然,或人前人後一個樣,請你遠離,是不是看到這會想,不是要我同理感受理解對方嗎? 你都看到事實的本質是如此醜陋了,你還能奢望對方能真心待你嗎?

朋友間不是當聖母就能友誼長存,你要記住朋友重質不重量寧缺勿濫。
avatar-img
5會員
19內容數
重新以文字再次紀錄療癒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桔梗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是個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的人,還是先處理問題再消化情緒? 這幾年很流行一段話: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嬰兒時期只能用哭鬧來表達此刻的感受,也許是餓了、尿布濕了、想要抱抱、想要玩、想要某一樣物品、想要找爸媽,因為我們不懂嬰兒的語言,所以常常對天吶喊你可以不要再哭了嗎?
當你看天鵝在水中優雅的姿態,卻沒看見水底下的雙腳正努力的划動著。 情緒不表露於色,除了強大的內心,還有正在思考解決方案,但這不是教你詐。
每個人療癒自我的方法都不相同,但目的是一樣的,想用更多的可能性、更多的嘗試,好好的安慰內心深處的自我。有時他在洞穴最深處,蜷縮著抱著自己;有時他捂住耳朵關閉了
襁褓時期、幼童時期、青少年時期⋯直到耆老,好像時間就這麼過去了,是否覺得碌碌無為?還是感到充實滿足?每個時期都為了成長而努力奮鬥,每個人都希望回到純真的年代,當你暮然回首時。這世上哪來那麼多的五柳先生,最後誰能不為五斗米折腰。 世界上對於性別的歧視依舊很嚴重,女性不該拋投露面,女性有了所謂的女權後
冬天到了,冷洌的東北季風呼呼作響,宣告著溫度下降。有的人忙著進補、有的人忙著採收、有的人忙著找更暖的紙板;全為了過冬準備。 常常對自己說,這世上依然有美好的風景、善良的人、純真不矯揉的相處,也總希望能將如此意念傳達出去。並試著用這樣的方式療癒自己、安慰他人,今年的冬天依舊很冷,依舊找不回那個溫暖時
各自論述,在辯論會上常見的是爭得你死我活,非贏不可的局面。 但你真的贏了嗎?!
你是個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的人,還是先處理問題再消化情緒? 這幾年很流行一段話: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嬰兒時期只能用哭鬧來表達此刻的感受,也許是餓了、尿布濕了、想要抱抱、想要玩、想要某一樣物品、想要找爸媽,因為我們不懂嬰兒的語言,所以常常對天吶喊你可以不要再哭了嗎?
當你看天鵝在水中優雅的姿態,卻沒看見水底下的雙腳正努力的划動著。 情緒不表露於色,除了強大的內心,還有正在思考解決方案,但這不是教你詐。
每個人療癒自我的方法都不相同,但目的是一樣的,想用更多的可能性、更多的嘗試,好好的安慰內心深處的自我。有時他在洞穴最深處,蜷縮著抱著自己;有時他捂住耳朵關閉了
襁褓時期、幼童時期、青少年時期⋯直到耆老,好像時間就這麼過去了,是否覺得碌碌無為?還是感到充實滿足?每個時期都為了成長而努力奮鬥,每個人都希望回到純真的年代,當你暮然回首時。這世上哪來那麼多的五柳先生,最後誰能不為五斗米折腰。 世界上對於性別的歧視依舊很嚴重,女性不該拋投露面,女性有了所謂的女權後
冬天到了,冷洌的東北季風呼呼作響,宣告著溫度下降。有的人忙著進補、有的人忙著採收、有的人忙著找更暖的紙板;全為了過冬準備。 常常對自己說,這世上依然有美好的風景、善良的人、純真不矯揉的相處,也總希望能將如此意念傳達出去。並試著用這樣的方式療癒自己、安慰他人,今年的冬天依舊很冷,依舊找不回那個溫暖時
各自論述,在辯論會上常見的是爭得你死我活,非贏不可的局面。 但你真的贏了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人際相處中不時會有緊張甚至發生衝突的時刻,只要能做出正確的應對,就能「將壞狀況變得對自己有利」,不僅能避開傷害自己的後果,還能順便收穫好感。 人際老是不順?是不是因為你總是用同一種方式應對每種情況? 自認耿直處世人際關係卻不見好轉,那些差別待遇、大小眼的人卻活得更開心,這是為什麼?那是因為,每一種
Thumbnail
"這樣做到底對不對?" 最困擾我們的並不是他人的眼光,更多是「這樣做到底對不對」的念頭,我到底該怎麼做才不會惹人厭,怎樣做才能增進好人緣,人脈廣就代表能有更多資源。 為了"好人緣"這個詞,我們常產生大量內耗,有時連遇到自己不喜歡的事都不敢直接拒絕,還要左彎右拐委婉表明,長久下來累積非常多不愉快。
Thumbnail
【沒有深思過的幫助,其實是害人害己】 在過往職場中我曾經是那種典型的“爛好人”,因為覺得助人為善,所以認為幫助同事是理所應當的事。然而這樣的心態往往會讓自己吃虧。
Thumbnail
你會不會極度憂慮衝突的發生?能避則避,能閃則閃,可是和諧至上的想法常常為自己埋下更多內耗的因子,更容易被有心人利用: 1.害怕被討厭、拒絕、否定、陷入尷尬 2.不敢明確表達感受與想法 3.很難拒絕別人,常默默接受的別人要求 4.非常在意 5.面對無法避免的衝突時腦中一片空白 (點閱內文看更多唷!)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剛進學校交朋友時,都會想說快點跟同學變熟,就可以馬上交到朋友了。 因為在學校時,很快交到朋友會是一種生存之道,因為學校是團體生活,快點交到朋友代表你擁有更多的資源,所以我們會盡量用任何親和、熱情以及善於跟人打成一片來交朋友。 但是在後來的成人世界中,反而發現,”與人為善”這件事不一定會讓你得到好
【與其在職場中選擇當壞人,也不要當爛好人】 1. 沒有深思過的幫忙,其實是害人害己 2. 堅守自己的工作底線 3. 幫忙是要成為前進的助力,不是成為依賴 4. 借款不當擔保人,工作不當掩蓋犯 5. 我們不是聖人,幫助那些能幫助你的人 6. 不要害怕去要求別人回報
我們似乎都難以做到就事論事、「不以人廢言」的原則。
基本上如果不是被太過糟糕的對待,都還是會站在他人的立場上為他人著想,也覺得這沒有什麼,人不是永遠的壞......然在先前的職場,因為同事反覆再三地用很爛的手段應付,所以最後也就採取不斷提醒自己這個人是壞的、糟糕的,不值得自己再對他好,只要遇到這個人的各項事物就是不斷地跳過跳過,面子做給誰有差嗎?有,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難免會產生誤會或摩擦。當我們犯錯時,誠摯的道歉是化解衝突、修復關係的重要一步。然而,道歉並非易事,許多人往往因為害怕、尷尬或面子問題,而錯失了道歉的機會。俗話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真正的君子,勇於承認錯誤,並真誠地向對方道歉。而小人則會逃避責任,甚至推卸他人。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人際相處中不時會有緊張甚至發生衝突的時刻,只要能做出正確的應對,就能「將壞狀況變得對自己有利」,不僅能避開傷害自己的後果,還能順便收穫好感。 人際老是不順?是不是因為你總是用同一種方式應對每種情況? 自認耿直處世人際關係卻不見好轉,那些差別待遇、大小眼的人卻活得更開心,這是為什麼?那是因為,每一種
Thumbnail
"這樣做到底對不對?" 最困擾我們的並不是他人的眼光,更多是「這樣做到底對不對」的念頭,我到底該怎麼做才不會惹人厭,怎樣做才能增進好人緣,人脈廣就代表能有更多資源。 為了"好人緣"這個詞,我們常產生大量內耗,有時連遇到自己不喜歡的事都不敢直接拒絕,還要左彎右拐委婉表明,長久下來累積非常多不愉快。
Thumbnail
【沒有深思過的幫助,其實是害人害己】 在過往職場中我曾經是那種典型的“爛好人”,因為覺得助人為善,所以認為幫助同事是理所應當的事。然而這樣的心態往往會讓自己吃虧。
Thumbnail
你會不會極度憂慮衝突的發生?能避則避,能閃則閃,可是和諧至上的想法常常為自己埋下更多內耗的因子,更容易被有心人利用: 1.害怕被討厭、拒絕、否定、陷入尷尬 2.不敢明確表達感受與想法 3.很難拒絕別人,常默默接受的別人要求 4.非常在意 5.面對無法避免的衝突時腦中一片空白 (點閱內文看更多唷!)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剛進學校交朋友時,都會想說快點跟同學變熟,就可以馬上交到朋友了。 因為在學校時,很快交到朋友會是一種生存之道,因為學校是團體生活,快點交到朋友代表你擁有更多的資源,所以我們會盡量用任何親和、熱情以及善於跟人打成一片來交朋友。 但是在後來的成人世界中,反而發現,”與人為善”這件事不一定會讓你得到好
【與其在職場中選擇當壞人,也不要當爛好人】 1. 沒有深思過的幫忙,其實是害人害己 2. 堅守自己的工作底線 3. 幫忙是要成為前進的助力,不是成為依賴 4. 借款不當擔保人,工作不當掩蓋犯 5. 我們不是聖人,幫助那些能幫助你的人 6. 不要害怕去要求別人回報
我們似乎都難以做到就事論事、「不以人廢言」的原則。
基本上如果不是被太過糟糕的對待,都還是會站在他人的立場上為他人著想,也覺得這沒有什麼,人不是永遠的壞......然在先前的職場,因為同事反覆再三地用很爛的手段應付,所以最後也就採取不斷提醒自己這個人是壞的、糟糕的,不值得自己再對他好,只要遇到這個人的各項事物就是不斷地跳過跳過,面子做給誰有差嗎?有,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難免會產生誤會或摩擦。當我們犯錯時,誠摯的道歉是化解衝突、修復關係的重要一步。然而,道歉並非易事,許多人往往因為害怕、尷尬或面子問題,而錯失了道歉的機會。俗話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真正的君子,勇於承認錯誤,並真誠地向對方道歉。而小人則會逃避責任,甚至推卸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