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背景概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20年1月,我從國立台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畢業。畢業前,我獲得了科技部大專學生研究計畫,在形狀記憶和金實驗室進行鈦合金的實驗。回想大學時光,做實驗,一直是我最拿手的項目。儘管對於數學不算太在行,但討論一個現象、解釋原因,一直是讓我好奇心爆發、眼睛閃亮的時刻。

Fig. 1 陪我度過多個深夜的形狀記憶和金實驗室

Fig. 1 陪我度過多個深夜的形狀記憶和金實驗室

但也沒想到,將來有一天,我會為了學習地熱能源,重新面對流體力學、熱力學、熱傳學這三大夢靨。


筆者目前在丹麥工業大學學習地熱能源技術,在這裡分享學習見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哈囉哈這是我的第一篇文章 今天我想來講講我對我外來的幻想 小時候我都和爸爸說,我未來會得諾貝爾物理獎 好吧,我現在也想要,但越來越長大好像就會發現自己的天賦不再這裡 舉例來說 我學校的數學一項不會成績太好,雖然大人說我很多粗心,但這裡面真心話到底佔幾分呢? 這是個好問題 當然我還小
2012年,我21歲。 當時我是一個普通的台灣大學數學系三年級學生,沉迷於代數拓撲、微分幾何、李群與李代數的學習。每天,我都在齊震宇教授的指導下探索代數拓撲,在王金龍教授的課堂上學習微分幾何,並在林惠雯教授的教導下鑽研李群與李代數。這些課程讓我沉浸在對宇宙物理的無限想像與探索中。 ▋台大
Thumbnail
理解基礎知識:機械工程需要良好的數學和物理基礎。確保你對於數學的基本概念(如代數、幾何、微積分)和物理的基本原理(如力學、熱力學、電磁學)有深入的理解。 提升問題解決能力:工程師的工作往往涉及到解決實際問題。嘗試找一些實際的問題來練習,例如參加科學競賽或者做一些實驗。
28歲之前,我也曾認為基礎科學研究與現實脫節。然而,隨著我在美國普渡大學的求學經歷,這一觀點逐漸發生了變化。回顧我在台灣大學數學系、應用數學所,以及中央研究院統計所的七年時光,確實感覺基礎研究似乎與現實相距甚遠。然而,博士時期的經歷讓我有機會追尋許多重要問題的源頭,逐漸理解到有價值的基礎科學研究,最
Thumbnail
高中時我的化學還不錯 特別是有機化學 但是真正讓我有興趣的是高分子化學 我記得最吸引我的是 小分子透過化學反應竟然可以產生連鎖反應 就像一群人手拉著手形成龐大的聚合物…
在我21歲的2012年, 我也像一個普通的台灣大學數學系三年級的學生, 沈迷於學習代數拓墣,微分幾何,李群與李代數。 當時與齊震宇教授學代數拓墣, 與王金龍教授學微分幾何, 與林惠雯教授學李群與李代數, 每日每日,都沈浸在對宇宙物理的想像與探索之中。 然而,
Thumbnail
那是一張帶有歲月痕跡的學員證,從滿是塵埃的舊物之中輕輕取出,仿佛也隨之揚起了那段埋藏已久的記憶。那時候的我,正處於人生的一個轉折點,面對研究所的入學考試,心中充滿了不安與期待。會計,這個我曾自信滿滿的專業,卻在經濟學的面前顯得力不從心,於是,補習班成了我那段日子裡的港灣。 回想那些日子,補習班
Thumbnail
記得高中考完學測後,我只填了三個志願,分別是台清交的材料系。因為高中在科研社接觸過,加上身邊親戚各種吹捧,那時候還覺得這就是最佳選項了。 但是進到台大材料唸了兩年書後,我發現其實我對這個科系真的沒有興趣,於是開始了我轉換跑道的旅程。
Thumbnail
大學生活是我人生中一段難忘的時光,在這裡我收穫滿滿,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及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社交圈。即便很多年過去了,我依舊記得這段美好的時光。
考在職專班是自己的人生規劃之一,只是不知道這一天會這麼快到來,不曉得自己的衝動是好還是不好。 現在的我,很喜歡研究所科系,但心裡面總是會擔心,不知道會不會失敗、英文作文好難,所以有時候都會逃避讀書,但深深了解只有去克服困難,才能更進一步。 從現在開始,給自己的短期目標就是:考到在職專班研究所,降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哈囉哈這是我的第一篇文章 今天我想來講講我對我外來的幻想 小時候我都和爸爸說,我未來會得諾貝爾物理獎 好吧,我現在也想要,但越來越長大好像就會發現自己的天賦不再這裡 舉例來說 我學校的數學一項不會成績太好,雖然大人說我很多粗心,但這裡面真心話到底佔幾分呢? 這是個好問題 當然我還小
2012年,我21歲。 當時我是一個普通的台灣大學數學系三年級學生,沉迷於代數拓撲、微分幾何、李群與李代數的學習。每天,我都在齊震宇教授的指導下探索代數拓撲,在王金龍教授的課堂上學習微分幾何,並在林惠雯教授的教導下鑽研李群與李代數。這些課程讓我沉浸在對宇宙物理的無限想像與探索中。 ▋台大
Thumbnail
理解基礎知識:機械工程需要良好的數學和物理基礎。確保你對於數學的基本概念(如代數、幾何、微積分)和物理的基本原理(如力學、熱力學、電磁學)有深入的理解。 提升問題解決能力:工程師的工作往往涉及到解決實際問題。嘗試找一些實際的問題來練習,例如參加科學競賽或者做一些實驗。
28歲之前,我也曾認為基礎科學研究與現實脫節。然而,隨著我在美國普渡大學的求學經歷,這一觀點逐漸發生了變化。回顧我在台灣大學數學系、應用數學所,以及中央研究院統計所的七年時光,確實感覺基礎研究似乎與現實相距甚遠。然而,博士時期的經歷讓我有機會追尋許多重要問題的源頭,逐漸理解到有價值的基礎科學研究,最
Thumbnail
高中時我的化學還不錯 特別是有機化學 但是真正讓我有興趣的是高分子化學 我記得最吸引我的是 小分子透過化學反應竟然可以產生連鎖反應 就像一群人手拉著手形成龐大的聚合物…
在我21歲的2012年, 我也像一個普通的台灣大學數學系三年級的學生, 沈迷於學習代數拓墣,微分幾何,李群與李代數。 當時與齊震宇教授學代數拓墣, 與王金龍教授學微分幾何, 與林惠雯教授學李群與李代數, 每日每日,都沈浸在對宇宙物理的想像與探索之中。 然而,
Thumbnail
那是一張帶有歲月痕跡的學員證,從滿是塵埃的舊物之中輕輕取出,仿佛也隨之揚起了那段埋藏已久的記憶。那時候的我,正處於人生的一個轉折點,面對研究所的入學考試,心中充滿了不安與期待。會計,這個我曾自信滿滿的專業,卻在經濟學的面前顯得力不從心,於是,補習班成了我那段日子裡的港灣。 回想那些日子,補習班
Thumbnail
記得高中考完學測後,我只填了三個志願,分別是台清交的材料系。因為高中在科研社接觸過,加上身邊親戚各種吹捧,那時候還覺得這就是最佳選項了。 但是進到台大材料唸了兩年書後,我發現其實我對這個科系真的沒有興趣,於是開始了我轉換跑道的旅程。
Thumbnail
大學生活是我人生中一段難忘的時光,在這裡我收穫滿滿,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及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社交圈。即便很多年過去了,我依舊記得這段美好的時光。
考在職專班是自己的人生規劃之一,只是不知道這一天會這麼快到來,不曉得自己的衝動是好還是不好。 現在的我,很喜歡研究所科系,但心裡面總是會擔心,不知道會不會失敗、英文作文好難,所以有時候都會逃避讀書,但深深了解只有去克服困難,才能更進一步。 從現在開始,給自己的短期目標就是:考到在職專班研究所,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