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架愛麗絲 之 地下邏輯 05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5 Advice from a Caterpillar: 一個哲學問題 / 視角2

毛毛蟲的忠告

十四

《民法大全》寫成之後﹐歐洲陷入中世紀﹐至中世紀末期﹐逐漸出現一個傳統﹐就是對《民法大全》做評註。這個現象主要集中在意大利北部﹐因為《民法大全》只有拉丁文本。49 在眾多的評註中﹐法理學家法蘭西斯歌‧阿庫修斯 (Franciscus Accursius) 的《規範註釋》(Glossa ordinaria) 留下的版本最為今人研究得多,因為這個版本除了阿庫修斯自己的意見之外還彙集了前人的評註。阿庫修斯的評註寫於十三世紀﹐現版本由威尼斯的著名出版人尼古拉斯‧顏森 (Nicolas Jenson; 1420-1480) 出版於約1479年。

《民法大全》原典卷22標題3段3只有一個句子﹐阿庫修斯不加評註﹐原文照抄﹐成為今日法律界的一個核心原則:

Ei incumbit probatio qui dicit, non qui negat。

漢譯如下:

舉證責任落在主張的一方﹐非否認的一方。

對於這個原則的最佳註解卻並非來自阿庫修斯﹐而是來自原典卷48標題19 (關於懲罰) 段5中的一個句子:

satius enim esse impunitum relinqui facinus nocentis quam innocentem damnari。

此句的漢譯為:

寧可容許有罪者免受刑責也不可將無辜者判刑。

因為寧可容許有罪者免受刑責也不要將無辜者判刑﹐所以舉證責任落在主張的一方﹐非否認的一方。

從刑法的觀點出發﹐在某些情況之下﹐被告可以證明他沒有犯案﹐但在很多其他的情況下﹐比如﹐假如案發時被告獨自在家睡覺﹐沒有不在犯罪現場的證人﹐被告可以如何自辯? 這是無罪推定的一個邏輯依據。因此﹐為了保障無辜的人﹐舉證的責任必須落在控方。由此而生出現代刑事司法的一項極其重要的原則: 無罪推定原則 (Presumption of Innocence)。在英語界通俗文學中﹐這條原則多寫為「Innocent until proven guilty」(無罪﹐直到證明有罪為止)﹐如果要在雞蛋裡挑骨頭﹐我們便會說﹐未能證明某人犯案當然並不表示該人便是清白; 但在現代社會﹐我們更關心錯判無辜的人﹐因此我們寧可讓有罪者逍遙法外﹐假如控方未能充份舉證的話。保護無辜者比懲罰犯罪者更重要,因而屬優先原則。否則,國家機器可以任意指控人民,從而制造出一個恐佈社會。所以今日,在衡量任一社會的法治 (rule of law) 程度,當以其有否切實遵循此無罪推定原則為指標!

基督教的原罪論恰恰違反無罪推定原則的人權理念。

但《舊約聖經》或猶太教都沒有這個教條。原罪論是中世記基督教教會的產物。

原罪論認為﹐人類的始祖 (阿當和夏娃) 違背了耶和華的意旨﹐因此有罪﹐世世代代的人類是阿當和夏娃的後裔﹐因此同樣有罪。「同樣」或許從天而降﹐「因此」卻從何而來? 未經審判﹐認定閣下有罪﹐毋能自辯﹐走向極端﹐成為中世記基督教的基石 —— 有罪推定原則!

因為父母或祖先「行差踏錯」﹐子孫皆要繫罪﹐在「中國」稱為「誅連」。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鬥地主」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鬥地主」

誅連在中國有很多版本,比較近期的一個就是文革時期的出身論。在一個不遵守無罪推定原則的社會﹐檢控 (prosecution) 淪為逼害 (persecution) 是自然的事﹐西元五世紀至十五世紀的歐洲黑暗時期是人類世代都應銘記於心的案例。但回到我們自己的社會,二十一世紀了,我們的政府嚴格遵守了無罪推定原則了嗎?

以上為法律的觀點。

__________

49 意大利語本來就是庸俗拉丁語 (葡萄牙語﹑西班牙語﹑法語等) 的一支﹐現代意大利語則主要由與古典拉丁語十分接近的佛羅倫斯和羅馬方言結合而成。在1612年出版的第一本意大利語詞典就是依據佛羅倫斯和羅馬方言寫成﹐出版地就是佛羅倫斯。

-| 再往下跳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en的沙龍
9會員
423內容數
我們這裡談兩個東西: 哲學和邏輯,以及與哲學和邏輯相關的東西。 首先開設的房間是《綁架愛麗絲 之 地下邏輯》。 隨後將陸續開設《綁架愛麗絲 之 鏡像語言》和《上古漢語的邏輯結構》。 聯絡作者﹕sen.wong@protonmail.com
s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27
5 Advice from a Caterpillar: 一個哲學問題 / 視角2 毛毛蟲的忠告 五 數學工作者書寫恆等式是尋常事﹐譬如「9 = 9」或「6 = 4+2」等。為什麼數學工作者可以這麼輕鬆地做這種陳述﹐即一個恆等式中的等號的左項與等號的右項同一或等值? 因為一個恆等式中的等號的左
Thumbnail
2024/06/27
5 Advice from a Caterpillar: 一個哲學問題 / 視角2 毛毛蟲的忠告 五 數學工作者書寫恆等式是尋常事﹐譬如「9 = 9」或「6 = 4+2」等。為什麼數學工作者可以這麼輕鬆地做這種陳述﹐即一個恆等式中的等號的左項與等號的右項同一或等值? 因為一個恆等式中的等號的左
Thumbnail
2024/05/06
愛麗絲的姊姊輕輕地拂去從樹上飄落到她臉上的枯葉,並說﹕ 「醒醒吧,親愛的愛麗絲!真是的,睡得這麼久!」 「哎喲,我做了一個好奇怪的夢啊!」 ...
Thumbnail
2024/05/06
愛麗絲的姊姊輕輕地拂去從樹上飄落到她臉上的枯葉,並說﹕ 「醒醒吧,親愛的愛麗絲!真是的,睡得這麼久!」 「哎喲,我做了一個好奇怪的夢啊!」 ...
Thumbnail
2024/05/04
國王搓著雙手說﹕ 「這是我們迄今為止聽到的最重要的證據,所以現在讓陪審團來 ...」。 愛麗絲一反常態,隨口便插話 ,因為在過去的幾分鐘裡,她長大了,便不再戰戰兢競了﹕ 「如果他們中有人能解釋一下,我會給他六...
Thumbnail
2024/05/04
國王搓著雙手說﹕ 「這是我們迄今為止聽到的最重要的證據,所以現在讓陪審團來 ...」。 愛麗絲一反常態,隨口便插話 ,因為在過去的幾分鐘裡,她長大了,便不再戰戰兢競了﹕ 「如果他們中有人能解釋一下,我會給他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道德的最低底線,就是不管這人適不適合留待社會都一率給我活著,這樣嗎。
Thumbnail
道德的最低底線,就是不管這人適不適合留待社會都一率給我活著,這樣嗎。
Thumbnail
前陣子看完這本不完美的正義,作者是一位長期為了死刑、量刑過重、少年犯,特別是那些貧窮、黑人、婦女、孩童等弱勢提供法律支持的辯護律師。 這本書內容提到了許多有關美國司法體制的狀況,作者的工作內容,主要在為死刑犯辯護,對於作者來說看待的角度不是:「犯人該不該為了自己所做的事情而附上死亡的代價?」,而是
Thumbnail
前陣子看完這本不完美的正義,作者是一位長期為了死刑、量刑過重、少年犯,特別是那些貧窮、黑人、婦女、孩童等弱勢提供法律支持的辯護律師。 這本書內容提到了許多有關美國司法體制的狀況,作者的工作內容,主要在為死刑犯辯護,對於作者來說看待的角度不是:「犯人該不該為了自己所做的事情而附上死亡的代價?」,而是
Thumbnail
但是, 如果你希望我们让我们一起探究一下, 这一生中, 何种程度的作恶会被统治人类的法律所惩罚. 无论是什么, 都不会逃脱神秘的神圣上帝的惩罚.
Thumbnail
但是, 如果你希望我们让我们一起探究一下, 这一生中, 何种程度的作恶会被统治人类的法律所惩罚. 无论是什么, 都不会逃脱神秘的神圣上帝的惩罚.
Thumbnail
上篇筆記我們跟隨 Augustine 的腳步, 一起構建了分析框架的前提假設. 正如 Augustine 所說, 除非相信才能理解. 我們所有的理解與分析, 都是建立在對這些前提假設的信心的基礎之上. 下面我們正式展開對邪惡的源泉的探索. Augustine 對 Evodius 說, 如果我們
Thumbnail
上篇筆記我們跟隨 Augustine 的腳步, 一起構建了分析框架的前提假設. 正如 Augustine 所說, 除非相信才能理解. 我們所有的理解與分析, 都是建立在對這些前提假設的信心的基礎之上. 下面我們正式展開對邪惡的源泉的探索. Augustine 對 Evodius 說, 如果我們
Thumbnail
這是一篇介紹康德倫理學中關於建立原則和行動的文章,內容涉及了康德哲學中的概念和論點,以小明和阿牛之間的互動,與小明提出的反駁舉例,從中解釋了康德哲學對於倫理行為的看法,也透過思想實驗來練習標準化一個原則。
Thumbnail
這是一篇介紹康德倫理學中關於建立原則和行動的文章,內容涉及了康德哲學中的概念和論點,以小明和阿牛之間的互動,與小明提出的反駁舉例,從中解釋了康德哲學對於倫理行為的看法,也透過思想實驗來練習標準化一個原則。
Thumbnail
無罪推定原則是國際公認的刑事訴訟原則,但口號和實際執行之間,似乎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保持公平、公正、毫無偏見,是我們對法庭正義的基本認知,但有多少時候,不管是攸關到利益抑或是你所想相信的,我們總在尋找蛛絲馬跡去構建出一個符合想像的故事,一個你稱為「事實」的故事呢? 我很喜歡於2023年上映的法
Thumbnail
無罪推定原則是國際公認的刑事訴訟原則,但口號和實際執行之間,似乎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保持公平、公正、毫無偏見,是我們對法庭正義的基本認知,但有多少時候,不管是攸關到利益抑或是你所想相信的,我們總在尋找蛛絲馬跡去構建出一個符合想像的故事,一個你稱為「事實」的故事呢? 我很喜歡於2023年上映的法
Thumbnail
政治哲學問的問題不是說明最初社會關係如何起源,而是試圖說明何謂政治權力的基礎。當我們攤開從古希臘的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到文藝復興的馬基維利、近代的霍布斯、洛克、盧梭、康德等西洋政治思想史,其理論想像、假設了政治社群發展的過程。但如同找尋文化如何起源,推論政治社群發展過程的理論也必定是片面、邏
Thumbnail
政治哲學問的問題不是說明最初社會關係如何起源,而是試圖說明何謂政治權力的基礎。當我們攤開從古希臘的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到文藝復興的馬基維利、近代的霍布斯、洛克、盧梭、康德等西洋政治思想史,其理論想像、假設了政治社群發展的過程。但如同找尋文化如何起源,推論政治社群發展過程的理論也必定是片面、邏
Thumbnail
本文章主要探討人性、道德與法律之間的關係,包括人性只涉及生存與繁衍、道德是約定成俗的規範以及法律是給道德中的社會規範畫的底線等等。藉由本文,讀者可以深入瞭解人性、道德與法律之間的聯繫。
Thumbnail
本文章主要探討人性、道德與法律之間的關係,包括人性只涉及生存與繁衍、道德是約定成俗的規範以及法律是給道德中的社會規範畫的底線等等。藉由本文,讀者可以深入瞭解人性、道德與法律之間的聯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