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通識心得分享 week 13

2023/12/1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在高中時期,曾打過一個政策性辯題:「我國應廢除十四歲至二十歲未成年人實施人工流產須經法定代理人同意之規定」雖然《優生保健法》現面臨修法,成年與否的界線也在今年年初有所更動。但在打這個辯題當下,我們需要討論的是十四歲至二十歲的未成年人究竟有沒有能夠自主決定事情的能力,而這樣子的認知能力將取決於前額葉的發展,是以,與最近一次的上課內容有所相關。

  一般大腦的發育有九成多在孩童五歲以前完成,但是箇中的神經連結會依功能或性質而使發育時間彼此有所落差,最晚發育完成的正是前額葉的認知功能,其要在青少年時期才會陸續發展至成熟階段。而這也正是爭議所在,個人認知功能的成熟究竟應如何被判斷?又該如何被檢視來讓別人知道你有這樣的能力?事實上,以年齡做劃分來決定是否有足夠的行為能力與責任能力是最為常見的標準。這或許是奠基於無法為所有人的大腦做判斷,因此以普遍的方式做粗略的區分。雖然有這樣的問題存在,但並非這次所要討論的重點,相反地,我更想聚焦在前額葉所帶來的控制力缺乏上。

  根據研究發現,一歲半的幼童就能因為鏡像神經元的關係而理解旁人的觀點,然而因為前額葉尚未發展完全,以至於處在嬰幼兒年齡區間的孩子們缺乏自制的能力。但從另一方面來說,也因為身理及心理上的「不受控制」,使得他們擁有創造探索和靈巧學習的能力。這也正是隨著時間流逝,我們開始成長後,被灌輸應與不應的價值而慢慢被侷限,消失於我們生活中的能力。或許,我們耳熟能詳的,期待自己「童心未泯」,就是希望自己能擺脫枷鎖,跨出舒適圈,回到那段不受控制的、天馬行空的、說做就做的日子吧!

  「改變是大腦的天性」,大腦神經的可塑性一直是課程中反覆論述的觀點,而閱讀所帶來的文字辨識將透過神經細胞間的運作改變大腦內的神經網絡。有趣的是,文字辨識與人臉辨識屬於同一腦區,因此彼此的能力將彼消此長。這也讓我有理由相信,正是因為我書讀太多,所以我才經常認不出別人的臉,但又覺得他們很面熟……

  與此同時,用其他部位感受知覺也是神經可塑性帶來的體現,極具討論度的便是「幻肢」。即便四肢因某些原因被切除,仍能感受到它們的存在,進而體會到疼痛、刺痛等負面知覺。而當中讓我好奇是否與此相似的便是關於「癢」的感受。當別人碰觸我認為理應不那麼敏感的部位,我卻在我怕癢的地方如腰窩,感受到癢的知覺。先前我認為或許這裡存有心理作用的影響,但神經可塑性解釋是不是能被在應用在這個情況,也讓我感到好奇。我想,這或許也是大腦既神秘又讓人欲罷不能的一面吧!

#當代認知神經科學_腦與心智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