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 羚炁永續|是否要有心理疾病才有資格獲得喘息空間?| 陳萱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ESG 羚炁永續|是否要有心理疾病才有資格獲得喘息空間?| 陳萱羚

ESG 羚炁永續|是否要有心理疾病才有資格獲得喘息空間?| 陳萱羚


在另一篇『羚炁永續打造喘息空間,好好呼吸』文中,我提到了喘息空間,而就目前臺灣現有的長照2.0與未來長照或許會延伸出的長照3.0、4.0或者2.0 plus、2.0 pro….等等,並非我與我的團隊不在乎老年照護這一塊,而是羚炁永續以及我個人喜歡挑戰還沒有那麼熱議的議題,如同再接ESG的前期,我非常重視甚至接觸相關單位的『生物多樣性』,雖然這議題在現今仍然看不傲性別平權、女權的車尾燈,但是我們已經看到越來越多講座、論壇、團體在這一塊努力,而我們也持續關心著生物議題,只是將目標轉移聚焦到『喘息空間』上。

 

  而標題說到的,是否要有心理疾病才有資格獲得喘息空間?其實我想說的原話是:『是否要有外在歸因認為符合心理、生理疾病的人,才可以正大光明的要求並且尋求喘息空間?』什麼意思呢?生理疾病的部分,像是之前有過的熱議——博愛座是給誰做的?從這個議題切入,我想可以更多體悟感的表達我的想法,或許你也看過類似或相關的影片,長者或者明顯殘疾的人找不到位置,而看著年輕人坐在博愛座上,當事人以及旁觀者(甚至旁觀者的手機)在這當下給予外表看似健朗的年輕人無聲或有聲的批評,但是一個人健康與否並非肉眼可以判定,而我個人的立場認為『座位』是給予有需要休息的人。但社會文化似乎會給予讓位者掌聲及讚美的眼光,反之似乎就變成十惡不赦、沒有同理心的人?

 

  而從前面生理疾病的例子延伸到心理疾病,在這我想請教看到這裡的你,你認為身心科以及心理諮商是給怎麼樣的人就診的呢?(歡迎留言或私訊你的答案跟我分享)或許我們會聯想到憂鬱症、躁鬱症等等的,然而有關憂鬱症的數據顯示,憂鬱症約佔全世界人口的3%。依照美國的流行病學結果,每五個女性就有一個在一生中有一次的憂鬱症發作,其中女性的終身盛行率約在10-25%,男性為5-12%。這些數據可能與病識感有關,因為憂鬱症患者可能會因為缺乏病識感而不尋求治療。而這也只是冰山一角的憂鬱症病識感,其他我們還沒學習到的常見疾病或者是還沒被定義、命名的情緒呢?

 

在這流行『躺平』的時代,人們開始放棄了過去我們認為『該』經歷過的人生清單:結婚、生子、買房、買車等等,我和我的團隊不斷地集思廣益著:如何提升臺灣人對於喘息、休息的意識抬頭?後來我總結了以下的法則:『一旦你感覺到疲憊了,歡迎來到羚炁永續的喘息空間』在這裡,你不需要醫生證明,我們也沒有專業的心理醫師,你不需要被『確診』任何疾病,反而我們希望你拿掉那些標籤,很簡單的,只要你想暫時離開、跳脫你的身份、地位、責任、甚至你暫時不想當你自己時,歡迎來『好好呼吸』,人人都有這個資格。

 

avatar-img
22會員
40內容數
用7歲以上到70歲都看得懂的方式,輕鬆簡單的來聊ESG永續經營。讓企業家一代輕鬆上手,讓即將接手的二代盡情發揮~中小企業、自營業、小農小店、個人工作室,讓我成為你的夥伴,一起學習成長,將台灣在地產業發揚光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萱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聽過『喘息空間』嗎?在我們的生命週期中,我們都有機會可以成為『照顧者』與『被照顧者』,嬰兒時期我們成為養育我們的父母、祖父母或其他照顧者懷中的被照顧者;在我們學習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能在同儕之間成為效仿與被效仿者
引言:分辨TCFD與TNFD的差別 在全球永續發展的知識不斷深化的同時,一項新的財務揭露概念即將悄然變革我們的永續圈:「自然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小組」(Task Force on Natur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NFD)。相較於「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
臺灣飯匙扒開,ESG全球試卷:糧食危機之鐘,地球哀鳴之終。 Taiwan's Bowl, ESG's Global Scroll: Food Crisis' Bell, Earth's Cry and Knell
|引言:美國NOAA宣布「聖嬰現象」來臨,氣候預測引發關注 「聖嬰現象」對全球氣候的影響非常廣泛。根據美國氣候預測中心的氣候科學家,聖嬰現象可能導致氣溫創下歷史新高紀錄,特別是在聖嬰現象期間已經出現高於平均氣溫的地區。
|30X30全球共識與臺灣生物多樣性 關於『30X30全球共識』及『臺灣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議題,主要目標在2030年前保護全球30%的陸地、水域和海洋生物多樣性,呼籲民眾以選民和消費者的身份發揮作用,向政府及機構施加守護環境壓力,與購買綠色產品,改變消費習慣進而影響市場趨勢
全球資料庫網站Numbeo公布的2020年全球健康照護指標(Health Care Index)評比再次證明了臺灣在健保體系上的優異表現。除了5個歐洲國家和澳洲外,臺灣與韓國、日本、泰國等4個亞洲國家名列全球健康照護指標前十名,臺灣更是以86.71分出色的高分蟬聯冠軍。
你聽過『喘息空間』嗎?在我們的生命週期中,我們都有機會可以成為『照顧者』與『被照顧者』,嬰兒時期我們成為養育我們的父母、祖父母或其他照顧者懷中的被照顧者;在我們學習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能在同儕之間成為效仿與被效仿者
引言:分辨TCFD與TNFD的差別 在全球永續發展的知識不斷深化的同時,一項新的財務揭露概念即將悄然變革我們的永續圈:「自然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小組」(Task Force on Natur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NFD)。相較於「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
臺灣飯匙扒開,ESG全球試卷:糧食危機之鐘,地球哀鳴之終。 Taiwan's Bowl, ESG's Global Scroll: Food Crisis' Bell, Earth's Cry and Knell
|引言:美國NOAA宣布「聖嬰現象」來臨,氣候預測引發關注 「聖嬰現象」對全球氣候的影響非常廣泛。根據美國氣候預測中心的氣候科學家,聖嬰現象可能導致氣溫創下歷史新高紀錄,特別是在聖嬰現象期間已經出現高於平均氣溫的地區。
|30X30全球共識與臺灣生物多樣性 關於『30X30全球共識』及『臺灣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議題,主要目標在2030年前保護全球30%的陸地、水域和海洋生物多樣性,呼籲民眾以選民和消費者的身份發揮作用,向政府及機構施加守護環境壓力,與購買綠色產品,改變消費習慣進而影響市場趨勢
全球資料庫網站Numbeo公布的2020年全球健康照護指標(Health Care Index)評比再次證明了臺灣在健保體系上的優異表現。除了5個歐洲國家和澳洲外,臺灣與韓國、日本、泰國等4個亞洲國家名列全球健康照護指標前十名,臺灣更是以86.71分出色的高分蟬聯冠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心理諮商免費3次,助你重拾心理健康 諮商心理師周慕姿提醒,處於人生轉換期的青壯年,遭遇各種心理迷惘與困擾,如果你發現自己睡不好、吃不好、心情和脾氣都不好,就要留意心理健康提醒和警訊,回歸關注自身情緒,就像練肌肉要找教練重訓,訓練心理韌性、了解情緒也需要找專業人員協助。 自2024年8月1日起,台
Thumbnail
長照機構的工作和人道治療引發的問題。工作人員的負擔和難處,以及對本機構和相關法律的質疑。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Thumbnail
譫妄小外號〔ICU症候群〕是常常出現在長期臥床的案主。譫妄的原因很多,包括腦傷、感染、毒癮等。文章描述了對患者造成的影響以及家庭成員的狀況。
Thumbnail
臺灣的健保制度為世界獨一無二,來看診身心科的並非只有精神病患,很多也是很努力為了生活的社會人士或是學生。現代社會的快速變化及生活與工作的多方壓力,容易導致心理免疫力下降。身心科的重點在於協助找回身心健康與平衡,舒緩壓力。
Thumbnail
感冒、頭痛、擦挫傷看醫生,心病找心理師。華人對心理健康的重視日漸攀升,隱忍謙讓的儒家思想加上「面子」問題,始終像「房間裡的大象」,避而不談,難以啟齒。殷切盼望,心理健康被重視,一切往更好的方向躍進。人總是帶著自以為的困惑,進到諮商室,卻得到意想不到的解答。
把握當下,好好相處 前言 看陳永儀的《生命這堂課:心理學家臥底醫療現場的26個思索》。 「心理學家臥底醫療現場」是什麼意思呢?原來是她除了心理學專業外,還曾考上美國的「關懷師」執照並直接到醫院去擔任「關懷師」—關懷病患的心理需求;此外,她還取得「緊急救護員」證照,隨著救護車,協助平靜傷者情緒及
Thumbnail
  依據衛福部統計,台灣大約有十分之一的人口有憂鬱症狀(有憂鬱症狀不代表就有憂鬱症,文後會說明),也就是說在我們身邊其實有很多人受到憂鬱的影響,只是我們不一定知道,他們自己也不一定知道。有些人出現憂鬱症狀後可以自行調適,有些人則需要專業人員的協助...
慢性病 許多人長年受慢性病的困擾,陰霾總是揮之不去,時間ㄧ久就以受業來安慰自己。 所謂「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得人身雖難,但這人身卻人人殊異,有人強壯康健,有人卻體弱多病,這種差異源自遺傳者多,慢性病亦如。在《摩訶止觀》中曾提到造成疾病的原
Thumbnail
「憂鬱症」在近年來儼然已成為文明病,但也因為太過頻繁聽聞,反而容易讓人失去戒心與耐心,而陳良基部長與夫人素梅以照顧者及被照顧者的姿態現身說法,為的就是喚醒社會大眾對於憂鬱症這個疾病的正視,並且強調親身陪伴與積極尋求協助的重要性。 很難想像部長夫人素梅在眾人面前自信演唱《伊是咱的寶貝》之前曾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心理諮商免費3次,助你重拾心理健康 諮商心理師周慕姿提醒,處於人生轉換期的青壯年,遭遇各種心理迷惘與困擾,如果你發現自己睡不好、吃不好、心情和脾氣都不好,就要留意心理健康提醒和警訊,回歸關注自身情緒,就像練肌肉要找教練重訓,訓練心理韌性、了解情緒也需要找專業人員協助。 自2024年8月1日起,台
Thumbnail
長照機構的工作和人道治療引發的問題。工作人員的負擔和難處,以及對本機構和相關法律的質疑。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Thumbnail
譫妄小外號〔ICU症候群〕是常常出現在長期臥床的案主。譫妄的原因很多,包括腦傷、感染、毒癮等。文章描述了對患者造成的影響以及家庭成員的狀況。
Thumbnail
臺灣的健保制度為世界獨一無二,來看診身心科的並非只有精神病患,很多也是很努力為了生活的社會人士或是學生。現代社會的快速變化及生活與工作的多方壓力,容易導致心理免疫力下降。身心科的重點在於協助找回身心健康與平衡,舒緩壓力。
Thumbnail
感冒、頭痛、擦挫傷看醫生,心病找心理師。華人對心理健康的重視日漸攀升,隱忍謙讓的儒家思想加上「面子」問題,始終像「房間裡的大象」,避而不談,難以啟齒。殷切盼望,心理健康被重視,一切往更好的方向躍進。人總是帶著自以為的困惑,進到諮商室,卻得到意想不到的解答。
把握當下,好好相處 前言 看陳永儀的《生命這堂課:心理學家臥底醫療現場的26個思索》。 「心理學家臥底醫療現場」是什麼意思呢?原來是她除了心理學專業外,還曾考上美國的「關懷師」執照並直接到醫院去擔任「關懷師」—關懷病患的心理需求;此外,她還取得「緊急救護員」證照,隨著救護車,協助平靜傷者情緒及
Thumbnail
  依據衛福部統計,台灣大約有十分之一的人口有憂鬱症狀(有憂鬱症狀不代表就有憂鬱症,文後會說明),也就是說在我們身邊其實有很多人受到憂鬱的影響,只是我們不一定知道,他們自己也不一定知道。有些人出現憂鬱症狀後可以自行調適,有些人則需要專業人員的協助...
慢性病 許多人長年受慢性病的困擾,陰霾總是揮之不去,時間ㄧ久就以受業來安慰自己。 所謂「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得人身雖難,但這人身卻人人殊異,有人強壯康健,有人卻體弱多病,這種差異源自遺傳者多,慢性病亦如。在《摩訶止觀》中曾提到造成疾病的原
Thumbnail
「憂鬱症」在近年來儼然已成為文明病,但也因為太過頻繁聽聞,反而容易讓人失去戒心與耐心,而陳良基部長與夫人素梅以照顧者及被照顧者的姿態現身說法,為的就是喚醒社會大眾對於憂鬱症這個疾病的正視,並且強調親身陪伴與積極尋求協助的重要性。 很難想像部長夫人素梅在眾人面前自信演唱《伊是咱的寶貝》之前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