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日本,除了語言不一樣之外,生活上都大同小異。
我在大阪語言學習的班級中,四分之三的同學說華語、韓國其次、最少的是歐美國家。有因為移民日本才來就讀,大多是為了升學,也有為了提升就業機會來增加外語能力的。像我這樣年過四十來體驗日本生活的也有,雖然沒有成績壓力,但是學習上仍有挫折。年紀大了要學全新的語言真的很難,除了背單字容易忘之外還要學不一樣的文法、發音,每天下課之後腦袋就會呈現呆滯的狀況。
目前最大的收穫是認識不一樣的人、聽到不一樣的聲音。有個臺灣人居住在日本的時間比在台灣還久了,年輕時就已經移民並結婚生子,現在孩子大了想著有一天要回台灣退休居住;儘管自己開了一家小店,定期上教會,內心似乎還是沒有歸屬感甚至煩惱自己的孩子不認同自己有臺灣的血統,臺灣人的孩子反而認為自己是日本人。移民來日本的中國人坦言,若不是因為政治體質、工作薪資、生活的條件等等,他們也不需要飄洋過海離開家鄉,還冒著被自己家鄉人罵漢奸的汙名來發展。也有臺灣和香港的年輕人認為自己原先的工作沒有前景,先來日本就學再慢慢找工作。大家都對未來有著盼望、期許和迷惘。
我為了練日語的口說,在租屋處附近的老人院跟老人們聊天。首先見識到日本人嚴謹的工作態度。我先表明自己是留學生,想練習口說,詢問櫃台是否能進入;隔天櫃檯的人員告知,負責人同意並且給我晚餐前在公眾食堂的時間能入場。我幾乎每天到,但有一天負責人不在,我已經坐在裡面跟老人們聊天了,竟然還被請出去,就算工作人員們都已經認識我了也一樣。不是每個老人家的精神狀況跟神智都很健康,大部分的老人家都坐在輪椅或者需要支柱走路。我很幸運遇到一位94歲的老太太說話雖然慢但會糾正我的發音並且教我正確的語句、一位86歲的老太太喜歡旅遊介紹我一些大阪的有名景點、也有老太太雖然說話不方便但有時候會冒出幾個單字剛好能幫我表達想法。看他們行動不方便讓我有點難過,所以我盡量拍美麗的照片跟他們分享,順便想不同的話題練習口說。
大阪市因為有太多移民跟工作的外國人,所以有許多地方提供免費的日語課,老師們都是一些退休的老先生老太太,因為沒有固定的基本教材,所以有時候要看運氣搭配到什麼樣教學方式的老師。我剛來幾個月很明顯我的同學們都住了很久,光是聽他們的說話內容就很吃力,突顯出我的單字量識字不夠。目前我找到一家咖啡店店主和她的朋友想要學英語口說,而我想學日語,所以組織一個語言交流會,才正在開始。我不怕不好意思常常主動去詢問日本人,反正待在日本的時間有限,能學多少就多少。
更積極的中國留學生為了升學,所以額外在中國購買網課,比較有系統的學習,畢竟在語言學校日本老師用日語說明,比不上用自己的語言解釋來得清楚。我相信付出必有收穫,確認好自己要的是什麼,時間會呈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