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五十歲的焦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日本電影「何時是讀書天」,劇中男主角問一個老人家:「50 歲到80歲很長嗎?」,老人家回答:「很長啊」。

回顧以往,整個人生似乎不斷被旁人或者自己催促著進入下一階段。就學階段結束進入職場,朋友有的不斷升職或轉職,有的步入婚姻,整個社會文化就是這樣生存綿延。以前聽過西方有一個「Gap year」,這一年可以去旅遊去四處打工,體驗不同生活後再決定未來的規劃。但是在臺灣,高中沒考到理想的大學,大多會去補習班重讀一年。整個人生就像跟團旅遊被導遊提醒一樣,趕、趕、趕。似乎遵循大多數人走的道路就不會錯。

「慢活」這個詞曾經被提倡過,但工作的壓力、生活的壓力、經濟的壓力,哪能放慢腳步。電影「遊牧人生」,女主角開車路途遇上同是過著遊牧生活的開車族,除了看著女主角的故事,也看了更多人的一生。有一段故事讓我很有感觸,一位先生長年辛苦工作就為了退休能搬去海邊過度假生活,卻在臨近退休時離世。就跟我有時聽到認識的某人,在工作時突然猝逝或者是才發現罹癌就已經末期的故事類似。

日本翻譯書「下流老人」、「一個人的老後」,同樣提醒退休金的重要和退休生活的規劃。步入中年,財務的規劃要平衡退休金儲蓄和生活娛樂開銷。有時候還會懷疑一下,人能活多久不知道,為了退休而延遲享樂,會不會離世時後悔在世時沒玩過;年輕時過著精彩的生活卻揮霍掉老後的退休金。聽聽別人的人生當借鏡,但終究自己的人生是自己過。

avatar-img
3會員
1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Vonda Li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去年四月底知道媽媽癌末第四期到她八月離開,直到現在,我還是覺得自己在作夢。希望夢醒來,媽媽還在,可是事實上我知道媽媽已經不在家了,這才是最痛的事。
工作到了一個瓶頸,厭倦週而復始的生活,直到媽媽的離世,親眼面對死亡,才發現人生的壽命不是自己能預期的。意外說來就來、疾病才剛發現就要準備後事了。在四十四歲決定留職停薪到日本唸語言學校,過著花積蓄的生活,其實還是會焦慮的。
舉辦親人的喪事,猶如人生的畢業典禮,還有在社會上的事務也要ㄧㄧ除名。
長輩惜物、晚輩礙物,媽媽過世後,丟掉媽媽的物品,不代表也丟掉對她的感情。斷捨離中感受到媽媽對我們的愛,還有她的生活智慧。
清出不需要的物品,獲得更多空間與情緒的釋放
斷捨離不是完全丟掉物品,而是檢視自己還有哪些資源,還能釐清未來的財務規劃。 雖然不是所謂的囤積症患者,但開始清出櫃子抽屜的雜物衣物時,也會開始檢討自己之前的錢都花到哪去了。
去年四月底知道媽媽癌末第四期到她八月離開,直到現在,我還是覺得自己在作夢。希望夢醒來,媽媽還在,可是事實上我知道媽媽已經不在家了,這才是最痛的事。
工作到了一個瓶頸,厭倦週而復始的生活,直到媽媽的離世,親眼面對死亡,才發現人生的壽命不是自己能預期的。意外說來就來、疾病才剛發現就要準備後事了。在四十四歲決定留職停薪到日本唸語言學校,過著花積蓄的生活,其實還是會焦慮的。
舉辦親人的喪事,猶如人生的畢業典禮,還有在社會上的事務也要ㄧㄧ除名。
長輩惜物、晚輩礙物,媽媽過世後,丟掉媽媽的物品,不代表也丟掉對她的感情。斷捨離中感受到媽媽對我們的愛,還有她的生活智慧。
清出不需要的物品,獲得更多空間與情緒的釋放
斷捨離不是完全丟掉物品,而是檢視自己還有哪些資源,還能釐清未來的財務規劃。 雖然不是所謂的囤積症患者,但開始清出櫃子抽屜的雜物衣物時,也會開始檢討自己之前的錢都花到哪去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一副過來人的姿態談論人生 有時候,和朋友們聊起年齡這個話題,他們常常說像我們這個年紀的人,該做些什麼,怎樣怎樣。每次聽到這些話,我才發現他們其實只有30歲左右,卻常常以一副過來人的姿態談論人生,讓我感覺他們已經五六十歲,經歷過無數的人生起伏,見識了百態人生。但我也在想,若他們再過三十年,或許對生活
Thumbnail
最近看的這本《錢先花光,還是命先沒了?:長照4個90歲老人的我,將如何面對老後生活?》作者懷著一個很想要大叫的心情,面對四個失智症老人,四個老人截然不同的個性,有的時候讓她無奈到不知如何是好的處境,也讓人驚訝日本的高齡化社會即將面臨的是壓垮中生代(經濟上和心理上)以及龐大的醫療負擔。
Thumbnail
「你聽過『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這句話嗎?」醫師問診完隨口問我。我回,這不是中老年人才需要注意的嗎?他轉頭過去看電腦螢幕上的個人資料,面無表情的說,你也差不多了啊!像這樣的情境,突然發現自己又被歲月往前推了一把。
Thumbnail
 日本是全世界最老的國家,雖然做事嚴格龜毛的日本人,早在八0年代初期就開始積極為現今這超老齡化社會做準備,但是遇到九0年代泡沫經濟瓦解後,因為經濟成長的停滯,使得原先做好的萬全準備也出現捉襟見肘的窘境,這可以從日本社會創造出來的新名詞可以了解。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朋友,我不知道你的年紀,也許你從未思考過「養老」這個問題,或甚至覺得「養老」或「退休生活」距離自己還很遙遠。 但只要從社會結構宏觀的角度來看,若現在的你沒有未雨綢繆的思維和規劃,很可能就要一輩子為錢工作到老。 無論你現在是20歲、30歲、還是40歲。 老齡化社會 根據UN的定義,6
Thumbnail
近期大考寫作,考了幾次與年長者相關的議題,例如108年會考〈青銀共居〉寫與銀髮族的互動及相處經驗,111年學測國寫〈樂齡出遊〉思考如何照顧長者在生理及情感上的需求。可見高齡化社會的安養問題,已經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年輕學子尚未經歷老年,甚至很少跟長輩相處,該如何體會老年人的心聲、理解他們的需求呢?
Thumbnail
《夕暮人生》是一部以中老年群體的短篇漫畫故事集,在日本高度老齡化的社會,邁入70多歲的作者-齋藤なずな,以現今老年人生活為主,有獨居於住宅區公寓之中的老人、在安養院的老年人、或是老人孤獨死與中年人對於生活與過往年少回憶等,慢慢變老的歲月是不留情,但有些事也才放得下、看過去,與想起那不痛不癢的曾經。
Thumbnail
現今科技的發展,讓人類的壽命延長,目前這個世代可以說是“人類生命最長壽的世代”。 活至八九十歲,甚至破百歲的人,已屢見不鮮。
Thumbnail
有的人想著人生苦短,及時行樂; 有的人想著長途漫漫,未雨綢繆;
你我都將變老,希望我們老了時仍可以悠遊世界、感嘆生活的美好,而不是成為路上人人喊打的老狗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一副過來人的姿態談論人生 有時候,和朋友們聊起年齡這個話題,他們常常說像我們這個年紀的人,該做些什麼,怎樣怎樣。每次聽到這些話,我才發現他們其實只有30歲左右,卻常常以一副過來人的姿態談論人生,讓我感覺他們已經五六十歲,經歷過無數的人生起伏,見識了百態人生。但我也在想,若他們再過三十年,或許對生活
Thumbnail
最近看的這本《錢先花光,還是命先沒了?:長照4個90歲老人的我,將如何面對老後生活?》作者懷著一個很想要大叫的心情,面對四個失智症老人,四個老人截然不同的個性,有的時候讓她無奈到不知如何是好的處境,也讓人驚訝日本的高齡化社會即將面臨的是壓垮中生代(經濟上和心理上)以及龐大的醫療負擔。
Thumbnail
「你聽過『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這句話嗎?」醫師問診完隨口問我。我回,這不是中老年人才需要注意的嗎?他轉頭過去看電腦螢幕上的個人資料,面無表情的說,你也差不多了啊!像這樣的情境,突然發現自己又被歲月往前推了一把。
Thumbnail
 日本是全世界最老的國家,雖然做事嚴格龜毛的日本人,早在八0年代初期就開始積極為現今這超老齡化社會做準備,但是遇到九0年代泡沫經濟瓦解後,因為經濟成長的停滯,使得原先做好的萬全準備也出現捉襟見肘的窘境,這可以從日本社會創造出來的新名詞可以了解。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朋友,我不知道你的年紀,也許你從未思考過「養老」這個問題,或甚至覺得「養老」或「退休生活」距離自己還很遙遠。 但只要從社會結構宏觀的角度來看,若現在的你沒有未雨綢繆的思維和規劃,很可能就要一輩子為錢工作到老。 無論你現在是20歲、30歲、還是40歲。 老齡化社會 根據UN的定義,6
Thumbnail
近期大考寫作,考了幾次與年長者相關的議題,例如108年會考〈青銀共居〉寫與銀髮族的互動及相處經驗,111年學測國寫〈樂齡出遊〉思考如何照顧長者在生理及情感上的需求。可見高齡化社會的安養問題,已經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年輕學子尚未經歷老年,甚至很少跟長輩相處,該如何體會老年人的心聲、理解他們的需求呢?
Thumbnail
《夕暮人生》是一部以中老年群體的短篇漫畫故事集,在日本高度老齡化的社會,邁入70多歲的作者-齋藤なずな,以現今老年人生活為主,有獨居於住宅區公寓之中的老人、在安養院的老年人、或是老人孤獨死與中年人對於生活與過往年少回憶等,慢慢變老的歲月是不留情,但有些事也才放得下、看過去,與想起那不痛不癢的曾經。
Thumbnail
現今科技的發展,讓人類的壽命延長,目前這個世代可以說是“人類生命最長壽的世代”。 活至八九十歲,甚至破百歲的人,已屢見不鮮。
Thumbnail
有的人想著人生苦短,及時行樂; 有的人想著長途漫漫,未雨綢繆;
你我都將變老,希望我們老了時仍可以悠遊世界、感嘆生活的美好,而不是成為路上人人喊打的老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