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基督教就像一碗黯然銷魂飯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信仰小叮嚀:基督徒要常常預備接受非信徒的挑戰

社科小常識:近代人文學科有反宗教的意識型態傾向

應用小撇步:用宗教研究的角度反思自己的信仰,有時候可能會有幫助

人文學科的反宗教本質

我大學念人類學,系所上的老師是天真的左翼熱血知識分子,我對他們所關懷的課題不以為然。不過,他們所傳授的一些研究的方法論,卻深深撼動我的信仰:無神論的前提,我搞不懂也不好意思反駁;文化相對主義,意味著到貧窮國家宣教是文化入侵;言必「建構」、「解構」、「功能主義」,暗示基督教的神不過是人手所做的其中一個拜拜對象;演化人類學的教條,對人生的意義只給出兩個可能性,不是跟隨生物本能活得像野獸一樣,就是把六個字「存在先於本質」紋在額頭上,然後畢生憤慨地拒絕死亡。

上帝的錯覺

如是陷入信仰危機,我覺得自己需要牧者的開導。於是,我拿著戴蒙寫的《槍炮、病菌與鋼鐵》和道金斯的《上帝的錯覺》(當年人文學生圈子最「夯」的書),跟我在教會最熟的牧者約談。

黯然銷魂飯的哲學

我當時是個頭髮很多也很長的文青,肩上掛著白色帆布提袋,袋面用哥德體印上一句法文諺語。才剛踏進燈光昏黃的燒臘店,陳傳道在座上向我招手。服務員用兩根手指夾著杯子內壁,靈巧地送上兩杯溫水,我淺呷一口,點了叉燒飯加蛋(黯然銷魂飯)。

跟牧師vs跟黑道

陳傳道問我:「阿基,你有什麼困擾嗎?」我正經地把戴蒙和道金斯的書(英文版)拿出來,冷不防其中一本掉在地上,彈到隔壁桌腳。那邊坐了四個黑衣黑褲的古惑仔。我狼狽地說了一聲「sorry」,手臂比我小腿還要粗的刺青哥,則很客氣地回一聲「X你啊」。我回過神來,對陳傳道說:「在大學念了一年,信仰受到衝擊,不知道怎樣回應演化論、無神論。」這位當年是淡江大學僑生男神的歐吉桑,用面紙輕擦嘴角烤鴨的油,慢條斯理地回我:

「信仰、信仰吼,講求信嘛,最重要是你與神之間的關係。啊那些有的沒有的,就不要太認真啦。」

「你這個說法不就是信則有不信則無,心誠則靈?基督教跟其他民間信仰是一樣貨色嗎?」

「年輕人,我不是這個意思,重點是你做基督徒,就顧好自己的靈命,讀好聖經,其他事情先不要想太多。欸對了,今年暑假的短宣隊你要不要參加?」

看著一隻蒼蠅黏在我面前的叉燒上,覺得自己比這片被蒼蠅找上的叉燒更無奈,我冷淡地說:「好吧,我去報名。」

我不是臥底

接下來的日子,我都很吃力地在信仰和世俗兩個世界遊走(先容許我作個二分)。從結果論,我的目標、事業、社交、收入,很明顯是一面倒向信仰。但心態上,用精神分析的說法,我一直把信仰群體所否定、自己世俗的一面壓抑,尤其透過祈禱、聚會、服事,尋求聖靈改造我。壓抑越大,所累積的陰影反而越大;不可告人的東西裝得滿滿,就像我家客廳那個沒有緊閉的置物櫃一樣。我總是擔心有一天,有潔癖的仙氣母親來訪,櫃子不小心打開了,所有垃圾、蟑螂、古惑仔漫畫統統掉出來,害她花容失色。

信徒的懷疑論

我埋在心坎中不敢見天日的東西,其實是世俗的方法論。每一次誠心祈禱,迫切懇求神垂聽之後,都會有一個世俗念頭的陰影冒出來,指出聖經敘事中禱告蒙應允的例子,頂多是幾千年前的特例,幾乎不會在今天如法在我身上出現;神的預知和所設立的定律仍然生效,基督徒與非基督徒都應該尊重;我更要提防歸因謬誤,以休謨對因果的批判為戒,避免陷入異教的迷信。在教會聚會當中,我跟會眾一起唱詩,聆聽牧者的培靈信息,我深刻感受到與神相遇,為祂親自對我說話而感恩。聚會之後,陰影浮現,「職業病」發作。我會冷靜地拆解講員的解經套路,假設如果由我來講會怎樣;挑出詩歌當中神學有瑕疵的歌詞;然後用社會心理學的角度,解釋魅力講員的舉手投足、敬拜團領袖的修辭、聚會場地的布置,如何讓促進出席者的從眾心態,讓大家有「合一」的感受。

基督徒其實很慈濟!

大學時代每年暑假都會去短宣,自以為很有犧牲吃苦精神;到泰國的山區、貧困學生宿舍服事,就覺得很有意義和使命感。後來到我長大後,世俗的陰影有一天給我迎頭棒喝,讓我才發現台灣最大的社福機構,佛教的慈濟基金會也很有使命感,當中的佛教徒也長年到非洲、南美洲做大量很有意義的服事。基督徒往往標榜自己行善不像佛教徒,不是為了積功德,而是全然捨己利他的奉獻;可是如果從服事者感覺良好,受益者生活品質得以改善等客觀效益而言,同一件善事由基督徒抑或佛教徒來做,其實都一樣。

吃肉喝酒的和尚

遊走於信仰和世俗之間,我對信仰的態度怎樣保持單純?信仰怎樣繼續作為我人生的核心動能?我又怎樣管教那「頑劣」的世俗陰影?這陰影怎樣成為我生活中最好的工具?信仰和世俗,無論從質或從量而言,必然有所二分,這是兩千年來基督教歷史中,所有基督徒(包括路德和以拉斯謨)的共同經驗。因此問題不是信仰和世俗有沒有二分,而是兩者如何二分,又如何互動。在兩者的二分和互動當中,神有什麼角色。下一回,我會解釋我自己人論的內涵,並透視路德、伊拉斯謨的人論讓人眼前一亮的地方。

**KK傳道貼地聖經錄音室**(粵語)Podcast已經上架,收聽可以到以下連結~

SoundOn版https://player.soundon.fm/p/kkyim

Apple版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1617953348

Google Podcast版(直接google就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K傳道神學社科通識課
55會員
133內容數
社會科學經典原著讀,人類學方法切入,基督教神學對話。用民族誌的手法,討論台灣宗教、社會、人文現象。
2022/12/21
作為國際精神分析心理學會的資深會員,長期心理治療服事的經驗,讓尤蘭諾得出一個結論:心靈與靈性水乳交融,精神健康與宗教經驗是一體兩面的。一個成年男性迷戀少女至出現強迫性症狀,於是來尋求心理治療。
Thumbnail
2022/12/21
作為國際精神分析心理學會的資深會員,長期心理治療服事的經驗,讓尤蘭諾得出一個結論:心靈與靈性水乳交融,精神健康與宗教經驗是一體兩面的。一個成年男性迷戀少女至出現強迫性症狀,於是來尋求心理治療。
Thumbnail
2022/12/18
人類心靈健康發展史 ,呈現一股存在於「心靈問題作為靈性問題」與「靈性問題作為心靈問題」之間。奧古斯丁、精神科醫師梅傑、心理學家昆柯比較認同前者;自文藝復興時代以來崇尚科學、哲學,卻否定基督信仰的人,則比較認同後者。
Thumbnail
2022/12/18
人類心靈健康發展史 ,呈現一股存在於「心靈問題作為靈性問題」與「靈性問題作為心靈問題」之間。奧古斯丁、精神科醫師梅傑、心理學家昆柯比較認同前者;自文藝復興時代以來崇尚科學、哲學,卻否定基督信仰的人,則比較認同後者。
Thumbnail
2022/12/14
奧古斯丁在卷二記述一件年少輕狂的事件。有一天深夜,他跟幾個朋友走到鄰居所栽種的梨樹下,猛力把所有梨子搖下來,然後偷走,拿去餵豬。他回憶起這件事,發現自己不是為了梨子而偷梨,乃是為了明知故犯。
Thumbnail
2022/12/14
奧古斯丁在卷二記述一件年少輕狂的事件。有一天深夜,他跟幾個朋友走到鄰居所栽種的梨樹下,猛力把所有梨子搖下來,然後偷走,拿去餵豬。他回憶起這件事,發現自己不是為了梨子而偷梨,乃是為了明知故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最疑惑的是,那些教義我都同意,也都在做,為什麼要加上「信」呢? 說一說根據我有時候看到的文章、報導,聽到從周圍的人說的話、做的事,來說說我對宗教的看法,也因為在生活中時常碰到宗教的議題。 前些天,我在山上走路時,看到天上的白雲好白,發出一個疑問:「白雲上面有神仙嗎?」神仙長什麼樣子呢?想到電影電視
Thumbnail
我最疑惑的是,那些教義我都同意,也都在做,為什麼要加上「信」呢? 說一說根據我有時候看到的文章、報導,聽到從周圍的人說的話、做的事,來說說我對宗教的看法,也因為在生活中時常碰到宗教的議題。 前些天,我在山上走路時,看到天上的白雲好白,發出一個疑問:「白雲上面有神仙嗎?」神仙長什麼樣子呢?想到電影電視
Thumbnail
信仰小叮嚀:基督徒一息尚存,都在聖俗的領域掙扎 社科小常識:宗教現象應該有一定的客觀、可分析的特性 應用小撇步:在世俗化的社會,政治意識型態、個人喜好等有可能提升到神聖的地位
Thumbnail
信仰小叮嚀:基督徒一息尚存,都在聖俗的領域掙扎 社科小常識:宗教現象應該有一定的客觀、可分析的特性 應用小撇步:在世俗化的社會,政治意識型態、個人喜好等有可能提升到神聖的地位
Thumbnail
信仰小叮嚀:基督徒要常常預備接受非信徒的挑戰 社科小常識:近代人文學科有反宗教的意識型態傾向 應用小撇步:用宗教研究的角度反思自己的信仰,有時候可能會有幫助
Thumbnail
信仰小叮嚀:基督徒要常常預備接受非信徒的挑戰 社科小常識:近代人文學科有反宗教的意識型態傾向 應用小撇步:用宗教研究的角度反思自己的信仰,有時候可能會有幫助
Thumbnail
除了基督教、天主教之外,親戚、家人的喪禮過程中也會聽到佛經的講道。有一陣子,我在懷疑,我聽講道時,台上所說的我都同意,也都這麼做,為什麼還要加上「信仰」呢?我不懂—我都用理智的腦袋去想,哈! 我的周圍看過2種情況: 信仰很好沒錯,也可以支持人們度過各種難關,我的周圍很明顯地出現2種情況:
Thumbnail
除了基督教、天主教之外,親戚、家人的喪禮過程中也會聽到佛經的講道。有一陣子,我在懷疑,我聽講道時,台上所說的我都同意,也都這麼做,為什麼還要加上「信仰」呢?我不懂—我都用理智的腦袋去想,哈! 我的周圍看過2種情況: 信仰很好沒錯,也可以支持人們度過各種難關,我的周圍很明顯地出現2種情況:
Thumbnail
認識我的朋友大概都知道我提過,我並不是那種因為遭逢某些重大變故之後才遇到神的人,我的歷程很不一樣。 (這個經驗後來讓我負責看電視時翻譯給阿媽聽。) 對我而言那都只是奇幻故事,但也沒那麼單純。 但那也代表我對於「滅絕」很在乎,而另一個相反的興趣,則是未來學。 是的,我從頭開始關注聖經。
Thumbnail
認識我的朋友大概都知道我提過,我並不是那種因為遭逢某些重大變故之後才遇到神的人,我的歷程很不一樣。 (這個經驗後來讓我負責看電視時翻譯給阿媽聽。) 對我而言那都只是奇幻故事,但也沒那麼單純。 但那也代表我對於「滅絕」很在乎,而另一個相反的興趣,則是未來學。 是的,我從頭開始關注聖經。
Thumbnail
我的空白頭頂中心。 我知道身心靈的研究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很怪力亂神,但是我的生長環境讓我很早就接觸到這些東西。
Thumbnail
我的空白頭頂中心。 我知道身心靈的研究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很怪力亂神,但是我的生長環境讓我很早就接觸到這些東西。
Thumbnail
上大學之前,我從未有機會真正察覺教會文化圈對我的影響之深之廣...
Thumbnail
上大學之前,我從未有機會真正察覺教會文化圈對我的影響之深之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