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老人院的所思所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或許我一直不喜歡這種功利目的導向的行程,不知不覺就感到一種深深的悲哀,或許是一種精神上的潔癖吧,偏偏不想要特別和老人明顯的互動,不想要被拍下來,不想要問那些早就設計好的問題,越和老人聊天越覺得自己是個難搞的人,因為有些問題我不會希望別人向我問起,有關於名字,有關於家庭,儘管知道別人可能和我想的完全相反,那裡多少的老人一輩子都被家庭捆綁著活下去,對他們而言或許家人就是他們在這個所剩無幾的世界裡寥寥可數的一點東西了吧。

昨天又忘記吃藥了,只是可能是叛逆的想要用一個完全真實的自己面對這群自己無法做到完美對待的人們,嘗試著成為披上一張活潑卻隔絕的皮囊,不要讓憂鬱憤世嫉俗的情緒污染那裡歡快的氣氛,用攝像鏡頭的眼睛靜靜觀察這看似美好卻又虛幻飄渺的一切,其實比起那些刻意的動作,那些喬了好多個角度才能清楚映出的名牌,我更想拍一些其他的,那些蜷縮的,扭曲藏踞在幽暗病床上的,落在一些不經意的動作之間的畫面,和很多很多那些可愛的阿嬤們的微表情,只是他們都不太喜歡拍照,我只能趁現在腦中還有點模糊的記憶時,用文字盡量的描摹出他們的模樣。

隨便分配互動時抓到了一個很可愛的阿嬤,我不想問她的名字,因為名字是吸吮情感而生的,另一端扎根於心臟,我會害怕下一次的剝離,會連瓣膜一同扯斷,我不知道她是否有察覺我的侷促不安,或是窺見我那張面具下的黯黑,我告訴她我不太擅長說話,她告訴就青菜聊聊,她也就隨便聽聽,所以我就給她天南地北的亂聊了很多,聊我的家,聊她的孫子,聊我住哪裡有什麼好玩的,聊吃的食物,很多很多,多半沒什麼邏輯,很多時候她只是順著我說的話接下去,口齒挺清晰的,她已經有很多個孫子,但記不得幾個,也不知道他們幾歲在哪兒,所以我把這個話題掐斷了,總之是種挺舒服的感受的,我不用刻意的維持什麼說話的邏輯,嘗試著把話題拉的又直又長不留下彆扭的皺摺和污漬,但在我第二次聽見她問道:你是住在哪裡啊?還是忍不住鼻頭一酸,順著那股澀勁兒我大聲一字不漏的重複著剛才說過的話:喔哇啊...

還有很多很多阿嬤,有午餐鬧脾氣說不餓吃不下的阿嬤,有被我們誇讚就合不攏嘴的阿嬤,有氣急敗壞叫了半天終於理解她是想要我把輪椅向右挪一點的阿嬤,天真爛漫又執著,不自覺就想起了可能還在扯著嗓子賣早餐的阿嬤,在世時總叫嚷著不要吃魚怕噎死的阿祖,可能是大腦細胞退化所致,也可能只是經歷了太多太多,坦然釋懷了,也遺忘了,似乎在不知不覺中,一年又將隨風颯颯消逝,我的時鍾齒輪喀的向前轉了一格,而他們的指針則將在光陰的利齒下被逐漸絞碎,這麼想著,突然眼前的笑語晏晏都變得幽深扭曲了起來。

或許相較於其他人,我想的更多,有關於衰敗,有關於死亡,我認為死亡並不可懼,令人戰慄的反倒是心靈的囚禁和情感無止境的凌遲,所以很多時候還是會很不負責任的想著,與其背負著枷鎖在地面匍匐著想要向光伸手,我寧願化為一隻飛蛾毅然決然撲入火中,所以看到那些輪椅,那些焦躁的想要移動的眼睛,有個問題彷彿要自喉頭躍出:「這一生這樣結束,滿意嗎?」,儘管我知道我不會接收到任何回答,彷彿「失智」、「失能」等詞彙正亮晃晃的在我眼前耀武揚威,或許這樣對他們反而是比較好的吧?這個世界太複雜了,想的太多只會遍體鱗傷,這麼解釋著,突然好像感受到造物主的一絲慈悲和憐憫,在生命之火即將燃盡之時,緩緩的褪去一切內在外在的,坦率的,赤裸的邁向新的旅程。

曾經跟父母談論過這個話題,他們說會努力存養老金,不用我和妹妹擔心,我想他們大概會抄襲阿嬤阿公這一輩的劇本吧?順四時聽天命,跑去山裡面,怡然自得自給自足,也不用多餘的醫療急救,時間到了總該離開的,或許是媽媽見證了太多吧,在榮民之家工作時,無數次的聽她提起靈車,大體,殯葬場,儘管她終究還是離開了那個地方。我不禁也幻想了一下自己的老年生活,然後感嘆我們家都沒有新意,相同的劇本一脈相承敘寫過一代又一代,(如果我和妹妹有結婚的話)遞嬗成為基因的一部分。

感覺自己似乎打了太多字了,太多事情想說了,卻又好像什麼也說不出來,因為我真的難以想像未來,或許也是覺得自己沒這個資格,在這種一事無成的日子裡顯得格外明顯,我覺得自己就像個廢物一般,什麼都做不到,沒有資格活著,有太多太多的「應該」要去完成,但是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敢還是懶,什麼也沒有做到,感覺自己就像在這個世上消耗著資源抹煞掉他人的好意,就會突然好想讓自己去死一死算了,所以哪天如果我真的成為了老人嗎?我想,我會在自己還有意識的時候把後事交代完然後就自殺吧?這種時候就會覺得那些老人真的好勇敢,對許多人而言,或許活著比死去更需要勇氣吧?

學習歷程的心得還是不知該要怎麼打,是該用個開朗正向的口吻還是誠實的將內心全盤托出,儘管這就只是種虛浮的東西,根本沒有什麼實質上的意義,但還是總有種突兀的割裂感,挺不舒服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枝悠憂的鐵掃帚的沙龍
0會員
9內容數
2024/03/29
挑戰用擬劇論的歌詞來寫御澤,只是感覺畫風非常不符合(魔幻版本?) 也不知道這個到底是什麼文體(小說?詩?散文?) 寫到最後也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
2024/03/29
挑戰用擬劇論的歌詞來寫御澤,只是感覺畫風非常不符合(魔幻版本?) 也不知道這個到底是什麼文體(小說?詩?散文?) 寫到最後也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
2024/03/29
一個看完小王子突發的小故事,意識流 寫給那個玻璃心的自己
2024/03/29
一個看完小王子突發的小故事,意識流 寫給那個玻璃心的自己
2024/03/29
這是一個關於死亡和活著的故事 關於我自己的一個,有些奇妙又荒謬的故事
2024/03/29
這是一個關於死亡和活著的故事 關於我自己的一個,有些奇妙又荒謬的故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怎麼會沒有創作,在混亂的時間中寫下所有紀錄,雖沒有華麗詞藻,跌宕的情節,卻有豐富的生活調子,只是怕寫了沒人同理,讓文字白白嶄露其姿態和心情。  在醫院遊走五個月後,醫生說老太太的導尿管可以移除,那種已經沒有先前慌張的麻木感竟萌芽,遲鈍了好一會才回神,卻又落入何時又失敗的恐懼中。這幾個月就是這樣來回
Thumbnail
怎麼會沒有創作,在混亂的時間中寫下所有紀錄,雖沒有華麗詞藻,跌宕的情節,卻有豐富的生活調子,只是怕寫了沒人同理,讓文字白白嶄露其姿態和心情。  在醫院遊走五個月後,醫生說老太太的導尿管可以移除,那種已經沒有先前慌張的麻木感竟萌芽,遲鈍了好一會才回神,卻又落入何時又失敗的恐懼中。這幾個月就是這樣來回
Thumbnail
爸爸過世後,阿母在到我家「安頓」之前,是一個人獨居,那時已七旬的她不願意進安養院,也不願接受其他長照服務,我是她唯一的小孩,所以大小事都是我打理。 最忐忑不安的是我回娘家送餐或處理家務時,常有鄰居「攔轎申冤」......
Thumbnail
爸爸過世後,阿母在到我家「安頓」之前,是一個人獨居,那時已七旬的她不願意進安養院,也不願接受其他長照服務,我是她唯一的小孩,所以大小事都是我打理。 最忐忑不安的是我回娘家送餐或處理家務時,常有鄰居「攔轎申冤」......
Thumbnail
嗨~瞧焉思,照服工作對我就像練心也練身體的過程,透過實際的服務接觸,產生有趣的交流,豐富了我對老化、死亡的探索。在開始下個階段新的個案前,以這篇謝謝她們帶給我的學習與看見。我寫下我最想記得的,和妳分享~
Thumbnail
嗨~瞧焉思,照服工作對我就像練心也練身體的過程,透過實際的服務接觸,產生有趣的交流,豐富了我對老化、死亡的探索。在開始下個階段新的個案前,以這篇謝謝她們帶給我的學習與看見。我寫下我最想記得的,和妳分享~
Thumbnail
2020年的12月,我的五阿姨來看我,聊到好多從前的事,聊到我的父母,她跟我母親的父母。 我們愉快的聊著,一起吃了午餐,一年見面一次,就像整理著現在的人生。 年底遇到的二個小我一歲的工作夥伴,則是另一個面貌。 她不知道,她自己就是這樣的人,她討厭的那一種人。
Thumbnail
2020年的12月,我的五阿姨來看我,聊到好多從前的事,聊到我的父母,她跟我母親的父母。 我們愉快的聊著,一起吃了午餐,一年見面一次,就像整理著現在的人生。 年底遇到的二個小我一歲的工作夥伴,則是另一個面貌。 她不知道,她自己就是這樣的人,她討厭的那一種人。
Thumbnail
★一天到晚把「我不想活了」掛在嘴邊。東西壞了不丟、又愛撿東西回家,說「將來可能會用到」,卻是十幾年沒動到。總是說這裡痛那裡痛,要帶她去看醫生她又不要,就算看了醫生又不乖乖吃藥。明明說「隨便、你決定」,卻一路批評,抱怨不停…你是不是經常在想,天呀,老爸老媽到底在想什麼呀?
Thumbnail
★一天到晚把「我不想活了」掛在嘴邊。東西壞了不丟、又愛撿東西回家,說「將來可能會用到」,卻是十幾年沒動到。總是說這裡痛那裡痛,要帶她去看醫生她又不要,就算看了醫生又不乖乖吃藥。明明說「隨便、你決定」,卻一路批評,抱怨不停…你是不是經常在想,天呀,老爸老媽到底在想什麼呀?
Thumbnail
最近似乎成了媽媽鄰居口中「不孝的女兒」。 起因是媽媽在中庭跌倒,擦傷手臂;又因為沒吃飯,餓暈了,所以精神不太好。社區主委叫了救護車,還奪命追魂call,把我從台北找回去處理。先說結論,媽媽無大事,但我受夠了。 我真的太疲倦了,太累了,我真的受夠了。 誰不希望父母有個美好的老年?我盡力了。
Thumbnail
最近似乎成了媽媽鄰居口中「不孝的女兒」。 起因是媽媽在中庭跌倒,擦傷手臂;又因為沒吃飯,餓暈了,所以精神不太好。社區主委叫了救護車,還奪命追魂call,把我從台北找回去處理。先說結論,媽媽無大事,但我受夠了。 我真的太疲倦了,太累了,我真的受夠了。 誰不希望父母有個美好的老年?我盡力了。
Thumbnail
2020年的跨年夜外公過世,爸媽都真正成為沒有父母的小孩了,那個瞬間角色的置換才特別明顯——「啊,小孩的角色也是有永遠被剝奪的一日呢。」令我意外的是,也有許多朋友的父母在這幾年過世了,我沒想過原來這也是我們開始要面臨的課題。
Thumbnail
2020年的跨年夜外公過世,爸媽都真正成為沒有父母的小孩了,那個瞬間角色的置換才特別明顯——「啊,小孩的角色也是有永遠被剝奪的一日呢。」令我意外的是,也有許多朋友的父母在這幾年過世了,我沒想過原來這也是我們開始要面臨的課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