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很深刻,同學幫我療癒 #內在小孩 時,都會痛哭流涕劈哩啪啦講了一堆受傷的感受。不過當對方要我問自己的內在小孩一句話:「#我能為你做些什麼嗎?」我卻回答不出來。
這很明顯的反應到現在的生活,我都是透過不斷的經歷,#從不要什麼中篩選出自己要什麼。
就拿過往的感情經驗來講,一路上遇到很多的痛徹心扉,從這些苦痛中我感受到哪些是我不要的,才漸漸形塑知道自己在情感生活中要什麼。
從覺察到這件事之後,我就開始去探索,是什麼導致我不知道內心最深處的需要到底是什麼?
最近在看一本書,這段特別讓我感同身受:
童年時期的感受和需要,常被忽視,甚至否定,因此造成自我同理的障礙。
在過往的年代,孩子的需要、心情感受,不是家庭教育重視的事情。爸媽辛勤的在外面工作養活一家子,上有老、下有小,哪有時間管這麼多?你們吃飽穿暖、可以讀書、平安長大成人才是最重要的。
這也是為什麼從小我們的感受通常不被重視,多數時候都是直接被要求「照著做、乖乖聽話」就好。如果用哭泣或生氣表達自己的情緒,甚至會遭來毒打謾罵,到最後就會感覺:難過有什麼用?哭有什麼用?說了有什麼用?
所以我們往往比較在乎別人怎麼想,而不是自己內心的聲音。
書裡也有提到:
當一個人對於自己的需要不夠理解,就會處於一種對生活不滿足、對別人不滿意的狀態。這樣的話,通常也不知道該用什麼方法,來改善自己的生活。
作者建議從現在起,有事沒事就可以問自己:「#我現在有什麼需要?」
例如:吃東西、運動滿足我「健康」的需要;跟家人通電話滿足我「歸屬感」的需要;上班工作滿足我「成就感」的需要;看影集滿足我「娛樂」的需要。
漸漸會發現我們是自己世界的主導者,因為所有的行為背後,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某種需要,就不會有任何受害情節參與其中。
當自己有情緒的時候,也不妨問問自己:#有什麼需要沒有獲得滿足呢?然後將這個需要,用不帶評判的方式客觀的陳述出來。
你為什麼都不尊重我?就是對他人的評斷。
可以直接陳述:我需要尊重。
老實說,這些過程真的是挺麻煩的。如果對現況很滿意,當然不需要改變。但倘若你有更想要的生活模式,那想必我們就需要更覺察自己並且付出行動改變。
-
我們都記得要定期進行臉部、頭皮、頭髮、身體的按摩,但是心呢?也別忘記要定期進行 #心靈按摩 唷❤️
被理解本身就是一種療癒。
嗨,我是妮絲,擅長傾聽。
如果你需要,讓我接住你。
一對一聊癒預約請私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