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溝通:不只是說話技巧,更是認識自己的工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某天收到靈感要我去看《非暴力溝通》,雖然這本書上世多年,但我一直自詡很會溝通,以前知道這本書的時候,都覺得不需要哈哈哈😆

學了希塔之後就嘗試臣服,於是乎就上圖書館預約了相關系列的書,最後先來的是這本《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賴佩霞的六堂「非暴力溝通」入門課》沒有政治背景,只是最快預約到🤣

*備註:原著作為 馬歇爾.盧森堡《非暴力溝通:愛的語言 Nonviolent Communication: A Language of Life》

-

讀了之後發現自己說話有時候仍然帶有暴力,像是我常常因為跟老公講了某事 N 次他還是忘記,就會脫口說:為什麼你總是.....,帶著埋怨生氣的語調,這也是一種暴力溝通。以下分享會參雜書中內容及個人想法,就不特別標註哪些是出自書中。

非暴力溝通四步驟👇

  1. 觀察:具體的說出自己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感受到什麼,完全不夾帶個人偏見、價值觀與評斷,客觀陳述出來。
  2. 感受:單純對自己內心狀態的描述,也就是當下真正的感受,與你的記憶及過去曾經歷的一切無關。
  3. 需要:釐清心中未獲滿足的需要,看清自己到底在乎(重視)的是什麼。
  4. 提出請求:明確+正向+希望對方採取的行動。

我覺得每一步都很難🤣

首先,我們被成功訓練成「高效溝通」模式,其實常常充滿暴力而不自知。

其次,我們很習慣主觀並帶有個人價值觀的說話,而非客觀的描述。

外加從小對於自身的感受和需要,常被忽視,甚至否定,而造成自我同理的障礙。我們不知道自己有什麼感受(憤怒、煩躁或難過底下的真實感受),也不明白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麼?

導致明明心裡有所盼望、有某種需要希望獲得滿足,卻沒辦法具體告訴身邊的人(或許是因為自己也沒搞清楚狀況),只能夠過對別人或對環境的批判,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渴望。

「對他人的批評,其實間接表達了我們尚未滿足的需要。」—盧森堡博士

我們往往將自己的憤怒歸咎於對方的行為,但其實真正的原因是我們自己的需要沒得到滿足。很多時候不見得都要深入去探索心理層面的問題,只要我們的需要得到滿足,就能有足夠的力量去面對我們想要的人生。

每個人天生都是友善溫暖的,不會沒事就開口罵人、講出難聽的話,往往是後天學來的習慣,例如從小聽慣了類似的語言,長大後不知不覺跟著講,也就順理成章。因此我們完全沒發現這些言語會傷害自己身邊的人、激起對方的反感,進而引發衝突。

當衝突發生時,我們也常會認為挑起爭端的是對方,不是我們自己。不論爭端的原因,但絕對與我們的回應方式有關

但若只是一味的只專注在「做自己」,誠實表達的過程中,雖然找到心理的平衡,也可能容易刺傷他人,尤其是身邊最親近的家人、好友、工作夥伴。造成很多糾紛、不必要的誤會因此而起。

書中沒有艱深難懂的文學論述,只有平易近人的日常對話舉例,非常好讀。也提供了多數人都有的感受表、需要表讓我們可以練習辨識。

舉例一段非暴力溝通可能有的對話如下:

  • 當我聽到你說我都不關心你的時候(觀察)
  • 我覺得很挫折(感受)
  • 因為我很重視我們的關係(需要)
  • 所以當你覺得我不關心你的時候可不可以傳個貼圖給我(請求)
  • 當我看到時會第一時間回你
  • 你覺得呢(plus 若是雙向溝通則可以一起找到共識)

這邊的「請求」要注意不是【要求】或【命令】。如果對方不答應你會感到生氣、挫折、沮喪、難受、逼迫等等,就是「要求」。

請求不是單方面、一廂情願的,也不是強迫別人一定要接受的。必須讓對方理解、讓對方可以拒絕、讓對方心甘情願接受,就算對方拒絕,我們也能試圖去理解原因,讓對方清楚知道當他說不的時候是可以獲得諒解的。

規章教條都是死的,重點是如何學會了之後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來靈活運用。也許有的時候用命令的口吻要求對方那只是你們之間情趣,那也別改變啊!

-

看完整本書你一定會覺得,這樣溝通也!太!累!了!吧!但我覺得這是我會想要付出時間練習的。畢竟除了睡覺以外,都脫離不了溝通。

與人溝通、更與自己溝通

另外我覺得,除了溝通很重要,其實傾聽也非常重要。很多時候,對方發表了自己不同的意見,就會被比較強勢的一方給壓下去。最後就會寧願少說少錯,不說不錯,幹嘛給自己找罪受?

會意識到這件事情是因為有一次我去參加某個聚會結果深感自己的格格不入,而感到不舒服跟難過。於是問老公他怎麼看這件事,為什麼我會有這些感受?結果他說,搞不好人家也覺得跟你相處很不舒服。聽到當下直接炸鍋🤬🤯

但他後來說了一句話:「每次講到跟你想聽的不一樣的你就開始生氣。」讓我開始思考,好像真的是這樣。

當然,不管是練習非暴力溝通或是傾聽,這些的前提是,更有意識的覺察自己的感受跟需要。而且也要明白,學會溝通的目的從來都不是為了改變對方。也不需要因為自己開始學怎麼溝通了,就去批判別人怎麼不會溝通。反而是讓你更能明白對方話語背後的需求是什麼呢?

舉例來說,也許爸媽已經習慣了用這種語氣講話,除非他們自己願意改變,否則由我們來聆聽、觀察、拆解不是更快速有效呢?最常見的就是因為年紀漸長,很多事情不能再掌控,所以從很多小事來要求我們,那我們是否能去滿足他貢獻或關心的需要?當我們看到對方的需要時,就不會再把注意力放在對方的碎碎念上。

人跟人之間最可貴的就是相互成全。當然,成全對方的前提,要先找到自己內心的平衡

不需要在乎別人如何評斷,而是去在乎自己如何回應別人。對方說出的每句話,都提供我們同理他們的線索,這就是非暴力溝通的核心價值。

我也很喜歡裡面他舉了波斯詩人 魯米 Rumi 的名言:

「昨日的我聰明,所以我想改變世界。今日的我有智慧,所以我正在改變自己。」

從認識自己開始,學習與他人對話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ear Eunice 跟妮絲聊療
2會員
9內容數
被理解本身就是一種療癒。 嗨,我是妮絲,擅長傾聽。 如果你需要,讓我接住你。 一對一心靈療癒預約請私訊💛
2024/01/13
我們的身體就是能量系統,如果你有與金錢相關的問題,可能是源自於潛藏在你能量系統中的問題!靈氣是一種宇宙本身就有的自然能量,傳送靈氣可以供應及修補人體所損耗的能量,加速自愈能力。金錢靈氣並非讓你一夜致富,著重淨化有關金錢的負能量、改善你與金錢的關係、掃除你和豐盛之間的障礙、提升能量頻率,成為好運磁鐵。
Thumbnail
2024/01/13
我們的身體就是能量系統,如果你有與金錢相關的問題,可能是源自於潛藏在你能量系統中的問題!靈氣是一種宇宙本身就有的自然能量,傳送靈氣可以供應及修補人體所損耗的能量,加速自愈能力。金錢靈氣並非讓你一夜致富,著重淨化有關金錢的負能量、改善你與金錢的關係、掃除你和豐盛之間的障礙、提升能量頻率,成為好運磁鐵。
Thumbnail
2024/01/13
本文主要討論已經學了很多靈性課程的人可能陷入的靈性成癮問題,探討這些課程是否有助於內在轉變,以及避免沉迷靈性體驗而影響現實生活。
Thumbnail
2024/01/13
本文主要討論已經學了很多靈性課程的人可能陷入的靈性成癮問題,探討這些課程是否有助於內在轉變,以及避免沉迷靈性體驗而影響現實生活。
Thumbnail
2023/12/18
童年時期的感受和需要,常被忽視,甚至否定,因此造成自我同理的障礙。當自己有情緒的時候,也不妨問問自己:#有什麼需要沒有獲得滿足呢?然後將這個需要,用不帶評判的方式客觀的陳述出來。
Thumbnail
2023/12/18
童年時期的感受和需要,常被忽視,甚至否定,因此造成自我同理的障礙。當自己有情緒的時候,也不妨問問自己:#有什麼需要沒有獲得滿足呢?然後將這個需要,用不帶評判的方式客觀的陳述出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對他人的批評,其實間接表達了我們尚未滿足的需要。」-馬歇爾.盧森堡。昨日的我聰明,所以我想改變世界。今日的我有智慧,所以我正在改變自己。從認識自己開始,學習與他人對話吧😊
Thumbnail
「對他人的批評,其實間接表達了我們尚未滿足的需要。」-馬歇爾.盧森堡。昨日的我聰明,所以我想改變世界。今日的我有智慧,所以我正在改變自己。從認識自己開始,學習與他人對話吧😊
Thumbnail
以真心換真心,解決人與自己、與他人間相處問題的萬用工具。
Thumbnail
以真心換真心,解決人與自己、與他人間相處問題的萬用工具。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和別人溝通時,感到受傷、生氣或不被理解?你是否曾經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或需求,卻又不知道如何開口?如果你有這樣的困擾,那麼「非暴力溝通」可能是你需要的一種溝通方式。 非暴力溝通是一種基於「同理心」和「尊重」的溝通方式,幫助我們建立深刻與真誠的人際關係,也能幫助我們減少衝突及增加合作。非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和別人溝通時,感到受傷、生氣或不被理解?你是否曾經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或需求,卻又不知道如何開口?如果你有這樣的困擾,那麼「非暴力溝通」可能是你需要的一種溝通方式。 非暴力溝通是一種基於「同理心」和「尊重」的溝通方式,幫助我們建立深刻與真誠的人際關係,也能幫助我們減少衝突及增加合作。非
Thumbnail
「你怎麼對我說話這樣?」六十多歲的父親生氣地大喊 「你從來都沒有關心過我,還想我對你說話多有禮貌?」我也不客氣地大吼回去 對於父母親,一直抱著一種複雜的情緒。 他們很愛我,家境不富裕的二人,盡了最大努力讓孩子不愁吃穿,這是他們表達愛的方式。
Thumbnail
「你怎麼對我說話這樣?」六十多歲的父親生氣地大喊 「你從來都沒有關心過我,還想我對你說話多有禮貌?」我也不客氣地大吼回去 對於父母親,一直抱著一種複雜的情緒。 他們很愛我,家境不富裕的二人,盡了最大努力讓孩子不愁吃穿,這是他們表達愛的方式。
Thumbnail
非暴力溝通的目標是讓人們能夠建立一種彼此坦誠而且相互同理的關係。本書作者盧森堡博士提及,不論他身處何種衝突,他不會偏袒任何一方,也不會把焦點放在各方的說法,因為這時候不管是什麼說法都會造成衝突,這時候的重點是讓雙方得以彼此連結。
Thumbnail
非暴力溝通的目標是讓人們能夠建立一種彼此坦誠而且相互同理的關係。本書作者盧森堡博士提及,不論他身處何種衝突,他不會偏袒任何一方,也不會把焦點放在各方的說法,因為這時候不管是什麼說法都會造成衝突,這時候的重點是讓雙方得以彼此連結。
Thumbnail
我們先來看一段關於這本書的簡短訪談,看完之後你將會對這本書有更多的好奇心,也會深信這本書將使我們獲益良多。
Thumbnail
我們先來看一段關於這本書的簡短訪談,看完之後你將會對這本書有更多的好奇心,也會深信這本書將使我們獲益良多。
Thumbnail
非暴力溝通是一套通過觀察而不評價來獲取事實,真誠而具體地表達感覺和需求,提出有效且具同理心請求的溝通方式。實踐非暴力溝通的四個步驟,讓我們誠實表達自我並同理聆聽他人,揮別情緒勒索語言及無效溝通的方式,不再是雙方之間的「對決」,真正達到「對話」理解的目的,進而充分滿足雙方的需求,達到雙贏的局面。
Thumbnail
非暴力溝通是一套通過觀察而不評價來獲取事實,真誠而具體地表達感覺和需求,提出有效且具同理心請求的溝通方式。實踐非暴力溝通的四個步驟,讓我們誠實表達自我並同理聆聽他人,揮別情緒勒索語言及無效溝通的方式,不再是雙方之間的「對決」,真正達到「對話」理解的目的,進而充分滿足雙方的需求,達到雙贏的局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