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漫讀(25):回也不愚—如是科舉取仕,顏回定會仕途無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電子書:《論語漫讀》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為政第二)。 

raw-image


顏淵,名回,字子淵,是孔門二期的學生。顏回以聰明好學,安貧樂道聞名。給人的印象仿佛是個『書呆子』,其實他一點都不呆,最會來事。孔子最喜歡他了,經常誇他,《論語》中多處可見。為什麼孔子最喜歡他呢?一則他聰明好學,二則安貧樂道,但更主要的是他很『懂事』,會說話。拿今天的話說,就是智商和情商都高,道德品質還好。這種人確實難得,可惜死得早。

 

那麼這段話,孔子就說了,『我整天教導顏回,他從來不提反對意見和疑問,好像很愚鈍。但他退下後,我到他的住處交談,他卻對我所講授的內容有所發揮,顏回其實並不愚鈍。』

 

關於顏回的聰明,不用懷疑。孔子也曾自歎不如。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公冶長第五)。孔子問子貢,你和顏回誰聰明些?子貢就說,不敢和顏回比較,差太遠了。顏回聞一以知十,我也就聞一以知二。孔子同感到,是這樣呀,我與你都不如他呀!

 

設想一下這句話的場景。『吾與回言終日』,應當是在課堂或其它講學場所,有其它學生在場。而『退而省其私』,則在顏淵的住處,沒有其他人在場。『退』指顏回退下,『省其私』指孔子到顏回的住處。『省』,察看的意思,『私』指住處。

 

《論語》中還有對顏回聽講的描述,相互印證更為全面。在子罕第九篇中,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子罕第九)。『惰』在這裡是『不恭』和『懈怠』的意思。整句意思是,『給學生們講課而能始終保持恭敬而不懈怠的,唯有顏回一個人』。這個所有人都有經驗,上課時間長了,注意力就很難集中,心思和眼神都會有些游離,坐姿或站姿也會松垮,甚至困倦。而顏回卻能在孔子整天滔滔不絕的講學中始終保持恭敬和精力集中;另一方面,即使有疑問或不同認識,也不當面提出來。

 

顏回對孔子這樣百般順從,以至於孔子甚至嗔怪他,說道:『顏回呀!你對我的言論無所不悅,這樣並不是幫助我呀!』。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先進第十一)

 

所以說,顏回很懂事,很會做人。時時維護孔子的權威和面子。當眾認真聆聽孔子的教導,不管是裝的還是發自內心,從不表示懷疑。但與孔子私下交流,又能提醒孔子的不足或謬誤,且加以闡發。不自顯聰明,而把見解和貢獻歸於老師。這就非常符合儒家的『尊尊』準則,這個是儒家社會和官場的通行法則。

 

而且,顏回也很會說話。『子畏于匡,顏淵後。子曰:「吾以女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先進第十一)。畏,避開。當時是這樣,孔子和學生被匡人圍困,突圍時,顏回斷後。再見到時,孔子說,『我以為你死了呢!顏回則回答到,『老師還在,我怎麼敢死呢?』。意思是,我還要繼續服侍效勞老師呢!看!多會表忠心!

 

所以,《論語》把這段話編排在《為政》篇是有道理的。顏回對待師長的做法,也就是為政之道。如開篇所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為政第二)。在孔子這個師生群體中,孔子就是北辰,學生就是眾星。顏回就如眾星之一拱衛著孔子這個北辰。

 

既然顏回這麼適合於混官場,但卻為何沒有諸侯大夫聘用他?也許死得早了。但主要還是春秋戰國時代,諸侯大夫起用人,要看真本事,不看道德文章。顏回道德學問是高,但除此之外,別無他長。楚國令尹子西評價顏回僅有輔佐之才,『王之輔相有如顏回者乎?』(《史記·孔子世家》)。子路武勇,能獨當一面;冉求會理財;子貢能說會道,還會做生意。孔子的弟子能出仕,靠的是其它方面的才能,反而不是孔子所教的仁義禮智。

 

如果顏回生在『獨尊儒術』,科舉取仕的年代,那就沒問題,一定能考個好功名。出仕做官後,也能四平八穩,混得風生水起。生不逢時呀!

 

2017年10月25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江上小堂的沙龍
95會員
333內容數
從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多維度對中國社會透視研判。
江上小堂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28
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述而第七)。  這段話也很難理順,怎麼解釋都有說不太通的地方。勉為其難吧! 先建立時間線。互鄉這個地方有個年輕人來見孔子,然後孔子與他對談了一番,弟子
Thumbnail
2024/11/28
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述而第七)。  這段話也很難理順,怎麼解釋都有說不太通的地方。勉為其難吧! 先建立時間線。互鄉這個地方有個年輕人來見孔子,然後孔子與他對談了一番,弟子
Thumbnail
2024/11/21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述而第七)。 孔子又一次哀歎世道衰落,見不到聖人和善人了,能見到君子和有恆者就不錯了。腹中空空卻自視甚高,內心空
Thumbnail
2024/11/21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述而第七)。 孔子又一次哀歎世道衰落,見不到聖人和善人了,能見到君子和有恆者就不錯了。腹中空空卻自視甚高,內心空
Thumbnail
2024/10/31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述而第七)。  孔子多次用『二三子』稱呼弟子們。『非我也,夫二三子也』(先進第十一);『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陽貨第十七)。儀封人也如此稱,『二三子,何患於喪乎?』 (八佾第三)。
Thumbnail
2024/10/31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述而第七)。  孔子多次用『二三子』稱呼弟子們。『非我也,夫二三子也』(先進第十一);『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陽貨第十七)。儀封人也如此稱,『二三子,何患於喪乎?』 (八佾第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第六)。 魯哀公問孔子:『你的弟子中誰最好學呢?』孔子回答說:『有個叫顏回的特別好學,他不遷怒於人,不重犯同樣的過錯。可惜不幸很年輕就死了。現在沒有了
Thumbnail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第六)。 魯哀公問孔子:『你的弟子中誰最好學呢?』孔子回答說:『有個叫顏回的特別好學,他不遷怒於人,不重犯同樣的過錯。可惜不幸很年輕就死了。現在沒有了
Thumbnail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第二)。 由,仲由,字子路。魯國人,孔子早年弟子,名列孔門十哲和七十二賢。  子路年齡與孔子差得不多,只比孔子小九歲。據史記記載,『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還曾向孔子動拳頭。但被孔子以禮折服,才拜
Thumbnail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第二)。 由,仲由,字子路。魯國人,孔子早年弟子,名列孔門十哲和七十二賢。  子路年齡與孔子差得不多,只比孔子小九歲。據史記記載,『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還曾向孔子動拳頭。但被孔子以禮折服,才拜
Thumbnail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為政第二)。  顏淵,名回,字子淵,是孔門二期的學生。顏回以聰明好學,安貧樂道聞名。給人的印象仿佛是個『書呆子』,其實他一點都不呆,最會來事。孔子最喜歡他了,經常誇他,《論語》中多處可見。為什麼孔子最喜
Thumbnail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為政第二)。  顏淵,名回,字子淵,是孔門二期的學生。顏回以聰明好學,安貧樂道聞名。給人的印象仿佛是個『書呆子』,其實他一點都不呆,最會來事。孔子最喜歡他了,經常誇他,《論語》中多處可見。為什麼孔子最喜
Thumbnail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學而第一)。 孔子說:『君子吃不求飽足,住不求安逸,多做事而少說話,追求道義、以此為標準要求改正自己,這樣可以算是好學了』。 孔子認為,君子,今天我們可以理解為精英、理解為有
Thumbnail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學而第一)。 孔子說:『君子吃不求飽足,住不求安逸,多做事而少說話,追求道義、以此為標準要求改正自己,這樣可以算是好學了』。 孔子認為,君子,今天我們可以理解為精英、理解為有
Thumbnail
子禽問于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學而第一)。  子貢,姓端木名賜,子貢是他的字,衛國人。子貢也是孔子一位很得意的學生,很喜歡和孔子切磋學問,善言辭,搞外交是一把
Thumbnail
子禽問于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學而第一)。  子貢,姓端木名賜,子貢是他的字,衛國人。子貢也是孔子一位很得意的學生,很喜歡和孔子切磋學問,善言辭,搞外交是一把
Thumbnail
電子書:《論語漫讀》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學而第一,陽貨第十七)。 這句話很有意思!寥寥數位,但資訊很大。   『巧言』包含兩個意思,一是乖巧動聽,而是不實之辭。如是實話又很動聽,那是善言,善於言;如不是實話說得又不動聽,那就是赤裸裸的謊言。   『令色』就是善於使臉色。比
Thumbnail
電子書:《論語漫讀》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學而第一,陽貨第十七)。 這句話很有意思!寥寥數位,但資訊很大。   『巧言』包含兩個意思,一是乖巧動聽,而是不實之辭。如是實話又很動聽,那是善言,善於言;如不是實話說得又不動聽,那就是赤裸裸的謊言。   『令色』就是善於使臉色。比
Thumbnail
富與貴,誠然是許多人最大的渴望,憑藉富與貴帶來的錢與權,可以轉化為利益眾生的豐富資源,孔子既不拒絕,也不曾反對。可取得富貴的手段不同,得來的富貴價值自然迥異。 萬一時運不濟,安貧樂道自然成為孔子的應對方式。 粗茶淡飯,自有清歡,是心安理得的大自在。
Thumbnail
富與貴,誠然是許多人最大的渴望,憑藉富與貴帶來的錢與權,可以轉化為利益眾生的豐富資源,孔子既不拒絕,也不曾反對。可取得富貴的手段不同,得來的富貴價值自然迥異。 萬一時運不濟,安貧樂道自然成為孔子的應對方式。 粗茶淡飯,自有清歡,是心安理得的大自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