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了,並不可惜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如同孟母三遷的故事,高中畢業後,我搬到了臺東,遊走在不同的部落之間,渴望習得在地學分,並一步步拼湊出對於未來的拼圖⋯​ ​

在市中心的背包客打工換宿,一個接納各種可能性的空間裡,從來來往往的旅人口中,聽見更多的故事,而更確信:教育不僅僅是在學校的場域裡發生。​ ​

沿著台九線旁的綠色隧道,經過水圳道與田野風光前行,看見了群山圍繞的寧靜部落—布古拉夫Buklavu,是這些課輔班的夥伴們讓我學習到,如何用更貼近土地的方式,為所在乎的事情施力,同時明白:陪伴是最重要的小事。​ ​

住在鹿野溪畔的桃源國小校舍內,每天早晨喚醒我的,是布農孩子們清唱的族語鐘聲。實踐理想中的教育以前,藉由參與式觀察,看見了一位位教育工作者,在制度的脈絡下,而有的拉扯與努力,更讓我因著同理而諒解。​ ​

長濱那段慢步調的日子裡,從容地發想、設計、梳理教育的樣貌,接著透過現場的實踐,慢慢理解自己的熱情所在—唯有老師也持續在學習中感到滿足、感到挫敗,才能和孩子們的心繫在一起。​ ​

乘著浪抵達第一道曙光升起的地方—蘭嶼Ponso no Tao,在這顆譽為「太平洋的遺世珍珠」上,文化的滋養陪著我練習好好生活,而有了更多的嘗試,從自創曲分享會、特教領域、自由潛水到創立了手作品牌。​ ​

「離開東部也不過四個月,我總覺得已經過了好久好久。」來到首都以後,開始花更大量的時間閱讀、書寫,學會用對話串聯更多資源,思維從微觀到宏觀的練習,讓我在前端撼動的過程,於忿忿不平裡還能半摻著感動。

也許當年孟母的孩子,長大後也同我感到困惑,在不斷搬遷的過往,在被注入的基因裡,反覆找尋著自己,不願就此被塑形,也常在人們聲稱「你變了」的話語中迷失自己;卻忘記其實我們無法滿足任何人,也忘了真正塑造用的泥土,其實不在我們這裡—而是造物者的手中。​

我相信每個過程的學習,與途中的相遇,都成了一種養分;然而在這些影響之下,我更需要學習的是:「如何取用適當的養分,種下對的種子。」​

期許自己在往後的日子裡,即使為了要和更多的資源對話,而必須學習使用新的語言,甚至更系統化的思考模式,仍然常常練習: 面對彷彿當年的自己,選擇成為一個有溫度的人,繼續做瘋狂的夢,並保有那時的純粹。​

《長大了,並不可惜阿。》——22歲の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不只是老師
5會員
43內容數
高中畢業後,在原鄉教育領域打滾,斷斷續續迄今走過了五個年頭,這個系列紀錄了在服務過程中的各種反思,希望能和各位教育工作者產生共鳴,也透過這個視角,讓各位讀者窺探偏鄉教育系統的一隅。
不只是老師的其他內容
2023/05/01
現在才發現,我只想要快快樂樂地長大。而且,證明自己太難了,也太辛苦了——要是打從心裡沒這麼喜歡,沒那麼想嘗試的,就別勉強自己了吧。
Thumbnail
2023/05/01
現在才發現,我只想要快快樂樂地長大。而且,證明自己太難了,也太辛苦了——要是打從心裡沒這麼喜歡,沒那麼想嘗試的,就別勉強自己了吧。
Thumbnail
2022/08/01
「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小時候,總有好多的憧憬,還以為未來多麼遙不可及;或者,青少年時期,總會羨慕走在很前面的榜樣們;以及,踏入了社會後,經歷了許多卻仍期許自己知世故而不世故。忽然意識到,其實這些時刻是現在進行式——就好比昨晚的餐桌上了,我從夥伴們的回饋裡,感受到自己原來有更靠近理想的模樣一點點了。
Thumbnail
2022/08/01
「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小時候,總有好多的憧憬,還以為未來多麼遙不可及;或者,青少年時期,總會羨慕走在很前面的榜樣們;以及,踏入了社會後,經歷了許多卻仍期許自己知世故而不世故。忽然意識到,其實這些時刻是現在進行式——就好比昨晚的餐桌上了,我從夥伴們的回饋裡,感受到自己原來有更靠近理想的模樣一點點了。
Thumbnail
2022/06/30
記得2020的秋天,離開蘭嶼後的日子變得很漫長,那時,我展開了第一次的北漂,經歷了許多令人心力交瘁的事,時常在睡前心心念念著東部的人事物,在奮力了數月後,意識到自己的心理健康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和同事們相繼離開了組織。後來,更在其中一場新工作的面試中,在被猛烈的質問下,終於能大哭一場,傾瀉一切委屈的、
Thumbnail
2022/06/30
記得2020的秋天,離開蘭嶼後的日子變得很漫長,那時,我展開了第一次的北漂,經歷了許多令人心力交瘁的事,時常在睡前心心念念著東部的人事物,在奮力了數月後,意識到自己的心理健康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和同事們相繼離開了組織。後來,更在其中一場新工作的面試中,在被猛烈的質問下,終於能大哭一場,傾瀉一切委屈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2019年的夏天,我揹著成堆的新教科書以及疲憊不堪的心靈,走出蹲了兩年的知識苦牢,正值十四歲這個尷尬的年紀,才剛升上國三,私校繁重的課業壓力使我深感痛苦,因此,很不負責任的在剛分班的前兩周轉學了。 在還沒找到學校前,替自己安排了騎自行車遠征台中,不顧家人反對,在短短三天內達標,現在想起當時的年少輕
Thumbnail
2019年的夏天,我揹著成堆的新教科書以及疲憊不堪的心靈,走出蹲了兩年的知識苦牢,正值十四歲這個尷尬的年紀,才剛升上國三,私校繁重的課業壓力使我深感痛苦,因此,很不負責任的在剛分班的前兩周轉學了。 在還沒找到學校前,替自己安排了騎自行車遠征台中,不顧家人反對,在短短三天內達標,現在想起當時的年少輕
Thumbnail
我小時候正遇上臺灣人口快速增加的那個階段,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漸漸安定下來後,大家都拼命生小孩的時期。我讀的老松國小是當時全世界學生人數最多的小學,現在只有五百多個學生的校園,在當時可是擠了一萬多個學生。 【小標】童年時光 【小標】與書本結緣 【小標】走向荒野 【小標】以開放的心擁抱自然
Thumbnail
我小時候正遇上臺灣人口快速增加的那個階段,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漸漸安定下來後,大家都拼命生小孩的時期。我讀的老松國小是當時全世界學生人數最多的小學,現在只有五百多個學生的校園,在當時可是擠了一萬多個學生。 【小標】童年時光 【小標】與書本結緣 【小標】走向荒野 【小標】以開放的心擁抱自然
Thumbnail
真的有什麼剛剛好的? 還是人們自己的腦補,硬說成是命中注定呢? 我欣賞著眼前正在進化的市景,期望自己也能在繼續長大的日子裡,不忘初衷,不要忘了眼前這片風景,好好記在心裡。
Thumbnail
真的有什麼剛剛好的? 還是人們自己的腦補,硬說成是命中注定呢? 我欣賞著眼前正在進化的市景,期望自己也能在繼續長大的日子裡,不忘初衷,不要忘了眼前這片風景,好好記在心裡。
Thumbnail
記得2020的秋天,離開蘭嶼後的日子變得很漫長,那時,我展開了第一次的北漂,經歷了許多令人心力交瘁的事,時常在睡前心心念念著東部的人事物,在奮力了數月後,意識到自己的心理健康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和同事們相繼離開了組織。後來,更在其中一場新工作的面試中,在被猛烈的質問下,終於能大哭一場,傾瀉一切委屈的、
Thumbnail
記得2020的秋天,離開蘭嶼後的日子變得很漫長,那時,我展開了第一次的北漂,經歷了許多令人心力交瘁的事,時常在睡前心心念念著東部的人事物,在奮力了數月後,意識到自己的心理健康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和同事們相繼離開了組織。後來,更在其中一場新工作的面試中,在被猛烈的質問下,終於能大哭一場,傾瀉一切委屈的、
Thumbnail
如同孟母三遷的故事,高中畢業後,我搬到了臺東,遊走在不同的部落之間,渴望習得在地學分,並一步步拼湊出對於未來的拼圖⋯​ ​ 在市中心的背包客打工換宿,一個接納各種可能性的空間裡,從來來往往的旅人口中,聽見更多的故事,而更確信:教育不僅僅是在學校的場域裡發生。​ ​
Thumbnail
如同孟母三遷的故事,高中畢業後,我搬到了臺東,遊走在不同的部落之間,渴望習得在地學分,並一步步拼湊出對於未來的拼圖⋯​ ​ 在市中心的背包客打工換宿,一個接納各種可能性的空間裡,從來來往往的旅人口中,聽見更多的故事,而更確信:教育不僅僅是在學校的場域裡發生。​ ​
Thumbnail
一個月前,我下定決心,暫時移居台北,希望藉由這一至兩年的時間,好好汲取所需資源,畢竟工作坊、展覽、研討會甚麼的,幾乎只舉辦在台北,頻繁又密集的——這一次,我就要好好全部都打包帶走。 目前的工作,有三個月的試用期,這其實是很好的一段時間,作為一個相互選擇的過程。這個階段結束時,我們要好好問自己:
Thumbnail
一個月前,我下定決心,暫時移居台北,希望藉由這一至兩年的時間,好好汲取所需資源,畢竟工作坊、展覽、研討會甚麼的,幾乎只舉辦在台北,頻繁又密集的——這一次,我就要好好全部都打包帶走。 目前的工作,有三個月的試用期,這其實是很好的一段時間,作為一個相互選擇的過程。這個階段結束時,我們要好好問自己:
Thumbnail
而他們的共通點是:「明白自己想做的事情。」此指的並非職業,也不是汲汲營營在社會上尋找自己的定位,而是一個目標。 沒想過有一天,也會從東部青變成北漂族。 高中畢業那年,隻身前往東部,佇足於課輔班的同時,收到了「臺灣實驗教育工作者培育計畫註1」的資訊,有別於傳統的師培型態,除了強調自主學習、打破現有教育
Thumbnail
而他們的共通點是:「明白自己想做的事情。」此指的並非職業,也不是汲汲營營在社會上尋找自己的定位,而是一個目標。 沒想過有一天,也會從東部青變成北漂族。 高中畢業那年,隻身前往東部,佇足於課輔班的同時,收到了「臺灣實驗教育工作者培育計畫註1」的資訊,有別於傳統的師培型態,除了強調自主學習、打破現有教育
Thumbnail
「那些受了教育,在幸福國度長大的年輕人,總想去其他地方,找尋所謂的幸福。」 — 不丹是教室
Thumbnail
「那些受了教育,在幸福國度長大的年輕人,總想去其他地方,找尋所謂的幸福。」 — 不丹是教室
Thumbnail
年歲稍長後的這幾年,開始不經意的關注長照議題。一眼望去,散落在桌前書櫃上的龍應台【天長地久】、張曼娟的【我輩中人】……很難忽略關於生離死別的議題。 十八歲離開家鄉外出升學後,便收起羽翼,在這諾大的城市停留,開啟了客居他鄉的生活,漸漸習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步調………春去秋來轉眼間,這待在他鄉的
Thumbnail
年歲稍長後的這幾年,開始不經意的關注長照議題。一眼望去,散落在桌前書櫃上的龍應台【天長地久】、張曼娟的【我輩中人】……很難忽略關於生離死別的議題。 十八歲離開家鄉外出升學後,便收起羽翼,在這諾大的城市停留,開啟了客居他鄉的生活,漸漸習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步調………春去秋來轉眼間,這待在他鄉的
Thumbnail
2017年12月初,我來到了武陵教會,一如往常地徘徊了好久好久,正當我猶豫著要不要離開時,有位部落媽媽出現了!雖然先前還是有很多的想法,例如:到底誰要理我這個高中剛畢業的小毛頭說什麼夢話?但那刻,還是一股勇氣,把我逼向前自我介紹:「不好意思,請問這裡有一個布谷拉夫課輔嗎?我是……」
Thumbnail
2017年12月初,我來到了武陵教會,一如往常地徘徊了好久好久,正當我猶豫著要不要離開時,有位部落媽媽出現了!雖然先前還是有很多的想法,例如:到底誰要理我這個高中剛畢業的小毛頭說什麼夢話?但那刻,還是一股勇氣,把我逼向前自我介紹:「不好意思,請問這裡有一個布谷拉夫課輔嗎?我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