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與試圖不想

想到與試圖不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只要不去想某一間特定的事物

該事件就不會發生」

這道理論述某種程度上而言是真的

但一切都要回歸到概率問題、統計下來的程度比例多寡來做決定

但就以心境上、心態上的主觀意識、以自己第一人稱的視角衍附出的想法來看

個人只要不去刻意將思考的東西置放於某一人事物上

那件事物的發生機率就不高、甚至可以說是不可能(以自己的視角、主觀觀點出發)

因為當本人心思不在那特定的事物、沒有想著/想到那件人事物

心中對於該事物的感受力、敏感度就大幅降低了

因此即便該事真的發生、降臨、切切實實的存在於真實世界中

自己也不會察覺、發現、並且做出反應

因為自體的外界刺激接收能力已經自動化的將「其他」(沒有想到的)事物屏蔽掉了

看東西若不在自己的視線範圍內

人們都是看不見的

(因此個人的力量與包納兼容多元的能力或技能也有所限縮、制約)

此概念擺在「所想到的事物與真正發生」上亦是如此

一旦個人沒有想到某一件事(無論想到的是該事物的狀態、動作,抑或是其形貌、自我的反應與迴響都算「有想到」)

那件事就是等同於不在你的視線範圍內

在自己的眼裡不會發生

不會敏感的感受到、接收到

因為該事物此時在自己心裡是相對不重要的、不需要特意留心去重視的、甚至不用花心思去靈敏的接收一切

那麼即便該事真的發生的、也存在的事實

自己也會因為不知道、沒發覺而認為其沒發生、甚至不會有「認為」它有無發生的思想(因為自己根本不會想到)

除非該事的發生過於強烈、激化、嘈雜、干擾

導致喧賓奪主、使自己不注意到都難

縱使自己沒有該事件的先設認知與接收訊息的敏感度

也會被過份招搖、異常吵鬧、龐大的事物發生所影響

當然那另當別論

但大抵而言

當人不去刻意往某件事想去的時候

自己感受到、發現其發生的機率就偏低

除非無意、無心間感受到、然後吸收進去

即便那件事真正有發生

那也是一種沒發生、不存在(至少以自己身心感受接收到的來看是沒有的)

反之

若人刻意或非故意的去想著某一人事物

相關的該事就極可能會發生、且發生的歷時與強度都是長/大的

因為自己不斷的想那件事

自體對於該事物的接收能力與敏感度即隨著想的、心思佔據腦內的比例變高而愈趨提升

甚至能說是一種期待它的發生、等待它的開始與結束

時時刻刻注意其動靜、聽/視/觸/嗅覺等感官全部打開以接收「資訊」

甚至五官會比平常更靈敏、更清晰的「有效」抓取(明明自己不想要這樣)

且弔詭的是

愈叫自己不去想那事物

就愈會去想到那事物

針對該事物想的愈深、愈多、愈亂、愈密

就愈可能發生

每一次的發生都會接收到、感受到、並且還會給出反應(自身情緒上、生理上、外顯行為舉止上的反應)

演變成愈不願意想到、接收事物

就愈會去想到、接收到

總之就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思緒、力不從心、無法如意的進入無意識的精神境界

思緒一直擋在前面無法撥開、揮散

到最後

想的本身比想到的事物還恐怖可怕、令人膽怯

接著陷入無窮無盡的自我對話、瘋狂的執著、頑強的意念灌注與無力感的無底漩渦中

被自己吞沒

這樣長期下來不但造成生理上的狀況低下

更可能直接或間接的導致心理的不平穩、甚至焦慮

也許社會上人類普遍憂鬱、焦慮、不安、不快樂的原因

就是出自於此

如何改善呢?

或許就端看自己的信念與努力

隨著時間累積與修煉、淡化才可能習成了

avatar-img
Kentzeur(aka 邱胤瑋)的沙龍
9會員
840內容數
房間1 - 文明思維:探討現代都市人的思維邏輯、生活方式,內含主觀評論、犀利批判的成分,請斟酌吸收思量。 房間2 - 命運說:自我對人生的體悟,隨筆記事、心情實錄。 房間3 - Kentzeur 文章選集 (2022/4/25~ ):集結Kenteur 2022/4/25至今的詩、評論、札記選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們似乎都難以做到就事論事、「不以人廢言」的原則。
「萬事起頭難」這句話一點都沒錯。
每個人在若干時刻都能選擇自己想要做的事,
我們似乎都難以做到就事論事、「不以人廢言」的原則。
「萬事起頭難」這句話一點都沒錯。
每個人在若干時刻都能選擇自己想要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