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小品──「看廣告 感幸福」徵文活動作品

散文小品──「看廣告 感幸福」徵文活動作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諾比冰心鼓勵篇

「不要講話,坐好。」廣告內容是敘述ㄧ位女孩,在幼稚園裡頭當老師,忙碌了ㄧ整天之後,哥哥去接她下班。在車上,妹妹抱怨著:「我今天工作好累喔!」覺得當幼稚園老師是件辛苦的事;而哥哥認為妹妹不適合當老師。後來,妹妹因為喉嚨不舒服,再加上聽到哥哥的話,讓她覺得委屈落淚。當哥哥聽到妹妹咳嗽,便說:「做什麼都好,也要懂得照顧自己。」接著,便打開車裡的置物櫃,裡頭是ㄧ盒喉糖。妹妹感受到哥哥的心意,知道他是將關心藏在心裡。廣告的最後,還說ㄧ聲:「哥,謝謝你!」兄妹間的感情展露無遺。

幸福廣告感言

看到這廣告,是不是有很貼切的感覺?

其實,台灣人就是這樣,不太擅長去抒發自己的情感,但對家人的關心是不可言喻的。透過這則廣告,可以發現再怎麼樣生疏的親人,彼此間的關心始終都在。台灣人總是默默地給予關心;外國人在這方面,就比台灣人要敢於表達。

不是常說:「愛就要勇敢說出來,讓對方知道。」可是換作是我們,親人犯了錯,大部分都會選擇用責備,或是比較嚴肅的口氣,來表達自己的關心。明明心裡頭就沒那個意思,就常會把場面弄僵,把話給說死,把事情弄到不可收拾。

過份地隱藏自己內心的情感,很容易讓彼此間的關係產生隔閡、產生矛盾,甚至是產生爭執。比如說:廣告裡頭的哥哥,因為對妹妹有著高度的期望;對妹妹是關心的,卻無意之中刺傷了妹妹。妹妹也覺得哥哥為什麼對自己那麼嚴苛,自己那麼辛苦,卻得不到任何肯定。不過,廣告裡還是保有台灣人那不擅表達感情,其實卻是相當關心對方的那ㄧ面。

羞於表達自己的感情,應該算是台灣人特有的通病,不需要刻意地隱藏;我常覺得,如果把對待外人所展現的人情味,放到自己親人身上,讓親人都可以感受到;用說出口的方式,讓親人可以直接感受到那樣的關心。「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若用同樣的觀念去延伸,這則廣告的訴求,應該不僅止於兄妹之情,而是更廣泛的層面。

「做什麼都好,也要懂得照顧自己。」「哥,謝謝你!」窩心的兩句話,若在生活中變成一種相互間的關心,不是很棒嗎?!


2008.12.24 於家中

avatar-img
彼得的自由國度
141會員
1.1K內容數
曾為【來去音樂網】、【YAMAHA管樂雜誌】、【中華管樂網風之聲管樂雜誌】的業餘音樂專欄作家。興趣是音樂和文學創作。請多指教! 這裡主要是存放一些小說、散文小品及心情日記,也有跟音樂、管樂相關的文章。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看看嚕!謝絕所有廣告性的留言與回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彼得的自由國度 的其他內容
這是我之前參加客家電視台徵文的入圍作品。魯冰花,非常有感覺的一部電影。 
我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是有才華的人 (或是說才藝) ;不過,我大概從小學四年級開始,就參加過不少作文、書法等校內的競賽;父親在郵局工作,也常會被拱去參加郵局舉辦的比賽。 在我國一的時候,學校舉辦了所謂的「硬體字比賽」,這比賽就算你用原子筆也不算違規;只是有顏色的規定:只能用藍、黑色的筆。
幾年前由感而發的作品,裡頭還夾雜了自己更早之前的兩篇歌詞。感覺在觀念上有那麼一點點的契合,也就很自然地把它放入文章中了。 
老實說,我ㄧ直覺得台灣是個很沒公德心的國家,很多人都不曉得把禮義廉恥唸到哪去了。從小學習到的公民道德,也不過就是爲了在升學考試中拿分的科目罷了。 然而,禮拜天從台中沙鹿要返回屏東時,在火車上遇到了看起來像是外勞的一群。他們讓我見識到,原來這個世界上,還有比台灣人更沒公德心的。
鳥過世之後,家裡似乎少了那麼一點樂趣;老媽再也不需要花時間去清理鳥的排泄物,可是她臉上的笑容也變少了。 幸好這樣的時間不長。 隔沒多久,老媽不曉得打哪弄來一隻魚;魚的體型不大,頂多就比普通金魚,稍微大上那麼一點;再怎麼樣,我也是她的兒子,我們身為家人的,怎麼會不知道,她在想什麼。
既然有網友提到老媽養鳥這事,那當然要由我這個做兒子來現身說法一下。這事是這樣的。 某天,老爸的上司拿了一隻鳥來 (搞不清楚哪位長官送的,沒事送隻鳥幹麻) 。我並不清楚鳥的種類為何;相信我爸、媽也不曉得是什麼鳥;甚至連送鳥的,可能都不知道。 牠是一隻藍綠相間的鳥,體型並不大,但我老媽一眼看到牠,就
這是我之前參加客家電視台徵文的入圍作品。魯冰花,非常有感覺的一部電影。 
我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是有才華的人 (或是說才藝) ;不過,我大概從小學四年級開始,就參加過不少作文、書法等校內的競賽;父親在郵局工作,也常會被拱去參加郵局舉辦的比賽。 在我國一的時候,學校舉辦了所謂的「硬體字比賽」,這比賽就算你用原子筆也不算違規;只是有顏色的規定:只能用藍、黑色的筆。
幾年前由感而發的作品,裡頭還夾雜了自己更早之前的兩篇歌詞。感覺在觀念上有那麼一點點的契合,也就很自然地把它放入文章中了。 
老實說,我ㄧ直覺得台灣是個很沒公德心的國家,很多人都不曉得把禮義廉恥唸到哪去了。從小學習到的公民道德,也不過就是爲了在升學考試中拿分的科目罷了。 然而,禮拜天從台中沙鹿要返回屏東時,在火車上遇到了看起來像是外勞的一群。他們讓我見識到,原來這個世界上,還有比台灣人更沒公德心的。
鳥過世之後,家裡似乎少了那麼一點樂趣;老媽再也不需要花時間去清理鳥的排泄物,可是她臉上的笑容也變少了。 幸好這樣的時間不長。 隔沒多久,老媽不曉得打哪弄來一隻魚;魚的體型不大,頂多就比普通金魚,稍微大上那麼一點;再怎麼樣,我也是她的兒子,我們身為家人的,怎麼會不知道,她在想什麼。
既然有網友提到老媽養鳥這事,那當然要由我這個做兒子來現身說法一下。這事是這樣的。 某天,老爸的上司拿了一隻鳥來 (搞不清楚哪位長官送的,沒事送隻鳥幹麻) 。我並不清楚鳥的種類為何;相信我爸、媽也不曉得是什麼鳥;甚至連送鳥的,可能都不知道。 牠是一隻藍綠相間的鳥,體型並不大,但我老媽一眼看到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