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聽障生的一封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一、前言

為什麼會寫此信,我想幫助並讓下一代聽障們能參考我們這一代聽障的故事,讓下一代聽障們更有歸屬感與認同感,更肯定自己的能力與想法,並能面對未來勇前直往,讓下一代聽障們了解入職場前的情況應要做準備些什麼, 並有心理準備與探索找尋自己的天賦和思考下一步應走什麼路,或是能在哪些舞台發揚光大。

一個人的力量有限,可試著凝聚每個人的力量,就能創造出不一樣的天空。

有無數的前輩們開創了不少路,成功突破聽力障礙的困境,給予我們很大的鼓勵作用,讓我們得以有前可循,減少走冤枉路,讓所有聽障們受惠。

 

二、求學時代

求學過程,都一定有艱難的關卡在那裡等著我們去解決。

在此述說本身的經歷,本身為重度聽障,聽語能力、溝通能力不佳,在人際關係當中顯示出與眾不同,特外較孤癖沉默、單隻隨影,甚至是沒有歸屬感和被認同感,宛如無形的牆壁轟立隔斷了我與外界之聯繫。

我很清楚自己的能力受限於在哪,仍不氣餧並且持續尋找著自己的天賦,有一句話影響我之深:「當上帝關上這扇門時, 同時也為你打開另一扇窗」,相信總會有一天找到出路,坐而言不如起而行,那就當冒險家,去尋著專屬自己的寶藏,我深信埋藏許久的寶藏一定存在著,等著我去發掘。

儘管在求學過程中跌到過很多次,身心傷痕累累,我還是會站起來持續前往,當無法再次站起來時,那就休息歇著,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回顧過去,就會發現本身在挫折中成長不少。

俗語說:「沒有暗礁,哪能激起美麗的浪花」正是最佳寫照,說明了人必須從在挫折、困境中突破與成長。簡言之,就是「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有時當我心情不好時候,會把許多負面的想法轉化成文字來得以宣洩,日積月累造就出現在的文學造詣,意外地挖掘到我的第一個寶藏:文采。

我喜歡搞怪,用畫畫來表達自己的異想世界,甚至是天馬行空的想法,喜歡嘗試結合文學與藝術之美激盪出美麗的火花,使文藝顯得特外趣味。透過繪畫世界,再次發現第二個寶藏:藝術。 

簡言之,慢慢尋找自己的寶藏,逐漸在自己的舞台大放異彩,寶藏就是你的天賦。不要被聽力障礙所侷限,就算溝通能力差,也能照樣創造出自己的天空!

三、述說出社會

自從大學畢業後,我跟大部分的人都一樣很茫然,對未來不知道要做什麼,由於是因為工作經驗不夠,所以先去報名參加政府所擬定的「身障就業培訓」計畫,上美工與網頁設計課,接受培訓有2個月中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和培養能力,同時唸教育行政科準備特考,閒暇之餘就閱讀課外書,本身偏好讀文學書,多讀其他書,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12月左右結訓後開始找工作,嘗試這些管道有就業博覽會活動、網路人力銀行等,才體驗到「身障生不容易找到工作」的窘境,同時也體會到很多前輩聽障給我忠告「聽障生在外面很難找到工作,你要多努力」的涵義。

尋找工作時受到不少的歧視眼光,當面試時主動告知對方我是聽障時,對方就說請你等公司聯絡或是敷洐了事,看似很客氣,其實上很明顯是「不會錄取」的結果。

我能說什麼?

感到萬分灰心,只能認命,自己再多努力繼續尋找管道找工作,透過身障朋友介紹去三重就業服務站,花了4個月才找到第一份正職工作,很慶幸順利找到工作,找工作時間很漫長,只要凡事往好方向想,自然而地會覺得很幸運。 

當然,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要先清楚明白自己適合什麼工作,不要盲目找不適合自己的工作來做。

我不會接電話,更不可能跟人溝通,不適合做服務業、餐飲業、教師,於是往自己的優勢去發展,我具有文與藝的優勢,行政或是設計工作就很適合我,俗語說:「天生必我材有用」,每個人的特質與天賦不同,要找對的舞台。

做了不適合自己的工作,會備覺辛苦疲累,才發現這工作不適合自己,然後辭掉不做了,那麼之前所花時間與精神不就浪費掉了?或許可以當花時間買經驗,建議可以考慮清楚,因為時間是世界上最寶貴的。

所以找工作前要省思自己的特質適合什麼,或是自己的興趣是什麼,把興趣培養成專長,像是我的興趣是電腦、游泳、畫畫,可以去培養這些轉換成專長,就算沒能把興趣轉換成專長,也照樣可以當生活的樂趣一部份。

四、結尾

最後我想告訴尋找工作的身障朋友,你可以灰心一時,但是千萬不要因找不到工作而否定了自己,因為我曾經否定過自己,導致一蹶不振,自暴自棄過,到最後在親友的支持和鼓勵之下,我才能重新站起來,再次奮鬥勇敢直往,我知道光說是很容易,做到是很難的,只要有心去做,就能辦得到!不是嗎?(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猴記事
24會員
91內容數
本身的記性不好,純紀錄過往的種種及閱讀心得。
小猴記事的其他內容
2025/02/04
小時候的我最喜歡常抬頭望著蔚藍天空,每當看到鳥群飛過天空時,心中湧出能像小鳥快樂地自由飛翔的渴望,毫無束縛;並能擁有同伴的陪伴,互相幫助、關心、打氣,使我不感到寂寞、孤單。
2025/02/04
小時候的我最喜歡常抬頭望著蔚藍天空,每當看到鳥群飛過天空時,心中湧出能像小鳥快樂地自由飛翔的渴望,毫無束縛;並能擁有同伴的陪伴,互相幫助、關心、打氣,使我不感到寂寞、孤單。
2025/02/04
跨年前 我做了很奇妙的事情 近日很茫然,感覺自己是一事無成,想嘗試做一些改變,從圖書館借來這本書「斜槓族的13個原子習慣」閱讀,因好奇之下加作者的名片QR碼加LINE好友,跟作者聊後,直接約時間當面談。 不知道為什麼加作者的LINE,並馬上約時間碰面,好像看似很平淡,但其實上是不得了呢?
2025/02/04
跨年前 我做了很奇妙的事情 近日很茫然,感覺自己是一事無成,想嘗試做一些改變,從圖書館借來這本書「斜槓族的13個原子習慣」閱讀,因好奇之下加作者的名片QR碼加LINE好友,跟作者聊後,直接約時間當面談。 不知道為什麼加作者的LINE,並馬上約時間碰面,好像看似很平淡,但其實上是不得了呢?
2024/09/21
這幾天處理排代事情,要很常跟同事們互動,我才驚覺自己對人際關係這塊領域很陌生,從小到大一直都習慣獨來獨往又孤僻,就是求學時代跟同學們很少互動,職場則是不太跟同事們互動,應該是說缺乏溝通與互動,但我不太在意,就默默上課上班就好,盡可能把自己當隱形,低調再低調,不求被關注。
Thumbnail
2024/09/21
這幾天處理排代事情,要很常跟同事們互動,我才驚覺自己對人際關係這塊領域很陌生,從小到大一直都習慣獨來獨往又孤僻,就是求學時代跟同學們很少互動,職場則是不太跟同事們互動,應該是說缺乏溝通與互動,但我不太在意,就默默上課上班就好,盡可能把自己當隱形,低調再低調,不求被關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戴于詠,17歲的花蓮少年,雖然有先天性雙耳聽力損失,卻沒有因此氣餒,用堅毅的態度書寫自己的人生​!
Thumbnail
戴于詠,17歲的花蓮少年,雖然有先天性雙耳聽力損失,卻沒有因此氣餒,用堅毅的態度書寫自己的人生​!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位重度聽障者的求學和職涯經歷,旨在鼓勵下一代聽障人士發掘自己的天賦與能力。文章中提到面對困難與挑戰,如何透過不斷努力和自我探索找到適合自己的舞臺與工作。透過自己的故事,傳達了無論身處何種逆境,都應該勇敢面對,持續追求夢想的信息。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位重度聽障者的求學和職涯經歷,旨在鼓勵下一代聽障人士發掘自己的天賦與能力。文章中提到面對困難與挑戰,如何透過不斷努力和自我探索找到適合自己的舞臺與工作。透過自己的故事,傳達了無論身處何種逆境,都應該勇敢面對,持續追求夢想的信息。
Thumbnail
她因聽神經瘤失去了正常的聽力,隨之而來的生活變化與情感挑戰。她勇敢地面對疾病,並分享了助聽器的試戴及聞音課程的重要性,鼓勵大家重新認識聲音的美好。
Thumbnail
她因聽神經瘤失去了正常的聽力,隨之而來的生活變化與情感挑戰。她勇敢地面對疾病,並分享了助聽器的試戴及聞音課程的重要性,鼓勵大家重新認識聲音的美好。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作者在職涯中遭遇迷惘與自我探索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參加職涯博覽會的經歷,並反思了追尋目標的意義。透過內心的對話與沉澱,最終走上了助人諮詢的道路,並意識到脆弱與勇敢的關係。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作者在職涯中遭遇迷惘與自我探索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參加職涯博覽會的經歷,並反思了追尋目標的意義。透過內心的對話與沉澱,最終走上了助人諮詢的道路,並意識到脆弱與勇敢的關係。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成長故事,探討了身障者在生活中面對的挑戰與心態。儘管作者有聽力障礙,卻勇於參選模範身心障礙者,以發聲推廣身障者的權益。文章中強調積極的心態以及接納不完美的重要性,鼓勵更多人面對自己的缺陷,並從中找到力量與成長的機會。最後,作者展望未來,將持續為身障者發聲,帶來正能量。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成長故事,探討了身障者在生活中面對的挑戰與心態。儘管作者有聽力障礙,卻勇於參選模範身心障礙者,以發聲推廣身障者的權益。文章中強調積極的心態以及接納不完美的重要性,鼓勵更多人面對自己的缺陷,並從中找到力量與成長的機會。最後,作者展望未來,將持續為身障者發聲,帶來正能量。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挑戰自我、走出舒適圈如何影響個人職業生涯的成長。作者分享了從軟體系統分析師轉型到業務工作的個人經歷,及其面對的挑戰與學習。面對不熟悉的領域,勇於嘗試與學習使他找到新的職業節奏並獲得成就感。這段旅程展現了,只有在不舒適的領域努力,才能發現潛力並實現持續的成長。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挑戰自我、走出舒適圈如何影響個人職業生涯的成長。作者分享了從軟體系統分析師轉型到業務工作的個人經歷,及其面對的挑戰與學習。面對不熟悉的領域,勇於嘗試與學習使他找到新的職業節奏並獲得成就感。這段旅程展現了,只有在不舒適的領域努力,才能發現潛力並實現持續的成長。
Thumbnail
在追尋職涯諮詢的旅程中,探索自我的核心理念與行動力至關重要。透過實踐,將所學轉化為具體計劃,邁出屬於自己的道路。本文分享個人故事與啟發,並強調任何危機都可能成為轉機,讓我們一起勇敢前行,成為最好的自己。
Thumbnail
在追尋職涯諮詢的旅程中,探索自我的核心理念與行動力至關重要。透過實踐,將所學轉化為具體計劃,邁出屬於自己的道路。本文分享個人故事與啟發,並強調任何危機都可能成為轉機,讓我們一起勇敢前行,成為最好的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