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冠再感染,躲得越遠,越好

2024/01/18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面對新冠再感染,躲得越遠,越好

面對新冠再感染,躲得越遠,越好


WHO: 艾比的故事

2023年底世界衛生組織報導了一篇英國護士艾比被新冠再感染擊倒的經歷。艾比是英國牛津約翰·拉德克利夫醫院的一名不到30歲的年輕護士。新冠再感染(reinfection)三次,也有長新冠(long COVID)症狀。第一次感染,症狀輕微。第二次感染,請病假 2 個月。第3次感染,再請假 2.5 個月,且復職後無法勝任原先較繁重的工作,但獲得雇主支持轉調其他部門。艾比像許多人一樣,直到她自己患上這種疾病,才意識到長新冠把她的生命世界縮小了。她原本是一個喜歡外出和社交的人,長新冠的症狀迫使她放棄原來的生活方式,變成了一個虛弱、孤立和獨自在家的人。

艾比說:

除非你曾經經歷長新冠,否則你無法真正瞭解它會對你的生活產生多大的影響,因為這不僅僅是幾周你感到不適,然後你就會恢復正常。這已經伴隨我14個多月了,我仍然不知道它會持續多久。這種不確定性,加上關於如何最好地管理病情的答案仍然很少,可能會非常令人沮喪。儘管如此,艾比還是設法保持樂觀,認為在每一種糟糕的情況下,都能找到一些積極面來度過目前的狀態。

新冠再感染次數越多,患有長新冠的機率就越高

新冠確診後,無論原始症狀的嚴重程度和以前的健康情況如何,目前研究評估所有年齡階層至少十分之一的人會繼續發展為長新冠。新冠再感染次數越多,患有長新冠的機率就越高,並且再感染也會加重已患有長新冠者的症狀。根據世衛中心西雅圖華盛頓大學衛生計量與評估研究所的估計,在大流行的前三年中,世衛組織歐洲區域有近3600萬人可能經歷過長新冠,換句話說,每30個歐洲人中就有1個人可能受到影響。

世衛歐洲高級突發事件官員兼新冠負責人Catherine Smallwood 解釋說:

關於長新冠還有很多東西需要瞭解,這就是為何世衛歐洲正在與倡導組織Long COVID Europe和其他組織合作,確保病患聲音能反映在指導意見中,同時也呼籲會員國提高3R意識,也就是所謂的: 認可(recognition), 研究(research)康復(rehabilitation)。Smallwood補充說:COVID-19將繼續存在,我們需要確保人們繼續盡其所能保護自己。避免長新冠的最佳方法是首先不要感染再感染新冠[1]
Possible causes of long COVID: public domain picture source: https://www.gao.gov/products/gao-22-105666 Author: The U.S.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 (GAO)

Possible causes of long COVID: public domain picture source: https://www.gao.gov/products/gao-22-105666 Author: The U.S.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 (GAO)


AMA 提出警告: 如果可能的話,你要盡量避免再次感染

多項研究表明,即使是看似輕微的新冠病例也是有代價的。新冠和長新冠不僅可能影響女性和男性的生殖健康,每多一次感染,我們患長新冠的風險都會增加。美國醫學協會(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AMA)提出警告,每次新冠感染都會增加糖尿病、腎臟病、器官衰竭甚至心理健康問題等慢性健康問題的風險。這就是為什麼“如果可能的話,你要盡量避免再次感染。”[2]

由於病毒會改變我們的免疫系統,傷害耗盡記憶T細胞(memory T cells),而記憶T細胞對形成長期免疫力至關重要。這是新冠確診的長期後果之一,並可能導致肺炎和RSV等其他疾病更嚴重和更頻繁的爆發[3]近期自然免疫學(2024/01/10)藉由血清學,再次確認了新冠感染後 8 個月具有明確長新冠和非長新冠的臨床軌跡差異,發現長新冠個體表現出T細胞失調、全身炎症和和對新冠病毒的不協調的適應性免疫反應[4]

根據自然科學報告(2024/01/09)韓國學者發表長新冠的特徵以及新冠疫苗接種感染後2 年的影響指出,就症狀、生活品質和心理健康層面而言,62.0%的新冠確診患者在急性感染 24 個月後仍出現長新冠症狀,包括疲勞、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和失眠等是最常見的症狀。神經精神症狀的發生率沒有因疫苗接種狀態或接種劑量而有所不同。隨著時間的推移,參與者的生活品質雖有所改善,但32.2%的受訪者在研究結束時仍報告焦慮/抑鬱。總體而言,研究表明長新冠可以在感染新冠後持續長達 24 個月,從而影響心理健康和生活品質[5]

BMC醫學期刊(2024/01/10) 研究長新冠的消化系統疾病風險顯示,新冠確診後發生消化系統疾病的風險更高,包括胃腸道功能障礙;消化性潰瘍病;胃食管逆流;膽囊疾病;嚴重肝病;非酒精性肝病;和胰腺疾病。隨著新冠感染急性期的嚴重程度,胃食管逆流的風險逐漸增加。即使在1年後,胃食管逆流和胃腸道功能障礙仍繼續對新冠患者構成風險。與第一次感染新冠的患者相比,再感染患者患胰腺疾病的風險更高[6]

AMA 提出警告: 如果可能的話,你要盡量避免再次感染

AMA 提出警告: 如果可能的話,你要盡量避免再次感染

美國時代雜誌: 繼續感染新冠有危險嗎?

美國時代雜誌在2024年1月10日整合報導新冠再感染與長新冠的危險性,指出隨著病例的持續上升和更多變種的到來,重複感染可能會產生累積的持久性影響,包括心臟、肺和大腦等問題。一次又一次地感染新冠,會根據年齡增加更嚴重感染的可能性,並增加感染後發生中風或心臟病等風險。同時,無論一個人的健康情況如何,每次的新冠感染都會增加發生血栓的風險,血栓可以傳播到大腦或肺部,並可能改變免疫反應,即使在感染兩年後風險仍染存在。

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表明,在某些人群中,第一次感染新冠可能會損害免疫反應,使身體下次看到病毒時無法有效反應。因此某些器官和身體系統(如大腦)在感染後數月內以及隨後的器官和身體系統可能變得更為衰弱,即使接種疫苗的人也可能患上長新冠,因此預防再感染是目前科學所能做的最好建議。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病毒學家兼傳染病負責人大衛·史密斯(Davey Smith)說:

"每次你被擊中時,它確實會影響你的身體,所以讓我們盡量不要被擊中太多次”,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醫學助理教授兼弗吉尼亞州聖路易斯醫療保健系統臨床流行病學中心主任 Ziyad Al-Aly說:

"我希望我們生活在一個重複感染也無關緊要的世界裡,但現實情況並非如此”。[7]

 

2024年,邁入新冠第五年,科學的建議:

面對新冠再感染,躲得越遠,越好。


想了解更多關於新冠和長新冠最新科學知識,可參看 A.H. 新冠科普

---------------------------------------------------------------------------------

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定義

新冠後症狀(Post COVID-19 condition ),簡稱長新冠(Long COVID) 是指在初次感染新冠病毒三個月後繼續或出現新症狀,症狀持續至少兩個月,無法用其他診斷來解釋的病症。

---------------------------------------------------------------------------------

 

[1] WHO News, Knocked back by COVID-19 reinfection – the experience of Abbie, a British nurse living with long COVID, 30 November 2023. 

[2] AMA,What doctors wish patients knew about COVID-19 reinfection, Jan 20, 2023.

[3] ScienceAlert, Every COVID Infection Increases Your Risk of Long COVID, Study Warns, 27 December 2023.

[4] Yin, K., Peluso, M.J., Luo, X. et al. Long COVID manifests with T cell dysregulation, inflammation and an uncoordinated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 to SARS-CoV-2. Nat Immunol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90-023-01724-6

[5] Kim, Y., Bae, S., Chang, HH.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long COVID and the impact of COVID-19 vaccination on long COVID 2 years following COVID-19 infection: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Sci Rep 14, 854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3-50024-4

[6] Ma, Y., Zhang, L., Wei, R. et al. Risks of digestive diseases in long COVID: evidence from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BMC Med 22, 14 (2024). https://doi.org/10.1186/s12916-023-03236-4

[7] Time, Is It Dangerous to Keep Getting COVID-19? Jan 10, 2024

46會員
84內容數
在猶如巨塔的科學知識前,做一個永遠好奇的小孩,享受觀察與理解的樂趣。同時希望能藉自己微薄的力量,促使華文世界的科學能漸漸成為-閒話家常的有趣日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